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

10年寄养妈妈的艰辛,每个寄养孩子的离开,许爱香都忍不住自己的眼泪,说那种伤痛只有自己懂得,就像剜了自己的心头肉。爱香说:“我的孩子都离开我了,对我来说就像掉了心头的肉,是我的心病。虽然他们生活得好,但是我看不见我的孩子了。每一个孩子的一点一滴都忘不了。”

缘分就是遇见你

——“中国好人”“寄养妈妈”许爱香

在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菜鸟驿站,我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许爱香,她现在是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生活老师。整齐的货架,存放有序的快递,一看窈窕、腼腆、梳着短发的许爱香,就是干脆利落之人。

许爱香是福利院“寄养妈妈”中的杰出代表,如今她寄养过的孩子们都已被好心人收养,有了属于自己幸福的家。在寄养中她对孩子们视如己出,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顾,亲情付出,她的家庭曾被评为“最美家庭”,她也荣膺“爱心妈妈”,2017年被选树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许爱香以前的家在王家庄村,村庄离太原市福利院很近。2004年,太原市福利院的孤儿数量猛增,且大多为残疾儿,考虑到孤儿的养育难题,太原市福利院大胆尝试家庭式寄养模式。抚养费等费用由福利院负担,寄养家庭负责照顾孩子。这样既可解决福利院孤儿的养育问题,也可让孩子回归家庭,享受到家庭的温暖,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家庭寄养方式实行后,王家庄村因为毗邻福利院的地缘优势,许多善良的村民家里都寄养着福利院的孩子。一次,爱香带着5岁的女儿去邻居家串门,见到了这些寄养孤儿,看到有些孩子们身体有残疾,不会走路,只能待在小床里坐着,生性善良的她,很是心疼。也许是特殊的缘分,福利院的孩子第一次见到她时,便渴望地伸出小手,想让她抱抱。爱香想都没想就把孩子搂在怀里,孩子在她的怀里拥着,一直不撒手,紧紧抓着她的衣服,想让她抱着。女儿也好奇这些孩子,把零食拿出来分给他们吃。

每每想起那一双双企盼的眼睛和稚嫩的小手渴望抱抱的样子,许爱香心疼了,坚定地说:“行!”

当时村里有个寄养家庭,由于种种原因不想再寄养孩子了。爱香知道后,立刻赶到了这个村民家,看见孩子坐在床上,她的眼泪就忍不住了,八九个月的孩子,又瘦又小,坐在床上也不稳当。回到家,爱香一夜无眠,满脑子都是孩子可爱的模样和会说话的眼睛。

许爱香找到福利院领导,倾诉了她想寄养孩子的想法,福利院同意让她先试试看。谈妥之后,她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但一想起孩子那可爱的笑脸,她暗下决心,要尽心尽力照顾孩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

经过福利院的安排,2005年,她如愿地抱回了党红,开始了寄养妈妈的生活。孩子刚接到家的时候,很乖很听话,并没有因为换了环境而感到陌生。

爱香的生活被孩子们填充得满满的,从刚开始的些许不适应,到后来的得心应手,她完全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当中,熟悉孩子的个性和生活习惯。在她悉心呵护下,孩子快乐成长。爱香的女儿和孩子成了形影不离的好玩伴,党红的身体也越来越健康。

福利院的孩子们大多都有些残疾,党红患的是先天脊膜膨出,随着孩子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福利院准备安排党红在儿童医院做手术,指定让爱香陪护。

党红刚一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叫妈妈,然后又沉沉睡着了,孩子的麻醉还没有完全褪去,却满心满眼都是妈妈。那一刻,爱香又流下了幸福的眼泪,觉得为孩子做的所有都值得。

当这天到来的时候,爱香心里说不出来有多酸楚,眼泪不停地往下掉。当把孩子交给新的爸爸妈妈时,爱香反反复复地把党红的生活习惯一一告诉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她眼泪不停地流,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自己一手带大的女儿,离开自己了,也不知以后会是什么样的,那种骨肉分离的感觉痛如刀割,到家就病了,打了3天点滴。

党诚是一个脑瘫的患儿,孙宁患有脊柱侧弯,党荣是先天盲童,吴军是个无臂儿,这4个孩子里最难带的是党荣和吴军。

在许爱香的感觉里,家里的生活用具,都是依照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组成的。家里每添置一些特别的东西,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家庭成员的到来。站在床头,看着丈夫张志杰正小心翼翼地在床的侧翼加装护板,将床改造成一个有三面围挡的小天地。夫妻俩想合力将床推到卧室的墙边,志杰怕爱香力气小,推不动,急急地边推边说:“你别管,我来推。”夫妻俩站在床的这边和那边,蓦然,爱香笑了,一瞬间,家的氛围油然而生——平淡、温馨,还有点猝不及防。每当这个时候,爱香知道,这个家,有他,有自己,能让每一个孩子过好。这是党荣的新床。

党荣是一个先天的盲童,从来没有看见过外面的世界,还有轻微的脑瘫。是爱香在孩子1岁时抱回来的,怕孩子看不见从床上滚下来,聪明的爱香想到了把床装上护板,三面形成围挡,没有护板的一面紧贴着墙,这样孩子就不会摔下来了。党荣抱回来的时候,脖子上用红色的线绳,拴着一个绿色的心形小玉坠,是她被遗弃时,戴在身上的饰物。孩子总喜欢用手去抓这个饰物,怕孩子抓下来,误食了小玉坠,爱香把孩子的小玉坠摘下来,小心翼翼地包好,放了起来。党荣的眼睛看不见,爱香就从小培养她用手触摸物体,培养她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爱香抓着她的小手,教会她用手去感知、去“看”这个世界。

党荣刚会牙牙学语,爱香就教她认识人的身体和五官。抓着她的两只小手,告诉她这是手,拉着孩子的手,在自己和孩子的脸上摸鼻子、耳朵等,告诉孩子:“这是鼻子,高高的鼻子,这是耳朵,大大的耳朵。”

这样的教育和聊天使得党荣对爱香极其的依恋,爱香走到哪儿,小党荣就跟到哪儿。但凡遇到陌生的东西,爱香就随时拉着党荣的小手,告诉她触摸到的是什么,让孩子慢慢地在日常的生活里,熟悉家里的环境,卧室、客厅、厨房,床、沙发、桌子、椅子、板凳,等等。

爱香家里房间的家具和用具的摆设,都有固定的位置,目的就是为了让党荣能够记住家里的环境和用品。所有的东西也从不乱堆乱放,担心绊倒党荣,尤其是党荣经常走动的地方,更是空旷通畅,利于党荣能够在家里自如地行走。

一次家里的门半关着,党荣吃了“碰壁”的亏,被撞得哇哇大哭。从此后,家里除了出入户的大门,其余所有的门,都大开着或关着,从不半开半闭,生怕党荣再撞上。

爱香培养党荣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刷牙、洗脸、叠被子,能够找到自己的东西,能把自己的东西放回原位。党荣常用的东西,盥洗用具、茶杯等,都摆在固定的地方,让党荣心中有数,让她自己能够方便使用,从小就培养党荣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

春天,春风吹拂的时候,爱香就耐心地告诉党荣,空气中流动的,吹在脸上的是风,是暖暖的春风。春风会吹绿小草,吹绿树木,小草是绿色的,树木的叶子也是绿色的……

夏天,夏雨飘落的时候,爱香就让党荣伸出手,捧落下的雨滴,告诉党荣这是雨水,万物生长需要雨水,雨水从天空落下,天空是蓝色的……秋天,树叶落下的时候,爱香把落叶放到党荣手里,告诉党荣这是落叶,落叶从枝头落下,落叶是黄色的……冬天,雪花飘飘的时候,爱香领着党荣在雪地上踩着,脚下沙沙沙,爱香告诉党荣这是雪,冬天会下雪,雪花是白色的,落在手里会融化,踩在脚下沙沙沙……

爱香喜欢给党荣穿鲜艳的衣服,她说党荣看不见,给党荣穿上鲜艳醒目的衣服,别人就能远远地看见党荣,能避免危险。她告诉党荣每天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裙子是粉色的,袜子是白色的,鞋子是黑色的,党荣穿上像漂亮的小公主……

党荣虽然看不到颜色,但是爱香告诉她各种颜色,让她想象各种颜色,让她知道四季,让她感受风霜雪雨,等等,让她用手摸各种玩具、生活用品、家具、花草、小动物等,也告诉她,包括吃饭时饭菜的颜色和形状。教她学儿歌、背古诗,让她摸突起的字。“妈妈什么时候我能看见啊,这样东西掉到地上的时候我就不用再到处乱摸了。”

党荣9岁的时候,太原市福利院把党荣送到了北京的机构,进行专门的训练。在北京康复训练期间,党荣被美国一个家庭领养了。

出国前,党荣说自己的心愿,想再见寄养妈妈许爱香一面。太原市福利院专门安排了党荣和爱香的见面,党荣回家了,开心地到处走、到处摸,“这是妈妈的床,这是我的床,这是咱家的沙发,这是咱家的餐桌……”

爱香精心给党荣佩戴上当年被寄养时心形的小玉坠,告诉党荣这是当年她佩戴的饰物。爱香说这可能是孩子亲人给孩子的唯一念想了,对孩子非常重要。爱香知道盲童对自己使用的物品有特殊的依恋,把党荣在家里吃饭一直使用的勺子

给党荣带上了,还问党荣:“你喜欢啥,妈妈都给你带上。”党荣说:“妈妈,妈妈,让我再摸摸你的脸。”爱香边说“好,好”边赶紧擦干了眼泪,才让党荣摸。

党荣搂着许妈妈的脸,认真地和爱香说:“妈妈,去了国外,我一定不会忘记中国话,忘了中国话,妈妈就听不懂我说话了。”

爱香对寄养孩子的爱,得到了福利院的高度认可,有些抚养难度大的孩子,福利院也会想到让爱香来寄养。2010年,爱香向福利院申请想再寄养一个孩子。时任福利院寄养科的张科长说,院里有一个无臂孩子,非常聪明,就是没有胳膊。

这样的孩子,生活中会面临许多的困难,照顾起来更加辛苦,特别需要一个有爱心的妈妈。张科长试探着问爱香是否能寄养这个孩子,让爱香好好考虑考虑,回家和丈夫商量一下。

爱香回家和丈夫商量,丈夫志杰非常支持,对爱香说:“你看咱家寄养的孩子,无论是脊柱膨出的、脑瘫的,还是盲童,在咱们的精心照顾下,本来不能跑的,都跑上了。孩子们该跑的跑,该跳的跳,都快快乐乐地长大了。没有胳膊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可怜,我相信咱俩能把他养好。”

有了丈夫的支持,爱香的信心更足了,回话给张科长自己一家人的决定。没过两天,张科长就让爱香去福利院抱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吴军。爱香见到孩子的时候,他身体又小又软,说是九个月,看上去像四五个月大的孩子一样,没有上肢,不好抱,抱得不紧怕摔了,抱紧了又怕把他弄疼。

看着小军军,爱香琢磨了半天,硬是把小军军给“端”回来了。别的孩子一般是脸对脸,抱在怀里,而小军军是脸冲外,臀部坐在爱香的左手臂上,爱香用右手臂搂着他,端在怀里给端回来的。

虽然没有胳膊,但聪明的小军军已经认人了,认生,哭得特别厉害。孩子的小鼻头上有块红色的胎记,哭的时候,颜色会加深,孩子哭得一耸一耸的,满脸通红,哭得满身的泪水和汗水,特别让人心疼。

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爱香的心都要被揉碎了。心里责骂起不负责任的父母,生下就不管了,扔下这可怜的孩子,没有胳膊,这一辈子,可咋活。

邻居知道爱香去福利院又抱回了一个无臂儿,好奇地过来看孩子。爱香正发愁哄了半天的小军军,抱在怀里,好不容易不哭了,一放到床上就哭。

爱香就和邻居商量:“你帮我抱住孩子,我做饭,孩子刚回来,一放下就哭个不停。”邻居瞅瞅说:“这我可抱不了。”爱香说:“那你帮我做饭吧,我去抱孩子的时候已经做好面了,炒个西红柿臊子就行。小家伙刚回来,天又热,我舍不得让他哭。”

小军军抱回来的时候,正是6月,天气开始一天比一天热,抱在怀里,他热,爱香也热,放在床上他只会躺着,而且很爱出汗。

小家伙没有胳膊,给他洗澡,一打上浴液就会滑进澡盆里,浑身滑溜溜的,不知道该抓哪,才能不滑手。刚开始,小军军的身子骨太软,爱香怕洗澡把小军军弄疼了,便在床上给他铺了块塑料布,在塑料布上给小军军擦洗。

为了照顾好小军军,夫妻俩从抱回来小军军就跟他一起睡。小军军没有腋窝不好排汗,尽管爱香每天给他擦洗,可是身上和脸上还是长了很多的痱子。爱香急在心里,不时地给小军军扇扇风,用温水给他擦汗降温。

小军军虽然没有胳膊,脑子却很聪明,有一双灵活的小脚,想干啥还是要干啥,可淘气了。撒娇时会伸出小脚丫要妈妈抱,向妈妈要零食和玩具。

爱香深知自己不能陪孩子一辈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孩子必须得有一定自食其力的能力,他得学会自己吃饭和其他基本的生活技能。

在军军1岁多的时候,爱香有意识地开始锻炼他用脚做事情。四肢健全的孩子小时候都是从吃小的食物和玩小的玩具开始的,但军军开始训练时,是从吃大的食物和抓大的玩具开始的。爱香会给军军1个完整的大馒头或者苹果,训练他用双脚捧住,送到嘴里吃,锻炼孩子双脚的灵活性。

吃饭时,军军看见别人吃饭,就使劲往桌子上挪,也要凑热闹吃一点。爱香会给他准备一只碗,盛好食物,让他尝试着,慢慢地自己吃,虽然汤汤水水洒一桌子,爱香也高兴,只要他能学会生活自理。到后来,军军已经能自如地从盘子里自己夹菜吃饭了。

爱香把零食、玩具和纸笔放在床上,让军军用脚玩,然后慢慢训练他用脚夹饼干、夹笔。爱香还买来一个玩具小卡车和小人,和军军一起做用脚把小人夹起来放进车里的游戏。尽管床上经常会被弄得一片狼藉,床单上也被画得一塌糊涂,可是爱香却由衷地笑了,自己的小军军终于学会了用脚玩玩具、夹东西吃,还会用脚夹着笔在纸上涂鸦。

许爱香说,“到了学走路的时候,更难。因为没有胳膊,平衡感不好,我就先和他一起转圈圈,让他慢慢地找到平衡感。怕他跌倒,我和他爸,紧着看他,但也不限制他。他练习迈走的时候,我就扶住他,告诉他,‘没事,妈妈扶着你走,保护着你,不怕。’”

军军6岁时,福利院开办的特殊教育学校,经评估后让小军军上学,并且所有的费用全免。考虑到孩子的特殊情况,爱香主动当了陪读妈妈,福利院又专门给爱香和小军军安排了午休的地方,中午在福利院的食堂吃饭。

小军军上学了,爱香的心里特别得开心,从小她就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为了孩子以后能自食其力。自己就吃了文化程度低的亏,所以特别渴望军军能在学校学到本领。

爱香问军军说:“你现在要离开妈妈了,去外国上学去,你想让妈妈给你做什么?”军军说:“再给我过一次生日吧。”他的生日是9月5号,所以爱香提前在家给他过了生日。军军走的那一天,无论如何都不让爱香抱。

许爱香再也忍不住眼泪,伤心地说:“军军一定以为是我不要他了。”军军走后,爱香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样,与军军6年寄养母子情如同亲生一样,她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和精力。

10年寄养妈妈的艰辛,每个寄养孩子的离开,许爱香忍不住自己的眼泪,说那种伤痛只有自己懂得,就像剜了自己的心头肉。爱香说:“我的孩子都离开我了,对我来说就像掉了心头的肉,是我的心病。虽然他们生活得好,但是我看不见我的孩子了。每一个孩子的一点一滴都忘不了。”她特别期盼,孩子们有一天能回来看看她。

爱出者爱返,爱香对孩子真挚的爱,使她成了福利院特教中心的一名生活老师,她也想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延续对孩子的爱。

许爱香的同事——优秀共产党员、特殊教育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师李鸿建主任说:“爱香是福利院寄养妈妈中的杰出代表,她的伟大之处在于,孩子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却当成是自己的亲生一样养,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放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在工作中,爱香也是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横行的时候,主动到风险较高的菜鸟驿站工作。”

李鸿建主任曾经有感而发,写过一首歌曲《如果缘分就是遇见你》,朴实的写出了福利院、寄养妈妈和孩子们的真情,这样唱道:

如果缘分就是遇见你

有没有血缘没有关系

只一眼就注定要陪你

看那小脚丫踩上红泥

人生风雨我们替你挡起

只要把父爱母爱传递

哪怕是小小脚丫不踩泥

也要把温暖藏进心底

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回忆

黄树叶白月光写进日记

哪怕是推着轮椅看风景

也要给你最美的回忆

秋树叶白月光写进日记

这首歌唱出了福利院“一切为了老人和孩子,为了老人和孩子的一切”的办院宗旨,这是一首爱与责任的交响曲,同时也是“寄养妈妈”许爱香的内心旋律。相信会有更多的爱汇聚,会有更多的好人加入,将爱传递。

THE END
1.寄养孩子犯法吗寄养孩子一般不犯法。但需满足如下条件: 1、被寄养人为未满十八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弃婴; 2、寄养家庭成员未患有传染病或者精神疾病、无犯罪记录,无不良生活嗜好,主要照料人的年龄在三十周岁以上六十五周岁以下等; 3、其他条件。 法律依据: 《家庭寄养管理办法》第七条 未满十八周岁、监护...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449377.html
1.收养和寄养有什么区别,哪些家庭可以寄养孩子,寄养家庭应履行哪些义务...寄养是指父母因特殊原因不能直接履行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把子女寄托在他人家中生活的一种委托代养行为。寄养不发生父母子女关系的变更。 阅读全文 2哪些家庭可以寄养孩子 把孩子托付给他人抚养,那么托付的对象有哪些条件呢?本文将哪些家庭可以寄养孩子整理出来。为有这方面需求的人提供帮助,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现...https://www.66law.cn/topic2010/a2104/
2.寄养孤儿享受到家的温暖溪岸社区一对夫妇尽心帮忙养育多名患先天疾病...去年,吴女士查出患有癌症,而寄养时间最长的小华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小华离开后不久,吴女士进行了手术和定期化疗,不得不放弃了接收寄养孩子的“任务”。吴女士说:“我很喜欢孩子,如果我没生病,肯定要继续照顾小孩。” 原标题:寄养孤儿享受到家的温暖 溪岸社区一对夫妇尽心帮忙养育多名患先天疾病的孩子 ...http://www.taihainet.com/news/xmnews/shms/2018-03-25/2115969.html
3.齐帆齐微课那些被寄养的孩子,都有一部心酸血泪史03.被寄养的孩子,习惯委曲求全。 同事C也是被寄养的孩子,她对我们说,寄人篱下的滋味真的很不好受,处处都要看人眼光,而且亲戚家也有孩子,那些玩具呀、零食什么的,都得先给亲戚家的孩子享用,待他们不玩时自己才有可能玩儿,如果自己觉得委屈,一旦吭声了,就会被人冠上白眼狼的称号,因此只好委曲求全。特别是高考的...https://www.jianshu.com/p/5be26a68a5aa
4.千万别把孩子送到寄养机构,加拿大儿童保护组织有你不知道的丑陋...先不说这种痛是如何深刻,而是来看看这些从父母身边被带走的孩子,是否真的在儿童保护组织的呵护下幸福快乐生活?据《多伦多星报》近日报道,安省儿童及青年倡权办事处(Child And Youth Advocate)发表报告,指出居住在儿童保护机构(children's aid societies, 简称CAS)的寄养家庭、群居家庭、司法设施或精神健康治疗中心的青...https://m.jiemian.com/article/551924_xianguo.html
5.南通"寄养婴儿被收养案"孩子重回亲生父母身边寄养孩子莫名成弃婴 安安的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 2016年4月,安安的生父周某、生母王某经法院调解达成离婚协议,安安随父亲周某生活。因需要外出打工,2016年8月,周某将安安委托给朋友金某代为照顾。但一段时间里,周某没有顾及与金某沟通孩子的情况,金某遂对其产生不满。2017年2月,金某故意报警,称她母亲捡到...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0/11/id/55799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