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刚,中共党员,正蓝旗哈毕日嘎镇大营子村村民,正蓝旗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恪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信念,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他曾多次深入农村牧区认真调研,及时反映群众呼声,积极向政府献言献策,努力探索和实践帮扶农牧民脱贫致富途径,在繁荣农村牧区经济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中发挥出了带头作用。
利益联结,竭力打造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89年,闫志刚高中毕业后到北京打工,1995年返乡创业,几经考察,他决定养殖奶牛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通过奶牛养殖他带领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走出了贫困。他先后担任过村委会副主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为发展壮大养殖业,他于2007年注册“顺成育肥牛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奶牛养殖业遇到低谷后,他决定以公司为基地发展肉牛养殖,建成了可一次性养殖肉牛160头的养殖棚圈,修建了40吨的冷库、260平方米的公司办公室和村委会办公室,购买了饲草料加工设备和清理粪便的铲车,从延庆县请来了肉牛养殖的专家进行指导。这不仅改善了村“两委”的办公条件,同时也推进了全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当地及周边从传统的数量型畜牧业向质量效益、现代畜牧业方向发展。2013年,顺成公司的年肉牛出栏达到500头,公司积累资金480万元。
2013年,顺成公司在朝阳村养殖园区投资600万元,新建标准化养殖棚圈3000平方米,可一次性存栏肉牛500头。2016年,为了响应政府“减羊增牛”“发展肉牛产业”的号召,把正蓝旗肉牛养殖产业做大做强,他几经周折,联系到北京顺鑫鑫源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北京市最大的国有肉食品企业,负责北京市的肉食品供应。在正蓝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顺成公司于2017年4月7日与北京顺鑫鑫源食品有限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10月,公司投入资金4000万元,标准化养殖棚圈扩建至3.9万平方米、可一次性存栏肉牛8000头、年可出栏肉牛3万头,同时租赁了1.1万亩天然草场、4500亩青贮种植地,购进了大型饲草料加工设备,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喂养。到2017年末,顺成公司自己出栏了4800头育肥牛,周边的养殖合作社、养殖专业农牧户出栏育肥牛9400头。平均每头育肥牛的纯利在2000元左右。2018年1月11日“北京顺鑫鑫源食品有限公司”与“内蒙古顺成牛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成立内蒙古顺鑫鑫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675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8000万元,员工173人。
为带动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加快基础可繁种群建设,内蒙古顺成牛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周边养殖合作社、规模养殖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牧民在养殖产业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走养殖肉牛致富之路。顺成牛业与正蓝旗聚鑫、双顺、宇鑫等8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安格斯母牛寄养”生产活动,使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目前,公司已向第一批8家合作社分送寄养安格斯母牛940头。预计在今年七月前,陆续将5000头可繁母牛分送到20个合作社、50户养殖农牧户中寄养。合作社、农牧户可从中获利1500万元以上。
以人为本,精准助力脱贫攻坚。公司的肉牛养殖产业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但是如何承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如何践行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积极参与到旗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中,结合当地实际,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些实事是他的又一个专项调研。他的调研结论是: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大体相同,年迈体弱多病。如何针对这一群体实施精准脱贫?几经酝酿,他拿出了三种帮扶方式,顺成利用企业主营业务优势,采取“就业扶贫、托养扶贫、产业扶贫”开展帮扶工作。
回报社会,用心捐款帮助困难群众。二十年来,闫志刚无数次为贫困户、村民们救济解难:孩子考上大学他赞助学费,家里有危重病人他出车护送、垫付医药费,为冬季取暖有困难的贫困户送去燃煤……同时他也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关怀福利院儿童、慰问环卫工人、资助大型公益活动、捐款救治重特大病人、地震水灾踊跃捐助。据不完全统计,他捐助、赞助的资金累计已达200多万元,体现出了一名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