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子:男孩3万6,女孩2万4。你说一个地,方我们派人过去。小孩可以让你们见见,如果你们确定要,小孩可以在医院里检查,看一看有没有毛病。保证有多余的挑。
还有多余的可供挑拣,好像是在买卖商品一样,听着就那么冷冰冰的。接下来当记者表示询问孩子的来路时,这位妇女信誓旦旦地保证不是拐卖来的,交易绝对安全,因为她已经卖了40多个孩子了。
中年女子:这个你们放心,绝对安全。因为我们这儿的小孩大多都是私生子,工厂打工的多,打工妹有孩子没有能力抚养,就送人了,我们也就不再和她联系了。
中年女子:这个需要你们双方到民政部门说抱养,就从你们那儿上户口就行了。这个好上,我们开一个孤儿院证明,你们拿着证明就能上户口了。孤儿院在上海,你们确定要,我们就把证明一块开过来。
非法收养婴儿真实存在正规渠道收养难
周女士:一个是去乡下买的,还有一个是火车上看见人贩子卖了,看着可怜救过来了。
记者:上户口不会有问题吗?
周女士:他们在村庄,就说自己又生了一个,都能上。他们抱回来不是立刻上户口,到小孩上小学,需要用户口的时候再找人,到那时候已经说不清了。
记者:为啥要买孩子?不怕被查到要负法律责任么?
周女士:一是想再要一个,还有一个是不能生育。警察为啥要查,没有人报失踪人口啊,那些人都是愿意要卖自己的孩子。
你卖我买,你情我愿,交易的双方看似各取所需,却踏过了法律的红线。按照我国法律,不仅买卖婴儿是违法行为,私自收养也是被明令禁止的。收养孩子并不是坏事,为何要买卖婴儿,担起违法的风险,为什么不通过正规渠道收养?记者随后来到郑州市儿童福利院,远远就看到十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耍。在福利院门口,记者表示要领养孩子,想进去看看,没想到直接被负责登记的阿姨拦下。
记者:我们想看能不能领养个小孩,先了解了解。
阿姨:我们这的孩子都没有健康的,脑瘫的孩子多,智障的孩子多。
记者:能不能让我们先去看看?
阿姨:没法看,你把收养条件告诉我们,有合适的会跟你们联系。没有意向不用过来,你能接受残疾的孩子么?
记者:小孩被遗弃也不都是有病的吧。
阿姨:现在计划生育这么严,要是小孩比较好都不会来福利院了。因为福利院是最后兜底的,有好的都直接截流,很多人发现了会自己收养啊,还有其他情况。现在福利院也有职能接受孤儿,但是基本没有。
记者随后又拨通焦作市儿童福利院和洛阳市儿童福利院,得到的也是相同的回答。在福利院领养不到健康的孩子,健康的孩子会通过另外一种途径进入家庭,这个隐形的市场,对于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似乎也不是什么秘密。
工作人员:你想从我们这里收养孩子是吧,我们这里没有健康的孩子。你去郑州福利院看过了?其实各个福利院情况都差不多,我们周围也有没孩子的亲戚朋友想收养,都没有理想的。想收养孩子的挺多的。一个孩子如果健康,被遗弃,送不到福利院。
婴儿收养监管困难私下收养会催生拐卖偷窃儿童行为
一方面通过正规渠道收养健康婴儿几乎行不通,另一方面私自收养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只要买卖双方达成默契,就是当下最“靠谱”的领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变得十分困难。
工作人员:监管是多个部门的事。像这样民间收养有很多,这是个现实问题,不好监管。遗弃婴儿就是违法的,这是公安需要打击了,这个行为法律上早就有规定了。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明锁长期研究儿童福利问题,“私下收养”看似无害,而当市场供不应求时,拐卖、偷窃儿童的违法行为也会随之愈演愈烈,因此形成的隐形婴儿买卖市场可能导致一些无辜家庭受害。
值班女警:我不知道你说的这个事儿,我不知道谁接的!
记者:您能不能帮我联系下那天是谁接的?
或许这位女警察的确不了解情况,但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个线索似乎没有引起当地警方足够的重视。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公安部门在打拐方面的努力。从2007年成立打拐办,到开展专项行动,每年都会有数以百计的儿童回到父母身边。我们在这里也呼吁这个线索能够引起重视,可能线索背后还有几十个等待回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