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典丨关于事实收养关系的认定李甲收养法继子女养子女收养人

——杨甲诉李乙、杨乙共有物分割纠纷案

裁判要旨

基本案情

被告李乙辩称,其系原告与李甲之养女,被告杨乙并非李甲的亲生子女,也未建立收养关系,且未与李甲实际居住共同生活,故被告杨乙无权参与分配。

被告杨乙辩称,1981年12月已经与李甲形成收养关系,曾与原告及李甲共同居住生活,且李甲生病住院期间,自己一直在医院照顾他,故对于抚恤金有权分配其应得部分。

山东省高青县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1、原告杨甲系李甲之妻,被告李乙系原告与李甲之养女。高青县常家镇人民政府证明证实李甲去世后一次性抚恤金为224504元。2、李甲系非农业户口,原告系农业户口。1981年左右,被告杨乙的户籍从原户籍地迁入石槽村,与原告在同一个户口本上。石槽村委为杨乙分的承包地和原告的承包地在一起,属于家庭承包地。杨乙到石槽村后与李甲、原告共同生活。1988年、1989年左右,因原告、李乙随李甲转为非农业户口,搬到常家镇政府居住,杨乙与原告分户并独自在石槽村生活。3、杨乙成年后,由李甲为其操办婚事,并在李甲的老房子中居住。在李甲住院期间,杨乙出面照料。李甲去世后,杨乙按照农村风俗,以儿子的身份为其举行丧礼(叫魂、指路、摔瓦)。4、石槽村委出具的证明及证人证实村委及群众认可杨乙系原告与李甲之养子。

裁判结果

山东省高青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李甲一次性抚恤金224504元,由原告杨甲分得100000元,由被告李乙分得62252元,由被告杨乙分得62252元。一审宣判后,被告李乙不服提起上诉,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例解读

本案主要涉及事实收养关系认定及事实收养关系成立后养子女是否具有继承权的问题。

公民的收养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实施以后逐步规范。但由于早期一些地区群众法律意识不强,在《收养法》实施前后仍有一些收养行为未签订书面协议或办理公证、登记,尤其是1992年《收养法》未明确规定收养关系何时成立的情况下,准确界定事实收养关系,既有利于维护家庭关系稳定,也将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事实收养关系认定的法律适用

我国法律对于收养关系的成立明确规定于199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收养法》。对此该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应当向民政部门登记。除前款规定外,收养应当由收养人、送养人依照本法规定的收养、送养条件订立书面协议,并可以办理收养公证;收养人或者送养人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根据该规定,登记作为收养关系成立要件仅限于“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情形,除此之外的收养则以订立书面收养协议为成立要件。也就是说,此时登记还不是所有收养关系成立的要件。而于1999年实施的新《收养法》则更是确立了登记为各种情形下的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要件。其第十五条对此明确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订立收养协议的,可以订立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二、事实收养关系的认定标准

本案中,在原告转为非农业户口搬离石槽村前,杨乙与李甲及原告共同生活在一起,后只是因客观原因分户。同时,李甲为杨乙操办婚礼,成家立业,在李甲晚年住院期间杨乙作为养子予以照料,履行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去世后也按照农村风俗以儿子的身份为其举行丧礼。当地村委开具的证明亦认可杨乙系李甲之养子。综上,本案被告杨乙与李甲、原告杨甲之间的事实收养关系成立。

三、事实收养关系成立后养子女的继承权

事实收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虽不具备法定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要件或形式要件,但当事人在过去达成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以父母子女关系共同生活的合意,并且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得到群众公认的家庭关系。收养双方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自愿把对方视为父母或子女,收养人像亲生父母一样在物质上给予被收养人应有的养育,精神上给予被收养人应有的关爱,被收养人给予收养人像父母一样的尊敬、照顾、赡养。在遇到类似收养关系纠纷时,既要考虑到法律上收养关系的构成要件,又要考虑到亲情的维系,以化解纠纷并实现情与法的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THE END
1.儿童家庭寄养协议书范本简单版经管文库(原...儿童家庭寄养协议书范本【简单版】甲方(福利院):___乙方(寄养人):___为了发扬中华民族爱幼护幼的...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878404-1-1.html
2.寄养协议有那些内容要履行法律咨询百科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也可以授权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明确寄养期限、双方的权利义务、寄养家庭中的主要照料人等。 二、寄养协议必须约定对被寄养儿童安排试寄养,实施试寄养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90日。 https://china.findlaw.cn/ask/baike/103682.html
3....代养协议接收临时入院登记表儿童入院离院家庭寄养儿童...儿童福利机构弃婴(儿)临时代养协议、接收临时入院登记表、儿童入院、离院、家庭寄养儿童登记表.pdf,DB54/T 0214—202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弃婴 (儿)临时代养协议 甲方: 公安分局 派出所 乙方: 儿童福利机构 甲、乙双方于ⅹⅹ年ⅹⅹ月ⅹⅹ日就编号为ⅹⅹ年第ⅹ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28/5043322142003002.shtm
4.什么是儿童家庭寄养,名词解释定义是?②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寄养家庭的幸福。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订立收养协议需要注意哪几点? 参考答案:①收养协议由收养人和送养人双方签订。②收养协议的公正。③收养协议的订立并不等于收养关系的成立,仅表明当事人具有建立收养关...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简述收养的程序。 参...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813036.html
1.儿童托管协议书4篇儿童托管协议书 儿童托管协议书4篇 在生活中,协议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签订签订协议可以使事务的结果更加完美化。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协议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儿童托管协议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托管协议书1 甲方:___ 父亲:__...https://www.oh100.com/a/202302/6098981.html
2.合肥寄养儿童被虐视频疯传,福利院:解除寄养协议当事人道歉5月18日,一则“合肥市儿童福利院两寄养儿童被虐待”的视频在网上不断发酵,视频显示,一男一女两名儿童被寄养家庭的两名女子踩手指、用木棍抽打。5月20日,合肥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熊姓主任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被虐待的两名儿童均是智障儿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3260
3.康复科年终工作总结自20xx年10月至20xx年11月底,株洲基地康复本院儿童32人次,外院儿童1人次,康复有效率90%,为脑瘫患儿配置矫形器具9人次,辅助器具20人次。培训本院工作人员36名,寄养家长23名。其他福利机构人员12名,非福利机构10名。 (一)注重人才培养,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 ...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1016855.html
4.儿童定位协议书(精选14篇)儿童数字定位终端使用协议书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2008-2012年)的通知》(国办发〔2007〕69号)精神和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成立红线基金通,过红十字会系统免费为在校小学生发放10万台儿童定位数字通信终端(以下简称“定位手机”),在家长和孩...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g3xbj8p.html
5.儿童领养协议书(精选20篇)6、本协议未尽之事宜,由双方另行约定。 7、本协议一式两份,具有同等效力,分别是送养人(甲方)领养人(乙方)保管。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年月日 年月日 篇2:动物领养协议书 动物领养协议书 甲方(寄养人或领养负责人):___ 乙方(领养人):___ 为了确保从...https://www.hrrsj.com/zhichang/hetongxieyishu/764545.html
6.家庭学习生活现状5篇(全文)《办法》明确规定寄养由政府出资, 纳入财政预算, 寄养经费应当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 予以合理发放。在寄养协议中, 也必须明确寄养经费的数额和去向, 该经费必须用于儿童的生活所需, 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 不得用于寄养家庭其他人员。 四、结语 家庭寄养模式对于中国而言, 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 并且, 现实...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dbpou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