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头条诗人 潘志远 : 昆虫世家

潘志远,出生于安徽省宣城市,中学高级教师,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星星散文诗》等刊物发表散文诗五百余章。出版《心灵的风景》《鸟鸣是一种修辞》《槐花正和衣而眠》,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选》《中国散文诗选》《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等,参加第十四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追求多栖,获第五届中国曹植诗歌奖、第七届白天鹅诗歌奖及其他文学奖20余项。

《昆虫世家》

潘志远

蚂蚁:隐忍力量的楷模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嘲笑,蚂蚁从不反驳,也不气馁。

一如既往撼它的大树。撼不动,就往上爬,一直爬上树顶,宣示占领的意义。

这意义,仅对蚁族而言,仅它们能懂;对于它物,依然是厚厚的隔膜。

彼此碰碰头,便有了新的举措。

一个伟大的发现,一个伟大的计划,在一瞬间达成。多年后,当大树訇然倒地,那是它们隐忍力量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们惊天动地的欢呼。

不要说它们懵懂,当大雨铺天盖地而来,谁也不知道该逃往何处?搬家的路线无法勘定,也来不及勘定。

茫然是一定的。恐惧,也不稀奇。但因为蚂蚁的渺小,它们的恐惧也很渺小。

对粮食一往情深,倍加珍惜;在这一点上,很像我们的父母和先辈。

最反对捏死一只蚂蚁的残忍。再弱小的生命也是生命,生存不只是人类的专利,也应当隶属于宇宙间每一个生灵。

蜘蛛:一网风雨,一网星光

织网也有三种境界。

以乡村为背景,以屋檐为支点,倾腹中之丝,结一张小网。

小网恢恢,也可以疏而不漏。

不强求,是昆虫们自己撞上去的,成为蜘蛛的美味,怪不得任何人。

坐等是一种悠闲,也是一种劳累。漫长的等待,是一种苦;此苦到蜘蛛这里,差不多已登峰造极。

一网风雨,不图清凉,不图沐浴,只为检验一下蛛网的牢固。天下经纬也莫过如此。

摆下八卦阵,与算命无关。算命受制于八卦,但八卦左右不了它们的命运。

一网星光,多么好!虽然不能果腹,但可以让饥饿看到希望。蛛网夜夜闪烁,一丝,是一思;一思,又不是一丝。

互不关联,在一声平调里体验一种情感。撇下,与撇不下,都是一种牵扯。

蝴蝶:在自由和爱情间轮回

吐丝。结茧。

茧是爱情的产物,茧是你的安乐窝。

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天地。有更广阔的天地,才有更广阔的爱情、更广阔的自由。

必须突围出去,哪怕历经千辛万苦的蜕变。

翩翩,是祝英台的舞姿。

翩翩,是梁山伯的脚步,是探望,是追随,或者是永生永世的相伴。

是一把刀,劈开黑暗和混沌。

是一颗砝码,有了它,世界才为之平衡。

是一把打开季节的折扇,扇动花海,芬芳澎湃。

是一把钥匙,打开自由,打开爱情,打开今生和来世……

在自由和爱情之间轮回。洁白若雪,灿烂如霞。介于两者之间,游弋于两者之间,我始终以为这是最好的状态。

蜻蜓:点水,一种错误的假象

轻盈是你的优势。

也是你的缺陷。因为这,你压不住春天的阵脚。

立于夏。夏递来一支尖尖小荷,试探你的诚心。打开翅膀是飞翔,也是休憩。动静如此完美,是一首诗,也是一个典故。

提升夏天,夏天是一种按捺不住的躁动。

复眼,多方位的洞悉万物,关键时又视而不见。有选择的盲视,是生存的智慧,被一些人发挥到极致。

点水。一种错误的假象,与水的深浅无关,与水的清澈和浑浊更无关。

柔软的产床,多么适合分娩蜻蜓世世代代的梦想!

蚯蚓:模范的耕耘者

生于土,食于土,也世世代代耕耘于土。

像先辈的影子。

不要嘲笑无骨者。无骨者的坚韧,比有骨者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蚯蚓是最有说服力的诠释。

惊蛰之雷是上天发来的贺电,雨水是乌云倾吐的情谊绵绵的密语。

耕耘开始,以肉躯为犁,翻开一垄垄板结的泥土,让农人播下春天的种子;当希望回青返绿,信心扬花吐穗,垂下一枚枚金色绶带。

蚯蚓无言,露珠滴答着秋天晶莹的喟叹。

瓢虫:身负北斗七星的使者

圆形突起,是一种昭示吗?我不得而知。

红、黄、黑,是三种颜色,更是三种语言,三种难以预测的命运。

搏击于一身,也和谐于一身。

我喜欢:胖小,红娘,花大姐,金龟,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称呼!回到从前,弥漫着一种幸福。

二十八星瓢虫,背负着星象、宇宙。

斗柄不转,你就带着七星一起旋转,红尘深处荏苒的光阴,悄然倒流。

你这来自中侏罗纪的古老标本,也是迄今还活着的标本,娇小玲珑,演化着一部绚烂历史。

一部活着的教科书,不止一次被我捧于掌心。

昆虫北斗,照亮我的犹豫和无助……

天牛:牛在不牛

是牛,都要耕地。

以此为标准考量,你辜负了牛的美称。

何必千篇一律、呆板、顽固、不开化呢?我觉得有牛的外形,或者某些部分酷似即可。

何况你是天牛,从天而降,某些特征可以淡化,可以蜕变;何况你长着翅膀,能够轻松飞翔,让所有耕地之牛望尘莫及。

你有太多的称呼:啮桑、啮发、八角儿、花妞子、苦龙牛、蛀柴龟……这些,我都愿意忽略;我只看重一个“牛”字,牛气冲天,何等傲气。然而,目光被你的美丽色彩诱惑,忘了你对植物的危害,并认为是一种偏见。

迷恋你的触角,总想借此一用。

你的足带着铆钉,任何时刻都可铆紧一棵树、一茎草、一片叶,你拥有不打滑的季节和人生。

发出“咔嚓、咔嚓”之声,享有“锯树郎”的绰号。但我喜欢用方言喊你“老牯牛”,不耕地就不耕地吧!我一次次递过去青草,检验你的锯齿,并就此获得极大的快乐。

也曾将你投入水中,看你是否会游泳。童心的残忍在举手投足之间,缺乏思考,更谈不上阴谋和陷害。

天牛,牛在不牛。拗口,谲诡。直到今天,须发花白,我还半懂不懂。

螳螂:惊艳的拟态生存策略

喊你的学名:螳螂,你不要答应,因为那是一件很拘谨和枯燥的事情。

让我喊你刀螂,用一种你熟知的乡音。在自然的环境中,我们不期而遇,也许在柴门外一株灌木旁,也许在老屋边一棵苦楝树上,你的花衣,与夏天一色。

当你举起前臂,真像祷告的少女,有人称你为祷告虫,并视你为先知。不止一次听闻你的传说,螳螂捕蝉,但从未见过。前半部分已道听途说,后半部分更不希望发生。也许就是一个杜撰,用来吊世人的胃口。

当我读到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绿静螳这些名字,恍若看到一队武士,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征。

绝对的帅哥和靓妹……

当雄螳为爱、为后代,将自己义无反顾地喂饲于雌螳,当成悲剧,不免偏狭;当成颂歌,又不落忍。

最佩服它们的生存策略,拟态成花,拟态成叶,拟态成水滴,拟态成帆船……不一而足。如此美妙的捕食,倘若被我撞见,我将三生有幸!

我不关心什么纲、科、目、属,就像不关心一个人的背景和来路。

撇开形旁,从声旁里,我读到它们的前世和来生,曾有的或将有的辉煌。不要动不动就说,秋后的蚂蚱。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是否也该用在此处。

像我们一样食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果木,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幼果:好胃口,恍若人类的前身,或千万年前人类的另一种造型。

群居,拥有人类一样的习性。长距离迁徙,为生计所迫,与人争食,也无可厚非。

成为飞虾,被人大快朵颐,并津津乐道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爽口,听不到一点怜悯和叹息。

可炒,可焙研,可煲汤……用于食疗,能治愈惊风发热、抽搐痉挛,亦可止咳平喘;而人类的加害,总是振振有词,无往而不胜。

蜗牛:踟蹰在前行的路途

说出蜗牛,已不同凡响。

说出驼包蜒蚰,想象力更加超人。而能悟出“蝇头小利,蜗角功名”,一定非大智者莫属。

让别人去命名、比喻、诠释吧,蜗牛只喜欢我行我素。

独自上路,身体是它的房子、它的盔甲、它的亭子、它的床和旅馆……永远只住它一人。

一座宝塔,踟蹰在前行的路途。

一只陀螺,自己鞭笞自己旋转。

一个圆锥,测量自己的体积,也衡量世界万物,产生悬殊的对比。

一个球,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赛事,从生到死。

偶尔还抽上了烟斗……

眼睛长在头部后一对触角上,不是目中无人,而是景仰宇宙。

行,必伸头看路;受到惊吓,缩进甲壳之中,对外界的保守,不仅诠释了它的胆小,更诠释了它的善良。

怕阳光直射,悬于叶下,小聪明大智慧合而为一。垂涎三尺,不是贪婪,而是画出行走的轨迹。数万颗牙齿,不用于咀嚼,成为其他昆虫的笑柄。

背着房子上路,像房奴,其实与房奴相差万里。

迁感受于他物,并且热衷于编排和杜撰,是人的长处,也是人的短板……

蜣螂:我想拜你为师

你郎,我也郎。

黑褐色皮肤。多年前,我们对牛粪、马粪、猪粪,喜而不避,趋而宝之,足以让我们称兄道弟。

现在,我们越走越远,早已形同陌路。

你还保持着你的习性,粪堆旁穴居,化解粪臭,疏松土壤,抱着“清道夫”的美称,熙熙而乐。

我爱洁净,业已成癖,斩断过去,一去不返……

你利用月光偏振定位,以太空中银河导航取食,是我所不具备的,也是我无法比拟的。后知后觉,我一直低看了你,小看了你。蜣螂,我想拜你为师。

能治愈前列腺疾病,预防治疗肿瘤,抑制非特异性炎症……亦药亦医,更让我望尘莫及。

我的优越感消失,我和你的差距,不只在人虫之间。

虫不言,人好自诩;只是自诩时,一定不要忘了自知之明。

有一个词,是专门为某些人准备的,叫恬不知耻。

青蚨:填补人类文化的精彩和空白

每一个别称,都是一种经历、故事或者传说。

并不比人的逊色,也能填补人类文化的精彩,甚至某些空白。

蚨蝉,文雅,似乎还滞留在贵族阶层。

蒲虻,只着眼于表象,有误解的嫌疑。

鱼父,谁在那沉思,想入非非,有几分自我陶醉。

鱼伯,夸大之辞,以讹传讹,这里面肯定少不了仰慕。

一声田鳖,是什么心理在作怪?蔑视、嫉妒参半,抑或兼而有之。

含蓄一点吧,蜮,短狐……多留一点想象,多留一点韵味,于他人有益,于己无害。

除非发小,且没有第三者在场,否则不要喊水知了;这样的尴尬,还是少一点为好。

桂花蝉,多么浪漫的昵称,可少有人深知其中的残酷。

青蚨还钱,尽管是一种杜撰,可一旦杜撰了,就是另一种真实,且胜于真实。

“得其子则母飞来,煎食甚辛而美。”这是《异物志》里的记载。每读至此,我眼前便晃动罪恶的嘴脸。

萤火虫:赋予光崭新的功能

以翅为轮,一辆甲克虫,是你的私驾,车和你合而为一。

喜欢在黑夜出行,路是四面八方;四面八方都是目标,随时发动,随时启程。

一盏尾灯,不是警示转向,不是发生故障,是害怕造成追尾。

属火,但不具备火的特性:不能取暖,也不能加工食物。

属光,但不用于照明。

警戒、恫吓、诱引……赋予光崭新的功能。

闪光信号,且是编码,有点高深。闪光信号模式,且有诸多参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它的莫测。

雌萤只对0.13~0.16s的闪光做出回应:情有独钟,还是两心相悦,我无法断定。

囊萤早已过时。当一只萤火虫,携一团冷光,悄悄飞来;我目不转睛,只想记取黑暗里,它生命的画图和闪亮的轨迹……

豆娘:越叫越心生爱怜

瘦小,弱不禁风的样子,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们吹走。

可事实上,风吹来吹去,将自己吹得无影无踪了,豆娘还栖息在草尖,翅膀叠敛在背上,那么静,那么稳。

像一个斯斯文文的小女子,身材窈窕,服饰鲜艳。

瘦西施,只此一喻。

赵飞燕,翩舞的姿势,有过之而无不及。

喜欢中流击水,像侠客,或勇士。

静水照影,但决不孤芳自赏。

看不出有什么高超的本领,却是捕食小飞虫的能手。给你点水,你依然不知水之深浅;水面漾开的涟漪,是一个个圈套。

雌雄交配呈心字造型,那一刻,天地静美。

绝对女性化的名字,叫千遍不厌,叫万遍不腻,越叫越心生爱怜。

螟蛉:成就了蜾蠃的大义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犯下的错误,千百年后,才得以更正。

更正者,是炼丹家,也是一位医生,更是一个诗人,一句“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让人永远记住了他的大名:陶弘景。

更正归更正,仍有更多的人蒙在鼓里。就让他们蒙在鼓里吧。一辈子不知道真相,有一辈子不知道真相的幸福。早知道真相,有早知道真相的懊悔。

朝闻道夕死,怎么说都显得可悲。

其他的名称都免了吧,我只喜欢双带夜蛾这一美称,每次叫,都像轻唤一个女子的芳名。

喜食水稻、高粱、玉米、甘蔗、茭白有什么错?关键是不该在人之前下口。喷药毒杀、装灯诱杀,尸横累累,没有人同情,反而喜不自胜。

螟蛉子,成就了蜾蠃的大义。当谜底最终被揭开,再看土蜂,它的细腰,不再是美的象征,而是恶的彰显。

螟蛉,蜾蠃!一段家仇了结,不受他人挑拨,没有演变为两个种族的血恨……

蟋蟀:更多的争斗来自某些人的挑拨

1.4亿年历史,需要多少名字和故事,才能将这漫长的时光填满?

故事慢慢消隐,只留下一串名字;一个个名字就是一个个故事,像一把把锁丢失了钥匙,无法打开。

我痴迷于这些名字,一如痴迷于诸多失传的典故。

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

平铺直叙者有之,娓娓道来者有之,悬念迭起者有之。

土洋结合,雅俗参半。

诗一样的促织,栩栩如生的地喇叭,谜一样的孙旺,忍俊不禁的和尚!

田野蟋,家蟋,我滞留在二元思维。针蟋,树蟋,蚁蟋,钲蟋,灌木蟋……我陷于混乱;大棺头,油葫芦,灶妈子……很难一统于传统的概念。

鸣不在口,而在翅,时而警告,时而求偶。

听不在耳,而在前脚节上,将我们的传统彻底掀翻。

生性孤僻,为爱而战,咬斗是为自己;但更多的争斗来自某些人的挑拨……

蝈蝈:一任它的歌吟爬满我的神经

把蝈蝈和蝗虫统称为“螽斯”,商周人不分,还情有可原。而宋朝人将蝈蝈与纺织娘混为一谈,就不胜荒谬。

三大鸣虫,说法太过笼统。

哥哥,聒聒,蝈蝈,拟声命名,形象,却终究搁浅在表层。

《七月》《草虫》《螽斯》,诗经里有关蝈蝈的篇章,我一读再读,仍有些迷惘。“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载歌载舞的图腾,划过眼帘,最后定格于螽斯衍庆,不免狭隘。

荀子说禹跳,扬雄说巫步多禹。大禹对它崇拜,并以此取名,顿时使我有触电的感觉。

清人曰“百代”,又曰“千婴”,掀起的蝈蝈潮,可以视为国运衰颓、玩物丧志。

还是按色泽分类吧,绿、黑、山青、草白、红褐、蓝绿、金黄……真是一个五彩王国。

如果说选膀,不失为一种绝活,那么,通过点药于不同部位来改变蝈蝈的叫声,就沦为了变态。

感冒时,可喂食阿司匹林,享受了人类生病的待遇。饮食不宜太油腻,宜多投新鲜蔬菜和水果,则蒙上了养生的况味。

分辨蝈蝈,你去沉迷你的“六看”,我惟愿一听。在风清月白的窗下、庄稼地、土墙根,只身一人,六根清净,一任它的歌吟爬满我的神经……

桑蚕:生存本能让人类获益无穷

一声蚕宝宝,凝聚着多少怜爱。从五千年前原始蚕驯化而来,染色体28对,一对不少,但贡献却天壤之别。

从卵到幼虫到蛹到成虫,经历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可谓真正的变态性昆虫。

也是寡食性昆虫,只对桑叶情有独钟。

也是经济性昆虫,食下桑叶20-30克,却能吐丝700-1500米,成本之低廉,利润之高昂,首屈一指。

一眠,二眠,三眠,大眠,体重增加1万倍。这1万倍里,有多少是茧的重量,我无法估算。

至五龄后,成为熟蚕,食欲减退,完全停食,体躯缩短,变为透明,开始昂首吐丝结茧;适应环境和生存的一种本能,让人类获益无穷。

作茧自缚,只是暂时,有什么好揶揄和讥讽?

当你破茧化蝶,飞向蓝天的一刻,多少人在自我陶醉中,错过了这一瞬,而忽视了你的英勇!

(“头条诗人”总第383期,内容选自《散文诗》2020年第11期)

《用昆虫检视我们的良知和灵魂》

至于昆虫,因为其渺小,对人类的“低益性”,而受到漠视;少数昆虫,因为对人类的侵害性,一直被仇视;更有一些人,出于对昆虫的天生恐惧,视其若瘟疫,避而远之。

人类对昆虫的误解,早到了该消除的时候。人和人之间,血海深仇,尚且可以一笑而泯,何况昆虫对我们的一咬一蜇?人类可以浪费成碗成碗的粮食,可以挥金如土,又何必对虫子吃掉一点庄稼而睚眦必报、置之死地而后快?

昆虫王国,有太多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去挖掘,昆虫界有太多智慧需要我们去仿生,昆虫身上有太多的品质需要我们去学习:以昆虫为师,给昆虫当学生,人类是否合格,还是一个问题。昆虫与我们共处一片原野、一处山林、一川湿地、一个宇宙……亿万年了,它们与我们为友,而我们一直与它们为敌,该好好醒悟和反思了。

夜深人静时,我恍若听见昆虫们的愤怒和集体抗议,遂披衣,着手写下《昆虫世家》,借以检视我们的良知和灵魂。

《寓言的力量——简评潘志远散文诗组章<昆虫世家>》

张作梗

好的艺术品,无论对于创作者本人,还是接受者来说,都是一次对感觉的归认和清洗。不可能有超越“感觉”的作品,更不可能有“没有感觉”的艺术品。阅读潘志远的这组散文诗,总是使我回想起少年时在乡村读法布尔《昆虫记》的情景。“清墟屯”在当时还是一个非常偏僻、原始的小村落,到处都是湿地、树林和植被披覆的坡地。一放学,《昆虫记》就像一个隐秘的导游,将我引领到阔大的野外去……那个时候,结识昆虫的途径既多又简便,随意推开一扇草丛的门,便会有成群的蚂蚱、蝈蝈或五彩斑斓的瓢虫,出来欢迎。

然而,像潘志远的《天牛:牛在不牛》《蝗虫:拥有人类一样的习性》这类打破或者说颠覆了我们传统认知的作品,还是令我既成的“感觉”措手不及,有如将人突然牵引到了一个从未去过的(大自然的)秘密“所在”。天牛、蝗虫,谁不熟悉呢?然而,当你读到“何况你是天牛,从天而降,某些特征可以淡化,可以蜕变;何况你长着翅膀,能够轻松飞翔,让所有耕地之牛望尘莫及”(《天牛:牛在不牛》);或者“群居,拥有人类一样的习性。长距离迁徙,为生计所迫,与人争食,也无可厚非”(《蝗虫:拥有人类一样的习性》)等等如此意味深长的句子,你怎么能不停下来,重新审视早年我们所结识的天牛和蝗虫呢?

“彼此碰碰头,便有了新的举措。/一个伟大的发现,一个伟大的计划,在一瞬间达成。多年后,当大树訇然倒地,那是它们隐忍力量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们惊天动地的欢呼”(《蚂蚁:隐忍力量的楷模》)——这段文字字字写蚂蚁,但字字又不仅仅写蚂蚁,它里面所指涉的,或者说隐喻的,是一个雷霆般朴素的真理;而在《蛛网:一网风雨,一网星光》里,一段几乎削铁如泥的文字,则让我们陷入到早已远去的一段青春心境中——“坐等是一种悠闲,也是一种劳累。漫长的等待,是一种苦;此苦到蜘蛛这里,差不多已登峰造极”;尤其是“一座宝塔,踟蹰在前行的路途。一只陀螺,自己鞭笞自己旋转。/一个圆锥,测量自己的体积,也衡量世界万物,产生悬殊的对比。一个球,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赛事,从生到死”(《蜗牛:踟躇在前行的路途》)这节近乎冷描摹的诗句,非有独到而深刻的发现,不能有如此“提纲挈领”的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它们是静物素描,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画像”。

在我看来,潘志远的这些言近旨远的散文诗,非但远远超越了笼罩于当下散文诗诗坛的那些轻描淡写的“写景抒情”之作,而且是对固化的传统“哲理散文诗”的一种反动。没错,从文本的内质上考量,他的这辑散文诗组章,可以归并到“哲理诗”范畴,但因为行文的洒脱,以及文字散发出的氤氲“氛围”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所催生的诗性意境,它已独自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散文诗写作模式——亦即,在对事物的“点”的冥想中,依托事物固有之“面”的反向步量,探究事物存在的多维(生活)方式,以期在与其他事物的勾连和对比中,找到独属于“这一个”(事物)的位置和它生生不息的奥秘。

其实,这种开放的关照事物的方式也是一种对于“心灵物象”的反观——在现代诗中,诗人们早已屡试不爽,而且成果不菲。当我在《萤火虫:赋予光崭新的功能》里读到“属火,但不具备火的特性:不能取暖,也不能加工食物。/属光,但不用于照明。/警戒、恫吓、诱引……赋予光崭新的功能”这样极富洞见的句子,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里尔克的《豹》和史蒂文斯的《观察黑鸟的十三种方式》,它们里面的玄想几乎具有相同的切入事物中心的力量;还有“……当谜底最终被揭开,再看土蜂,它的细腰,不再是美的象征,而是恶的彰显”(《螟蛉:成就了蜾蠃的大义》),以及“生性孤僻,为爱而战,咬斗是为自己;但更多的争斗来自某些人的挑拨……”(《蟋蟀:更多的争斗来自某些人的挑拨》)……当我们读到这些句子,我们不会被其表象的“所指”蒙蔽眼睛,而是会深入到词语影射的“能指”背后,去反思人类的一次次愚行和不义。

THE END
1.《闪灵》是一部让人细...@骷髅猫教主的视频视频《闪灵》是一部让人细思极恐的经典高分电影。自张伟出现后,影片的恐怖氛围似乎有所减弱,但整体仍充满无力、绝望和宿命感。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心灵逐渐扭曲的过程,还揭示了平淡生活背后潜藏的心理问题,最终导致男主沦为魔鬼。结合旅馆过去的恐怖故事,整部影片更具吸引力。 ? ...https://weibo.com/tv/show/1034:5100836359962632
2.文化研究中的假命题与文化研究困境经济时评财经纵横能够成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必是在运作中社会成本较低、而社会功能较强的意识形态;否则,任政府怎么操作,被操作的意识形态都不会被社会所接受,或只有被接受的假象,而事实上成为衙门与书斋里的供品。即使推广一种功能卓越的意识形态,其操作本身也有一个成本问题。http://finance.sina.com.cn/financecomment/20040820/1337964169.shtml
3.加州旅馆(连载中篇)我们两个经常相对无言,无话可说,因此就各自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她每晚窝在沙发上,看着弱智无聊的《甄嬛传》和一些韩剧,而我则是守在电脑旁,在QQ群里聊天打发时间。 逐渐地,我被网络世界的虚幻假象和感情所引诱,开始在网上和几个女人QQ热聊起来。一天晚上,我在书房里,正和一个读本科的女学生老公老婆地暧昧时,静...https://www.jianshu.com/p/c0ddee0c1675
4.“假象和真像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的观点。A. 旅馆 B. 公共浴室 C. 洗衣房 D. 体育场馆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示范笔记(二)中“拉动...【判断题】逆断层可能造成地层在垂直方向被加厚的假象。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D.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唯物辩证...https://www.shuashuati.com/ti/cc4bc76cec7f44ab907ab7f58b047836.html?fm=bdbds0de1467a055dddae6c1b02ea88f34829
5.《天鹅旅馆》(张悦然著)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张悦然全新长篇小说 书写当下不同身份女性所面临的诱惑、困境与突围 在残酷的世界中,建造一座盛放爱与友谊的“天鹅旅馆” 法文版入围埃米尔·吉美亚洲文学奖...张悦然以优雅又凌厉的笔触,书写于玲与女主人秦文之间爱恨交织的友谊、彼此救赎与艰难成长,撕开种种幻觉制造的假象,深切呈现当代不同身份的女性所面临的诱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759953.html
1.旅馆来了两对夫妇哪一对是罪犯凶手是谁问题正确答案及推理摘要:旅馆来了两对夫妇哪一对是罪犯?凶手是谁问题正确答案及推理 深山旅馆来了两对夫妇。其中一对是名符其实的夫妇,另一对是杀夫外逃的通缉犯和其情夫。由于旅馆已收到到通缉令,所以早有警惕。不巧,通缉照片不清楚,无法辩别哪一对是罪犯。但是,出来迎接的店老板只注意到了一点,便知道哪一对是罪犯了。那么你...https://www.ga5s5kc3m.cn/she-ying-jiao-cheng/462547.html
2.酒店实现饥饿营销成功的关键及策略制定与实施手册...商业自是有胜算 ...69 一、前言 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 以维护产品形象并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策略。 通俗来讲,“饥饿营销”就是通过欲擒故纵的策略,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和逆反心理,对越是得 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对消费者的欲望进行了...https://doc.mbalib.com/view/6aefedf7d3a6cf9abe1f566d810de0b1.html
3.虚幻与现实的交错重叠:《重庆森林》中的国际化假象。(重庆森林...在这部电影里,王家卫运用了不同的拍摄手法来展现香港国际化的这一特征,同时也从经济、文化、生活多角度强调和对比了这种国际化背后的虚幻现实。(一)电影中经济贸易国际化的体现:电影的名字“重庆森林”其实来源于香港一座建筑“重庆大厦”。这座楼建于1961年,用于经营各种低廉的服装,百货,旅馆等生意,汇聚了来自全球...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323495/
4.纯白的假象漫画完整版漫画免费阅读「下拉观看」纯白的假象 漫画完整版是一部由Rentalprice创作的免费漫画,故事讲述的是《纯白的假象 漫画完整版》漫画已由来自国漫的大触作者Rentalprice连载爆肝更新,漫画讲述了“http://www.xiaocunwai.com/books/3689927198/
5.txtfiles/龙舌兰.txtatmaster·ming2e/txtge zhong xiao shuo. Contribute to ming2e/txt_files development by creating an account on GitHub.https://github.com/ming2e/txt_files/blob/master/%E9%BE%99%E8%88%8C%E5%85%B0.txt
6.建筑表情范文10篇(全文)2.3真象、假象 如果把建筑看成哲学意义上的“事物”,建筑的立面就是“事物”的“现象”,它是“事物”的表现和表演;而建筑的性格就是“事物”的“本质”,它是外在表现的原因和动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互为事物的表里,相互依存。现象是本质的现象,而本质也是现象的本质。我们通过现象去了解本质,现...https://www.99xueshu.com/w/ikeynwnm5vwb.html
7.世界周刊丨英式“杀人竞赛”:打着“消灭恐怖组织”的旗号残害无辜平民...英国特勤团的行动记录声称,他们在房子里发现了三把枪,但当天却有九人死亡,枪支数量和死亡人数相差甚远。 英国广播公司获取的军方文件显示,特勤团的行动纪录要求拍摄死者及其所持武器照片。 为了掩盖滥杀的行为,特勤团的士兵会故意在一些死者身边放置武器,制造出他们手持武器攻击联军的假象。 https://www.workercn.cn/c/2022-07-25/71126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