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助力我市软信产业高质量发展,4月25日,重庆市第七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组市级初赛顺利进行。全市软信领域创业者的优秀代表共推举出30个优秀项目进行了激烈角逐,前10名选手将进入市级决赛,在更高舞台上展现创业风采。
本场比赛由重庆市人力社保局、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重庆市渝中区人力社保局、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委承办,重庆市渝中区就业和人才中心执行。
30个软信项目现场角逐参赛选手坦言:受益良多
比赛现场,共计30个优质项目的主讲人通过对核心技术、商业模式、市场前景、团队构成和财务情况等方面的介绍,向现场评委们进行了精彩展示。这30个项目涵盖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互联网平台服务等行业领域,包含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自主创业者等各类重点群体。
其中,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就带来了“OneNET城市物联网平台——物联底座新引擎数智转型新动能”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定位为城市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提供全域感知、数字集成、数据治理、数字孪生、应用开放、运营可视等六大物联感知能力,解决城市感知分散难管理、数据价值难挖掘、应用孤岛难互通、技术多样难融合等治理痛点,提升城市数智治理水平,实现城市从物联、数联到智联。
另外,重庆大龙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运贸通——大市场物流金融数字贸易SaaS云平台”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该项目依托物流场景,目前已落地江津区、九龙坡区、渝北区等多个大型批发市场,帮助3000多家小商户降低物流成本,用数字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赋能,打开经营新局面。
十项目获决赛“门票”为重庆软信产业发展再送赋能“大礼包”
经过现场的激烈角逐,“基于国产替代的智能公差仿真系统”“数智化装配车间数字孪生系统”“数聚青衣——数字赋能时尚服饰协同设计与智造”“数字孪生技术和传感器及算法模型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国产自主可控通用CAE仿真软件”“以E代劳虚拟员工”“5G毫米波基站高线性度倒装植球功放芯片”“OneNET城市物联网平台——物联底座新引擎数智转型新动能”“‘手视无碍’为聋人群体破除一面玻璃墙”“到家云灵活用工SaaS平台”项目晋级市级决赛。
本次比赛通过“赛+实地问诊”“赛+展示交流”“赛+载体对接”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落地应用,切实实现了以赛助创、以赛育创、以赛带创的目的,让参赛企业能够以创业拥抱时代,用创新赢得未来。大赛现场还同步举行“渝中区软信服务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授牌和软信项目集中签约配套活动,通过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强化大赛结果运用转化。签约的6个项目预计将带动新增千万营收,预计带动超千人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入围市级决赛的参赛项目均可享受创业指导专家提供的“一对一”创业辅导;符合条件的可获得创业担保贴息贷款,优质项目可优先享受无抵质押和保证人的创业信用贷款优惠政策,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贴息;符合条件的选手及项目可申请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经营场地、证照代办、创业实训、创业融资、创业辅导、信息咨询等创业孵化扶持,可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其所在位置将其推荐引入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给予场地扶持、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配套政策支持,可优先推荐参加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和大赛投资基金、创业投资机构支持。
做好“三步走”纵深推进重庆市“满天星”行动计划
据了解,自《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2025年)》出台以来,市人力社保局坚持高位推动,市区联动,全面发动,从创业带动、就业服务、培训赋能等全方位发力,助力软信产业兴起来,助力软信项目强起来,助力软信人才用起来。
截至2023年1月,重庆市人力社保部门已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752.2万元,扶持创业244人,带动就业752人。此外,还为5491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4156.30万元;为2405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651.11万元,稳定岗位4.64万人。
下一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将高位布局,计划“三步走”推动“满天星”行动计划走深走实。
通过梳理汇总涉企政策清单走访上门、实施“政策+商业”组合贷款模式、实现“政策找人”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兑现力度。2023年预计对符合条件的软信行业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左右,扶持创业300人,带动就业1000人。
通过培育一批软信产业创业孵化基地、持续认定和培育信息服务业领域创业导师和专家等措施,加大创业孵化扶持。预计到2023年底,重庆人力社保部门将培育软信产业创业孵化基地50家,提供免费创业工位5000个,累计孵化软信行业创业项目2000个,带动就业10000人。预计到2023年底,全市将培育认定软信行业创业导师200名。
最后,重庆市人力社保系统将以本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项赛为契机,以创业联盟为依托,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建立完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业项目库,推动形成需求采集、数据分析、精准服务、效果评估的完整闭环,推进创业导师服务通过“数字化”精准匹配、一次性创业补助通过“数字化”精准找人、免费创业工位通过“数字化”平台一键申请,持续优化创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