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继续实施“公民同招”政策吗?
答:继续严格实施“公民同招”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下简称“公办学校”)仍旧按就近入学原则,在学区范围招生;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以下简称“民办学校”)在本市范围内招生,符合本市公办学校招生报名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均可以参加民办学校招生。
二、“公民同招”政策对民办学校招生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主要要求有三:一是落实民办学校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即审批地招生);二是实行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即公民同招);三是对入学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入学报名对象全部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即电脑随机录取)。
三、2023年要求入小学一年级的儿童年龄标准如何?
答: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第九条规定,2023年小学新生入学须年满6周岁(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出生)。不足龄的不得入读。虽年满6周岁但因身体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儿童,须持有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向学区学校办理延缓入学手续,并按照所在区域报市教育局或者乡镇(街道)教辅室审批。
四、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报名对象和招生范围如何?
答:1.公办学校招生对象和范围
招生对象:(1)余姚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本人有居住地在本市的浙江省居住证或父母双方有居住地在本市的浙江省居住证);各类优抚对象子女,包括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优待对象,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华人子女;外籍人员子女;因特殊原因,需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其他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
招生范围:市教育局和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规定的学区,详见余姚教育信息网上的公告。
2.民办学校招生对象和范围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我市有2所民办学校---余姚市实验学校(小学、初中)、高风中学(初中)。符合本市公办学校招生报名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均可参加民办学校招生。两所民办学校在本市范围内招生。
五、公办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如何确定?
答:根据核准的办学规模和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班额等,市教育局下达各乡镇(街道)公办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核定民办学校提出的年度招生计划。全市各公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包括招生名额、班级数、班额等)一经核定公布后不得随意更改。在实施招生前,市教育局将在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为各乡镇(街道)所有学校设定招生计划数量,招生结束后逐一核实学校班级数和班额等情况。
6月20—29日:民办学校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录取,并将录取名单录入招生管理系统。
6月20—29日:公办学校第一阶段录取。
6月30日—8月:公办学校第二阶段录取;随迁子女量化积分要求入学。
8月31日前:将所有录取名单录入招生管理系统。
七、新生报名需准备哪些材料?
(一)公办学校第一阶段入学类别学生
儿童少年家庭是拆迁户,拆迁户安置的新住房和户籍均在学区内的,需提供户口簿、父母的拆迁安置协议。
2.适龄儿童、少年出生后初次申报的户籍挂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在儿童少年出生申报户籍后一直在学区内的,需提供户口簿、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房产证。
3.在学区有户籍(含集体户口),而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内无住房的,需提供户口簿,租(借)房合同、父母城区或本乡镇(街道)内无房证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等。
(二)公办学校第二阶段入学类别学生
1.城区或乡镇(街道)拆迁户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有安置新住房,但住房与户籍分离的;拆迁后未购置住房而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租房的,需提供户口簿、房产证或拆迁安置协议、租房协议。
3.有城区或乡镇(街道)户籍,父母离婚的适龄儿童少年(主要根据离婚判决书或协议书上的关于小孩及住房的判决来确定其就读学校)若住房判给一方,小孩随另一方寄居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处,要求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所在的学区学校就读的,需提供离婚证、离婚判决书或离婚协议、户口簿、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口簿和房产证,抚养方城区或乡镇(街道)内无房证明。
4.儿童少年父母在学区内有住房(且须一年以上)而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无户籍的,需提供户口簿和父母房产证。
6.本市山区适龄儿童少年,其父母均在城区或乡镇(街道)工作、居住一年以上,且父母一方在工作地缴纳社保一年以上的(截止报名时仍在缴纳),需提供户口簿,父母双方的劳动合同或者营业证照、居住证明、企业用房证明、父母一方的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
7.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需提供材料:户口簿、儿童少年本人的《浙江省居住证》或父母双方的《浙江省居住证》、量化积分排队时遇积分相同,还需提供社保证明(缴纳地为宁波大市范围内,延续到报名日仍然在缴,中断前的不计)等。
8.其他特殊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准备相应的证明材料。
(三)各类优抚对象
以上各类资料截止日为2023年4月30日。
八、去哪里报名?上网操作有困难的家长怎么报名?
招生报名期间,各义务段中小学设立服务点提供现场咨询,网上报名有困难的家长可以在规定的日期,到附近的学校进行现场报名。
特别强调:报名登记的学校不等于实际录取学校。
各乡镇(街道)及市属学校招生服务联系方式一览表
单位
联系地址
凤山街道
凤山街道望梅路(世南中学内)
62681416
62805727
阳明街道
长安路288号
62829950
62803097
梨洲街道
南兰江东路117号
62765071
17767349630
兰江街道
谭家岭西路152号
62776305
62772679
朗霞街道
朗霞街道东泠江路251号
62191164
62198786
低塘街道
低塘街道镇南路30号
62263318
62263695
泗门镇
泗门镇小学路1号
62158545
62121268
马渚镇
马渚镇渚山路28号
62465257
62469535
陆埠镇
陆埠镇育才路
62386619
梁弄镇
梁弄镇如意路1号
62378032
62367178
牟山镇
牟山镇文体中心
62497173
丈亭镇
丈亭镇人和路66号
62971146
62970049
三七市镇
三七市镇市新南路68号
62935175
62937761
河姆渡镇
河姆渡镇江中村童家
62956758
小曹娥镇
小曹娥镇朗夹公路88号
62082705
62083927
临山镇
临山镇车站北西路10号
62056323
62056123
黄家埠镇
黄家埠镇文体中心
62008906
62016837
大隐镇
大隐镇山王南路125号
62915798
62913480
大岚镇
大岚镇兰山路1号
62330083
62330084
四明山镇
四明山镇育才路17号
62341556
62340039
鹿亭乡
鹿亭乡上庄村兴庄路东48号
62306008
余姚市实验学校
谭家岭西路199号
62779390
62779366
62779716
余姚市高风中学
凤山街道子陵路422号
62662658
62662026
北师大余姚实验学校
兵马司路2号
62397821
62433609
中意宁波生态园实验学校
中意宁波生态园海宁路77号
62779077
九、实行公民同招后,允许公办民办学校自行组织招生报名吗?
答:不允许。实行“公民同招”后,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全部在宁波市教育局统一的“招生管理系统”上进行,公办民办学校均无法干预和筛选。请家长不要轻信学校自行通过网上预约、信息登记等形式进行的招生报名。
十、志愿如何填报?
答:本市适龄儿童少年可以在公办或民办学校中选报一类,不得兼报。随迁子女可以按量化积分入学或民办学校中选报一类,不得兼报。选报公办学校的,在完成基本信息填写后,不需要填报志愿,报名系统会根据户籍、房产、居住证等信息自动匹配到相应镇(街道)。招生管理平台中的民办学校指的是余姚市实验学校、高风中学(初中部)。选报民办学校的学生,可以在余姚的民办学校中填报2个志愿。
特别提醒:选报民办学校的家长,请认真阅读民办学校的招生章程,充分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十一、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入学时以哪套房产为依据?
答:由家长自己决定,但登记信息时,只能选择填写一处房产信息并以此作为公办学校入学的依据之一。例如适龄儿童少年出生后初次申报的户籍挂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希望就读祖父母(外祖父母)所在学区学校的,填写信息时需填祖父母房产信息,切勿填父母所属房产。除此情况外,请尽量选择和户籍一致的房产。如果选择和户籍不一致的房产,将作为单房生安排入学。务请慎重选择填写,一旦选择,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改。
十二、报名时,家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十三、网上报名志愿填好后可以更改吗?
十四、九年一贯制学校内直升本校初中部的学生要参加网上报名吗?
答:要参加网上报名。不参加网上报名,可能会影响其初中就读学校的安排。
十五、报名材料如何验证?
市教育局负责对所有在本市报名通道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的户籍、住房、居住证和社保等基本信息进行审核。首先要提请各位家长,在网上报名时填写的各类信息一定要真实有效,不得作假。审核将通过线上和线下进行,届时,将进行多次审核,并按照不同区域设立现场验证点,家长需随带各类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按规定时段到现场验证点配合做好验证工作。验证地点和日期另行通告。
特别提醒:务请各位家长对自己提供的各类信息材料负责,如果伪造房产证、户口簿、居住证的,涉嫌犯伪造国家证件罪。材料作假进入有关学校就读,一旦发现,随时清退。
十六、公民办学校录取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答:按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工作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录取工作一般按以下基本流程进行:
第一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同步录取。
1.民办学校分两类录取
(2)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直升对象升入本校初中部。
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学生可以直升其初中部。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初中部招生名额多于小学部直升名额的,多余的名额按民办学校的招生录取规则统一招录。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级学生也可以参加非本校公民办初中招生。
2.公办学校分两类录取
(1)按学区招生的学校:根据适龄儿童少年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顺序录取以下第一批次三类学生:
——儿童少年户籍与父母(或监护人)户籍、家庭住房(须父母或监护人、本人住房,房产证在2021年5月8日后取得的,须没有其他家庭孩子在学区小学或初中就读)一致,均在学区内的;儿童少年的户籍在学区内,父母双方无住房且全家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均在学区内的(房产证在2021年5月8日后取得的,须没有其他家庭孩子在学区小学或初中就读);儿童少年家庭是拆迁户,拆迁户安置的新住房和户籍均在学区内的;
——儿童少年出生后初次申报的户籍挂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在儿童少年申报户籍后一直在学区内的;
——在学区有户籍(含集体户口),而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内无住房的。
(2)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本校小学部直升对象升入初中部。也可以选择不直升,参加非本校初中招生。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未被录取者自动进入第二阶段招生程序。公办学校继续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对所有进入本阶段的招生对象进行分类排序,并依次录取。
(1)按顺序录取未被民办学校录取,但属于公办学校第一批次录取的三类学生;
(2)儿童少年户籍与父母(或监护人)户籍、家庭住房(须父母或监护人、本人住房)均在学区内,但房产证在2021年5月8日后取得的,该房产有其他家庭孩子在学区小学或者初中就读的;儿童少年的户籍在学区内,父母双方无住房且全家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均在学区内的,但房产证在2021年5月8日后取得的,该房产有其他家庭孩子在学区小学或初中就读的;
(3)城区或乡镇(街道)拆迁户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学区内有安置新住房,但住房与户籍分离的;拆迁后未购置住房而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租房的;
(4)有本市户籍,但父母双方均为丧失监护能力的残疾人,跟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要求在委托监护人所在的学区学校(户籍和住房均须在该校学区内,下同)就读的;
(5)有城区或乡镇(街道)户籍,父母离婚的适龄儿童少年(主要根据离婚判决书或协议书上的关于小孩及住房的判决来确定其就读学校)若住房判给一方,小孩随另一方寄居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处,要求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所在的学区学校就读的;
(7)有本市户籍,父母在我国驻外机构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长期在国外工作,或父母双方均在野外地质勘察部门工作或在国外留学,户籍所在地确实无人照顾,需寄养在在姚亲属家庭,要求在亲属所在学区学校就读的;
(8)本市山区适龄儿童少年,其父母均在城区或乡镇(街道)工作、居住一年以上,且父母一方在工作地缴纳社保一年以上的(截止报名时仍在缴纳);
(9)随迁子女量化积分入学,入学办法:公办义务段学校分区域按量化积分确定随迁子女录取名单;区域划分分别由市教育局和乡镇(街道)教辅室公布;以区域为单位,根据能提供的学位数,以适龄儿童少年父母(只计一方,靠高计)量化积分从高到低排队录取;录取的新生,由市教育局或乡镇(街道)教辅室在相应招生区域内公办学校统筹安排入学;
(10)有其他特殊情况,应该由市教育局或者乡镇(街道)教辅室统一安排入学的。
已被公办学校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再作为民办学校的补录对象。
十七、如何保障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工作公开透明、公正实施?
答:我市电脑随机派位由市教育局组织,全权委托余姚市公证处进行操作,操作规则、派位工具均由市公证处统一设定。电脑随机派位过程将有公证机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和纪检监察部门等全程参加,严格执行,确保整个招生录取工作公开透明、公正权威、万无一失。派位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欢迎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和媒体参与招生工作的全方位监督。
十八、民办学校电脑派位未录取的儿童少年,回公办学校怎么录取?
答:实施“公民同招”后,民办学校录取与公办学校第一批次录取同步进行。民办学校电脑派位未录取的儿童少年自动进入第二阶段招生程序,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对所有进入本阶段的招生对象重新进行分类排序,并依次录取。
十九、已被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录取的儿童少年,能放弃录取再回公办学校吗?
答:原则上不能。家长在给孩子选报民办学校时,应该充分了解民办学校办学、收费标准等情况后,结合孩子生理、心理等因素,理性、慎重作出选择。
二十、购买二手房的学生家长如何知道住房内是否有其他家庭的孩子在学区学校就读?
答:主要是询问卖房方,该户是否有适龄学籍儿童少年在学区学校内就读,卖房方须诚实诚信,不得欺骗买家,以免造成严重纠纷。双方也可以在合同中作些违约的约定,作为买卖补充条款,使卖房方不敢欺瞒。学区学校在审核材料时将进一步核实。
二十一、随迁子女申请入公办义务段学校如何报名、录取?
答:2023年公办学校招收随迁子女入学的政策,余姚市教育局在2月份市教育局发布了《告家长书》,3月17日发布了《余教〔2023〕26号余姚市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
女入学工作意见》,对随迁子女入学的基本条件、招生办法等内容已作了详细规定,这里再明确一下。
不同区域的报名条件是不同的,这个在报名平台中是无法体现的。家长在报名时还是要参考余姚教育信息网4月21日公布的《2023年余姚市公办义务段学校招收随迁子女入学区域划分方案》公布的区域及相应的报名条件。
在同一个区域里,录取方法先分类别,同一类,先按量化积分排队,量化积分相同的,再按社保月份数排队,依次类推。这里需要指出,在同一类别里,没有办理量化积分的是排在最后的。
在城区四街道,不具备网上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一般不会再有被城区学校录取的机会。
今年量化积分办理的截止日期为4月30日。
二十二、今年父母一方有居住证能否就读小学?
答:2023年招生政策明确规定了随迁子女的入读条件:学生本人持有居住证或其父母双方同时持有居住证。公办学校仍有空余学位时应做到能招尽招。
二十三、流动人口量化积分如何办理?
答:目前流动人口办理量化积分有二种途径。
1.线上申请:
2.线下申请
新市民有新增积分或对赋分有异议的需在4月30日之前
提出复核申请,逾期不再受理积分的复核申请。
二十四、在我市报名后,当年还能参加宁波市其他区(县、市)组织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吗?
答:不能。符合多地报名条件,但已在余姚报名并通过报名资格核验的适龄儿童少年,不能再参加宁波市其他区(县、市)组织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家长应慎重考虑报名意向。
二十五、山区学生申请就读城区或其它乡镇(街道)公办学校如何报名?
答:山区,是指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四个乡镇及陆埠镇洪山片。
报名平台中有专门的四乡镇一片“务工或经商”的类别,从中确定一类,可以进行报名。
这类学生报名,需要提供(上传)父母在城区或其它乡镇(街道)当前在保、连续一年以上的社保证明,社保缴纳单位地址必须在城区或有关乡镇(街道)范围内。另外,还需要提供(上传)经村或社区(居委)盖章证明的居住证明。
二十六、优抚优待对象子女如何入学?
答: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和其他符合条件者子女,按国家、省、市及当地有关教育优待政策,妥善安排入学。上述入学优待政策适用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但民办学校需单列计划、公开录取结果。
对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华人子女和外籍人员子女等,按有关政策予以安排。
二十七、公办学校可以中途转学吗?在什么情况下允许民办学校学生中途转学?
答:在学校学位有空余的情况下,符合有关转学条件的对象可以申请转学。由家长向转入学校申请,转入学校在不突破原先核定的招生计划和班额的情况下,接受家长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转学后,及时办好电子学籍的转接工作。自愿放弃学区学校入学资格就读于其他学校的学生,以后又想转回原学区学校,不再视为本服务区学生,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学校就读。
民办学校在市教育局核定公布的招生计划内出现空余学位的,可以接纳符合入学条件或转学条件的对象转学。
转学必须规范,做到人籍一致,不得空挂学籍。
二十九、今年对二孩、三孩家庭有什么招生政策?
答:为落实好国家优化生育政策,今年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做好“长幼随学”服务。符合政策入学条件的二孩三孩家庭在坚持划片就近入学基本原则、兄(姐)非择校入学的前提下,由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学区新生的兄(姐)在本服务区学校按政策在读的,该学区新生在本服务区学校排序录取时,给予照顾。其他按政策统筹分配的二孩三孩新生,学额允许情况下,在同类新生统筹安排时,给予照顾。在均衡编班基础上,有需求的家长均可向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提出申请,安排双(多)胞胎到同一个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