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间,北京发现鼠疫病例一夜间刷爆朋友圈。
据报道,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
在普通人眼里,鼠疫的恐怖程度远不如非典。
但在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鼠疫位居甲类传染病之首,被称为“1号”病,处于防控的最高标准。
而非典只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然而这种被疾控部门列入一级警戒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我们并不陌生。
没错,就是川西地区常见的旱獭,也称土拨鼠。
什么是鼠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鼠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烈性传染病,也是广泛存在于啮齿类动物中的自然性疾病。
历史资料显示,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三次鼠疫大流行,造成的死亡总人数接近1.7亿人。
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我国发生过6次鼠疫大流行,波及20多个省(区),发病人数约115万,死亡约100万人。
旱獭:鼠疫主要传染源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显示:
鼠疫原发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啮齿类动物之间,主要通过蚤类相互传播。
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包括啮齿类动物(鼠类、旱獭等)、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养动物(犬、猫、藏系绵羊等)。其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
因为这张“呐喊”图
土拨鼠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多起死亡案例与旱獭有关
虽然旱獭很萌很可爱,也让人忍不住去亲亲抱抱。
在不少旅游项目中,近距离接触旱獭、喂旱獭成为了特色项目。然而,近距离接触旱獭却是我们非常不提倡的一项危险行为。
在我国12个鼠疫自然疫源地中,喜马拉雅旱獭的分布区是最为活跃的鼠疫疫源地,也是我国动物间和人间鼠疫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因为接触旱獭发生的鼠疫病情时有发生:
2013年7月甘肃玉门市赤金镇西湖村的王某,因接触死旱獭感染肺鼠疫死亡;
2012年9月甘孜州理塘县村戈乡村民达某,因剥食一死亡旱獭而感染腺型继发败血型鼠疫;
2010年6月甘肃酒泉阿克塞县阿克塞公路一41岁维修工人因捕食旱獭感染腺鼠疫继发败血型鼠疫死亡;
2009年8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现肺鼠疫疫情,确诊病例12例,其中3例死亡。
野生的不行,买来的就安全了吗?
宠物店的旱獭安全吗?
很多人被旱獭的颜值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买回家当做宠物来养。
在一些网购平台上,旱獭销售非常火热,有的商家一年能卖上千只。
网上售卖活体旱獭的商家都声称,他们销售的旱獭是养殖场养的。有的还说“打过疫苗,不会传染疾病”。
甚至在成都不少网红宠物店里,也能“撸”到旱獭。
网售旱獭也很可能是从野外捕来的,随意饲养可能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此外,被旱獭咬伤后,存在细菌感染风险,免疫力低下人群,不排除有病情加重可能。
另外,目前专家认为,目前的鼠疫疫苗是针对人的,还没确认是否对动物有效。
如何预防鼠疫
虽然北京当前出现了鼠疫案例,但就当前来说,大家无须采取特殊的个人防护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即可。
但根据资料显示,人主动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被疫蚤叮咬是引发人间鼠疫的直接原因。
如果是在旱獭聚集的地区,例如甘孜地区游玩时,吕医生建议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