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新规首提"家庭寄养"模式CCTV.com

背景:由于人口流动、家庭困难、意外事件、个体选择等原因,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问题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长期、现实问题。国务院分别于1982年和2003年相继颁布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006年,民政部等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这些政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流乞人员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城市流乞人员基数依然庞大,且仍呈上升趋势,组织、拐卖、诱骗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为进一步保护公民权利、维护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部等5部门日前首次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涉及部门之多、重视程度之高、管理决心之大前所未有。

谁来管理?

首次强调多部门联合执法

细化各部门救助侧重点

《通知》细化了各部门的救助侧重点和考核问责机制,可操作性很强。比如,救助管理站不再只负责进站被救助人员的救助,而要主动与其他部门联合,增加对街头流乞人员的巡查频次;对因贫、因病、因残等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由民政部门牵头,卫生和财政部门分别就经费预算和救治工作给予配合;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乞讨行为由公安部门介入,其他部门协助现场取证和调查盘问。民政部门要加强街头救助,协助配合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做好街头管理和打击解救工作。公安机关要强化街头管理和打击解救工作力度,协助民政、卫生部门做好街头救助和站内管理工作。城市管理部门要依法做好防范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行为的管理工作,协助民政、卫生部门做好街头救助工作。卫生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治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对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以及对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的经费保障工作。

如何管理?

首次提出“区别对待”

引导正常流乞人员受助

与以往流乞管理政策相比,《通知》首次提出对流乞人员实施“区别对待”的管理手段,特别是针对恶讨、强讨、骗讨行为以及组织、拐卖、诱骗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行为引入了必要的强制性治安管理手段。

《通知》要求,民政部门对正常的流乞人员,要积极引导他们进入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对滋扰他人、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市容环境的乞讨行为,要向公安机关、城市管理部门提出执法建议。

《通知》提出,公安部门“要坚持解救与打击并重的分治原则”和“强化对违法乞讨行为的立案工作”。特别是对组织、拐卖、诱骗未成年人乞讨等涉嫌犯罪行为,须按照组织儿童乞讨罪、拐卖儿童罪、拐骗儿童罪、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等立案侦查。

怎样救助?

首次提出“社会代养”等模式

建立“DNA检测”救助系统

与以往流乞人员管理政策不同,《通知》细化了各部门的具体职责,首次提出建立“指纹比对”、“DNA检测”等救助系统。

据了解,北京各主要救助管理站均配备了流乞人员指纹识别系统和流乞儿童DNA数据库,所有被救助者的基本资料与采血DNA检验结果均与公安部门共享,以配合社会福利机构的救助工作和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

《通知》还首次提出了“社会代养”、“家庭寄养”等新救助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流乞人员,可安置到社会福利机构,并积极探索社会代养、家庭寄养等社会安置模式。对此,有专家认为,积极吸纳民间组织和热心人士对流乞人员的救助大有裨益,不仅可以满足部分家庭的特殊需求,还可以缓和政府福利机构资金短缺、人满为患的现状,但同时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有效监督,并适时予以指导。(记者潘跃解读人:民政部有关负责人)

THE END
1.过继了的兄弟有继承权吗房产问答故因而和原家庭中家属关系清除,因而,抱养给其他人哥们不享有遗产继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https://www.goufang.com/wenda/wenda237291.html
2.我现在想要回来,可以吗?孩子送人后抚养权不能要回来。但如果收养属于私下进行,并未经过民政部门登记的,可以要回来。根据相关...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327169.html
3.未办理收养手续可以继承吗针对未办理收养手续的情况,事实收养的子女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处理继承问题:一是办理收养证明,明确法律地位...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764788.html
4.事实合同关系的认定事实合同关系是指双方当事人并未签订书面的协议,但是已经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合同义务的交易形式。其认定条件是:一方当事人履行了主要义务,对方予以接受,但是双方并未签订书面合同。主要义务的认定是关系到是否成立事实合同关系的决定因素,一般而言,法院可https://mip.64365.com/answer/25489.aspx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家庭寄养管理办法第54号 《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9月14日民政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部长 李立国 2014年9月24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家庭寄养工作,促进寄养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820cdede4fe1a938eab0e.html?q=C/N
1.[政策解读]《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研究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明确登记管理、人员资质、服务规模、监督管理等制度规范。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强调,制定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规范...http://www.mns.gov.cn/p202/ylwswsjkwyh/20241111/287597.html
2.立法會八題: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照顧者為加強支援低收入照顧者,社署於二○二三年十月起把為低收入的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計劃(津貼計劃)恆常化,向低收入家庭的殘疾人士照顧者發放津貼以補貼其生活開支。現正輪候任何一項指定的社署資助康復服務(包括特殊幼兒中心)、教育局的特殊學校寄宿服務或醫院管理局療養服務的殘疾人士的照顧者,均符合資格申請津貼...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13/P2024111300232p.htm
3.收养和寄养有什么区别,哪些家庭可以寄养孩子,寄养家庭应履行哪些...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中在通报会上指出,按照管理办法,对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在继续查找的同时,要通过家庭寄养等多种方式予以妥善照顾。 阅读全文 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家庭寄养工作,制定本办法。 https://mip.66law.cn/topic2010/a2104/
4.解读《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摘要】:<正> 为了加强和规范对家庭寄养工作的管理,维护被寄养孤儿、弃婴的合法权益,2003年10月27日,民政部发布了《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分总则、被寄养儿童、寄养家庭、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寄养协议的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和附则八章,将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MIZH200312014.htm
5.《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详细解读民政部近日发布的《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阐述了家庭寄养工作的目标、管理、服务、标准及责任,暂行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详细解读如下: 寄养儿童:家庭软硬件须“达标” 《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寄养家庭必须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在当地要处于中等水平以...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3/10/id/88844.shtml
6.家庭学习生活现状5篇(全文)经过几十年的探究, 国外日渐成熟的家庭寄养模式进入了研究者的视角:家庭寄养, 即foster care, 是一种由社会儿童福利院机构, 以一定的法定手续使孤残儿童, 进入那些愿意对他们提供家庭照顾责任的家庭实施养育的模式。 我国民政部颁布了《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 (民发〔2003〕144号) , 为中国家庭寄养模式的运行提供...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dbpou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