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前夕,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8起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典型案例,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新业态监管治理案被列入其中。该案也是全国首例电竞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民事公益诉讼案。
作为一种新业态,电竞酒店因兼具上网和住宿的双重功能,当下备受年轻人青睐。问题也随之而来:电竞酒店到底是酒店,还是属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由此也产生了行业标准、执法部门界定和归责等方面的诸多待解问题。
滋生多起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5月12日,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民事公益诉讼案,判决一家电竞酒店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
案情显示,该电竞酒店接纳未成年人入住,但未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在3个月内,该电竞酒店接待未成年人入住记录达387次,且为逃避检查,经常采取未成年人入住不予登记等手段。
当地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电竞酒店以旅馆住宿之名接纳大量未成年人无限制上网的现象十分普遍。仅案发所在地的宿城区,12家电竞酒店住宿登记系统存在接纳未成年人入住记录达800余条。
河南荥阳市人民检察院近一年来办理的多起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就发生在电竞类旅馆内。
荥阳市人民检察院调查还发现,电竞酒店存在一人登记多人住宿、男女混居等情况;价格更为便宜的电竞酒店仅仅办理了营业执照,并没有办理过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有的甚至连营业执照都没有办理,就把上网费隐含在住宿费中,巧妙规避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规则限制。
“多起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发生在电竞类旅馆内,这足以说明,这类电竞旅馆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很大的监管漏洞,很有可能成为新的违法犯罪行为滋生地。”王丽丽说。
酒店和网吧属性存在重叠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电竞酒店达1.5万家。与之对应的是,仍处于野蛮生长期的电竞酒店,缺乏行业统一标准,进入行业壁垒较低。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对酒店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不少酒店转型自救,电竞酒店成为一个重要方向。但是一些电竞酒店打起“擦边球”,房间简单摆张床再加台配置较高的电脑,就拿着电竞的噱头吸引未成年消费者。
这就意味着,电竞酒店中酒店和网吧的重叠区域,存在着监管政策的真空地带。
法院经审理认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2条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做出规定。该场所具备服务对象的不特定性、营利性和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三个要素。该电竞酒店虽然名称为酒店,但其与普通的酒店相比,配备的设施、消费模式和收费模式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实质上以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为主要目的及消费方式,属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监管应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电竞酒店既要对标‘住宿’场所运营,又要参照‘网吧’管理,肯定会提高行业门槛。”一名从事电竞运动推广的分析师称,相较于传统网吧,电竞酒店的特点就是舒适度和私密性,“如果休息的地方安了视频监控,肯定就没什么人愿意来了”。
5月26日,安徽安庆市大观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对多家电竞酒店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公告。公告称,这些电竞酒店未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为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未采取未成年人上网保护措施,可能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荥阳市人民检察院向荥阳市公安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对辖区内电竞类旅馆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入住监督机制,加强对电竞酒店从业人员的法治教育等。该检察院同时向荥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无证经营的电竞类旅馆予以处理,并定期进行排查,防止出现无证经营现象。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