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精选5篇)

建构主义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中,皮亚杰对儿童道德的发展是这样认为的,他总结儿童道德发展与其认知发展是紧密关联的。儿童在0-2岁时属于前道德阶段,处在道德萌芽期;在2-7岁时属于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阶段,处于服从期;在7-11岁时属于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处于具体运算期。在这三个阶段中,7-11岁的儿童已经形成自我认知能力,具备自主性,同时对服从的教育方法开始有了摆脱的行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必须顺应社会的变化,对外界事物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养成新的行为习惯。

二、低年级儿童行为习惯及心理特点

1、易受影响,可塑性强

低年级儿童处于懵懂时期,对于刚进校园的喜悦和好奇,比较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从而形成新的行为习惯。

2、模仿性强,榜样作用大

儿童处于7至9岁,这个年龄段有较强的模仿性,大多对家长、老师或一些常接触的大人进行模仿,除了一些新鲜,还带有一些崇拜感,因此老师需要加强一言一行的注意,这个阶段对儿童的榜样作用影响很大,应树立健康引导的责任。

3、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弱

低年级儿童时期,对大人们理解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社会道德感或义务感等一些高级情感是理解不了的,他们年龄太小,没有经历很多的事情,因此对这些不具体的东西没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对一些自我行为没有很正确的评判能力。

小学生儿童时期已经开始形成自主意识,这是自主性萌生阶段,孩童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并能体会好与坏的感受,因此在儿童行为习惯教育中,虽然其还得服从家长或老师的教育,但其已经开始有了反对意见的表现。

三、低年级儿童行为习惯教育方式的选择

1、教育环境化

低年级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包括两方面,一个是硬环境教育,另一个是软环境教育。硬环境教育指的是外界比较能够满足的物质条件;软环境教育指的是潜移默化的氛围影响,好的教育环境影响均可促进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两者影响环境中物质比较容易做到,但软环境的氛围影响很困难。经调查,有很多儿童出现的不良行为均与家长相似,说明家庭环境影响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家长与学校教育相互协作,共同为儿童提供能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环境。

2、教育榜样化

3、教育儿童化

虽然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但毕竟年龄还很小,其抽象思维及理解能力还较弱,所以在对儿童行为习惯教育中必须采取与之匹配的儿童化教育方式进行教育,这样儿童能够理解也能感同身受,像告知其保护小动物,与小朋友友爱相处等。不能以大人的思维对其进行教育,儿童不能理解,反倒会增加教育的危险性,因此要选择教育儿童化,既实际又有效率。

4、教育个性化

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已经具备主体意识,其自主性开始萌芽,所以在教育方式上不能只采用灌输的方式来教育,此阶段儿童已经开始有自我感受,所以要考虑孩童的内心想法,根据不同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实际发展程度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比如有的儿童需要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有的儿童需要采取批评严厉的方法,而有的儿童既需要鼓励又要适当给予批评,为了更好的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教育的方式。

关键词B/S模式;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1基于B/S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

1.1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

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主要有:一是主机终端模式,二是文件服务器模式,三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S模式,最后是We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就是本文所说的B/S模式。每种系统模式都要各自的特点,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发展,主机终端模式、C/S模式等已经无法满足实际信息系统管理的需要。近年来,Web技术迅速发展,B/S模式逐渐成为了主流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B/S结构不需要进行客户端软件开发,在升级以及维护方面都比较方便,同时,B/S结构模式还实现了跨平台操作,在开放性、扩充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B/S模式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借助B/S模式来进行设管理系统设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B/S模式来进行设备管理,可以将原有零散和单一的系统整合起来,提高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让整个设备乃至整个企业的信息以及信息传送更加有效,促进信息交流以及信息发展。

1.2B/S模式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

2基于B/S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2.1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1.1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

总体来说,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实现对设备的管理以及维护。具体说来,一方面,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生成设备技术参数的规范台账,并且可以对台账进行检查和维护;另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设备树对设备缺陷进行反映,并对这些缺陷形成工作票以及操作票,便于对缺陷的处理;最后,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通过对设备网络图的绘制,对设备进行检修,对设备进行评价、定级等。

2.1.2B/S模式的基本特点

1)B/S模式具有优越的异地办公性能,通过Internet连接,系统用户就可以对设备信息,企业信息等各方面的动态进行了解和掌握。进而对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对企业生产、库存等各方面基本状况进行有效的计划。

2)B/S模式可以自由的实现对企业分散业务的集中管理,企业各部门可以通过B/S系统网络平台来实现交流与协作,在统一的平台上面来进行企业基本业务处理,可以很好的实现企业的协作管理,促进企业结构优化。

3)B/S系统的管理更加便捷,在系统升级上更加的方便和快捷。进行系统升级时,只需要对服务器上的程序进行更新就可以实现B/S系统升级。

2.2基于B/S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技术特点

2.2.1基于B/S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

B/S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主要以设备编码的运用为主,通过设备编码来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1)设备编码。在B/S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设备编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一定位数的编码机制,还可以根据设备的层次来对设备进行分层,每层同样设置一定的位数。这样就可以将设备根据唯一的编码确定下来,设备编码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例如,某电力设备的编码为01010103,该设备的名称为:电力设备1号机组高压疏散系统1号输水母管处连接的输水系统管阀件。该编码代表的具体意义为:01代表该电力设备的1号机组;0101代表机组中的1号汽机;010101代表的是1号机器自身的疏水系统;01010103代表的就是疏水母管处连接的管阀件。通过这种分层编码机制,就可以让设备管理更加的清晰。

2)设备类别编码。B/S设备管理体系中,对企业设备进行管理,将设备编码进行映射,生成设备类别编码,同时由设备类别编码生成物资编码,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备编码体系。通过设备类别编码,将设备编码同物资编码进行对照,这样就可以形成很好的设备和物资对应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设备物资管理,有效降低物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设备位置编码。B/S设备管理体系中的设备位置编码同样采用一定的位数机制,通过编码分层体系,将设备的位置确定下来,让设备的位置具有唯一性,这样通过设备位置编码就可以对设备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因此,设备位置发生变化,设备位置编码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

2.2.2基于B/S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基于B/S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设备进行检修管理,例如,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对设备检修、运行费用进行预算和管理等。

2)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设备缺陷进行管理,重点对设备缺陷的闭环系统进行管理、同时依靠缺陷仲裁支持,对设备缺陷进行查询、考核和统计等,将设备缺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利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做好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做好企业的设备、材料采购规划,让设备物资在供应、使用以及管理等环节都更加规范,保障设备最佳状态,最终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企业全体对设备资源的有效共享。

4)利用企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项业务信息进行收集和查询,然后将各种信心进行分类汇集,最终建立有效的企业数据模型机制。

3结束语

基于B/S模式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企业设备形成有效的管理。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的准确提供,有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进而为企业管理提供一个高效的平台,更加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发展。因此,基于B/S模式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好的企业管理手段,需要不断的进行发展,进而促进企业管理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邱素珍.基于Web的实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16.080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我国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均获得了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进步,在此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课程成为我国各大院校经管类教育的核心课程,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均感觉到这门课程面临的教学和学习困难,研究出台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成为我国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现状

1.1教材单一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重点是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清醒认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功能作用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方法[1]。对于信息管理类的学生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实际操作能力上,让学生掌握开发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因为不同的专业对于教学要求和侧重点的不同,有些教材虽然将适用专业标注在了教材封面上,但是教材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计算机基础薄弱的特点,很多学生认为这是门讲授软件开发的课程,与本专业关系不大,从而难以调动其学生兴趣。

1.2理论教学没有结合实践操作

在教学方式上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仍停留在教师讲授的传统模式上,课堂中很少引入案例讲解和实践操作活动,同时应用到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的完整的案例很少,这样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知识成了“空中楼阁”[2]。

1.3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单一

多数管理信息系统教师是从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匮乏。即便是参加过培训或者具备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在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也很难将专业知识掌握到前沿水平,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就存在局限性,影响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

2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措施

2.1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要考虑学生专业特点

(1)针对信息管理类专业和工商管理类两个不同的专业,在进行教材设置的时候要有所侧重。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目标是了解和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流程,管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能够很好地掌握[3]。所以,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要做到有所侧重,有详有略,同时做到不破坏整个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完整体系。

(2)教材编写要考虑专业特色,特别是对于案例选择上,应该针对学生专业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进行案例的选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2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融合了管理学、运筹学和信息学等很多学科,其理论知识具有涉及面广,难度系数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学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基础是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管理系信息系统的学习也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操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2.3转变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培养

2.3.1启发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过程告别“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时要先引入实际生产问题,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研究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讲解分析问题,引入教材解决方案,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3.2案例讨论法

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案例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中,模拟日后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全面性以及启发型的案例。经过学生、老师之间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实际能力。

2.3.3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讲授模式,多媒体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水平。尤其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形象清晰地对案例进行分析,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热情和积极性。

对管理信息系统教育进行改革,要有针对性地编写出能够反映专业特点的课程教材,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阶段所占的比重,将案例教学方法以及课堂讨论的方式结合起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志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14):183-184.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中小企业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用于管理领域以来,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网络,从功能单一到功能集成、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化。根据MIS发展的时序和特点,可将MIS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三个阶段。

1面向业务的EDPS

EDPS是利用计算机处理代替人「操作的计算机系统,如!资结算、报表统计等。特点是面向操作层,以单项应用为土,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以批处理方式为土。EDPS是较少涉及管理问题,它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初级阶段。

2面向管理的MIS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而使MIS逐渐成熟起来。MIS的特点:(l)能够将组织中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高度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有一个中央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MIS的重要标志。MIS的处理方式是在数据库和网络基础上的分布式处理。(2)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

MIS由EDPS发展而来,与EDPS相比,MIS更强调信息处理的系统性、综合性,除要求在事务处理上的高效率外,还强调对组织内部的各部门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管理活动的支持。早期的MIS是指面向中层管理控制的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解决结构化问题。于是人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解决管理中的平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决策支持系统DSS。

3面向决策的DSS

DSS以帮助高层次管理人员制定决策为目标,强调系统的灵活性、适应性。决策者和决策分析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引导,详细了解和分析其决策过程中的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激发其思维创造力,从而在DSS系统的帮助和引导下逐步深入地透视问题,最终有效地作出决策,即通过人机互助完成最终决策。

DSS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不具有管理控制的功能,但是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部分时,它使MIS具有了将数据库处理和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结合起来为管理者解决更复杂的管理决策问题的能力。它虽然不是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使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更加完善。它与早期的MIS结合,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高级阶段。

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其内容的扩展可以看出,它始终是以中小企业的管理活动为核心,不断综合新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改善系统功能,以提高更完善的服务或满足新的需求。这一发展过程也体现出管理信息系统不断集成新技术并扩展系统功能的发展特点。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将朝着智能、集成和网络等方向的趋势不断发展。

二、管理信息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中小企业是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的应用领域,中小企业复杂的管理活动给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典型的应用环境和广阔的应用舞台。

中小企业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实质就是各种管理思想的信息化实现。

2.1国外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安装的第一台商业用数据处理计算机,开创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小企业管理的先河。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EDPS在中小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用计算机部分地代替手工劳动,进行一些简单的单项数据处理工作,如计算工资、统计产量等。

7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中小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将中小企业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还可以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这一时期研究者在MRP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力需求计划,使系统具有生产计划与能力的平衡过程,形成了闭环MRP。

80年代在中小企业中开始使用一种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RPⅡ(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于1977年提出的,它以MRP为核心,将生产制造、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工程管理、采购供应以及信息管理等各个部门纳入整体管理之中,构成了完整运作体系。

90年代以来MRPⅡ也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的中小企业资源系统(ERP)。ERP在MRPⅡ基础上将供应商和中小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客户看作一个紧密联系的供应链,通过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中小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全面的集成管理,以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追求中小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高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以MRPⅡ/ERP为代表的现代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支持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业务。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各种管理思想和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如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MIS)等。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逐步会发展成为一种融合各种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集成系统,以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享、适应网络经济的充分柔性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ERP的应用已经比较普及,多数大中型中小企业已经采用ERP系统和先进管理方式多年,目前正在推行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技术和敏捷中小企业后期系统,许多小中小企业也在纷纷应用ERP系统。

2.2国内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MIS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是以单机操作为主进行单项业务的数据处理辅助管理为主。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许多中小企业都建立了诸如人事、工资、库存、生产调度、计划等管理子系统。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系统集成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一些大中型中小企业纷纷把过去独立存在的子系统集成起来,形成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中国中小企业引入MRPⅡ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约有上千家中小企业建立了自己的MRPⅡ系统。近年来,国内很多大中小企业已开始实施ERP。

从国家软件工业应用现状统计分析,目前我国大型中小企业使用管理软件的比例高达95%以上。其中,财务软件占98%以上;业务/商务软件约占60%;ERP占40%左右。中小企业使用管理软件的比例约45%,绝大数都是财务软件。上述软件应用项目的成功率小于56%(中国学术期刊物大拇指中心)。

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情况,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大型中小企业的应用情况要好于中小企业,大型中小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已逐渐的从单项业务管理系统向集成的管理系统转变,而中小型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信息基础薄弱等原因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不理想,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风险,由于中小企业个性的存在以及管理软件业务流程的固化,不是应用了管理软件就能实现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就能为中小企业带来效益。中小企业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可中小企业的环境和条件。

三、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l)行业特点带来的问题

机械制造业是离散的加工装配烈行业,其生产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产品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不同产品制造工艺流程不同和多产品混流生产。由于这个特点,机械制造业的管理相对于其他行业更复杂、更困难,管理的复杂性也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目前,MRPⅡ/ERP是针对制造业的典型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以解决生产管理难题为核心功能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但是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在全球都受到广泛质疑。据研究数据表明,全球的ERP实施失败率一直高达60%以上,约有50%的项目半途而废,就连ERP发展较早,技术相对成熟的美国目前ERP的成功率也不到30%。

我国近两年ERP市场增长迅速,目前市场现有的ERP产品从总体上看,在满足用户需求上存在不足,对于财务、人力资源等通用型业务,市场上现有的ERP软件模块相对成熟,但针对生产制造环节信息化的软件模块与用户需求存在差距,由于生产环节的复杂性,生产环节的管理信息化是许多软件厂商都回避的问题。

(2)中小企业规模带来的问题

中小型机械制造中小企业信息化受到中小企业规模的限制,主要表现在资金不足、管理不规范等。而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制约管理信息系统在中小企业的应用。

机械制造行业是一个微利的行业,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方案的咨询与规划费用、硬件和网络建设费用,软件费用和软件的实施、服务、升级、维护等费用。硬件和网络建设风险相对较小。软件选型风险最大,不仅包括一次性购买标准的或定制的管理软件费用,还包括后期维护、升级以及二次开发等持续追加费用。中小企业受资金限制只是选择一些价格便宜,通用型强的管理软件,而这些软件往往不具有系统性,对机械制造类中小企业复杂的生产管理和业务处理方法存在明显地不足。另外,中小企业在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时,除了考虑资金情况以外,还要求系统能尽快创造效益,但是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很难产生直接收益的投资,投资的收益更多地间接来自于管理效率、生产效率的提升及成本下降,所以在短期可能使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危及中小企业生存。

这些规模较小的中小型机械制造中小企业还普遍存在业务流程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正是这种管理的不规范造成许多中小企业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失败,中小企业若想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先规范业务流程和管理。

(3)中小企业个性带来的问题

中小企业个性是指中小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的需要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观、自我意识及独特能力。中小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法及其市场形象等从不同侧面展示中小企业个性。现代中小企业越来越强调个性的发展,认为中小企业个性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而管理信息系统固化了管理思想和模式,如果应用不好束缚了中小企业个性化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管理软件对满足中小企业的个性化发展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1侯有利.2005.对当前企业ERP实施高失败率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46-47

【关键词】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控制

AnalysisofDataQualityControlofMedicalRecordStatistica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XUYan-ling,LUOYuan-mei,LIPin-lin,etal.//MedicalInnovationofChina,2017,14(17):140-143

【Keywords】Medicalrecordstatistic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Data;Qualitycontrol

First-author’saddress:FoshanFifthPeople’sHospital,Foshan52821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7.036

随着信息化时代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日益增大,加上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渐增高,如何有效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是医院管理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使得医院运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而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属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应用大大提升了医院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利于避免手工统计造成的数据误差和错误,但在实际工作中,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在处理数据时也会出现个别差错情况,使数据的整体质量大打折扣[2-4],因此,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医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予以有效规避,提高数据统计质量。本研究主要是针对2015年1-12月本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原因,并与2016年1-12月实施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借此来对数据质量控制在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为提高医院病案统计管理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帮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5年1-12月本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核查,病案录入数量共16498份,就诊人次994562。自2016年1月起,本院针对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全面实施数据质量控制措施,2016年1-12月的病案录入数量共有16454份,就诊人次1056845。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对2015年1-12月本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核查,对错误数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错误数据的分布特点,并对错误数据的出现原因进行总结。自2016年1月起,本院针对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全面实施数据质量控制措施。

1.3观察指标比较2015年1-12月和2016年1-12月本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和病案统计管理质量评分,其中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填写错误率、数据错误总发生率;病案统计管理质量评分从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辅助检查、书写等6个方面进行打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其病案质量越好[5]。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错误数据分布特点和出现原因分析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主要分布于未归档的住院病案、未归还的借阅病案、未编目的住院病案、未归还的影像资料等资料中,错误原因主要为系统功能认知不足、质量管理意识缺乏、系统功能不完善。

2.2两年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情况比较相比于2015年1-12月,2016年1-12月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错误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

2.3两年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病案统计管理质量评分相比于2015年1-12月,2016年1-12月的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辅助检查、书写等病案统计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P

THE END
1.管理信息系统MIS有哪些特点管理信息系统MIS有哪些特点 (1)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 (2)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 (3)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套餐班课程 紧扣大纲全面讲解,超值优惠套餐 整专业3年免费学 自考365网校助你选择一条更快的道路https://www.zikao365.com/web/bjcj/wa1906171700.shtml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特点:1.面向管理决策2.人-机系统3.综合性4.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5.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结构:基本结构,层次结构,职能结构功能: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5094d8c3d7b992fa4a5c16c8b649fed8.html
3.《管理信息系统》考研复试整理一、名词解释 书中内容整理 MIS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RP 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https://www.jianshu.com/p/7513a1521ed7
4.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正确答案:(1)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2)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5)它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https://m.ppkao.com/wangke/daan/0b7ac9095cc842729d1f504ab841dbb3
5.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一种用于管理组织内部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存储和分发信息,以支持组织的决策和管理活动。MIS的特点如下: 1. 面向管理:MIS是为管理层设计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信息。因此,MIS的设计和实施必须考虑到管理层的需求和要求。 https://www.dugusoft.com/zixun/zixun4999.html
6.百年教育职业培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章节资料考试资料C、投资IT技术的同时,又支持对新商业模式、新业务流程、管理行为、组织文化等互补型资产的企业,更能够获得高额的收益 D、信息技术的投资价值与对管理和组织方面互补性资产的投资无关 14、【单选题】从社会技术视角来研究信息系统,以下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https://bnjyedu.cn/pc/news_xx-5443-.html
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c2a7f29c446e4ecaacc7fa4178cf0985.html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会员价: ¥1.00 ¥1.0 收藏:0 购买内容 详情介绍 题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购买后查看全部内容http://www.yunpengjiaoyu.com/h-pd-15365.html
3.?《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第一章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概述【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概念及相关知识,如:管理和信息的基本概念,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功能、结构等知识,以及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在用户中的作用及旅游信息化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重点难点https://lyxy.glut.edu.cn/info/1086/14723.htm
4.什么是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https://www.jiandaoyun.com/index/article_center/15122
5.2021年10月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统真题与答案自考?2021年10月自考刚刚考完,考生们最为关注的就是自考真题及答案了,全国2021年10月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统真题已经公布,各位考生可以参考。https://www.educity.cn/zikao/318131.html
6.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知识总结:第四章项目管理一般知识11、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要以满足客户和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2)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常常不够明确、复杂多变,因此应加强需求变更管理以控制风险。(3)系统集成不是简单选择最好产品的行为,而是要选择(或开发)最适合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活动的集合。(4)高...https://blog.51cto.com/u_13886554/5357604
7.信息化建设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以及互联网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在不同平台上的可操作性的实现,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代表的财务管理系统因为具备集成度高、信息处理及时和数据精确等特点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工作与设计、生产、供应和销...https://www.yjbys.com/bylw/caiwushuishou/94479.html
8.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特点及竞争格局代表企业面临的机遇1、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特点 汽车热管理系统就是对汽车进行温控和冷却,用来保证汽车各零部件以及驾驶舱内处于合理温度范围,从而达到节油、舒适、提升续航里程等目的的系统。汽车热管理系统按照功能可分为舒适性热管理和动力系统热管理。舒适性热管理主要为空调系统热管理,可分为制冷和制热两大功能;动力系统热管理在传统燃...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936368419268606413.html
9.23个项目管理经典案例——2008年北京奥运会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我们希望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对于在国内其他行业的项目管理应用,尤其是对于举办重大国际性大型活动(如世界博览会)的组织管理工作能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北京奥组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背景 1、奥运会项目的特点 奥运会是一个超大规模、涉及子项目种类繁多、各子项目间关联密切、项目干系人众多的组合项目。https://www.hxtd.cn/newsinfo2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