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与和谐充满着品质和规律,一如成功者的心绪,总是保持平和与坚持。拉菲庄园那源自17世纪的经典建筑设计,给人带来的就是那份宁静和祥和的感觉,其沧桑历史也许也都融汇在其出品的品质红酒之中。六百年来,酒庄几易其主,经历了战乱和拍卖的命运和品质的低谷。但是作为一款宫廷红酒,其严谨和优雅的气质被可贵的留存了下来并在近二十年中走入一个辉煌的上升阶段,现在其声誉已经俨然名列波尔多五大名庄之首并成为世界公认红酒的至尊品牌。之所以被称为名庄,多部分原因是源于其历史和酿酒传统以及曾经显赫一时的贵族庄园主们为人们带来的精彩故事,经历了岁月的沧桑洗礼,留下来的是红酒那耐人寻味的精华和成熟。这可能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喝法国红酒,除却口味,更多的是在品味文化”那么就让我们从酒庄的起源开始,慢慢的深入这家百年庄园那鲜为人知的过去。
早年时代
史上对于拉菲庄园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公元1234年,那个时代的法国,波尔多波亚克村的一座修道院Vertheuil成了以后拉菲今天的所在,14世纪后,修道院才真正属于某位领主的财产,并且正式更名为Lafite,在当时加斯科尼方言当中,LaHite意为小山丘,“拉菲”因此而得名。经过考证,在当时就有一些农民在当地的山丘上种植葡萄,但是庄园真正开始大规模的种植葡萄,还要等到Segur家族的到来。
JaquesdeSegur无疑是当时在法国的葡萄酒时尚界的巨头,拥有多家产业的侯爵当然不会遗漏位于法国红酒的黄金地域的拉菲庄园,正式因为他的入主,拉菲庄园附近的农田上才真正的整齐而有规模的种上了酿酒葡萄。继承庄园的儿子AlexajndredeSegur通过家族联姻取得了临近的酒庄ChateaudeLatour的所有权,正是这一度的共同拥有,形成了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大酒庄。
成为宫廷宴会主角
很快,拉菲打入了欧洲各国的宫廷,并且建立了良好的销售网络,Segur家族的第三代传人NicolsAlexandredeSegur侯爵,他可以算是Alexandre与拉图堡酒庄的掌门女主人联姻的结晶。这位侯爵倾其所能为拉菲红酒攻占欧洲的高级红酒市场作了宏大的规划。在当时的法国首相MaechaldeRichelieu的鼎力协助之下,Nicolas巧妙的获得了来自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加封的“葡萄王子”的皇室称号,拉菲堡从此跃升为“国王垂青的佳酿”。圭亚那大使的那个夸大其词的关于拉菲红酒的传奇故事无形中又增加的拉菲红酒的知名度。
1755年,黎世留当选为圭亚那(Guyenne)地方总督,临行前,波尔多一位医生为他开了一副独特的“处方”:常饮拉菲的酒,这是令脸色红润健康的最有效也最美妙的“药”。此“药”果然灵验,甚至引起了国王的注意。黎世留回到巴黎后,一天,路易十五特别向他道:“亲爱的马雷夏,我实在要说,自从您赴圭亚那上任以来,您看上去至少年轻了二十五岁!”黎世留则回答:“我的王上难道不知道我找到那能够使人恢复青春的泉水?我发现拉菲的葡萄酒是一件万能而美味的滋补饮料,可与奥林匹斯山上众神饮用的玉液琼浆相媲美!”
凡尔赛宫也逐渐成为拉菲红酒的专属领地,盛传路易十五的宠妃DuBarry只用来自拉菲的红酒作为她的唯一饮料。所有人都想要她,晚宴上人们竞相饮用她,谈论对她的感受。红酒在欧洲已经成为社交场合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拉菲在这个时尚产业无疑成为了领军人物。
而当时属于鼎盛时期的拉菲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NicolasAlexandredeSégur膝下无子,Nicolas死后酒庄由四个女儿分割拥有,从而史上最伟大的两家酒庄Latour和Lafite逐渐形成了不同家族分别管理的分庭抗礼的局面。Nicolas的长女Marie接管了Laftie,但是由于疏于管理,到了Marie的长子接管酒庄的时候,拉菲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虽然,作为当时知名的葡萄酒学术著作“拉菲领主”当中仍然形容拉菲赞美拉菲是”世界上最美的葡萄园“。然而如果调调查侯爵的账本,你会发现他的巨额负债。在1784年,他为了套现被迫举行了盛大了酒庄拍卖会。幸好当时波尔多第一届议会主席NicolasPierredePichard是Ségur世家执掌下的拉菲红酒的忠实拥趸。通过”家族回收权”,侯爵在若干年之后重新买回了庄园和土地。重获酒园的喜悦和感恩让NicolasMarieAlexandredeSégur重新考虑了酒庄的未来,在此之后,拉菲又迎来了一段飞速发展的上升期。
革命后的混乱和革新
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波旁王朝的覆灭,贵族的权利被大大削弱,属于王宫贵族产业的拉菲堡也难逃被拍卖的命运。在NicolasPierredePichard于1794年6月30日被执行处决,酒庄赢来了其命运中的秋冬天。作为被新政府没收的新国家财产,曾经风华一时的拉菲庄园参与了公开的拍卖。“拍品的说明”上写的是“波尔多顶级的酒庄,出产波尔多头等美酒”。出人意料的是,获得此项“拍品”的买家居然是一位来自荷兰的公民,之后酒庄的产权又被分割到三位荷兰人的受伤。之后的六七十年里,拉菲的主人更替频繁,这段管理混乱的时期,酒庄还是凭借之前积累的优质葡萄园和原班的酿酒师于1801,1802,1814和1815年为世界带来了瞩目的佳酿。
当万国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为了凸显法国美酒文化和法国人民浪漫亲善的民族性格,法王拿破仑三世命令波尔多商会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进行一次官方的评定。在一番周折之后,此次的分级奠定了拉菲“顶级一等法国酒”的概念,Medoc区也在这次分级当中被定为法国红酒的心脏地带。
Rothschild时代
1868对于拉菲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年:Rothschild家族的回购为使法国最优秀的葡萄美酒的家园重新回到了法国人的管理之下。同年,最顶级的拉菲红酒的售价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6250法郎,如果折算下来,相当于现今的4700欧元。此价格在之后的一个世纪当中曾经无人超越。当然,二十世纪末期随着世界亿万富豪的不断涌现,名庄的顶级酒作为一种奢侈收藏品已经大大超过了6250法郎的价值。Rothschild家族入主之后,Medoc区赢来了长达15年之久的美丽时代。
战争与德军的占领
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梦魇开始在欧洲的红酒产业当中散布:根瘤蚜虫病、爽霉病在葡萄园中蔓延、法国酒更是遭遇顶级假酒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得拉菲的命运再次陷入窘境。饱受爽霉病困扰的拉菲酒庄的管理层最红决定将1882至1886年以及1910至1915年间某些较差年份的红酒降级以维护法国红酒的定级制度和酒庄面对消费者的诚意形象。同时,为了有效的对抗假酒制造商,所有的红酒都在酒庄内装瓶。1914到1918的四年一战,由于战争动员而限制了庄园的供给,使得酒庄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接下来三十年代史无前例的欧洲金融危机使得红酒的市场急剧缩水,庄园也被迫缩减葡萄的种植面积来维持收支的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酒庄的酿酒传统一度停止,1940年6月法国全境陷落,Medoc地区受到了德军铁蹄的践踏,木桐和拉菲也没能幸免遇难。Rothschild家族的酒庄就这样沦为了公共管理的财产。临时政府为了法国红酒的象征-拉菲庄园免遭德军的肆意破坏,提议将其征用为农业学校。虽然如此,酒庄中的陈酒还是在战乱当中被劫掠一空,形成了拉菲有史以来最大的创伤。经受了这一系列的严峻考验,拉菲终于在1945年迎来了战争胜利的曙光并且再次回到了Rothschild家族的产业名录。BaronEliedeRothschild着手开始的酒庄的重建和复兴工程。1945,1947和1949年是酒庄重建时期的佳作。
Elie和Eric的复兴和改革
在Elie男爵的主持之下,拉菲的管理人员彻底重组。1950年,酒庄购入一群奶牛,通过庄园背后的草场为酒庄提供天然的肥料,作为酒庄复兴任务的负责人,Elie男爵一直以来担当的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伦敦的最初几届品酒会上,Elie男爵几乎每次都是积极参与并且极力的推广着自己的家族品牌,同时Elie男爵还是1950年成立的“葡萄酒酿造者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1955年是波尔多的巅峰年份,这年也可以算得上是拉菲的复兴年。经过了56年罕有的二月霜冻,拉菲真正在品质上恢复元气应该是在1959和1961年两个卓越年份之后。60年代拉菲在品质回升到巅峰之后开始将市场开拓到了海外,好的经济环境也使得酒价一路上扬。
如果一切的发展都趋于平缓,肯定会有革新者寻求改变,具有数百年繁盛家史的Rothschild家族也不乏这样的热心家。67年开始,拉菲的权位已经移交到了注重技术革新和市场拓展的EricdeRothschild执掌,刚刚上任后不久,男爵就为世人带来了1975与1976两个特价年份的品质红酒。但是显然这位充满野心的改革者还不满足这样的成就,他又把眼光放到了葡萄酒酿制的技术领域,他将葡萄园当中一部分的葡萄换成新种栽种,并且配合以科学的施肥与灌溉,在后期处理当中添加合适的添加物对于未来的红酒进行细致的调校,从而达到复杂而值得再三品味的鼎级口味,作为一家老牌的酒庄,率先在酒窖当中采用不锈钢发酵槽作为对橡木发酵桶的补充技术。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建立的拱形穹顶的具有拜占庭古典风格的中央酒窖,此酒库由加泰罗尼亚建筑师理查德·鲍费尔(RicardoBofill)主持设计建造。步入其中,似乎置身于全世界红酒的中心。实属现代建筑历史上的佳作,也是拉菲酒庄最值得骄傲的地点。
隽永悠久的葡萄园
现今的拉菲庄园178公顷的土地当中,其中葡萄园就占到了103公顷,这些顶级的葡萄园分布在三个趋于,围绕着庄园主题建筑的山丘、城堡西面的卡许阿德台地以及毗邻庄园的Saint-Estèphe村中大约4.5公顷面积的特许土地。这三片地域的特点就是日照特别充足,而底图为第三纪的白垩土,混有风化形成的沙砾质土壤条件为葡萄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排水性能。
园内主要种植品种为顶级的CabernetSauvignon加本苏维翁,其比例占到71%,其他的葡萄品种包括25%的Merlot梅洛,3%的CabernetFranc加本弗兰(品丽珠),以及不到1%的PetiteVerdot。每株葡萄的平均年龄达到了30岁,值得一提的是酒庄不会采用新栽培的低于10岁的葡萄进行酿制(大约有20公顷),酿造顶级酒的葡萄平均年龄达到了四十岁,而酒庄中超过50岁的葡萄占地就达到了18公顷。LaGravière地块上的葡萄已经达到了118岁的高龄,这些葡萄栽种于19世纪的八十年代,而其他的两片土地上的葡萄也超过了80岁。
苛刻而又充满传统艺术感的酿制过程
酒精发酵结束欧进行第一次尝酒以确定是否进入顶级酒窖进行培养,分离酒渣而获得酿制过程中的VindePresse(压榨酒)。接下来这些酒要在酒槽当中进行乳酸发酵,之后再倒入橡木桶当中进行成年的培养,这些橡木桶也都来自于拉菲堡私家的制桶厂,这样连橡木桶的木材品质以及老熟程度都能通过严格的监控来掌握。
陈放:一年的12个月中,每个陈放的酒桶都要进行几次尝酒以挑选具有顶级潜力的佳酿。次年三月第一次滗酒之后还要进行混调。之后再度进入酒窖中陈年,需时18到24个月,陈年期间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滗酒以及酒渣分离。最后,为了去除剩余的那些悬浮颗粒,装瓶前在每桶酒中须加入四至六个达成雪花状的蛋清以使其凝结并沉淀至桶底。每年的六月份,所有经历过如此复杂酿造过程的红酒都被统一装瓶,所有的酒必须一次灌装完毕。所有未达到拉菲正牌标准的酒液都被用于盛产副牌酒Ch.Laftie
出产:每年出自殿堂级的酿酒圣地拉菲庄园的红酒,包括拉菲正牌Ch.LaftieRothschild和副牌CarruadesdeLafite,总产量共45000箱。
两款至美佳酿
Ch.LafiteRothschild
对这支顶级酒已经无须更多介绍,1815年亚拉伯罕·劳顿(AbrahamLawton)已经将其列为头牌佳酿。“我将拉菲置于榜首,是因在前三款(顶级酒)中,拉菲最为优雅与精致,它的酒液至为细腻”。1855年的分级制度确认了这一评价。
至于拉菲的品质特征,无论是哪一个年份,都可引一位品酒行家的称赞作为评语,“凡入口之拉菲,皆拥有杏仁与紫罗兰的芳醇”。
Ch.Duhart-Milon
惊叹于其传奇的历史?痴狂于某年份的酒标?折服于其出彩的酒质?
追随武当王三十余年的HerveBernald给出他的答案:武当王是波尔多最巴洛克的酒。
巴洛克,本义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指起源于十七世纪早期意大利的一种建筑或艺术风格,以自由表现手法和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为标志,初时带着争议闯入人们的视野,被崇尚古典主义的人们认为其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现在则是人们公认的一种伟大的欧洲艺术风格。
罗富齐家族的巴洛克人生
波尔多的酒庄大多都经过频繁的浮沉交替,像武当王一样从1853年开始就由同一个家族拥有的为数不多,掌管武当王的罗富齐家族现在已经传至第六代。
菲利普男爵则是令罗富齐家族在波尔多酒界声名鹊起的传奇英雄。这位奇男子精通文学、戏剧和艺术,写过诗,当过导演,1922年接手时武当王已位列第二级,对誓拔头筹的菲利普男爵来说却是奇耻大辱。
古老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评级自1855年后从没有为谁所动,除了菲利普男爵。经过他多年的努力,武当王于1973年成为唯一一个晋级为第一级的酒庄。此外,开创酒庄装瓶的先河,酿制副牌酒小武当王、白葡萄酒银翼传奇,购下两个五级名庄小丑人庄园和美隆修士堡,在美国建立合资酒庄作品一号,武当王因菲利普男爵华丽地转身,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葡萄酒王国BPDR。
虎父无犬女。菲利普男爵的女儿,现任庄主菲丽嫔女男爵无论是性格,待人处事,对文化、对艺术的追求都惊人地相似。父亲菲利普1988年去世后,她将面对不同消费群的酒款都经营得有声有色,同时也继续向国际化迈进的征途,与智利最大的葡萄酒商合资成立的活灵魂酒庄,是智利最受追捧的高档葡萄酒。
将巴洛克进行到底
武当王的酒标可以说是巴洛克浪漫主义浓墨飞扬的一笔。一瓶瓶的武当王酒,用酒标作声音,诉说着一个个故事,关于那画那酒,关于那一个个品尝武当王酒的人。
为了纪念二战的胜利,菲利普男爵请来年轻的艺术家朱利安PhillppeJuillian为1945年的武当王酒设计了“V”字酒标。刚开始的十年间,一些艺术家认为这种做法过于商业化,不愿意将作品放在武当王的酒标上。直到1955年,当时享有盛名的巴拉克把作品交托给武当王之后,很多艺术家都以与武当王合作而自豪。武当王给艺术家们的报酬也很有趣,一共是10箱酒,5箱作画年份的酒,5箱至少藏酿了10年的酒。
现在为武当王酒标作画的艺术家来自不同的国家,酒标选用哪个国家的艺术家作品,那个年份的酒就会特别畅销。比如,1987年并用的是瑞士画家的作品,虽然不是表现突出的年份,在瑞士的销量却节节上升。更不用说1973年全世界都为之着迷的名家毕加索所作的“酒神祭”,恰巧那年又是武当王晋升为一级庄的年份,武当王1973理所当然地成了天价的珍品。
菲丽嫔女男爵的胆识任谁都无法小觑,希望在每个国家都邀请一位艺术家为武当王的酒标增添风采。她深知中国市场的潜力,几番辗转由英国大英博物馆馆长的推荐请到了中国艺术家古干为1996年的武当王作画,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抢购热潮。
罗曼尼·康帝被行家一致评为世界红酒之冠,在全世界热爱红酒的人们的心中,更像是一个不朽的传说。年产仅6000瓶,由于品质极高,产量极少,它曾创出过每瓶一万法郎的天价。红酒行家对罗曼尼·康帝的称赞集中在它具有多层次气味的变化及高雅,神秘的特质上。
世界著名酒评家,美国《葡萄酒倡导者》主编罗伯特。帕克曾经说过:“罗曼尼·康帝是百万富翁喝的酒,但只有亿万富翁才能喝的到。”因为罗曼尼·康帝的年产量在最好的年份也只有区区6000瓶,往往百万富翁还没有来得及出手,他们早已是亿万富翁名下的“期酒”了。而且,他们一旦到手,那肯轻易出手?起码得放上十几年、几十年!如果你确实想买到一瓶,那就只好到苏富比、佳士得之类的拍卖行了,但这些地方显然不是百万富翁常常光顾的地方。
现任园主奥贝尔·维兰曾形容它:带有即将凋谢的玫瑰花香味,使人流连忘返,彷佛是谪仙飞往天际时“遗留于人间的东西”。
如果对罗曼尼·康帝的历史了解越多,就越能感觉到它蕴含的极致和狂热。无论是造酒和品酒的人,还是罗曼尼·康帝本身,都体现了人类对于完美主义的无尽向往和追求。
波尔多的红酒世界驰名,对于同样知名的产区勃艮第来说,有罗曼尼·康帝一个酒庄就可以把勃艮第提升到非常高的地位,可见罗曼尼·康帝红酒的声望。
法国人一直相信,勃艮第红葡萄酒是由教会的修士们创造的。传说,勃艮第地区早期的西多会教士对葡萄酒的酿制有着相当高的水平,当年他们为了研究和改良葡萄品种,找到适合葡萄种植的土壤,竟用舌头去分辨不同地域土壤的成分,最终培养出欧洲最好的葡萄品种,并于15、16世纪在修道院中酿造出欧洲极品的葡萄酒,其中就包括了全世界葡萄酒中最著名的品牌“罗曼尼·康帝”。
勃艮第地区由北至南可划分为六个产区:萨布里(chablis)、努坡(cotedenuits)、布蒙坡(cotedebeaune)、萨隆内坡(cotedechalonnaise)、马孔内(maconnais)、薄酒莱(beaujolais)。勃艮第六区中最著名的一区是努坡与布蒙坡后构成的黄金坡(coted’or),其中沃恩。罗曼尼酒村即位于黄金坡的努坡中心,面积为123.5公顷。此村在17世纪是勃艮第公爵的狩猎区,后来才被辟为葡萄园。目前这里的居民都从事于造酒业有关的职业。
沃恩·罗曼尼酒村共有大小酒庄16座,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康帝酒庄了。罗曼尼·康帝是康帝酒园中最小,但也是最精华的葡萄园,可以算是当今世上最古老的葡萄园之一,公元12世纪就广为人知,归当地维吉家族所有。1232年,维吉家族将其中一块地捐献给附近的教会,其中就包括了这座酒庄。此后400年间,罗曼尼·康帝酒庄一直为天主教的产业,所产的酒业均未外流。
1631年,教会为响应狂热基督教人士所发动的另一次十字军东征巴勒斯坦的活动,将此酒园卖给了克伦堡家族,以筹措军费。不过,这桩买卖却未能实现。克伦堡家族只收购了附近其他几个也称为“罗曼尼”的酒庄同名,“罗曼尼”的本意为“罗马人”,但这些酒庄却与罗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当然,也有不少人推测“罗曼尼”的由来是为了纪念罗马人在罗马帝国时期将酿酒艺术传至当时还称为“高卢”的蛮荒之地的法国,寓有饮水思源之意。
克伦堡家族经营罗曼尼·康帝酒庄有将近200年的历史,1760年克伦堡家族出售此园。此时的罗曼尼·康帝酒庄已经成为整个勃艮第地区最著名的酒庄,当然也是最昂贵的葡萄园。想要染指此园的人当然不会少,但当时最有名的两位人物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其时24岁)和她的亲戚——同属波旁王朝支系、具有亲王身份与公爵头衔的康帝都有收购的意愿,那些毫无背景的人也就不做他想了。
蓬巴杜夫人艺术鉴赏品味极高,同时在政治及敛财方面的手腕也堪称一流,当时的她可以说是权倾一时。而康帝公爵不仅是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美食家,更是难得的是他思想极为开通,这在当时的皇族中尤为少见。蓬巴杜夫人对这位同法国国王相当友好的康帝公爵并无好感,所以,收购罗曼尼·康帝酒庄成了两人之间权利与实力的竞争。最终还是罗曼尼·康帝公爵购得罗曼尼。康帝酒庄,同时他也成为酒园所在地“努坡”的领主,对于领土内的葡萄园酒质如数家珍。
后来,罗曼尼·康帝酒庄由欧瓦家族于1869年出卖予当时一位成功的酒商:杜渥·布罗杰,他在全法拥有的一流酒园面积超过130公顷。杜渥·布罗杰家族自此再未转卖,以后虽因继承的缘故多次分割,但最终还是合并在一起。不过1942年7月,雷洛家族购进一半产权,由两家族共同经营,并在1974年成立董事会统筹酒园的运作与行销,从而使罗曼尼。康帝酒庄逃过了被分割的命运。
几百年过去了,如今罗曼尼·康帝酒庄仍保留着手工业操作,罗曼尼·康帝酒园里的人们对葡萄酒业所倾注的这种甚至有些执拗的人文传统,都毫无疑问的融入了那些泛着红色光泽的美酒中。以至于一代文学家在他的传世名作《我的死去了的回忆》中这样描述:“那是我迄今唯一能想得出来的让我一辈子安宁的地方,唯美的境界里有着我生命的唯美归宿。”只有大自然的洗礼才是对葡萄树最好的呵护。
红酒酿造者们都信奉: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也就是说,红酒好坏的先决条件是产地,没有合适的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名贵的葡萄品种就难以生存;没有品质优异的酿酒葡萄原料,酿造顶级的红酒也就无从谈起。
酿酒师奥贝尔·维兰对罗曼尼·康帝庄园的管理及其严格,因为土壤对葡萄的生长时十分重要的。科多尔省多为山地,很多葡萄园均在山坡上,罗曼尼·康帝酒园也是如此,一旦遭遇连绵的阴雨天气,葡萄园中的土壤很容易被冲到坡下面去,而造成土壤的流失。因此一旦经过连绵的雨季后,罗曼尼·康帝酒园的工人们经常拿着铁锹和铁桶,把冲走的土壤搬回到园中,甚至从附近拉·塔切庄园中借土。
此外,罗曼尼·康帝庄园葡萄的栽种护理方面完全采用手工作业,不使用任何化学杀虫剂。每年在葡萄成熟的季节,罗曼尼·康帝庄园就禁止任何参观访问活动,谢绝闲杂人等入园。葡萄成熟时,熟练的葡萄工人手提小竹篮小心地将完全成熟葡萄串采下,立即送到酿酒房,然后经过严格的人工筛选,才能够酿酒。
罗曼尼·康帝酒在酿造的时候不用现在广泛使用的恒温不锈钢发酵罐,而是在开盖的木桶中发酵,发酵过程中,每天将表层的葡萄用气压的机器压入酒液,以释放更多的组分。所有葡萄酒都要在全新的橡木桶中陈酿,罗曼尼·康帝庄园有自己的制桶厂,他们将采购来的橡木板,风干3年后再经过特殊的低温烘烤后才进行制桶。
1866年时,法国爆发了根瘤蚜虫病,很多庄园受到影响甚至数年颗粒无收。罗曼尼·康帝庄园不惜血本,第一次使用了化学原料取代可能传染蚜虫病的天然堆肥,利用本园苗圃的苗木进行压条繁殖,才躲过此劫。可见庄园对葡萄看护的精心程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罗曼尼·康帝庄园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损失,到了1945年,园主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对罗曼尼·康帝庄园进行投资。由于大量的青壮劳动力死于战争,劳动力也极为缺乏。1945年的春季,严重的冰雹灾害伤到了罗曼尼·康帝大部分的老植株。那一年罗曼尼·康帝庄园只生产了600瓶酒。到了1946年,罗曼尼·康帝庄园只生产了600瓶酒。到了1946年,罗曼尼。康帝庄园不得已将老植株铲除,并从拉。塔切庄园引进植株种植,因此,1946到1951年间罗曼尼·康帝庄园没有出过一瓶酒。
罗曼尼·康帝酒庄的葡萄园总面积只有1.8公顷,还不到巴黎协和广场的一半。全部种植着世界上最名贵、最难栽培的黑比诺葡萄,平均树龄已近50年。葡萄收获量极低,没公顷平均树龄已近50年。葡萄的收获量极低,每公顷平均种植一万株葡萄树,每公顷年产量2500升,平均每三株葡萄树才能酿出一瓶罗曼尼·康帝顶级酒。年产500箱,共6000瓶。
直到目前,罗曼尼·康帝依然沿袭18世纪的耕作方法和酿造工艺,比如犁耕、有机堆肥、人工踩皮榨汁等。罗曼尼·康帝具有十分变化莫测的香气,关于它的味道,首席酿酒师奥贝尔。维兰曾形容它:带有即将凋谢的玫瑰花香味,使人流连忘返,彷佛是谪仙飞往天际时“遗留于人间的东西”。如此甘美浓郁的酒甚至在放下酒杯数分钟后依然齿颊留香。
罗曼尼·康帝的售价年年飙升,并极有收藏价值。现在即便是一瓶1998年的罗曼尼。康帝新酒也要2500美元以上,经过几年的酒全部都要在3000美元到5000美元之间。那些稀世珍酿更是天价。即便如此依然供不应求,为此,酒庄采用了一种搭班销售的方法,要买五瓶罗曼尼·康帝酒庄出品的任何其他的酒,才能够买一瓶罗曼尼·康帝红酒。因此,罗曼尼·康帝通常是有价无市,只有在大型的葡萄酒拍卖会上才有可能见到它的踪影,一般的零售店里根本不见其踪。
难怪品酒家罗伯特·帕克说罗曼尼康帝是只有亿万富翁才能喝到的酒,如果谁有一杯在手,轻品一口,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恐怕都会有一种帝王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们可以在卢瓦尔找到所有味道的葡萄酒:糖分很高的甜烧酒,干白和干红,时鲜酒及储藏酒,果味酒和矿物味道的酒。红,白和玫瑰红三色葡萄酒皆在该地生产。
现在,一批新生代葡萄酒种植者正在致力提高酒的质量。他们减少葡萄收成量以便集中经营其产品。
一瓶波尔多AOC往往价格不菲,且其质量并不每每让人称心如意。卢瓦尔的葡萄酒性价比则很高。在法国,一瓶6欧元的上等好酒不是稀奇的事。
卢瓦尔葡萄酒的多样化是它一个显著的特征。我们先介绍其不同产地的差异之处。
卢瓦尔(Loire)产地
我们挑选了卢瓦尔河谷(ValdeLoire)主要的AOC做稍微的陈述,稍后我们会详细介绍每个产区的情况:每个产区主要的AOC,使用何种葡萄品种以及葡萄酒的特征。
南特区(Lepaysnantais)
三种AOC:MuscadetdeSèvre-et-Maine,MuscadetdesCoteauxdelaLoire,Muscadet。注:Muscadet意为麝香干白葡萄酒。
这三种AOC很相像,都是干白葡萄酒,清淡,微微带点气泡。使用的葡萄品种是MelondeBourgogne(在该地区被称为Muscadet)。
命名为MuscadetdeSèvre-et-Maine的麝香干白是南特区最好的葡萄酒之一。这种酒便宜,要在新酒时尽快饮用。
安茹(L’Anjou)
安茹的很好地诠释了卢瓦尔河谷多样化的特征。这里的酒种类繁多,几乎囊括所有。
两个命名机制
Anjou:叫做Anjou的AOC指由Chenin葡萄酿的干白,由Groslot酿的玫瑰红,由Gamay或者Cabernet酿的红酒。
Anjou-Villages:命名为Anjou-Villages的AOC集合了Anjou区最好的产地,使用Cabernet-FrancetCabernetSauvignon葡萄来酿红酒。我们也可以找到用Savennières酿的干白,但它不是卢瓦尔区最可称道的酒。
Cteauxdel’Aubance,CoteauxduLayon,Bonnezeaux和QuartsdeChaume:这些酒柔和而香甜,非常特别。它们是百分百由Chenin葡萄酿制而来的。有趣的是从一个产地到另一个产地,从一个种植者到另一个种植者,他们的葡萄酒相似而不同,变化的空间无穷大,实在很妙。索米尔(Saumur)
Saumur:由Chenin酿成的干白。这种酒清淡,价格不贵,质量相对比Anjou的干白好一些。我们不推荐该命名下的红酒,因为它们往往淡而无味,浅薄不经品味。
Saumur-Champigny:该命名下的红酒果味浓,有时候稍显甜味,带有典型的红色浆果香味:醋栗,覆盆子和香堇。
CoteauxdeSaumur:该命名下的红酒很柔和,质量出乎意料地好,但销售的地方有限。
SaumurMousseux和CrémantdeLoire:第一个命名快从市场上消失了,所以第二个从此可以独占卢瓦尔河谷的所有葡萄。Crémant,顾名思义,是香槟型葡萄酒。我们认为该命名的酒重要性不大。
图仁(Touraine)
跟Anjou产区一样,这里也有各式各样的葡萄酒,也以出众的综合产酒能力著称。这里的红酒清淡,带果味。白葡萄酒由Chenin酿制,味道很特别。
Touraine:该命名的酒是由Gamay葡萄酿制的时鲜酒。红酒需要储藏若干年后饮用(掺兑:Gamay,Cabernetfranc和Malbec),酒香浓而酒体轻淡。白葡萄酒用的品种是sauvignonblanc和chenin。Chenin酒是甜酒中品质最好的。玫瑰红酒由Pinotgris,Pinotnoir,Gamaye和Pineaud’Aunis酿成。
Chinon,Bourgueil和Saint-NicolasdeBourgueil:主要产红酒。酒体柔软,果香浓,清淡,可储藏数年。好年份的AOC的品质出众。主要使用cabernetfranc葡萄。
MontlouisetVouvrais:产品是白葡萄酒,葡萄品种是chenin,但成酒之间变化空间很大。带有榲桲,杏仁和熟果的味道,非常特别,别处难寻。
卢瓦尔高地(LeshautsdeLoire)
三个命名体制
Sancerre:该命名拥有大量小块种植地。Sancerre白葡萄酒层次丰富,味道特别:桉树油,薄荷或者甘草。Sancerre红酒的浆果味突出,以樱桃和黑樱桃为重。这种酒经得起5年以上的储藏。Sancerre玫瑰红酒很温和轻盈,带杏子和浆果味。
如果圣埃米利永是:
一块石头,她将是石灰石,坚固而朴实
一种颜色,她将是赭褐色,既热情也含蓄
一种动物,她将是传说中的独脚兽,高贵而神秘
一种植物,她将是一株葡萄苗,挂着累累硕果
一种乐器,她将是低音提琴,低沉悠远深厚
|历史悠久的古城|
圣埃米利永,与他同名的酒是法国最著名的几大经典AOC之一。199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考察人员被其美丽的风景所吸引,决定将圣埃米利永城市及葡萄庄园一同列为世界文化保护遗产。
在法国众多的著名的AOC中,圣埃米利永可以说是一枝奇葩。就连新任的007英国绅士詹姆士·邦德(JamesBond)也决定弃Bollinger香槟不喝,改喝一级高等B级(PremierGrandCruClassé)的圣埃米利永Angélus。世界各地时尚界对此酒也极为推崇。酿酒界的精英明星,世界最贵的酒之一——米歇尔罗兰(FlyingWineMakerMichelRolland)就来自于此地。爱酒人的心肝宝贝白马城堡酒庄(ChateauChevalBlanc)和敖颂城堡酒庄(ChateauAusone)既是圣埃米利永酒的顶级代表,也位列于世界最优秀的酒庄行列。
圣埃米利永是怎样一个产地呢?为什么在法国酒业经济萧条的今天,它在爱酒人的心中仍然可以保持着“圣城”的地位呢?抱着这些疑问,我稍微收拾了行囊,便开始了为期四天的深入探访。
说圣埃米利永古城历史悠久一点不假,从公元7世纪建城以来,古城的建筑结构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引用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的一句话“他简直就是法国中世纪文化的露天博物馆”。和阿尔萨斯色彩缤纷明媚的建筑风格比较起来,有着清一色低矮石房加上赭褐色房顶的圣埃米利永就要显得古朴肃净得多。碎石铺成的窄路横七竖八地不成直线,让穿着高跟鞋的各国美女们仪态尽失。看起来不大的一座小城,中世纪时却是仅次于波尔多的繁华重镇。导游小姐告诉我们:今天一共只有200多人的小城在11世纪时期却有120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宗教人士,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入城时最引人瞩目的是高高的城墙的残骸(图3),这堵高墙高20米,长26米,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长城”。导游小姐笑着解释,并没有和中国的长城比美之意,只是一个历史的巧合。从剩下的一处古墙遗址,我们可以窥见他当日的辉煌。如今物是人非,只是墙下的葡萄园始终郁郁葱葱见证着岁月的流逝。
圣埃米利永古城等级é希治诔呛屯獬恰D诔俏挥谏蕉ゴΓ步懈叱牵辛私烫茫薜涝旱茸诮坛∷挥写淌亢凸笞逵腥幼M獬俏挥谏狡潞推皆Γ瞧矫癜傩蘸蜕倘司幼〉牡胤剑步械统恰N吮苊庋车幕旌希颂厥馇榭鐾猓话愕统蔷用袷墙谷ジ叱堑摹T诹降胤指畲Υ嬖谧乓桓鲂⌒〉墓溃蔷褪墙叱俏ㄒ坏耐ǖ溃诘笔被褂凶ㄈ俗な厥杖〗欠选K4娴梅浅5耐昝溃暝潞孟穸蓝劳嗽谒砩狭粝潞奂!/P>
城内著名的历史遗址当然数不清,最让人觉得神秘的却不在地面上,而是在地下。有谁知道圣埃米利永拥有欧洲最大的地下教堂和地下陵墓呢?
地下教堂就建立在圣埃米利永教士栖身的山洞处,是城内最神圣的地方。她在公元9世纪左右建成,拥有6个石灰石大柱底基,游人从地面上只能看到教堂的钟塔。这6根大柱是直接从整块石灰石上凿出来的,所以粗犷厚重大小不一,受力也不均匀。当时的教士在建造钟塔时计算错误,该建立在六柱中心的塔楼,却建立在四柱中心。因此削弱了教堂的承受能力。再加上石灰石吸水能力非常强,在降雨时储存在地下的藏水,天气干热时会通过与地面相连的6根大柱输送水分,让石灰石变得更加脆弱。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加上大革命的摧残,砥柱已经无法承受太大的压力。所以教堂决定在砥柱根基处用钢筋将其稳固。从1996年对外开放以来,地下教堂每年有选择地接待大约8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今天,她和印度的泰姬陵、布达佩斯的皇家花园等一同被世界文物保护组织评为100处面临消失危机的古建筑。
|美丽的传说|
一座美丽古城的背后总有一个美丽女人的故事。而圣埃米利永古城的历史则与一个叫爱莲娜的皇后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直到今天,她仍然是法国女性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象征与代表。
爱莲娜是圣埃米利永归属的阿基坦(Aquitaine)领地领主的女儿。当时势力强大的阿基丹那还没被归纳到法国版图里,1027年领主离奇死亡,同年刚满16岁的爱莲娜就被逼迫与12岁的法国国王成婚,同时阿基丹那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法国领土的一部份。
建立在权势阴谋上的婚姻往往是不幸的,尤其是美丽活泼的爱莲娜和一心想成为传教士的呆板的法国国王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婚后十几年,两人仅孕育了两个无法继承权位的女儿。美丽的爱莲娜不想忍耐也不屈服于所谓的命运,她向法国国王提出了离婚,这在法国历史上还是头一遭。试想一下今天英国的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离婚时所带来的惊涛骇浪,更何况爱莲娜还是阿基丹那领土拥有人,他们的离婚也就象征着法国领土的分裂。爱莲娜却顾不了那么多了,离婚同年,她不顾世俗言论和心爱的情人昂西二世成婚。
从此,英国和法国的命运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又或者这一切都在她的计算之内),两年之后,昂西二世成为了英国国王,爱莲娜由法国皇后变成了英国皇后。圣埃米利永作为爱莲娜的领地,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英国的领土。
1099年,爱莲娜和昂西二世的儿子JeanSansterre王子为了避免圣埃米利永的独立而决定与其签订协议,给予了他一些特殊的权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圣埃米利永拥有了特区的地位,从此可以自由主宰一切内务;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成为了一个既不属于英国又不属于法国的独立领地。
1099年时确定的版图包括了今天的8个小镇,这8个小镇也就是今天Saint-Emilion和Saint-EmilionGrandCru两个AOC的法定产区。与其搭界的Libourne镇的归属问题一直都存在异议,Libourne虽然在1099年时也被划分在内,可是今天镇内却同时产三种不同的AOC:Saint-Emilion,Pomerol和Fronsac,所以当地人谈到圣埃米利永AOC时,一般不会主动把Libourne计算在内。
圣埃米利永的酒
Saint-Emilion和Saint-EmilionGrandCrus两个AOC
史:
圣埃米利永美酒的历史非常久远,传说在高卢罗马时代,著名的诗人和哲学家敖颂(Ausone)就已经在圣埃米利永酿制葡萄酒。但是,圣埃米利永美酒的名声是在公元8世纪时期才确立的。要知道的是,法国每个产酒区都以圣凡桑(SaintVincent)作为酒业精神领袖,每年在不同的酒区都会举行一次圣·凡桑(SaintVincent)节来纪念他的功劳。圣埃米利永是法国唯一一个不庆祝圣凡桑节的产酒地,因为当地的居民只承认圣埃米利永传教士及其徒弟的功劳,所以每年圣埃米利永都会举行两次葡萄酒圣人庆典。
面积:
Saint-Emilion和Saint-EmilionGrandCru两个AOC一共拥有5400公顷的种植面积,年生产2500万公升的红酒,占波尔多AOC红酒生产总量的5%。
葡萄品种:
圣埃米利永不生产单一葡萄品种酒,而是用几种不同的葡萄品种调和而成。当地三种主要的葡萄是:梅洛(Merlot),品丽珠(CabernetFranc)和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当然,每一个葡萄品种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喜好,只有根据每种葡萄的特点选择种植的地方,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梅洛(Merlot):是当地种植最广泛的葡萄品种(占了60%的种植面积)。她比较喜欢凉爽和潮湿的黏土,所以种植在圣埃米利永城外阶地延向Libourne的公路一带。成熟的Merlot会给酒带来浓郁的颜色,酒精度和红果及黑浆果之类水果的芬芳,入口则让人感觉柔软,圆润。
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只占了当地10%的种植面积,特别喜欢干热的沙土或者是面向日晒方向的石灰黏土,她会给酒带来香料的味道。
Saint-Emilion和Saint-EmilionGrandCrus这两个AOC里还可以用其他两种葡萄:马尔贝克(Malbec)和卡蒙乃(Carmenere)。但是在当地几乎已经无人使用了。
然后再进行Elaircissage,这一步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绿色摘减(VendangeVerte)。剪掉每株苗上多余的葡萄串,只留下不到6串左右,以保证每串葡萄都能得到最多的养分。经过这两个步骤之后,每公顷土地上得到的葡萄汁蛑本褪巧僦稚佟/P>
我去的时候刚好是葡萄丰收季节,所以亲眼目睹了酒庄庄主们是如何重视葡萄质量的。我看到他们在使用一种叫Tabledetri的机器,所有摘下来的葡萄要分批去枝,一颗一颗地通过传送带,传送带上的工人挑选出稍有瑕疵的葡萄。他们告诉我,如果有25个人在剪葡萄的话,就会有将近20个人在传送带上挑选葡萄。
圣埃米利永也是法国唯一一个提出10年重新考量评比制度的AOC。也就是说,得到最高等级的酒庄如果在10年内酿的酒质量不稳定,重新考量之后可以给酒庄降级。在Saint-EmilionGrandCruAOC中,可以分为两个等级:GrandsCrusClassés和PremiersGrandsCrusClassés。今天一共有55座城堡属于GrandsCrusClassés,13座城堡拥有PremiersGrandsCrusClassés的殊荣。在这13座城堡中,只有ChateauChevalBlanc和ChateauAusone有资格列为A级,其他的11座城堡则都是B级。
2006年评比结果出来时,有5家酒庄没有通过苛刻的10年审查,将要降级。其中两家接受了这个几近耻辱的结果,和由它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要知道一级葡萄园和特级葡萄园的价格比没有列级的葡萄园的价格要贵10倍左右)。土生土长的圣埃米利永人都知道优胜劣汰的道理,只有每年保持最佳状态,才能保住级别。这也是为什么圣埃米利永酒能保持极高的国际声誉的根本原因。但是其中被降级的其他三家酒庄却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他们向商业法庭提起上诉,现在10年重审的老制度被暂缓施行,后果还是个未知数,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此外ChateauAngelus、Figeac和Pavie申请与ChateauAusone和ChevalBlanc同列PremierGrandCruClasséA,被遭驳回。
圣埃米利永AOC是名酒,稍微名不见经传的应该是圣埃米利永的附属产地酒(Satellite)。之所以叫附属产地,是因为这些产地的气候土壤环境与圣埃米利永非常相似,地理位置接近。这些酒远远没有他们的兄长那么高不可攀,但是也有很好的产品,性价比非常不错。建议没有机会经常品尝GrandCruClassé的朋友,也可以用物美价廉的附属产地的酒来过过瘾。这些产地一般都会把圣埃米利永的名字写在标签上,所以对不知内情的人会造成一定的混淆。值得强调的是,附属产地的酒不全比圣埃米利永AOC的质量低,价格低、酿酒人的因素很重要,所以要以自己的喜好做为参考标准。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附属产地的情况:
首先要知道的是,所有附属产地的酒都以村庄的名字作为AOC命名,AOC内部没有评比制度,所以不存在高山圣埃米利永GrandCruClassé或是PremierGrandCruClassé的情况。四个村庄有权生产附属圣埃米利永酒:高山圣埃米利永(MontagneSaint-Emilion),吕萨克圣埃米利永(LussacSaint-Emilion),毕奢甘圣埃米利永(PuisseguinSaint-Emilion),圣乔治圣埃米利永(SaintGeorgesSaint-Emilion)。不管是用法语还是中文“附属产地”都是一个比较贬义的词,所以今天AOC圣埃米利永职业联合协会希望联合其他“附属产地”村庄建立一个共同的工会,以期改变其形象。
参观两个一等特级酒庄:
ChateauBeau-SéjourBécot
第一次去参观ChateauBeau-SéjourBécot时,是在今年6月波尔多世界酒类博览会期间。
当时应邀出席两年一次的一等特级圣埃米利永酒庄联合招待晚宴(LesPremiersGrandsCrusClassés),出席的有除了傲颂酒庄(Ausone)以外的另12座一等特级城酒庄庄主。当时夜幕深沉,印象里只留下点点烂漫的烛光和深邃的酒窖的痕迹。倒是延续到凌晨3点的丰盛晚宴和那瓶1975年的白马酒庄的酒给记忆添加了几分色彩。对这位盛情待客的东家觉得多多少少有些过意不去,便期待着能有机会再好好的参观一次。
1760年时,ChateauBeau-SejourBécot(不要和ChateauBeauSéjour混淆了,ChateauBeauSéjour也是一等特级酒庄B级)在圣埃米利永安家落户了,1985年米歇尔贝科(MichelBécot)将酒庄事务交给他的两个儿子GérardBécot与DomniqueBécot打理他的女儿朱丽叶(JulietteBécot)则在2001年加入家族企业。在子女们细心经营下,城堡酒庄在1986年升级为一级特等酒庄B级,1996年和2006年重审时保持原有等级。
虽然贵为圣埃米利永最优秀的酒庄之一,却仅仅拥有16公顷葡萄园。很显然,为了集中精力保持CaateauBeau-SéjourBécot的名声和实力,酒庄庄主不愿意扩充种植面积。目前在中国还没有销售。
酒庄2005年的年份酒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好评:Parker给了95分,WineSpectator给了94分(满分为100)。
距离圣埃米利永的钟塔地标不远处,ChateauAngelus就坐落于pieddecte斜坡旁。ChateauAngélus是BouarddeLaforest一家四代投入许多心血传承下来的成果。酒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之后BouarddeLaforest家慢慢地一点一滴增加酒厂的面积,才有今日的规模。目前酒厂由HubertdeBouarddeLaforest经芾怼/P>
其实在1990年之前,ChateauAngélus并不是叫现在这个名字,而是ChateauL`Angelus,多了一个L在前方。现任庄主HubertdeBouarddeLaforest之所以决定将酒庄更名为ChateauAngélus是因为在进入电脑时代后,ChateauL`Angélus在价目表中将会被列在L行而不是原本最上方的A行。
庄主HubertdeBouarddeLaforest对于中国市场期待非常的大,从1987年第一次到中国旅行时就决定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来中国发展。直到2003年,第三次来华旅行之后才找到合作机会。从2004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到中国。当时,金钟庄在国内年销售额仅有5箱,5年后的今天发展到几乎和日本同等数量,他说,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金钟庄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今年更是借着007的势头很长了威风。在11月17日首映的第21部007影片《皇家赌场》中,新一任007丹尼尔·克雷格选择了1982年的Angelus红酒!在由蒙特卡罗去往皇家赌场的列车餐车上,邦德和新任“邦德女郎”维斯帕·琳德一起用餐时,这瓶红酒以特写的方式出现(酒标有一个大金钟)。身兼波尔多酒庄联合会(UGCB)会长的酒庄庄主赫伯特·德·布尔代表示:“我们的酒将被亿万观众看到,这将给Angelus树立起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形象。”
参观三个特级酒庄:
ChateauGrandCorbinDESPAGNE
GrandCorbinDESPAGNE今年晋级了,从圣埃米利永AOC上升到GrandCruClassé。但是DESPAGNE先生是委屈的,他的酒的质量是有目共睹的,甚至可以与最好的一级特等不相上下。由于接手经谱崭0多年,所以在10年一次的评比中以质量不均匀而被一级特等拒之门外。
1665年DESPAGNE家族在Saint-Emilion定居,毫无疑问是Saint-Emilion现存的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家族世代酿酒,但是直到19世纪末期GrandCorbinDESPAGNE的名字才出现。此后1895年,1900年,1904年和1905年他们的佳酿连续在巴黎品酒会上得奖。
DESPAGNE先生不是商人,他是有国家文凭的酿酒师。所有酿好的酒都在灌瓶贴标以后就交由酒商(Negoce)去经!懊扛鋈硕加凶约旱闹耙担芯衲鸷镁凭筒荒苋亩意。”他研究了每一片土地的土壤层和地下土层以了解土地对酒的影响/P>
GrandCorbinDEASPAGNE的葡萄庄园位于Saint-Emilion和Pomerol交接之处,所以多了几分Pomerol的刚劲细腻,少了几分柔弱。
他期待有一天GrandCorbinDESPAGNE的酒能在中国上市。
ChateauChauvin
很多人都喜欢将红酒比喻成女人,可是在真实的世界里,这一行业往往是男人的天下。在法国,从事品酒和侍酒行业的女人佼佼者是屈指可数的。按照在摩洛哥举行的“女性与酒评”活动的组织者的说法,“我们的意见往往不会被正而八经地接受。”ChateauChauvin城堡之所以著名,不仅仅是因为从1954年开始就一直被评为GrandCruClassé,从来没有被降过级。也是因为,酒庄的庄主是两位女士。城堡因为有了两位女人的故事而变得格外有趣。
她们一个是金发女郎,一位是黑发,一个是药剂师,一个则是麻醉师。从外表上来看,没有什么能将她们和酒联系起来的东西。在父亲过世时,眼见着家族企业将被变卖,她们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离职重新读书,转变工作。金发的MarieFranoiseFEVRIER决定读葡萄生长研究专业,而黑发的BéatriceONDET则决定攻读酿酒专业。两个年过半百的姐妹,90度转折的人生,爽朗的个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质量不变的酒,让她们赢得了圣埃米利永地区所有酿酒人的尊重。
Chauvin城堡拥有12公顷半的葡萄庄园。1998年,姐妹俩在原有的庄园边缘又收购了一片拥有2.34公顷面积的葡萄园。这一片庄园种植的是老葡萄藤,产的酒是“VieuxChateauChauvinSaint-EmilionGrandCru1998”。面对此酒的质量,法国INAO在经过考察后于1999年给予这2.34公顷葡萄园的酒用ChateauChauvin名字的允许。如今,Chauvin城堡的正式面积是15公顷。
Chauvin城堡每年仅生产55000瓶的酒,有时候由于年份欠佳,产量还要减少许多。“我们决定接手家族企业,目的是酿更好的酒,如果葡萄的质量达不到我们苛刻的标准,我们情愿在那一年不酿酒!”坚决果断,这也是Chauvin城堡在她们接手的十年里得到世界各国酒评家好评的原虬桑/P>
ChateauPressac
去之前,他们特意提醒我,带上相机,我们要去参观的是一个真正的城堡。虽然已有心理准备,到达时还是被吓了一跳,简直就是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么气势辉煌的古堡!典型的中世纪风格,四周被城墙给围筑起来,设有下人房。各面都有一扇城门。只是位于城堡左翼的仓库,改造成了今天现代化的酿酒作坊。正值葡萄丰收季节,忙忙碌碌的人来来往往,给这座过于美以至于不现实的城堡增添了一点凡间的气息。
接待我们的正是城堡主人,没有西装领带,一件白色的衬衫,一副银白色的眼镜,一脸和蔼的笑容,很是亲切。如果没有事先查查他的资料,很难将眼前这位大伯和城堡的主人,酒庄的庄主,圣埃米利永行业协会的副主席和法国一个叫DARTY的连锁电器专卖店的前任总裁这一系列头衔联系起来。
Pressac城堡位于SaintEtiennedeLisse小镇,一共拥有42公顷的葡萄园,位于一座山丘上,比Dordogne的地势要高80米左右。葡萄园主要分布在三种不同的地势上,山顶平原狡潞蜕降灼皆。山坡的优势就是可以让多余水分流失,不会蓄水。而且其山坡大多处于南边向阳面,日光充足。山顶平原χ饕涤惺彝林剩麓笥晔保忌傅酵林噬畈悖换岜黄咸迅铡/P>
一般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春天葡萄发芽时是会有结霜被冻坏的危险。但是由于Pressac地势特殊,不仅不会受到春霜的威胁,而且也免于北面和南面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JeanFrancoisQUENIN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他除了种植圣埃米利永酒最常用的三个葡萄品种:Merlot,CabernetFranc和CabernetSauvignon以外,还小面积的种植了Carmenere和Pressac这两个稀少的品种。在餐桌上他向我透露,主要还是为了好玩。所以,他就成了唯一一个在圣埃米利永酿Carmenere和Pressac单一品种酒的酒庄主。也是为了好玩,在感叹Carmenere的油腻和Pressac的单宁凸出以后,他将两种酒混合在一起。简直就是绝配!“这种混合给了我一个新的点子,今后我要酿一种50%Carmenere和50%Pressac的酒”他兴奋的说,“这两种有缺点的酒结合在一起竟然成了这么让人赞叹的完美组合。”他说的只是酒,我却联想到了人。看到在他身边端坐着的太太,受尽病魔的摧残,如今只能借助拐杖行走,已经只会微笑和说“对”这个词了。他们还是那么的安祥和谐,不离不弃。Pressac给我的感觉是外在的仙境,内在的温馨。
参观毕奢甘圣埃米利永
(PuisseguinSaint-Emilion)的酒庄
在圣埃米利永最具代表性的几个酒庄转了一圈以后,就想去看看他的附属产区,旅游局向我推荐了一个在毕奢甘圣埃米利永(PuisseguinSaint-Emilion)名叫Branda的酒庄。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美国,见到的酒庄庄主就更美国。
一直和葡萄农,酿酒师,品酒师等人打交道,马上就觉得他气质不同。当然,说他美国人是夸张了一点。稍做打听,果如其然,ArnauldDELAIRE先生是房地产经销商,在10年前追随妻子来到圣埃米利永地区,从此便改行“做起了酒生意”。虽然是半路转行,却也做得像模像样。Branda酒庄和他在LussacSaint-Emilion拥有的另外一个Chambeau城堡一共拥有44公顷的葡萄园,是这两个地区最大的四大酒庄之一。Branda这个名字来自于中世纪的拉丁文,Brandes或是Brandat,象征着贫瘠和不肥沃的土地。但是这么贫瘠的砾石土,卵石,黑火石和黄火石,加上石灰石,就是圣埃米利永最好的种植葡萄的土质。
Branda城堡建立于19世纪初期,两层建筑,朴素优雅。它位于110米的海拔高处,处于高坡地段边缘,周边的田园风景非常优美。为了保证酒的质量,ArnauldDELAIRE先生聘请了圣埃米利永地区最富盛名的酿酒师之一MichelPuzio来指导工作。
酒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Branda在美国更是广受欢迎。“美国人每次喝我的酒都赞不绝口。”喜欢交流,说一口纯正美语的他与Parker交情也不错。他的酒也被Parker评为“性价比最好的50种酒之一”。
“虽然Branda城堡酒庄不位于圣埃米利永法定产区,但是我们拥有最好的土地,先进的机械生产设备,一流的酿酒师,所以酒的质量绝对可以和最好的圣埃米利永相比。但是,由于我们处于附属产区,所以价格要比一般的圣埃米利永低很多。”虽然还是有些无奈,但是ArnauldDELAIRE并不气馁。今年,他还花重金将所有酿酒和储藏酒的作坊墙壁全都重新用环保漆涂了一遍。“你知道,酒是有生命的,它会呼吸。如果储藏室内墙壁上涂的是环保漆,酒就不会感染轻微的异味。”
追溯源头,其实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罗马人来到此地之前就已经有了酿酒的文化。罗马军团改进了当地的酿酒方法,使其能满足军队的需要。之后,西哥德人与摩尔人先后占领里奥哈,在摩尔人的统治下,葡萄酒的产量锐减,直到12世纪末才恢复了葡萄酒的贸易。里奥哈是通往天主教圣地(SantiagodeCompostela)的必经路,教会仪式衍生出的需求,开启当地的酿酒事业。当然,如今再喝里奥哈的酒,那种严肃紧张的教会气氛已经荡然无存,但那份对自己土地的神圣热爱却留了下来。
一直到1850年之前,里奥哈还是维持着以脚踩汁的传统酿酒方式生产简单易饮的新鲜红葡萄酒。1850年,一位名为LucianoMurreita的西班牙侯爵从波尔多购买了大量橡木桶,并引用波尔多的酿酒技术,开始了里奥哈酿酒史上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而19世纪50年代,根瘤蚜病几乎让法国葡萄园全军覆没,因此,波尔多的酒商们不得不跨越比利牛斯山找寻可替代的产区。他们到里奥哈地区寻找优质的葡萄,同时也将栽种与酿造的技术带到了西班牙,里奥哈与波尔多的渊源就此开始,跟着这些酒商一起到来的就是更严谨的酿酒技术,以及更精良的酿造设备了。从此,里奥哈的葡萄酒逐渐转向更复杂、更耐久存的形态。
葡萄酒说到底都是需要你尝试过才能体会的东西。至于里奥哈的魅力,当你有一天,踏足在西班牙的土地上,被这里的阳光、快节奏的语言、美味的西班牙小吃(Tapas)、西班牙生火腿、以及似火般的佛朗民哥舞裙包裹的时候,你定能深切体会到这独一无二的的迷人,那是一种带着民族性的葡萄酒,无法将它单独割裂来评价。
地理位置
讲到西班牙,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产区就是里奥哈。这片被称为西班牙波尔多的土地,是西班牙成名最早,也是最大的优质葡萄酒产区。
它位于西班牙北部埃布罗河(Ebro)上游,埃布罗河为优质葡萄的生产提供了非常好的自然条件,阿洛城(Haro)的周边尤为优越。这个小城位于埃布罗河和其支流提隆河(RíoTirón)的交汇处,而后者的一条更小的支流就是奥哈河(RíoOja),里奥哈地区即是因此地而得名。产地北面的坎塔布里亚山脉(SierradeCantabria)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埃布罗河(Ebro)则为两岸的土地提供了最好的滋养。
气候
这里的气候对于葡萄的种植其实是严酷的,差不多是在葡萄能成熟与不能成熟的边缘,如果没有坎塔布里亚山脉有如一面厚石墙般挡住北方吹来的寒冷大西洋海风,里奥哈的葡萄藤势必很难存活。此区最西北边的一些葡萄园有时根本无法成熟,但东边,多亏了来自地中海的温暖海风,即使是海拔高达800公尺(根据《世界葡萄酒地图》)的葡萄园也能完全成熟。
里奥哈介于北方凉爽湿润的大西洋气候与南方炎热干燥的气候之间,阿拉维萨里奥哈和上里奥哈的葡萄园位于北部较高的台地上,拥有阳光明媚的温暖春天、炎热漫长的夏天、凉爽的秋天以及寒冷的冬天。下里奥哈相比之前两个产区,气候更加炎热干燥,所以葡萄成熟相对早,酒的酒精度高,酒质浓厚,属于粗犷型的里奥哈酒。
产区与品种
以本区首府洛格罗尼奥(Logroo)为中心,里奥哈分为三个次产区-上里奥哈(RiojaAlta)、阿拉维萨里奥哈(RiojaAlavesa)以及下里奥哈(RiojaBaja)。土壤则多含白垩(石灰质)、以及富含铁质的粘土、还有一些沙岩土,阿尔瓦里奥哈以含铁质的冲积土为主。
这里产的葡萄酒四分之三是红酒,其余是15%的玫瑰红酒(Rosado),以及10%的白酒,被允许用来酿酒的有七个葡萄品种,全都是本土品种:用来酿红酒的田帕尼优(Tempranillo)、格拉希亚诺(Graciano)、马苏埃罗(Mazuelo),也就是卡里涅拉Cariera)、加尔纳恰(Garnacha)。虽然此地也种植了少量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但多半是当年波尔多商人来此试种的遗留产物,并不轻易地被允许添加到酒当中。
里奥哈同样出产白葡萄酒,只是产量和知名度都远远不如这里的红酒。葡萄品种主要是酸度高、抗氧化、带来简单清新口感的维尤拉Viura(也叫马卡贝欧Macabeo),常与高酸度品种混合的白加尔纳恰(GarnachaBlanca)以及玛尔瓦希亚(MalvasiaRiojana)。
酒款分级
里奥哈的红酒分成四个形态,有年轻新鲜,不经橡木桶或只有短暂橡木桶陈放的新酒(VinoJóven);在橡木桶中熟成至少12个月,加上瓶中熟成共24个月以上的佳酿(Crianza);在橡木桶中熟成至少一年,加上瓶中熟成三年共以上的陈年酒(Reserva);以及只有在极佳年份生产,在橡木桶中熟成两年以上,加上瓶中熟成共五年以上的特级陈年(GranReserva)。里奥哈的有着成熟的草莓、覆盆梅果味,并带有温暖的橡木味。
当然,除了著名的红葡萄酒之外,白酒多半酿成顺口易饮,口味新鲜中性的风格,但在橡木桶中熟成的里奥哈白酒经过十年到二十年的橡木桶与瓶中培养会变得更丰富细致,足以与顶级波尔多白酒互别苗头。
1)阿空加瓜谷(ACONCAGUAVALLEY)
这个山谷靠近阿根庭的山也是智利最高的山脉之一,达到6958米,这里的气候相当稳定,采光足,没有霜害的风险,这也是酿造优质酒的一个好的天然条件,最早发现这个山谷的是位叫MAXIMIANOERRAZURIZ的人,在1870年这里就开始种植了红色的酿酒品种,2003年开始种赤霞珠,这里的红葡萄色泽深,单宁出色。种植面积约1025公顷,红白比例为87/13。
2)卡萨布兰谷(CASABLANCAVELLEY)
近几年来这个产区出了不少出色的葡萄酒,也是智利唯一一个白葡萄种植多于红葡萄的地区,好的智利白葡萄酒大多来自于这个产区,特别是长相思和霞多丽,非常清新的柠檬香是它们的典型特征。这个产区位于圣地亚哥和智利主要的港口城市VALPARAISO,另外这个港口城市还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这个产区的特点自然是温度低,在植物生长时期这里的平均温度不会超过20度,早晚温差达19度,这种气候很适合于种植白葡萄和黑比诺。每年降雨量为542毫米。共有3693公顷左右葡萄园,红白比例为32/68。
3)圣.安东尼谷(SANANTONIOVALLEY)
这是个比较小的产区,这个名字同样也是港口城市的名字,靠近海边,1998年一家叫LEYDA的酒厂开始在这里建立,随后另有一些酒厂跟进,这里气候的特点是温度不高,能使葡萄慢慢成熟,白葡萄和黑比诺很适合这里。共有289公顷左右葡萄园,红白比例为40/60。
4)米埔谷(MAIPOVALLEY)
这是智利最古老的葡萄种植区,19世纪开始葡萄种植,境内偶知名的CONCHAYTORO、TARAPACA、COUSINOMACUL、SANTARITA等等酒厂。这是一个横向的山谷,从安第斯山向下直达太平洋,东部的海拔为1000米,西部为500米,天然的坡度使不同的区域种植不同的品种,位于安地斯山脉的丘陵地带葡萄园是出产智利最佳赤霞珠的地方。
这里具有温和的地中海气候,夏天和秋天干燥,收获季节没有下雨的风险,在葡萄的生长期日夜温差达20度,是理想的葡萄种植地。葡萄种植面积约有10461公顷,红白比例为84/16。此为前两年的统计数据,估计如今扩大了不少.
5)卡恰铺谷(CACHAPOALVALLEY)
这个山谷的葡萄园是安地斯山脉下最佳的葡萄种植地之一,具有很佳的条件种植红葡萄品种,因为该山谷的地形给予了不错的气候条件,比如说热的地区如LASCABRAS和PEUMO,那里可以发现最佳的智利卡曼纳。
这里有的时候春天会下雨,但是没有霜害的危险,夏天的温度适中,葡萄成熟缓慢,使得种在这里的赤霞珠能得到圆润的单宁,酒体也很丰满的酒。共有9377公顷左右葡萄园,红白比例为87/13。
6)空加瓜谷(COLCHAGUAVALLEY)
这里也是传统的很重要的葡萄酒产区,相当于美国的那帕,这里适合于种植不同的葡萄品种,区内有不少有名的酒厂,比如说:CASALAPOSTOLLE、MONTES、LOSVASCOS等等。
该区的中心城镇名为SANTACRUZ,城镇中心有很着代表当地历史以及葡萄酒历史的博物馆以及以此命名的酒店,而多数酒庄都离该城镇不远,以红葡萄最为出色,日前该地方正成为葡萄酒旅游的胜地。而区内另外一个城镇SANFERNANDO的地方,气候较SANTACRUZ凉一点,这里有出产出色的黑比诺,而且几家酒厂特别强调生态葡萄园。此地种植面积约为21084公顷。红白比例为90/10。
7)库里科斯(CURICOVALLEY)
CURICO在当地的马谱其(MAPUCHE)语中指的是“黑水”的意思,这里是智利重要的农业中心地带。由三幅地势构成:安第斯山脉,中央平原,沿岸山脉。葡萄园集中在中央平原和沿岸山脉的山坡上。此区的气候为潮湿的地中海气候,受太平洋的反气漩影响,早上有薄舞,白天温度高,晚上凉快,日夜温差到15度。这里的白葡萄有着较好的酸度,特别是长相思。这里较为温暖的山谷如LONTUE出产高品质的赤霞珠。特别是一些老葡萄园,还有一些80年的老树。种植面积约为18422公顷,红白比例为69/31。
8)莫莱谷(MAULEVALLEY)
这是智利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目前达到28456公顷。此纵向的山谷广阔而丘陵起伏,受沿岸山脉的保护,东面的边际为安地斯山脉,潮湿的地中海气候为冬季带来了大量的雨量,平均年降雨量为730毫米,冬季后是悠长的夏日,干旱,阳光充分,气温高,年平均气温达14度,一月,最高温度到32度,日夜温差到15-18。
Maipo区是智利酿酒历史最古老的地区,同时这个区域也被分成了几个分治区域。那里红葡萄,尤其是CabernetSauvignon加本苏维翁拥有独特的口味,每年不时会有佳作产生。
这个大区内我的首选品牌:
ConchayToro这家厂牌在智利全境拥有多家红酒企业。在这个品牌下出产的众多红酒中,要数Maipo区出产的顶级红酒Almaviva最具盛名,这款酒的成功其实还要归功于与法国红酒世家Mutou-Rothschild企业的成功联姻。
其他知名的品牌包括VinaPorta,SantaCarolina等。
CasaLapostolle来自Rapel谷,其种出产的佳酿中括智利最优秀的Merlot梅洛和CuvéeAlexandre起泡酒。他们还产出其他种类的红酒,但是品质上做到最好的还是之前提到的几个葡萄种类。
SantaRita(Maipo和Rapel区)这家酒庄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八十年代末发展迅速,其产于Rapel谷的极富特色的Carménère红酒拥有世界范围的忠实消费者,同时这家酒厂的CabernetSauvignon加本苏维翁也获得欧美多家品酒杂志高分的赞誉。
ConoSur(Chimbarongo)盛产的性价比高的红酒。
香槟(CHAMPAGNE)位于巴黎东北郊大约100英里处,出产号称“酒中之王”的香槟酒,从公元3世纪起,香槟地区开始生产红、白葡萄酒,直到1700年才第一次开始生产香槟酒,用于生产香槟酒的葡萄品种主要来自必奴葡萄家族,品种有黑必奴、默尼埃必奴和白必奴。香槟酒是葡萄酒完成发酵以后,进行倒桶、澄清和混合调配,然后将调配的葡萄酒加上甜味,装瓶后再经二次发酵,此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便溶解于葡萄酒中,这就是香槟酒在开瓶时会产生泡沫的原因。陈年香槟酒在上市前必须至少装瓶储存3年左右。香槟地区是香槟酒的产地,根据法国法律只有香槟地区出产的香槟酒才能称为香槟酒,其他地区出产的同类酒只能称为“发泡葡萄酒”。
酿造香槟酒的主要葡萄品种
白葡萄:霞多丽(Chardonnay)红葡萄:黑品乐(PinotNoir)。莫尼耶品乐(PinotMeunier)
类别
只有在法国香槟地区被命名为香槟产区葡萄酒(A.0.C.)的,为香槟(Champagne):最好的十七个村庄被列为特级葡萄园(GrandCru);仅次的四十个村庄则被列作一级葡萄园(PremierCru)。
风格/口味
罗纳河谷产区历史悠久,是法国最早的葡萄酒产地。考古表明,早在公元一世纪,随着罗马人征服高卢,罗马人就发现了罗纳河谷两岸是种植葡萄的宝地,这里成为法国葡萄酒的发源地。100多年后,葡萄种植才传到波尔多等地区。公元十四世纪,罗马教廷纷争,教皇移居罗讷河谷地区,在其首府阿维农居住,共有7位教皇在此历经百年,并先后修建了"教皇宫"和夏宫"教皇新堡"。为了满足教廷所需,邻近的葡萄园不断改良葡萄品种和酿造技术,使罗纳河谷产区的葡萄酒质量突飞猛进,产生了如"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这样的名酒。
罗纳河谷产区的葡萄酒丰富多彩,其红葡萄酒以口感浓郁、略带辛辣为主要特征。有人认为它适合搭配中餐的川菜。罗纳河谷产区沿罗纳河谷的狭长地带自北向南呈条状分布,长约200公里左右,其北部与勃艮第产区接壤,北罗纳的酒与勃艮第酒相似,以单一品种葡萄酒或二至三种葡萄调配酒为主;其南部沐浴在地中海的阳光和海风之下,以多品种葡萄调配而成,有的甚至用13种葡萄品种。在法国,罗纳河谷产区的葡萄酒酒劲最大。世界上酒精度最高的葡萄酒就产自其南部地区,酒精度为16.2度。这主要归因于其南部独特的鹅卵石地貌,鹅卵石白天吸收太阳阳光热量,夜晚再散发给葡萄树,使葡萄更加成熟,酒精度高。
在勃娇莱(Beaujolais)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推出的BeaujolaisNouveau红酒使此地闻名於世,各大酿酒厂会竞相争先推出新酒。此地区全年均盛产顶级美酒。
依据葡萄原产地和品质,勃艮地产区可分为五种法定产区:大区域法定产区,较细区域法定产区,村庄法定产区,一级葡萄园和特级葡萄园。
罗曼式的修道院、昔日公爵的领地、玻璃瓦的城堡、迷人的村落,这一切都使勃艮第(Bourgogne)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遗产和历史的地区。尚贝丹城Chambertin)、伏旧园(ClosVougeot)、罗曼尼——康帝(Romanee-Conti)或者是柯尔通(Corton):这些都是一些世界知名的葡萄酒牌子,他们的葡萄园聚集在方圆不大的博纳山坡(Beaune)和努伊等地。
勃艮第产区的葡萄酒力道浑厚坚韧,与波尔多葡萄酒的柔顺恰相对立,被称为"法国葡萄酒之王"。
勃艮第产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好:勃艮第产区属大陆性气候,与波尔多的海洋性气候不同,但仍不失为好葡萄产区。
勃艮第产区是与波尔多产区和香槟产区齐名的法国三大代表产区之一
与波尔多产区的调配葡萄酒不同,勃艮第产区的葡萄酒以单一品种葡萄酒为主。与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相比,勃艮第产区的酒物美价廉,法国人自己更喜欢喝勃艮第产区的酒。
夏布利CHABLIS次产区因位处北部,气候寒冷,其出产的白葡萄酒很有名。
其薄若莱次产区的薄若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是"越新越好喝",世界闻名。
勃艮第地处法国内陆的大陆性气候区,地理位置也较波尔多偏北,所以气候较为寒冷,可以说已经接近红葡萄种植的极限位置,适合酿造单一葡萄品种的葡萄酒。主流德红白葡萄各仅有一种,红葡萄为黑皮诺(PinotNoir),白葡萄为霞多丽(Chardonnay),非主流红葡萄品种如佳美(Gamay),非主流白葡萄品种如阿力高特(Aligote)、灰皮诺(PinotGris)和白皮诺(PinotBlanc)等,都仅仅占非常少的种植面积(同时,在勃艮第一个很有意思的法律规定是:作为白葡萄品种的灰皮诺(PinotGris)和白皮诺(PinotBlanc)只能加入红葡萄酒的调配,既不能用来单独酿造白葡萄酒,也不能和霞多丽混合)。黑皮诺是公认的脆弱娇贵、难以种植,全世界也公认的在勃艮第才有最佳的表现。除了在勃艮第用以酿造红葡萄酒之外,就要以法国的香槟区种植最为广泛,另外,目前在新西兰和美国的俄勒冈州(Oregon)和加州海岸的种植潜力也倍受瞩目。
勃艮第的土质也相对比较单一,以石灰质黏土和砂质土为主,但土质的微妙差别确实最为复杂的,两个葡萄园可能仅相隔数米,但酿出的酒却天差地别,这也就是为什么勃艮第的分级是将土地作为分级中的关键的环节。
勃艮第产区包含101个AOC法定产区,562个一级葡萄园,33个特级葡萄园和4000多家酒庄。“勃艮第无低等级酒”,勃艮第这101个AOC法定产区在数目上占到了全法国400多个AOC产区的四分之一,但实际上葡萄酒的年产量仅仅达到了约6%而已,绝大多数勃艮第葡萄酒都是属于AOC等级,地区餐酒“VindePays”的产量非常少。
勃艮第下级产区细分
虽然勃艮第有101个AOC子产区,但归总起来可以分为5大子产区,从北向南:
-夏布利(Chablis),因为气候寒冷,只出产白葡萄酒;-夜丘区(CotedeNuits),主要出产红酒,并且是全世界最顶级的黑皮诺红葡萄酒产区;-伯恩丘(CotedeBeaune),红白葡萄酒都产,霞多丽(Chardonnay)白葡萄酒也是全球顶尖之作;-夏隆内丘(CoteChalonnaise),出产圆润好喝的红白葡萄酒,虽非顶级,但也不乏优质好酒;-马贡区(Macon),气候温和,黑皮诺葡萄已经较难有出色表现,以霞多丽白葡萄酒为主;
勃艮第葡萄酒的分级是按照葡萄园的等级划分的,分为4个等级,这4个等级在酒标上都会有标识:
1)一般的地区性AOC酒:地区性AOC酒占到了勃艮第整体产量的52%,其白葡萄酒大概占55%。与法国其它的地方性AOC的唯一性不同,勃艮第的地方性AOC总共有23种,除了马贡(Macon)地区,酒标上都会标识出“Bourgogne”字样;可归纳为以下7种命名方式:
命名方式
以葡萄品种命名如BourgogneAligote以酿造方法命名如CremantdeBourgogne以葡萄酒颜色命名如BourgogneRose以产区位置命名如BourgogneCoteChalonnaiseMacon以酒出产的村庄名命名如BourgogneChitry以混合不同品种命名如BourgognePasse-Tout-Grains以一般性品质命名如BourgogneGrandOrdinaire或BourgogneOrdinaire
2)村庄级AOC酒:村庄级AOC酒仅占到了勃艮第整体产量的约35%,其白葡萄酒大概占66%;勃艮第目前有44个村庄级AOC,马贡区和夏隆内区各有5个,夏布利有1个,其余的都在金丘区。酒标上会标示村庄名,如CotedeNuitsVillages、Gevrey-Chambertin;
3)一级葡萄园酒(即PremierCru或1erCru):PremierCru或1erCru等级的酒占到了勃艮第整体产量的约11%,虽然每个葡萄园的面积并不大,但数量很多,有562个且数目还在不断增加;酒标上会标示“村庄名称+PremierCru(或1erCru)+葡萄园名称”,如Gevrey-Chambertin1erCruClosSaint-Jacques;
4)特级葡萄园(即GrandCru):GrandCru等级酒仅占到了勃艮第整体产量的2%,此类酒在酒标上不会标示村庄名字,有时也没标示“GrandCru”,通常只会标示葡萄园的名字,如Musigny、LaTache;
葡萄园的等级高低并不是唯一决定勃艮第葡萄酒优劣的因素,生产者的影响往往更大。因此,在挑选勃艮第酒的时候,生产者应该是第一考虑的问题,其次才是葡萄园等级。
除了有这些佳酿外,勃艮第地区还是一个美食天堂,就连法国人本身也称它为“美食汇萃之地”,可谓出类拔萃。勃艮第地区的特色美食有红酒葱烧牛肉(BoeufBourguignon)及红酒烩鸡(CoqauVin)。此外,还有夏洛莉牛肉(Charollaisbeef)、伯黑斯鸡(Bressechicken)、法国蜗牛、芥酱、姜饼……各式美食不能尽录,全部教人大快朵颐。勃艮第地区不仅是法国蜗牛的“开山鼻祖”,也是洋香芹火腿冻(JambonPersille)的发源地。不过,最具特色的恐怕非红酒煮蛋(Lesoeufsenmeurette)莫属,而这款美味菜式也是所有餐厅的必备菜式。在这个盛产淡水鱼的地区,LaPochouse是另一地道菜式。勃艮第南部伯黑斯鸡在法国声名远播。
墨索酒庄的葡萄园的面积多达60公顷,全部位于勃艮第勃艮纳海岸,由100多块分开的葡萄园组成,离庄园平均有10公里的距离。最小的一块葡萄园只有1000平米,最大的有8公顷,最远的葡萄园离庄园20公里远。墨索酒庄葡萄园只种植两种葡萄:黑比诺(PinotNoir)与霞多丽(Chardonnay),黑比诺用来酿造红葡萄酒,霞多丽则用来酿白葡萄酒。
墨索酒庄的葡萄酒品种比较多,包括以下几种:
白葡萄酒(3种):ClosduChateau、MeursaultduChateau、ChateaudeMeursaultPremierCru
红葡萄酒(7种):BourgognePinotNior、Savigny-Les-Beaune、Beaune、BeaunePremierCru、BeauneCentVignesPremierCru、PommardClosdesEpenotsPremierCru、VolnayClosdesChênesPremierCru。
其中白葡萄酒ChateaudeMeursaultPremierCru有相当高的水准。
墨索酒庄每年约接待3万游客,是该地区参观人数最多的酒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前后都有参观的团组。我们照例先参观酒庄城堡的内部建筑,古朴典雅,并不奢华。我们在这里直接省略了参观酿酒车间,直接进入酒窖参观并且品酒。墨索酒庄的品酒间设在酒窖里面,在参观线路上分别设置了三、四个品酒室,品酒室靠窖壁排放着酒架,中间立着橡木桶摆放酒瓶和酒杯,我们就在阴凉光线不明亮的环境中逐个品尝了这里的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感觉它的白葡萄酒还真不错,红葡萄酒也有比较高的水准,我们品尝的酒陈放年份不够,感觉有些生硬。
离开墨索酒庄,我们的勃艮地产区参观完毕,午饭后我们直奔此次考察旅游的最后一站也是最主要的一站——波尔多。路上,有段高速路在休整,我们绕行时路过一个小城镇,景色美丽,大家停下来拍照观赏。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葡萄园开始不时的映入眼帘,波尔多越来越近,不禁想在心里大声说:波尔多!我来也!
·波尔多地区位于法国西南部,加龙河,多尔多涅河和吉龙德河谷地区。该区地域广大,东西长85英里,南北70多英里,是世界公认的世界最大的葡萄酒产地。
·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口感柔顺细雅,是一种女性化的葡萄酒,被誉为"法国葡萄酒王后"。
·波尔多产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它临大西洋,气候温和,土壤形态多,有吉伦特河流过,葡萄树在此生长最佳。
·波尔多产区是全世界好葡萄酒的最大产区:波尔多产区葡萄种植面积10万公顷,年产8亿瓶葡萄酒,其中AOC级的好葡萄酒占总量的95%。
·波尔多由于地广土肥,葡萄品种齐全,几乎所有种类的葡萄酒都有生产,有香醇味浓的红葡萄酒,有带辣味或舔味的白葡萄酒,还有玫瑰红葡萄酒等,从高级佳酿到普通佐餐酒,应有尽有。
·波尔多产区以红葡萄酒为主。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以调配型葡萄酒为主,有些专家将波尔多产区列为法国三大代表性产区之一的"调配葡萄酒"产区。
·波尔多产区南部的SAUTERNES次产区的白葡萄酒也很著名。
·波尔多产区闻名世界的三大理由:
※好葡萄酒的最大产区;
※波尔多在历史上曾被英国占领,当地大公曾与英国联姻,其葡萄酒也名闻英伦,随英法殖民扩张而传遍世界;
※波尔多港是法国最大港口之一,在法国葡萄酒必然走向世界时近水楼台。
位于法国波尔多(Bordeaux)美度区(Medoc)菩依乐村(Pauillac)的拉图堡(ChateauLatour)是一个早在14世纪的文献中就已提到的古老庄园。但当时它还不是酒庄,16世纪时才开垦成为葡萄园。在1855年已被评为法国五大列级名庄之一,其中倍受红酒爱好者们追捧的产品便是Ch.Latour——拉图堡。
这座古老的酒园在1670年被法国路易十四的私人秘书戴·夏凡尼(dEChanannes)买下。以后一直在法国贵族之间转手。但在1963年,当时掌握拉图堡的三大家族中的Beaumonthe和Cortivron因为不愿每年将红利分给68位股东,竟把酒园79%的股份卖给了英国的波森与哈维(PearsonandHaarveysofBristol)两个集团!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不少法国人视其与卖国行为无异!1989年已成为哈维集团东主的里昂联合集团(AllianceLyonnais)以近2亿美元的天价把在波森集团手中的股份购回:每公顷单价为14,000,000法郎,换算到每株葡萄树即值1800法郎,堪称全球最昂贵的酒园!1993年,法国百货业巨子——春天百货公司(Printemps)的老板FrancoisPinault以720,000,000法郎购下拉图堡的主控权。
拉图堡一般至少需要10到15年才会成熟。成熟后的拉图堡有极丰富的层次感,酒体丰满而细腻。正如一位著名的品酒家所形容的,拉图堡就犹如低沉雄厚的男低音,醇厚而不刺激,优美而富于内涵,是月光穿过层层夜幕洒落一片银色……
品牌精神
一般而言,拉图堡比木桐堡、拉斐堡与玛歌堡需要更长的醇化期,至少需10至15年方可以度过“青涩期”。成熟后的拉图堡有极丰富的层次感,丰满而细腻。英国著名的品酒家休强生曾形容拉斐堡与拉图堡的个性:若说拉斐堡是男高音,那拉图堡便是男低音;若拉斐堡是一首抒情诗,拉图堡则为一篇史诗;若拉斐堡是一曲婉约的轮旋舞,那拉图堡必是人声鼎沸的游行。这两种著名的酒是否有一阴一阳或一刚一柔的个性,就有待你自己去体会了。
品牌故事
拉图堡在美多地区首开风气之先,引进不锈钢作为酒槽。1963年虽然由英国公司购得拉图堡,但英国人完全听从“内行领导”,将酒厂委由酿酒大师加德尔(Jean-PaulGardere)全权处理。加德尔不负所托,一连串的改革使得拉图堡更获得脱胎换骨的生机。
加德尔第二个重要决定是酿造次等酒,这支可以算是所有二军酒中品质最佳的“拉图之堡垒”(LesFortsdeLatour),少部分是由未达拉图堡水准的一军所淘汰(一般只有六成可以列入一军,不好的年份,如1974年只有两成半),大部分是由酒园的另两块小园地(14公顷)所产的葡萄来酿造,1966年首次酿造,1972年正式上市。“堡垒”虽非正规部队,但是酿造过程可一点也不马虎,故其口感必须等醇化后才能成熟。名品酒家派克认为“堡垒”是所有二军酒中最优者,足可列入第四等顶级。不过,面对木桐的二军酒上市所挟的巨大声势与优秀品质,“堡垒”恐怕更要兢兢业业,更上层楼不可了。
1990年拉图堡更推出三军酒,此酒卷标只有一个堡垒图像,名称只有一个简单的“波仪亚克”(Paauillac),另在卷标下行以小字体标明是在拉图堡装瓶。
品牌鉴赏
ChateauLatour1982是全世界最佳年份的超优质红酒之一,是葡萄酒爱好者一生所不容错过的梦幻体验;极度丰富和浓郁的口感、强烈的风味都让人难以忘怀。适合搭配精致的羊肉与牛肉佳肴。
拉菲、拉图、奥比昂、木桐、玛歌,相信爱喝葡萄酒的人没有不知道“五大”是哪几个的。如果让我们中国人挑酒喝,估计十个人里面有十一个会选择“拉菲”。其实在葡萄酒世界里面,“拉图”的品质和价位是丝毫不逊于前者的。而“拉图”的庄主对自己酒庄的定位也是:苛求品质、拒绝炒作。
许多内陆朋友去波尔多参观时,心中想的盼的都是一级酒庄莎都拉菲城堡(ChateauLafite),而错过了拉图城堡(ChateauLatour),待回过神来找拉图城堡时,它便显得“踏破铁鞋无觅处”了,唯有细心的人才找得到。有幸得之的朋友又常对着那座白塔(原本是养鸽子用的)猛拍照,往往忽视了隐匿在古木参天的花园后那精巧的布尔乔雅式建筑。于是最常上镜头的成了那间白色养鸽塔。
头等苑的精英
拉图城堡所在产区是大名鼎鼎的普伊勒(Pauillac)。如果你知道1855年的头等苑(Classement),就一定知道普伊勒的响亮名气了。那一千两百公顷的葡萄园上有18间酒庄入选为头等苑,更有两间一级酒庄(1973年再添一间)。土壤与气候的条件可以说是所有顶级葡萄产区中首屈一指的,理由很简单,全在于土壤的结构与葡萄园的排水性不同。
拉图城堡足以为人称道的还有它的地理位置。拉图城堡的处在高地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处,六百多年来,打仗归打仗,可葡萄还是要种的,酒也还是要酿的。拉图最出名的庄主希格尔的阿雷桑得尼古拉侯爵(Nicolas-AlexandredeSegur)素有葡萄酒王子的美誉。由于家庭联姻的关系,他拥有数间顶级酒庄,同时拥有莎都拉菲城堡、拉图城堡、木桐罗希尔古堡(ChateauMouton)与加隆希格尔堡(ChateauCalon-Segur)。
由于时代的变迁,希格尔家族不再是拥有波尔多顶级酒庄的家族。头等苑区分后的五年,家族先卖掉了莎都拉菲城堡(1860年),而拉图城堡则被家族保留一百年后,最终在1963年卖出。日后最著名的一次交易当属1989年,里昂联合集团(AllianceLyonnais)以近2亿美元的天价购回每公顷单价为1400万法郎、堪称全球最昂贵的葡萄园!直到1993年,拉图城堡由法国百货业巨子PINAUT买下,此间一级酒庄才回到法国人的怀抱。PINAUT先生是法国春天百货公司(Printemps)的拥有者,他同时还拥有数个集团,如Gucci、YSL与Vacheron,可谓奢侈品界的大佬。
物以稀为贵
拉图的副牌酒非常有名。首先它的葡萄藤平均年龄在40年左右,是葡萄藤的黄金时段;其次,该葡萄园在二级酒庄的葡萄园中实力非凡,因此拉图的副牌酒是五大一级酒庄中最值得收藏的。
拉图城堡在国内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产量不到拉菲堡的一半,上乘年份也只有个12万瓶。而其副牌的产量与拉图相当,这使它更增添稍许的神秘感,在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地都有相当高的市场需求。
由于曝光较少,拉图的酒体也鲜为人知,拉图城堡向来以扎实紧密饱满的酒体为五大一级酒庄之首,也是最具有陈年潜力的酒款,陈年期比其它的酒款来的还长,这也是收藏家偏爱它的原因。如果你得到一瓶拉图城堡,建议你看看它的年份,往后加个10或是20年收藏起来,到时再品尝,那样你才会领略到它的真正魅力。如果你没有耐心,那就选款70或80年后的试试,感受那如同雄狮般的酒体。
与大师的对话
近日,拉图城堡(ChateauLatour)总裁FredericEngerer先生来到北京,在谈到对中国葡萄酒市场看法时,FredericEngerer先生表示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喜欢葡萄酒,也深知中国富有阶层对葡萄酒,特别是法国波尔多头等苑及五大酒庄收藏颇有兴趣。当记者问到许多中国葡萄酒消费者对于同属波尔多头等苑名庄之一的拉菲趋之若鹜,并且相对于拉图似乎对拉菲更为熟知时,FredericEngerer先生中肯地说拉菲本身的确是品质非常优秀的头等苑葡萄酒,受到大家欢迎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葡萄酒的价值在于供爱酒人士享用,而拉图从来无意引领时尚潮流,或利用宣传造势将价格标高,我们始终坚持酿造品质卓越,风格一致而又充满个性的葡萄酒,品质才是拉图的终极目标。希望中国的葡萄酒爱好者在收藏葡萄酒时更多考虑的是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窖藏,注重酒本身的品质,有自己的坚持,而不要盲从,一味地追求名声。
对于中国葡萄酒消费者如何进行葡萄酒投资,特别是购买期酒发表看法时,Engerer先生表示波尔多头等苑酒庄在全球都只能通过酒商来购买,期酒也是如此。
法国有一句谚语“只有能看得到河流的葡萄才能酿出好酒”。
酒庄一共拥有65公顷土地,其中只有47公顷可以用来酿造正牌酒GrandVindeChateauLatour,这块土地叫做“GrandEnclos”或“Enclos”,具有典型梅多克地区的地形特点。离吉伦特河岸大约300米,有轻微的坡度,最高处约有15米高,南北各有1条小溪流过,靠近吉伦特河岸的地方是一片青青的草地。“Enclos”葡萄园里面75%种植的是CabernetSauvignon葡萄,20%种植的是Merlot,Merlot种在离河岸较近,地势较低的地方。另外还种有5%的CabernetFranc与1%的PetitVerdot。
小链接:拉图三杰,正牌酒叫做“GrandVindeChatourLatour”,二军酒叫做“LesFortsdeLatour”(拉图堡垒),三军酒则简单以“Pauillac”(波亚克)命名。正牌酒,按照法国的传统观念,只有最好的葡萄园才能出最好的葡萄酒。因此,只有在那片47公顷的“GrandEnclos”葡萄园内,12年以上的老植株生长出来的葡萄,才有初步资格,用来酿造正牌酒。精挑细选之后,拉图堡平均每年只有55%的产量,约22万瓶,成为正牌酒。最顶级的酒当然要有最好的待遇,正牌酒都在全新的法国橡木桶里被伺候18个月以上。拉图正牌酒一贯酒体强劲,厚实,并有丰满的黑加仑子香味,和细腻的黑樱桃等的香味,在梅多克地区堪称如阿诺德·施瓦辛格般硬汉形象的酒。
二军酒“堡垒”,可以说是拉图的“大兄弟”。1966年开始酿造,他使用的葡萄有70%的CabernetSauvignon和30%的Merlot,CabernetFranc和PetitVerdot仅仅根据情况有时添加一点。“堡垒”的葡萄来自“GrandEnclos”以外的另外3小块葡萄园,或者是“GrandEnclos”那12年以下的年轻植株。酿造正牌酒过程中淘汰下来的酒,也会用于“堡垒”。“堡垒”也在橡木桶里陈酿过18个月后方可装瓶上市,不过陈酿的木桶一半用的是全新法国橡木桶,另一半用的使用过一年的旧橡木桶。虽然是拉图的二军酒,但是“堡垒”的质量依然可以与顶级四等酒庄(ForthGrowth)媲美。拉图平均每年生产“堡垒”15万瓶,占年产量的37%。
卢森堡王子罗伯特于8月1日正式接管波尔多一级酒庄——红颜容(chateauHaut-Brion),其母亲Mouchy公爵夫人退位。
Mouchy夫人自1975年起一直掌管克拉伦斯·迪朗集团(ClarenceDillon),旗下产业包括红颜容酒庄,罗伯特王子担任副总裁。2006年公司营业额达2500万欧元,净利润660万欧元。
此外,红颜容酒庄还宣布,将原有副牌酒BahansHautBrion更名为ClarencedeHaut-Brion。据说新名字是为了纪念家族产业创始人克拉伦斯·迪朗,即罗伯特王子的外曾祖父。更名从07年份的副牌酒更名。
红颜容酒庄是法国波尔多五大顶级酒庄中第一个,是唯一一个为美国家族拥有的顶级酒庄。美国金融家克拉伦斯·迪朗于1935年以230万法郎(旧货币)的价格,购入这一古老的波尔多酒庄。当时的红颜容酒庄经历了战乱和经济衰退已濒临绝境。迪朗投巨资恢复了酒堡风貌,引进先进的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坚持严格管理,使红颜容重现顶级酒庄的风采。
龙船庄就在圣祖利安村靠近吉隆河边的土地上。后花园一直延伸到河边,因此可看到来往的船只甚多。往来船只上的人知道海军总将就住在庄园内,为了表示对他的臣服和敬仰,都自觉向他敬礼。但由于河面太宽,用手敬礼未必能被看见,因此他们后来以斜下半帆以示敬礼。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不成文的约定。船员们经过这里河面上都在大声喊“Baisse-Voile,就是法文的下半帆之意。总司令听见后明白其意,非常喜欢。所以决定酒庄的标志就以一艘下着半帆的龙船为记,并以象音单词“Beychevelle”代表“Baisse-Voile”作为酒庄名字。此乃龙船酒标和名字的传奇故事。
总司令和夫人经常住在酒庄,所以还盖起了大型的酒庄城堡和后花园。直到现在人们还称之为波尔多的凡尔赛宫,是波尔多最大的酒庄城堡。
1666年总司令的儿子去世后,家道开始衰落,名庄被逐一分割卖出。其中一块出售的土地成了今天圣祖利安村的一家二级名庄宝嘉龙(DucruBeaucaillou)。后来龙船在不少名门望族的手中兜兜转转。在十九世纪初龙船庄园未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因此酒质不太稳定,使到它在1855年的波尔多列级名庄评比中只能获得第四级。今天很多的酒评家都认为龙船应该最起码是三级,甚至是二级的波尔多名庄。在1855年评定的列级名庄中,除一级名庄和几个顶二级庄外,能够拥有响当当名声的二至五级名庄并不多,龙船就是其中数一数二的。
1874年巴黎的银行家Armandeine以一百六十万法郎买下龙船庄。他的女儿MarieLouise嫁给另一位在政坛和金融上很有影响力的银行家AchilleFoulds。龙船作为MarieLouise的嫁妆转至AchilleFoulds家族。从此龙船保持着优秀的管理、稳定的质量和卓越历史故事在世界酒坛上傲立一百多年直到今天。
1984年法国第二大保险公司GMF看中了龙船庄的先天条件、历史名声及优秀的管理队伍,因此出重本在AchilleFoulds家族手中买下了30%的龙船庄股份。1987年GMF已持有90%龙船的股份。1988和1989年日本最大的酒业商家Suntory也垂涎龙船庄,并进行收购。1997年至今GMF拥有龙船庄60%的股份和绝对管理权,Suntory拥有40%股份。董事会主席是法国人AymardeBaillenx先生。
龙船庄的正牌酒叫ChateauBeychevelle,每年产20000箱左右。副牌酒叫“龙船将军”或“海军上将”AmiraldeBeychevelle,年产15000箱左右。还有附属产品“小龙船”GrandBateau。
奥比昂堡(ChateauHaut-Brion)不仅仅是一个酿顶级红白酒的酒庄,而是一首诗,一幅涌满诗情的画。驱车驶在波尔多市近郊,沿途看不到连片的葡萄园,而是密密麻麻的城市街道。到了酒庄大门,看到墙内的葡萄园,墙外的鳞次栉比的住宅,使人不由地感叹“真是个都市里的村庄!”。进了庄门,从看到挂着深红色绒幕的影视厅开始,所感受的就是精致优雅和诗情画意。嵌着金色庄徽的深红色绒幕无声地拉开,展现在眼前的是酒庄悠长的历史,独特的葡萄园管理--修剪葡萄树、中耕、收获,传统与现代科学结合得天衣无缝的酿酒,每一个细节徐徐展现在眼前。
木桐的魅力首先要归功于大自然的造化,布满砾石的土地将太阳的热量一直蓄存到暮色降临许久之后,并温暖着一条大河的两岸;宽阔的河流润泽着地表下深层的土壤;湿润的冬季和燥热的夏天构成了极端的气候;由于临近海岸,来自大西洋的暴风亦在这里肆虐。木桐的葡萄扭曲盘根深入地下,在多石的土地中形成了独特的品性,历经多年之后,全在葡萄酒中显现出来。这里的人们挚爱木桐,世世代代培育、呵护、捍卫着葡萄。收获的秋季,人们用葡萄酿制美酒,年复一年……
木桐葡萄园的土地最早称为Motte,意为土坡,即Mouton的词源。这些微微起伏的坡地硕石层非常深,有的地方可达12米,历来被认为可以种出最好的葡萄,酿出最好的酒。1720年JosephdeBrane开辟葡萄园时,确定Mouton的领地权。十八世纪,这块葡萄园便称为"Brane-Mouton"。
不过,令木桐出名的还当属艺术酒标。1924年菲利普聘请立体派艺术家艺术家让·卡路设计木桐的酒标。酒标采用大块对比色为底,用粗旷的手法绘出菲利普男爵家族五支箭头的族徽、木桐的象征绵羊,这个酒标一直用到1944年。到1945年二次大战胜利,木桐酿出世纪之酒,菲利普决定设计新酒标以示庆祝。在诸多设计方案中,艺术家菲利普·朱力安的设计独特,酒标上,象征胜利Victory的大大“V”字母立在中央,非对称的橄榄枝环绕着V字,象征着和平的到来,蔓延的葡萄枝叶似乎随风飘动,以一种浪漫的方式将胜利、和平和葡萄酒联结在一起。正因为与历史纪念完美的结合,这款酒标成为设计经典。从此,木桐每年聘请艺术家为酒标创作。自从著名画家乔治·勃拉克为木桐专门创作一幅酒标画,印刷在酒标上时与原作尺寸一样后,吸引了世界名画家们的兴趣,自1945年以来,乔治·勃拉克、萨尔瓦多·达利、马蒂厄、培根,国导演约翰·休斯顿,加拿大的利奥佩尔、海地的伯纳德·塞茹尔内、德国的巴塞利茨、丹麦的佩尔·柯克比、、雕塑家亨利·摩尔、夏嘉尔(Chagall)和安迪·华霍尔(AndyWarhol)、日本的节子等等都曾在年份酒标签上留下墨宝。
克莱蒙教皇城堡(ChateauPapeClement)位于距离波尔多市西南方两公里外的贝沙克产区(CommuneofPessac)。城堡被绿色的草地包围着,上面种着参天巨树,外围是葡萄园。放眼望去,草地,葡萄园,远山与淡蓝的天,美不胜收,仿佛天才画家寥寥几笔,勾出这样一副风景写意画。城堡十分大气豪华,虽然几经易手,里面还悬挂着教皇的画像,旧时欧洲的优雅与风情,在文艺复兴式家具与室内装修间尽情流露。
当时法国国王和梵蒂冈教廷的关系有些微妙,这位新任教皇谨慎地决定在法国建立教皇别苑,并且最终在阿维尼翁(Avignon)建成。Clement不愧是在葡萄酒酿造领域的极具眼光的专家,这座新宫殿的酒品与新教皇城堡的(Chateauneuf-du-Pape)相比并不逊色。教皇葡萄酒是波尔多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佳酿之一。1300年,波尔多区大主教贝特朗(BertranddeGoth)在乡间买了一块地产作为往来于城市间的驿站,之后他把这块地产改造成一座葡萄园。他是波尔多当地一个贵族家庭的最小的儿子。1305年,腓力四世,又称美男子腓力(PhilippeleBel)时期,他青云直上当上了罗马教皇,史称教皇五世(PapeClementV),这就是城堡名字的由来。贝特朗(BertranddeGoth)在这一地区的很多地方拥有葡萄园,但是以贝沙克产区(Pessac)的酒庄最为主要。据说他是成排种植葡萄树的先驱,这种种植方法的改进使得用牛进行耕作有了可能。成为教皇之后,他把庄园移交给波尔多区的新主教和他的继任者们。连续7个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源源不断的生产供应着葡萄酒。这些品质出众的葡萄酒由于仅供教皇别苑使用而被称为教皇葡萄酒(VigneduPape-Clement)。
大革命中革命临管会没收了主教财产,4.3公顷的葡萄园、所有房产、教皇的酿酒设备都被收归国有或拿去拍卖。叫CharlesPeixotto犹太裔的葡萄牙银行家以140,000里弗(古代法国货币单位)的竞标价拍得这笔财产。Peixotto精心打理他获得的葡萄园。到1810年为止,葡萄园的面积已由原来的4.3公顷扩大到了13公顷。Peixotto于1810年把庄园变卖,后来庄园又几经转手,于1858年到了模具商Jean-BaptisteClerc手中。
附:70、80年代之交,其酒颇淡薄;于是请了伯纳蒲若尔(BernardPujol)任这里的酿酒师。自此后,克莱蒙教皇堡又回复到顶级状态,其葡萄酒带有明显的烟草香味和旧酒的柔和醇厚的质地。酿制工艺以传统为主,巧妙地辅以现代技术。例如,他们采用苹果乳酸发酵法,半在木桶半在不锈钢容器中进行,以避免成酒中有过重的木味,葡萄酒便更醇和更圆润。但蒲若尔仍使用新橡木,在好年景中新橡木的使用比例高达80%~90%。很明显,他处理手法轻浅,故葡萄酒中从未有过重的橡木味。
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这个名字(AOC)在国内也许没有太多名气,但是,在法国葡萄酒当中独具气质和个性。它就象一颗明珠落在罗恩河谷(CotesduRhone)南面。
澳洲出产的美酒,有一半均来自南澳多个以酿制世界名酒而闻名的酒区,例如巴萝沙(Barossa)、开乐谷(ClareValley)、麦罗伦溪谷(McLarenVale)及Coonawarra等。
在东南部岩石海岸上,葡萄园就建在松木丛林间,靠近系列濒临绝种的巨型袋鼠和袋狮化石洞穴。另有一些则座落于澳洲最大的慕乐河一带的堤岸及阿得雷德山区的斜坡上。
南澳出产的澳洲美酒有70%供外销。这里有13个酿酒区及270多个酒库,大多数距离阿得雷德不到90分钟车程。游客可参加旅游团,乘豪华轿车、葡萄园客车及旅行巴士前往酒库及葡萄园参观,品尝各种美酒及在当地进餐,幸运的话还可遇见南澳最著名的酿酒师傅。现在带你们去参观几个主要产区。
巴萝沙无论是建筑、艺术品、美食、音乐甚至是酒都透着浓郁的欧洲风情。其精酿的Shiraz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Shiraz拥有者。
开乐谷
开乐谷以红酒驰名,CarbernetSauvignon及Shiraz是其中的佼佼者,白酒则以Riesling闻名,是澳洲Riesling美酒的代表地区。
麦罗仑溪谷
由于气候受周围海滩及山脉环境变化的影响,麦罗仑溪谷出产的美酒独具风味。除了葡萄园林立外,果园,杏仁园也非常多,当地余留下来的小村舍更别具风情。
麦罗仑溪谷的另一特色是美术及手工艺都具独特,餐馆美食精致,其中橄榄的产量更能与美酒相题并论。
阿得雷德山区是南澳最早种植葡萄及酿制美酒的地区。
老布夏父子酒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50年,麦克·布夏和他的长子一起,在博讷地区创建了葡萄酒公司。在最初选择小镇的过程中,他就将葡萄园和他个人深深扎根于勃艮第的中心。随后,通过与当地果农的共同劳作、紧密联合,努力掌握了葡萄酒酿造和窖藏的诀窍。他从市场中获得灵感,确保优秀品质、诚信风格,获得了极高的威望,并且全面地掌握了挑选葡萄、葡萄酒酿造以及陈年的技艺。多年来,他的名字和老布夏父子酒庄已经成为了勃艮第美酒的代名词。
“老布夏父子酒庄”是一个世界知名品牌。自19世纪末开始,他就被法国以外的人们所知晓。全世界众多航运公司、高级饭店和餐厅都向他们的客人推荐该品牌的佳酿。如今,在全世界超过55个国家可以看到老布夏父子酒庄的身影,向世界展示了来自勃艮第的黑品乐与霞多丽是多么神奇的美酒。
意大利起泡酒的诞生
意大利起泡酒的生产历史与嘉琪亚(Gancia)家族的几代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该家族成员CarloGancia于1850年创立了意大利第一个生产起泡酒的酒庄——嘉琪亚酒庄,为意大利起泡酒工业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嘉琪亚酒庄的第五代领导人
意大利总理的庆功酒
如果没有喝过奔富葡萄酒Penfolds,那么,你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了解,就会永远都缺少那么一点。
奔富Penfolds是澳大利亚最著名,也是最大的葡萄酒庄,它被人们看作是澳洲红酒的象征,被称为澳洲葡萄酒业的贵族。在澳洲,这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品牌。奔富酒庄的发展史充满传奇,有人说,它其实是欧洲殖民者在澳洲开拓,发展,定居繁衍演变史的一个缩影。
奔富酒庄的创办者克里斯·若桑·奔富,是一位年轻的英国医生,1844年,他从英国移民,来到澳洲这块大陆。克里斯·若桑·奔富早年求学于伦敦著名的圣巴塞洛缪医院,在当时的环境下,他跟其他的医生一样,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研究葡萄酒的药用价值。因此,他特意将当时法国南部的部分葡萄树苗带到了南澳洲的阿德莱得(Adelaide)1845年。他和他的妻子玛丽(Mary)在阿德莱得的市郊玛吉尔(Magil1)种下了这些葡萄树苗,为了延续法国南部的葡萄种植的传统,他们也在葡萄树的中心地带建造了小石屋,他们夫妇把这小石屋称为Grange,在英文中的意思为农庄,这也是日后Penfolds最富盛名的葡萄酒Grange系列的由来,这个系列的葡萄酒有澳洲酒王之称,而且更是世界上百大顶级红酒之一,由于产量有限,在如今的市场中成为众多葡萄酒收藏家竞相收购的一个宠儿。也就是在那个简陋的石屋内,克里斯·若森·奔富建立了他的医学实验中心,并且开始为他的病人制造加强型葡萄酒波特(Port)以及雪利酒(Sherry)。随着葡萄酒需求的增加,克里斯·若桑·森奔富也逐渐增加了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此后,在玛丽·奔富去逝之后,他们的子女继续经营奔富酒庄,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时期,奔富酒庄垄断了整个澳洲葡萄酒市场,使自己的事业达到了最高峰。根据当时的统计,平均每2瓶被销售的葡萄酒中,就有一瓶来自奔富酒庄。20世纪20年代,奔富酒庄正式用Penfolds作为自己的商标。
1950年,奔富酒庄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春天,当时的老板杰弗里根据消费者口味的改变和实际情况的需要,果断地将生产方向从加强性葡萄酒转为餐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随后的50年间,Grange系列仍旧是澳洲葡萄酒的旗帜。Grange系列与波尔多的庄园酒概念截然不同,他所采用的葡萄并非来自同一个庄园,而是来自巴罗莎谷内各个合约葡萄供应商,这可谓是一个创举。他的成功不仅让奔富成为澳洲葡萄酒学校教科书中的一个经典的案例,更让其高品质的澳洲葡萄酒形象闻名于世。随着Grange的名气日益增大,原来的某些颇具实力的葡萄供应商们也纷纷自立门户,像克拉斯Kalleske,现在也成为了澳洲著名的品牌。可以说Grange系列为整个澳洲葡萄酒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60年代,奔富酒庄不断开发各类供普通消费者享用的餐酒系列,在整个红葡萄酒市场上随处可见Penfolds的身影。其中包括Bin707CabernetSauvignon,Bin389CabernetShiraz,Bin28KalimnaShiraz,Bin128CoonawarraShiraz,Bin2Shiraz—Mataro(Mourvèdre)和KoonungaHillShirazCabernet。除了常见的品种之外,奔富酒庄也开发了“一次性”的限量顶级葡萄酒,而以BIN作为标志让酿酒师鉴定稀有的高品质葡萄酒,从而把其他的混合品种的葡萄酒分开出来,并且允许这些葡萄酒作为顶级酒来收藏。在市面上,这些品牌的酒成为葡萄酒收藏家的宠儿。例如Bin60A,Bin90A和KalimnaB1ock42。
150年来,奔富酒庄依然保持着其始终如一的优良品质和酿酒哲学,因此,直到今天,奔富酒庄仍旧是澳洲葡萄酒业的领军人之一。20世纪90年代,Penfo1ds的白葡萄酒项目(yieldedYattarnaChardonnay),预示着澳洲也有制造和红葡萄酒一样出名的世界级白葡萄酒的能力。而最新推出的佳酿RWTShiraz,更被酒评家定位为自“奔富酒王”(GRANGE)以来的另一支超级佳酿。RWT是RedWinemakingTrial的简称,喻意“酿制红酒的考验”。它是奔富酒庄的一个新的风格,使用了法国橡木桶而放弃美国橡木桶,从而使得酿造出的葡萄酒更有让人难忘的丰厚度,是一支体形丰满,强而有力,艳丽的红酒,酒庄的总酿酒师约翰杜威评它为一级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