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对食物也是格外的珍惜。从幼儿园开始,每天午饭,老师都会说,今天的目标是:不挑食,不剩饭。不要以为这是一句口号,这个标准一致被贯彻到高中毕业。
有时,若是某个公立小学校的配餐的剩饭多了,都要被拿到晚上到新闻节目去点评,为什么最近孩子们剩了这么多饭,是饭菜口味不好?还是怎样。可见日本人对吃饭的重视。
我每次回北京,好久不见的朋友固然要摆聚请客,几乎每一席都会剩下很多饭菜,大家虽然有打包,但也只包一些贵菜,且包回去了还不知道吃不吃。
这种现象在日本几乎看不到。首先,日本的餐厅,打包服务就非常少见。吃多少点多少就好,不够可以再追加,为什么要一次点那么多呢?这是日本人的下馆子逻辑。
在餐桌上,如果吃的是烤鸡肉串,吃到只剩最后一串的时候,没有人会好意思自己独享那一串,怎么办呢?把肉从竹签上剔下来,一串不容易分,变成几块肉就容易分着吃了。这也是我们在日本人餐桌上经常能见到的做法。
@樱桃小丸子
我们看日剧或日本动画片的话一定对有一个场景不会陌生,那就是开饭前,人们会双手合十说一句话,做个开吃的小仪式。那么,他们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呢?有的电视剧翻译成“那么我就不客气了”有的动画片翻译成“我开动了”。其实,这句日文真正的意思是:我领受了。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会在吃饭的时候说一句“我领受了”呢?那么对于吃饭的人,究竟领受了什么呢?是化为我们盘中食物的生命的力量。
日本孩子不剩饭的社会背景
日本学校的校餐以营养均衡、种类丰富为原则,一份午餐主要包括米饭、一荤一素两种菜、一碗汤、一小盒牛奶和一份水果等。每个月的午餐食谱都由专门营养师根据有关标准,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所有食谱都会让家长过目,还会邀请家长来品尝,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校就餐状况。
日本进入“饱食时代”后,有些学生开始偏食,只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家长也拿他们没办法,而校餐就彻底扭转了日本孩子的这一坏毛病。
“有些菜我到现在还喜欢吃”、“同学一起吃好有归属感”、“不吃完不准走”、“吃饭时的礼仪就是那时候学会的”……提起学生时代的“校餐”——日文汉字称作“给食”,很多日本人心中都有一段难忘的记忆。
1945年日本战败后,满目疮痍,陷入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勒紧了裤带的日本人还是做出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决定:孩子是日本的未来,让他们先吃饱肚子。他们首先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粮食援助中,抽出部分用于供应校餐。
用餐前同学们一起说「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u,我开动了)」后,一起用餐。
1960年,日本学校午餐研究与改革协会成立,以便达到政府宪章规定的“研究、改善和协助提供全国的学校饮食,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并宣传营养知识”。
《学校给食法》第2条规定,学校要通过校餐开展“食育”,指导学生懂得营养的平衡、天然食材及环保餐具的使用,并了解料理的做法。1954年,日本曾通过了《学校营养午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提出在国内中小学校中建立营养配餐中心,配备专业营养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学校营养午餐计划。
如今,日本提供校餐的学校达到总数的94.3%。在国家教育体系中,超过1100万名5岁至12岁的孩子都在吃校餐。3.4万所小学和初中里,近一半学校有自己配置适当的厨房。
政府的详细指导方针规定,一份学校午餐应提供每日所需卡路里的33%,推荐每日摄入钙量的50%,以及推荐每日蛋白质、维他命和矿物质摄入量的40%。
该指导方针甚至还设定每顿午餐的含盐量要少于3克。而且,每3所学校配备1名营养学家,现在这个比例还在上升,约有1.2万名营养学家是全职的。
对于校餐的费用,日本的家长们也不必担心。日本校餐的所有开支分为三部分:一是家长支付的午餐费,占经费总数的51.6%;二是地方政府与团体出资承担的部分,占总数的39.5%;三是中央政府的补助,占总数的8.9%。全国每份午餐用料的平均成本为260日元(约合13元人民币),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支付这笔费用。
日本学校的校餐以营养均衡、种类丰富为原则,一份午餐主要包括米饭、一荤一素两种菜、一碗汤、一小盒牛奶和一份水果等。
每个月的午餐食谱都由专门营养师根据有关标准,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所有食谱都会让家长过目,还会邀请家长来品尝,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校就餐状况。
日本还专门出台了供餐法,甚至配套推出了「学校供餐法施行规则」和「学校供餐卫生管理基准」等规定,完善的营养午餐制度逐渐确立。从食材、运输和制作,都由法律严格约束和保护。
现在,日本所有的小学都提供午餐,一餐约在260~300日元(17~20软妹币)之间。学校有专门的厨房或配送中心来保证午餐供给。
对日本的孩子来说,午餐也是一门“课程”。
不偏食不剩饭也是培养出来的!
你家孩子能做到不剩饭么?
盘点日本人的节俭生活方式
01
大怪兽
02
小份食物
初次到日本旅行的外国人一定会对日本的饮食感觉非常不习惯,不是因为味道,而是因为太贵,而且全部食物和饮料似乎都是半份:咖啡是小份的,牛排是小份的,方便面也是小份的有人说,日本人瘦子少是因为他们无法去买那么多让他们胖起来的食物,看来这话有一定道理。讽刺的是,日本有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胖子群体:相扑运动员。
03
超小型汽车
日本的交通拥挤众所周知,尤其是在东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即使丰田、本田制造出再小的车型,开在东京街头也显得那么庞大和臃肿。
所以,Kei这种车型在日本就很受欢迎,因为它能够最小限度的占用空间。
04
超小型宠物
因为家中的空间不足,日本人即使养宠物也要挑小的,有时家中养小型犬和猫都觉得拥挤,那么只好养更小的动物:蚂蚁!这种蚂蚁鱼缸叫“Antquarium”,是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缸内放入浅蓝色的营养液,可供蚂蚁在里面生活,蚂蚁爬出的轨道好像一串串隧道一样。这种宠物玩具自从2003年初次引进到日本后,现在已经卖出了70000套。更夸张的是,即使是养蚂蚁也不能多养,因为这种鱼缸最多可以容纳6只蚂蚁,因为玻璃缸做的够小就能够最大限度节省空间。
05
胶囊旅馆
另一种叫法是:“棺材旅馆”一个玻璃纤维的盒子,仅容一个人坐起又躺下的空间,内配备留宿所需的基本装置:如电视、收音机等,甚至还有AV视频服务,但是在一个懒腰都伸不舒服的狭小空间里,做什么都感觉不到惬意。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为执行紧急任务而即将发射到火星的救生仓,如果这样能让你感觉到舒服的话。
据说主要客人不是旅行者,是一些住在东京市郊,却在晚上应酬后赶不及尾班车回家打工族,还据说,这种旅馆在日本真的很流行,不知道真的假的。
06
一次性牙具
这是专门为日本的小型胶囊旅馆而设计的一次性牙具,不单牙刷是一次性的,而且牙膏也只够挤出来一次的,多了别想。
07
微型电视机
虽然说这是一套玩具中的一个组件,但这的确是一部真正的电视机。这个只有1.5吋的电视机,是夏普公司专门为这个玩具生产的。
08
适合小房子的小型家电
住在小房子里,当然就不能买普通的家电了。比方说这个小型的加湿器,用来盛水的瓶子就是普通的饮料罐而已,既便捷又省钱。
09
带多功能马桶的小厕所
这个厕所仅仅刚刚够放下一个马桶,再加上一点站起来的空间。不过却足够干净、整洁。在这个小马桶上集成了很多便捷的功能,让你的整个如厕过程虽然略觉空间压抑,但是还是挺方便惬意的。
10
老鼠才会爱上的小房子
在日本,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例如东京),绝对是寸土寸金。有一丁点能够用来住的空间都不会浪费,所以只好多多的建造一些“小户型”的房子居住。不过好在日本人都有睡榻榻米的习惯,小一点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