带着行李辗转于交通站点、酒店和景点,“负重旅游”是影响旅游体验的槽点。继首推行李“送件进站”之后,杭州近日又在地铁设立寄存柜,试点行李自助寄存服务,为游客的旅途“减负”。
澎湃新闻注意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今年已相继在地铁站设立寄存柜,便于市民和游客寄存行李。对此,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表示,储物是老百姓出行时基础的需求,行李寄存点作为一项基础设施,不仅应该出现在地铁站,超市、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也应配备。
杭州城站火车站的地铁站点柜子供不应求
杭州地铁万安桥站的寄存柜。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钟常宇图
9月3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先后前往杭州地铁万安桥站和城站站实地探访,了解寄存柜的使用情况。万安桥站是杭州地铁2号线和5号线的换乘站,周边一公里以内有两个省级三甲医院和一家市级医院。记者发现,该站的寄存柜位于车站的付费区,有5个大柜、1个中柜和3个小柜共计9个柜口。柜上的信息显示,大柜和中柜分别能存下28英寸和21英寸的行李箱,小柜能寄存小型包袋。当日9时许,大柜全部空着,而中柜和小柜全部被存满。
城站站是杭州城站火车站所在地,3日10时许,该站的寄存柜规格和数量与万安桥站一样。半个小时内,有两人先后到这里寄存行李,因柜子已被全部存满而离开。其间,一位刘姓大妈还到此处了解寄存柜的使用方法。她说自己是杭州本地人,用过这种柜子,那是在北京旅游的最后一天,酒店退了房,想去景点再逛逛,但又嫌行李带着麻烦,就通过手机找到了这种行李寄存柜。现在她听说杭州地铁开始试点寄存柜,就顺道来看看。“寄存柜对本地人来说作用不大,但是对于游客还是挺方便的,收费可以理解,能提高柜子的使用效率,大柜以后要收费5元/小时能接受。”
地铁站的柜子满了,还有其他地方能寄存行李吗?
在杭州城站火车站的地铁站点地面一层,有不少私人行李寄存点。
9月3日,杭州地铁城站站地面一层的私人寄存点。
3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走进一家私人寄存点,里面摆放着几个铁架,屋内的铁架和地上放着一些行李箱和背包。不一会儿,一位大哥提着背包来此寄存。他说自己姓范,帮人把车从山东开到杭州,准备在杭州火车站坐车返回,不过想在回家前再逛逛,就把行李存在了车站私人运营的行李寄存处。他告诉澎湃新闻,自己经常到各地奔波,有存放行李的需求,按目前地铁寄存柜的收费标准,他觉得价格贵了点。“我还是会选择存到私人存放点,存个小包两天才20元,只要包里没什么贵重的物品,不用担心。”
当然,在受访者眼中,相比私人存放点,地铁站点的行李寄存安全性更高。
多城地铁站推行李寄存服务,专家称作为基础公共设施应普及
澎湃新闻注意到,除杭州外,全国多地已试点在地铁站设立寄存柜,推出行李寄存服务。9月1日起,上海地铁行李自助寄存按计划开始收费,收费标准和杭州一样。在人民广场地铁站,半小时内,不断有乘客前往寄存点存取行李,流转率很高,需求量很大。上海地铁表示,从9月1日起,寄存柜启动收费服务的同时,上海地铁行李寄存柜规模进一步扩大,由332个柜子扩展至736个柜子,增幅超过120%。
“行李寄存点应该是一座城市的标配,应该出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方便大家储物。”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向澎湃新闻表示,媒体报道称地铁站提供行李寄存服务很超前,这其实是城市科学化管理的一步,即规范化管理,这同公厕一样属于公共基础设施,现在是“补缺”的过程,应该普及。
据介绍,杭州此次试点行李自助寄存服务是该市推进“轻松游”行李服务一件事改革中的一部分,此前,杭州首推行李“送件进站”,旅客到杭后,在交通枢纽寄存、托运行李,便可一身轻松地去游玩、办事,行李则会被送到酒店;离杭时,可在酒店办理行李托运,再去交通枢纽和行李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