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带养女乞讨9年来京治病与志愿者起冲突

新京报讯(记者石明磊)前晚,一场“争抢”10岁乞讨女童小飞燕的冲突,在北京西站发生,冲突双方是志愿者及女童养父,志愿者称被打伤报警。

身有残疾的小飞燕年初随养父王军来京乞讨并治病,上周,山西一家青少年关爱中心与王军签订了“寄养”协议,欲救助小飞燕,但就在协议将实行时,王军“悄悄”带孩子离京返乡,却被志愿者在北京西站“遇见”,双方随即发生冲突。

养父带女童来京边治病边乞讨

按照王军的说法,小飞燕是他2004年在上海火车站附近捡到的,当时小飞燕只几个月大。10年来,王军带着身患残疾的小飞燕辗转上海、三亚、武汉、哈尔滨等地乞讨为生。

记者发现,自2006年起,因带着肢体残疾的“小飞燕”沿街乞讨,王军多次在上海、海南等地受到网友质疑、救助及警方调查。父女俩的事也多次被媒体报道。

今年年初,“父女”二人来到北京,“主要想给孩子治治病”。

小飞燕除患有先天双足畸形症,肛门脓疮,无法正常行走和大小便外,近年来,又出现较为严重的肾积水等病症。王军先后拿出北京儿童医院、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军区总医院对小飞燕的诊治报告,“光在儿童医院看病就花了一万多”。

与志愿者签协议救助小飞燕

戈洁是希望之家青少年关爱中心的志愿者,一直在山西进行儿童救助工作。

戈洁说,自己所在的青少年关爱中心虽不是正规儿童福利机构,但已从事专门的儿童收养照顾16年,目前有50多名孩子,均已在公安机关备案。

“此前我也带王军和小飞燕去关爱中心看过,他们没有提出异议。”戈洁称,按协议,小飞燕将在近日离开王军,随志愿者前往太原接受治疗救助,结束乞讨生活。

私下离京偶遇志愿者起冲突

双方的救助协议即将生效,但一次冲突让这一切起了变数。

因走前并未通知戈洁等人,却意外碰到,双方随即发生争执。戈洁称,自己抱起小飞燕后,遭到王军的撕扯而受伤。

报警后,北京铁路公安处北京西站派出所介入调查。

■追访

警方送孩子体检或今日出安置结果

调查中,民警与王军户籍地派出所和当地民政部门取得联系。当地派出所称,小飞燕非王军亲生,小飞燕也非拐卖儿童。2004年至今,王军带着小飞燕全国各地流浪乞讨。当地民政部门反映,王军曾带小飞燕来办理领养手续,但王军已育有三个子女,不符合领养手续,因此未予办理。民政部门还称,因为小飞燕不愿意离开王军,所以也没有将小飞燕送去当地的福利机构。

昨晚,警方已将小飞燕送往北京世纪坛医院检查身体,并给孩子添置了新衣等物品。至于女孩最终如何安置,警方表示将在24日进一步工作后,作出最终的处理意见。

■焦点

小飞燕何去何从仍是僵局

小飞燕不想离开“爹爹”;王军有三子女无法收养;志愿者想让孩子尽快接受治疗、上学

昨天下午,派出所一位负责人曾表示,小飞燕有可能被送到丰台区儿童福利院生活。对于这个消息,小飞燕、王军、戈洁三人都不满意。

小飞燕:去哪儿都要和爹爹在一起

从前晚发生冲突至昨晚8时,小飞燕、王军、戈洁三人一直在派出所接受警方调查。

听到可能会去丰台区儿童福利院的消息,小飞燕头一歪,撇着嘴表示不情愿,“我也不喜欢在街上乞讨,想和别的孩子一样生活、上学,但必须和‘爹爹’在一起。”

小飞燕说,王军对自己很好,不愿离开他,“只要和他在一起,让我去哪里都行。”

小飞燕还特意说明,这些话不是王军教她说的。

接触过小飞燕的人都觉得,她虽先天残疾且有疾病,但非常聪明,或许是从小随“养父”浪迹街头,她也比同龄人更懂得人情世故。

王军:担心孩子在福利院被欺负

王军对于处理结果并未说什么,事实上,这也并非小飞燕第一次进儿童福利院,2006年8月,他带小飞燕(当时名为“妮头”)在上海乞讨时受到网友质疑,爱心人士为小飞燕联系医院进行脑积水手术后,将其送进了一家条件很不错的儿童福利院。王军则被引荐去做快递工作,并可随时去看望“小飞燕”。

然而一个多月后,“小飞燕”却被王军从福利院中接出,称原因是小飞燕在福利院里总被其他孩子欺负。

此后,王军带着孩子继续在上海、武汉、哈尔滨、三亚、海口的街头乞讨。

戈洁:不能让孩子跟着乞讨了

戈洁等志愿者对王军的话一直持怀疑态度,这也是爆发冲突原因之一。

2011年2月,王军和小飞燕在三亚获得爱心人士万余元捐款,王军当时带孩子回了河南周口老家,临走前坚称“再也不会让孩子出来乞讨”,并对媒体表示,回乡后要给小飞燕办理领养手续,让她像自己其他3个亲生孩子一样上学读书。

但“父女”还是以乞讨者的身份出现在了各地街头,有网友质疑称“小飞燕成了乞讨工具”。王军解释说乞讨是为了给小飞燕治病,而且因自己已经有了3个孩子,收养手续办不下来。

对于警方可能将把小飞燕送至丰台儿童福利院的处理结果,戈洁表示,还是想让孩子去他们那儿接受救治。而他们最基本的目的是让小飞燕结束乞讨生活,“必须要尽快治疗、上学,过上正常儿童的生活。”

■律师说法

小飞燕应送至儿童福利院

北京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万大强表示,依据《收养法》,王军因已有子女,并不符合收养条件,“即使小飞燕希望和王军一起生活,但这并不符合法律规定,不会被允许。”

此外,因王军对小飞燕并无合法的监护人身份,所签订的“寄养”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力,也不可能按协议规定,将小飞燕送至戈洁所在的儿童关爱中心生活。

THE END
1.儿童家庭寄养协议书范本简单版经管文库(原...儿童家庭寄养协议书范本【简单版】甲方(福利院):___乙方(寄养人):___为了发扬中华民族爱幼护幼的...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878404-1-1.html
2.寄养协议有那些内容要履行法律咨询百科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也可以授权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明确寄养期限、双方的权利义务、寄养家庭中的主要照料人等。 二、寄养协议必须约定对被寄养儿童安排试寄养,实施试寄养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90日。 https://china.findlaw.cn/ask/baike/103682.html
3....代养协议接收临时入院登记表儿童入院离院家庭寄养儿童...儿童福利机构弃婴(儿)临时代养协议、接收临时入院登记表、儿童入院、离院、家庭寄养儿童登记表.pdf,DB54/T 0214—202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弃婴 (儿)临时代养协议 甲方: 公安分局 派出所 乙方: 儿童福利机构 甲、乙双方于ⅹⅹ年ⅹⅹ月ⅹⅹ日就编号为ⅹⅹ年第ⅹ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28/5043322142003002.shtm
4.什么是儿童家庭寄养,名词解释定义是?②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寄养家庭的幸福。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订立收养协议需要注意哪几点? 参考答案:①收养协议由收养人和送养人双方签订。②收养协议的公正。③收养协议的订立并不等于收养关系的成立,仅表明当事人具有建立收养关...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简述收养的程序。 参...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813036.html
1.儿童托管协议书4篇儿童托管协议书 儿童托管协议书4篇 在生活中,协议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签订签订协议可以使事务的结果更加完美化。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协议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儿童托管协议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托管协议书1 甲方:___ 父亲:__...https://www.oh100.com/a/202302/6098981.html
2.合肥寄养儿童被虐视频疯传,福利院:解除寄养协议当事人道歉5月18日,一则“合肥市儿童福利院两寄养儿童被虐待”的视频在网上不断发酵,视频显示,一男一女两名儿童被寄养家庭的两名女子踩手指、用木棍抽打。5月20日,合肥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熊姓主任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被虐待的两名儿童均是智障儿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3260
3.康复科年终工作总结自20xx年10月至20xx年11月底,株洲基地康复本院儿童32人次,外院儿童1人次,康复有效率90%,为脑瘫患儿配置矫形器具9人次,辅助器具20人次。培训本院工作人员36名,寄养家长23名。其他福利机构人员12名,非福利机构10名。 (一)注重人才培养,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 ...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1016855.html
4.儿童定位协议书(精选14篇)儿童数字定位终端使用协议书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2008-2012年)的通知》(国办发〔2007〕69号)精神和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成立红线基金通,过红十字会系统免费为在校小学生发放10万台儿童定位数字通信终端(以下简称“定位手机”),在家长和孩...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g3xbj8p.html
5.儿童领养协议书(精选20篇)6、本协议未尽之事宜,由双方另行约定。 7、本协议一式两份,具有同等效力,分别是送养人(甲方)领养人(乙方)保管。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年月日 年月日 篇2:动物领养协议书 动物领养协议书 甲方(寄养人或领养负责人):___ 乙方(领养人):___ 为了确保从...https://www.hrrsj.com/zhichang/hetongxieyishu/764545.html
6.家庭学习生活现状5篇(全文)《办法》明确规定寄养由政府出资, 纳入财政预算, 寄养经费应当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 予以合理发放。在寄养协议中, 也必须明确寄养经费的数额和去向, 该经费必须用于儿童的生活所需, 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 不得用于寄养家庭其他人员。 四、结语 家庭寄养模式对于中国而言, 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 并且, 现实...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dbpou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