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位于余姚市三七镇,也在宁波智能机器示范区内,总规划面积3平方千米,计划在3年内投入资金50亿元。小镇已签约项目39个,落户企业16家,预计到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其中,21个智能经济项目已落成,总投资达7.2亿元。此外,小镇启动区945亩区域内道路、交通、桥梁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完成,另有100亩建筑规划面积已经启动。
二、项目规模
1.人口预测
规划居住人口达到8000人。
2.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总用地455.97公顷,其中规划城镇建设用地417.46公顷,村庄建设用地21.66公顷,水域面积16.34公顷。
三、项目定位
以“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为重点,集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的智慧型、生态型国际高新技术园区。
四、功能分区
以绿地为纽带,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依托城市客厅、机器人产业体验公园形成商业商务、旅游展览、公园体验等功能组成的公共服务中心,为园区提供产业配套服务。
两轴:指庆丰路和缪云路产业发展轴。庆丰路是联系江北高新技术园区和小镇快速东向的主要通道。缪云路则是规划区南北生产组团和生活组团联系的干道。
三片区:西部产业片区、北部产业片区和南部产业片区。
01.控制单元规划
1.1控制原则
控制单元提出总量控制、分量平衡、弹性开发的控制原则。通过严格控制单元建设总量,控制整体的开发强度,而单元内单个地块分量允许突破但互相平衡,由此增加地块开发的开发弹性。
1.2单元划分
根据上述原则,将本次规划区划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QR01工业单元,QR02工业单元,QR03工业单元。
1.3控制内容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455.97公顷,居住人口8000人,总建设容量为450万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
控制单元主要控制内容一览表
02用地规划
2.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11.1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68%。其中规划商住混合用地位于魏家桥南侧地块,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58公顷。规划依托外围9-12班的幼儿园。
2.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包括文化设施、科研混合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7.8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89%。规划区内不单独设置中小学用地。
2.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包括商业用地、商务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9.07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4.47%。
2.4道路广场用地
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65.0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5.58%。基地南侧预留城际铁路站点,并结合站点设置枢纽站和停车场。
2.5工业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167.9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40.24%。其中工业研发用地33.9公顷,紧邻城镇客厅布置;一类工业用地50.38公顷,主要布置基地中北部;二类工业用地83.69公顷,主要布置在基地南部。
2.6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公用设施用地0.3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09%。规划保留区内110kv云山变电站;500kv高压线南侧规划布置垃圾转运站一处,规划面积0.20公顷。
2.7绿地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145.93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4.96%。其中公园绿地98.09公顷,防护绿地47.84公顷。
2.8村庄建设用地
规划保留魏家桥村、云山前等部分村庄,保留村庄建设用地面积21.66公顷。
规划建设用地构成表
0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1配套原则
根据余姚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规划配套设施遵循“分级配套,共建共享;分类实施,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的原则。
3.2配套要求
依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结合本区规划情况以及人口规模及规划控制单元划分,公共服务设施按配套类别进行街道—基层社区两级配置,考虑本次规划区主体为工业,又有村庄功能区块,规划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服务、社区服务及市政公用五项设施。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医疗服务设施等,也包括部分以市场为投资主体的商业配套设施等。
根据控制单元的划分,将本规划区划分为三个控制单元,其公共服务设施按基层社区进行配建。
3.3规划布局
主要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
04.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4.1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绿地面积为145.93公顷。
1.公园绿地
规划区内设置3处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2.防护绿地
规划区内500kV、220kV电力线高压走廊和区域输油管绿廊属于严格控制建设开发的防护绿化用地,本规划区内500kV高压线两侧控制不小于70米的绿带,110KV高压线走廊不小于30米绿带;军用光缆控制不小于10米绿带,区域性油管两侧控制不小于30米的绿带。
3.滨水绿地
沿魏家浦河、云山浦河等河道控制不小于10米宽绿带,部分地段适当放大形成节点,为园区提供公共的开敞空间。
4.2水系规划
1.水体网络的设计目标
(1)充分满足防洪排涝要求;
(2)优化完善基地的水网系统;
(3)为丰富的户外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
(4)创造高品质的水岸生活与休闲娱乐环境。
2.水系规划
规划形成功能多样,体系完善的水网系统,规划河道水面率3.58%。
规划河道一览表
4.3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开放空间廊道包括沿高压走廊、魏家桥后横河、云山前横河以及周边绿地、其他河流水系等元素所构成的公共开放空间廊道。
4.4慢行系统设计导则
1、工业区步行分区
工业区是本次规划的主要功能区,由于其生产功能的特性,工业区的步行体现短时、快速、固定等几大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工业区要特别对机动车交通和步行交通线路、时段应重点考虑,坚持“步行优先”的原则。构筑安全便捷的步行网络系统。
2、居住区步行分区
作为高档住宅区,汽车出行的比例作为主体,步行主要作为平时休闲健身。因此加强休闲运动型步道的建设,通过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同时考虑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的步行出行需求,建立安全舒适的步行网络。
3、绿地步行分区
加强绿地步行系统的观赏性、景观多样性,注重与山体、水系、绿地景观的结合,形成良好的步行景观界面。规划考虑以滨水步道为主体,延伸多条覆盖公园、滨水绿化、重要人文商业设施的步行网络。
05.道路交通规划
5.1对外交通系统
高速公路:西侧沈海高速,南侧杭甬高速公路,其中沈海高速慈城出口与本区相距仅1公里,西侧有胜陆公路可直接连通杭甬高速公路。
对外公路:S319省道线路进行优化,拓宽宽度至40米。基地西侧南北向规划有二大线。
对外干路规划:新建东西向的庆丰路等道路。
规划区南部预留一处城际铁路站点并设置客运枢纽站。
5.2内部交通系统
1.道路等级结构
规划范围路网形成“四横三纵”的骨架路网结构。其中“四横”为甬余夫公路(S319省道)、千才路、庆丰路和千利路,“三纵”为缪云路、千科路、二大线(规划区外)。
2.路网密度及技术指标
规划区道路网密度为7.65m/km2,道路面积率为12.92%。
主要道路横断面形式一览表(单位:米)
5.3公共交通
1.公交线路
规划区内客运枢纽站包含公交首末站,可以设置4-5条公交线路。
2.公交停靠站
规划区内公交站点设置12对。
5.4交通设施
1、社会公共停车场
规划社会停车场库结合用地布局、道路性质、交通需求,布置4处社会停车场。货运停车场布置在区块南侧外围紧邻二大线。
2.加油站
保留位于S319省道南侧的现状加油站。
3、配建停车位
本规划区内所有建设项目的配建停车场均应按《宁波市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修订)》执行,区内各企业、工厂按照企业规模配建自备停车场。
5.5竖向规划
场地竖向布置方式宜采用平台式,块地坪标高不应低于3.00米。
06.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6.1给水工程
1.需水量测算
本区规划最高日需水量为13724.42吨。
2.供水设施规划
由姚东水厂供应本区用水。
3.管网布局
在魏家浦路、千业路、千科路、千才路、庆丰路、云山路、云山中路等道路上铺设DN300的给水主干管。其余道路上铺设DN200的给水支管。
6.2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工程
污水量预测
本区平均日污水总量为9501.48吨。
污水排放系统
考虑道路建设的时序性,本区块污水先由庆丰路上、千才路上d300-d500的污水管收集后排入千科路上的d500-d600污水主干管,最后排至千才路上d600的污水主干管,经规划泵站提升后排入市政污水主干管。规划泵站流量为1.0万吨/天。
6.3电力工程
1.负荷预测
本区块电力负荷为4.91万KW。
2.变电所设施规划
由现状110kV云山变和江北区110kV彭山变形成二回路供电。
3.中压配电网布局
采用10kV中压配电,10kV配电网采用环状结构。
6.4邮政通信工程
1.电信设施布局
通信依托外围三七市镇电信支局,结合商业建筑新增电信网点1处.
2.邮政设施布局
结合商业建筑新增邮政服务网点1处。
6.5燃气工程
1.用气预测
规划区年总用气量为221万标立方米/年。
2.燃气管网
中低压二级管网供气,燃气管网成环状布置。
6.6管线综合
南北向道路:
东侧布置雨水管、给水管、电力管(沟);
西侧布置(雨水管)、污水管、通信管、燃气管。
东西向道路:
北侧布置雨水管、给水管、电力管(沟);
南侧布置(雨水管)、污水管、通信管、燃气管。
管线次序为:自道路红线向道路两侧,次序宜为: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通信管、燃气管、电力管(沟)。
服务说明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