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和碑小司一起了解养狗法律知识点吧
01
决定养一只小狗之前,你需要承担哪些责任与义务?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条【饲养动物应履行的义务】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
在决定养一只小狗之前,应该去了解所在城市的养犬条例以及与养犬有关的基本常识,应该做到不养当地禁养犬名单中所列出的大型犬、烈性犬。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致害责任】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成为狗狗主人之后,应该及时给狗狗“上户口”,也就是依法依规为办理个人养犬许可证件,为狗狗注射疫苗,并且主动学习科学养狗知识、了解训练方法,对狗狗的行为进行良好训练及引导,努力避免狗狗过激地吠叫、奔跑等行为影响到他人的生活。在户外遛狗时,必须为狗狗佩戴牵引绳,牵引好自己的小狗不仅是对他人的保护,也是对自己和狗狗的一种有效的保护。牵引绳既可以把狗狗稳定控制在自己的身侧防止对他人造成侵扰,也可以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对狗狗进行及时的控制和保护。
02
饲养的狗狗伤人,饲养人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9章中,明确规定了饲养动人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问题。一般而言,根据第1245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一)关于民事责任
1、通常情况下的责任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45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因此,除被侵权人自己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被动物侵害的情形外,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侵权责任。
2、饲养禁止饲养动物的责任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47条规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只要饲养了禁止饲养的烈性犬(如藏獒)等危险动物致人损害,饲养人或管理人就应承担侵权责任,此种情况下无任何责任减轻和免责事由。
(二)关于刑事责任
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5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因此,若动物饲养人存在饲养或管理过失,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的,可能涉嫌此罪。
03
从法律角度提醒饲养宠物需注意事项,以降低触犯法律的风险。
1.饲养宠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干扰他人生活。如果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或者治安管理处罚。
2.饲养宠物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向所在地养犬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携带宠物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宠物伤人、疫病传播。
3.饲养宠物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准许饲养的种类和数量。禁止饲养烈性犬、大型犬等危险动物。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具体规定,饲养人应当及时了解并遵守。饲养宠物应当妥善保管和管理,防止宠物被遗弃或者逃逸。如果被遗弃或者逃逸的宠物在被遗弃或者逃逸期间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仍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4.饲养宠物应当尊重和保护宠物的生命和健康,不得虐待、伤害或者非法买卖、屠宰、食用宠物。如果发现有人侵犯宠物的合法权益,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举报。
04
宠物侵害发生后的责任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违反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致害责任】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条【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致害责任】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