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精品酒店、家庭旅馆、民宿、青年旅舍等各种新型旅店在岛城逐渐多了起来。面对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一些着手补充旅店人手的老板却面临着专业人才招聘难的问题。
民宿老板:岛城难觅“客栈管家”
“本想招聘一名‘客栈管家’来减轻我的负担,但如今,我已经放弃了。”
林女士是岛城福山路上一家民宿的老板。去年开始经营旅店的她,经过一年的摸索之后,准备在今年的旅游旺季到来之前找寻一名帮手。本身就喜欢旅游的她,在去厦门等南方城市旅游的时候,通常会选择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居住,也就是在那些地方,她接触到了客栈管家。林女士清晰地记得某次在厦门一家民宿遇到的一位“管家”。“女孩对工作驾轻就熟,前后两个别墅,共二十多个房间,接单、与客人沟通、带客人进房间、客人走后更换床单被罩、整理院子里的花草,全是她一人包办。”
因此,同样在老别墅内开了一家旅店的林女士也想为自己的店寻找这样一位合格的管家,但结果却令她失望。
过来人:民宿打工身兼数职不轻松
客栈管家,有的地方也称为客栈店长,简单地说,就是要负责旅店的日常维护、客人沟通、协调保洁人员等。
“我们的店长住在离旅店很近的地方,如果出现了情况,他是要随叫随到的,他还要掌握店内所有人的动向。”胖丁告诉记者,她所在民宿店长的薪资大概在五千元左右,工作还包括对外宣传以及招聘店内其他人员。
相较于星级酒店以及经济型酒店,民宿多了几分人情味,管理没有那么严格。但同时,对员工来说,工作的界限也变得模糊,某种意义上对各种杂活儿要“全包办”。
专业人:行业欠成熟且人才缺乏
在林女士看来,她遇到的“招人难”问题,与岛城整个民宿行业发展的不成熟有极大关系。而这一看法,与赵老师的分析不谋而合。赵老师告诉记者,与南方相比,青岛整个酒店行业的业态发展都不够成熟,哪怕是星级酒店以及快捷型经济酒店,与南方一些城市相比都要相差一、两个档次,更毋庸提诸如民宿、精品酒店这些新兴类型的旅店。
据赵老师介绍,客栈管家的概念是源自于五星级酒店内的“行政管家”一职。行政管家为高级客人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贴心服务,包括办理入住、为客人安排出行工具、协调房间服务等等。
“‘管家’是一个服务内涵很强的词汇,它更加强调酒店从业者的职业意识,对包括沟通、协调、服务能力要求都非常高。”相较于客栈店长、赵老师更加倾向于客栈管家这一叫法,她认为“管家”更加符合民宿这类旅店的“气质”。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客栈管家这样的职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加高,一般人很难胜任。”赵老师解释说,有些人可能在五星级酒店工作得十分称职,但他未必能应付客栈管家的工作。
据了解,目前岛城的酒店管理人才仍然较为缺乏。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每年毕业的学生都供不应求,而他们的就业方向一般都是星级酒店或经济型的连锁酒店。
因此,对于其他的旅店来说,“招人难”的尴尬显露无遗。一方面,人才本身就供不应求,其他类型的小旅店就很难招到专业的人才;另一方面,业内认为,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从管理规范的星级酒店起步更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极少有人将目光放在其他地方。(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