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我是从事蔬菜批发生意的,每天都要早起。邻居家收养的流浪狗叫声严重影响我的休息。”“我今年已经86岁了,本来睡眠就不好,邻居家的狗有动静就会叫,严重影响我的休息。”“我们家的租户因为邻居家养狗噪声太大,两三个月就搬走了。”“因为邻居养狗养猫气味太大,我家窗户一直不敢开。”……近日,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法院审理四起相邻权纠纷案件。四原告向法官诉苦,讲述他们因被告家中饲养流浪猫狗产生的困扰。
据了解,四原告与被告是同住一栋居民楼的邻居,被告多年前就在自家房屋内饲养流浪猫狗,猫狗夜间发出噪音,影响楼上下居民休息。最近一年多,被告饲养的流浪猫狗大量增加,产生的噪音、气味及卫生问题使楼上下邻居苦不堪言。周围邻居多次与被告协商无果,向有关部门反映也未能解决问题。邻居无奈诉至法院,要求被告不能在室内养猫狗并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面对邻居们的不满,被告说:“我无偿提供房屋安置流浪猫狗。为了安置它们,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了解决猫狗扰民的问题,我甚至采取了给狗割声带的方式。如果我们对流浪猫狗弃之不理,那么它们会重新流落街头,这将带来更大的隐患。猫狗都是人类的朋友,希望大家给它们一点生存的空间。”
远亲不如近邻。考虑到原被告双方都住楼上下,承办法官多次努力调解,最终被告同意将自家房屋内的流浪猫狗迁出,并承诺不再在该房屋内饲养流浪猫狗,原告也放弃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主张。
关心流浪猫狗,有爱更要有度。法官提醒,保护动物、善待动物,是人性善良的体现。特别是猫狗这类伴侣性动物,与人建立了跨物种的深厚感情。但是,在保护动物、关爱动物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身边人的感受,别让善良变为伤害。从法律的角度讲,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邻里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本案中,原被告双方相邻而居,双方均应在便利自己生活的同时,尊重对方的相邻利益。被告房屋内猫狗产生的噪音、卫生等问题给原告的正常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原告要求排除妨害,应当得到支持。(韩靖杨正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