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16-2022年我国酒店数量变动情况来看,2016-2018年我国酒店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2020年由于居民出行受到限制,酒店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部分酒店尤其是小规模单体酒店大量出清,我国酒店数量从2019年的33.8万家下降至2021年的25.2万家。2022年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复苏和游客出行需求的增加,酒店行业加快升级换代,推动酒店数量增长。据统计,2022年我国酒店数量同比增长10.71%至27.9万家。
一、定义及分类
酒店(又称为宾馆、旅馆、旅店等)的基本定义是提供安全、舒适,令宾客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空间的商业机构,即给宾客提供歇宿和饮食的场所。具体地说,酒店是以它的建筑物为凭证,通过出租客房、餐饮及综合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组织。根据酒店业态中各酒店不同的市场定位和客源结构来划分,主要分为商务酒店、会议酒店、公寓酒店和度假酒店。
二、行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酒店发展政策,致力于推动酒店行业转型升级,提高酒店行业整体竞争力。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强导游以及景区、酒店等服务人员外语培训,完善景区、机场、车站、酒店、购物商店等场所的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提高入境游客使用境外银行卡及各类电子支付方式便捷程度以及外币兑换便利性。2023年12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十部门印发《关于印发推进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提出要依托全省“乐宿山东”提升行动,鼓励沿海各市引进国际、国内高端品牌连锁酒店、度假酒店,新建新评、升级改造星级饭店、星级民宿,建设一批海洋文化特色主题酒店、好客山东精品酒店、海洋特色主题民宿。推动渔家乐、滨海民宿、自驾车营地向主题差异化、设计特色化、空间舒适化、服务标准化转型提升。
三、发展历程
中国酒店行业自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初步发展。起初为了促进入境旅游和对外贸易,酒店主要以接待外宾为主。由于缺少管理经验,我国先引进中外合资、合作饭店,随后再发展本土酒店管理公司。1988年,国家批准了《旅游涉外酒店星级评定标准》,实施对酒店业的管理,以缓解旅游者和酒店之间的信息不对等。2000年以后中国酒店需求快速增长,催生了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随后,酒店行业进入大规模扩张阶段,除了传统星级评定外,品牌重要性逐步提升成为重要品质背书指标。
四、行业壁垒
1、酒店项目开发壁垒
酒店项目开发涉及酒店物业开发、酒店设计、酒店建设等多个专业要求较高的环节。特别是酒店物业开发,酒店大多数选址在一、二线等经济较发达城市的核心区域。但这些核心区域优质物业有限,物业业主对于物业租赁者的品牌影响力、资金实力及消费带动能力要求很高。同时酒店行业强调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消费者需求,对于设计、建设等阶段的舒适性、艺术性等要求较高。因此,酒店行业具有较高的酒店项目开发壁垒。
2、运营管理壁垒
3、品牌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酒店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房屋租赁、装修设计、家电和家具等供应商,还有食品、饮料、酒店用品等供应商。产业链中游为不同等级的酒店,主要包括高端星级酒店、中端星级酒店以及经济型酒店。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旅游客户、商务客户以及其他客户。酒店订购渠道主要包括旅行社、网络平台或者直接到店订购。酒店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北京首旅酒店集团
(2)华天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六、行业现状
从2016-2022年我国酒店数量变动情况来看,2016-2018年,我国酒店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2019年由于居民出行受到限制,酒店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部分酒店尤其是小规模单体酒店大量出清,我国酒店数量从2019年的33.8万家下降至2021年的25.2万家。2022年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复苏和游客出行需求的增加,酒店行业加快升级换代,推动酒店数量增长。据统计,2022年我国酒店数量同比增长10.71%至27.9万家。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