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发布丨全国家庭寄养儿童6991人家庭申请寄养儿童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中国网5月27日讯(记者李高思)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副司长赵泳在今日举行的民政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民政部近期出台《家庭寄养评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要求寄养家庭的成员都应该没有不良嗜好、没有犯罪记录;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且家庭成员一致同意家庭寄养等。
全国家庭寄养儿童有6991人
赵泳表示,民政部门在不断推进收养工作的同时,也在积极的推进家庭寄养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家庭寄养的儿童有6991人。
虐待寄养儿童、借机对外募款敛财等应解除寄养关系
赵泳强调,在一定情形下,民政部门或者儿童福利机构,应当解除与寄养家庭的寄养关系:寄养家庭或者成员有歧视、虐待寄养儿童行为的;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导致无法履行寄养义务的;借机对外募款敛财的;擅自更换主要照料人的;在申请或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资格的;不履行寄养协议约定的其他情形。如果在寄养期间有侵害寄养儿童权益的,还应当向有关部门报告,追究寄养家庭的法律责任。
儿童是否适宜家庭寄养要同时满足五个条件
如何判断一个儿童是否适宜家庭寄养?《标准》要求,要同时满足这五个条件:未满18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儿童对家庭养育有情感需求;儿童身心情况适合家庭养育;不需要长期进行医疗康复或长期依靠专人照料(但设有康复基地的地方除外);短时期内不适宜进行家庭收养。
《标准》规定,有几种情况儿童不适合家庭寄养:需要长期依靠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等专业技术医治、照料的重度残疾、病患的(设有康复基地的除外);处于传染病活跃期的;有严重精神类疾病或长期出现异常情绪行为的。有以上三种情况之一都不适宜进行家庭寄养。
《标准》还规定,家庭寄养前,应当充分征求8周岁以上、具有正常认知寄养儿童意见,就是要征求儿童意见、尊重儿童权益。为对儿童与家庭的融合情况进行评估,标准还设立了寄养融合期,寄养融合期一般不低于60日、不超过90日。融合期结束后,再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建立正式寄养关系。
《标准》明确,儿童福利机构优先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第三方力量进行评估,使家庭寄养评估工作更具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让评估的程序和结果公开、公平和公正。
《标准》规定,要建立家庭寄养档案管理制度,永久保存儿童个人成长档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