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业内人士又怎么看此次券商合并呢?
国泰君安认为,国联证券吸收合并国金证券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及盈利能力,合并顺应证券行业打造航母级券商的发展大潮;行业综合竞争力突出、资本实力强劲的头部券商仍继续在各方面领跑行业发展,也将更为受益行业变革。双方优势互补,合并将促进国联证券资本金快速扩张,经纪、投行业务有望实现飞跃式发展。
开源证券认为,国联证券合并国金证券事件超预期,在监管鼓励券商市场化合并做大做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正式落地的背景下,金融公司的并购、重组或出现更多案例。
东吴证券认为,近年来券商并购重组事件频出。随着证券业对外开放的提速,外资控股的合资证券公司不断增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型券商竞争优势突出,头部效应显著,行业整合需求持续攀升,监管意图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也是顺势而为。从2018年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到2019年天风证券与恒泰证券的横向联合,再到华创证券接手转让股权入主太平洋证券,金元证券转让76%的股权,证券业并购整合的大戏已开始上演。
今年4月14日,这一预期被彭博的一则报道彻底引爆——中国两大券商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已开始进行尽职调查和可行性研究,两者有可能将合并成一家公司,从而更好地与全球投资银行竞争。然而当晚,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均快速发布了辟谣公告。
到了7月初,A股券商板块掀起涨停潮,两大券商龙头合并的消息再度传来。据外媒报道,中信证券母公司中信集团将作为主收购方,从中央汇金手中购买中信建投的股份,从而成为其最大股东。但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在深夜又双双发布公告称,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汇金旗下几家券商股权结构相比中信系更单一,合并起来可能更简单顺利,其中中金的投行业务、申万和银河的经纪业务各具优势,合并后能互补。
此前有国泰君安投资者提问称,国泰君安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旗下的金融机构包括浦发银行、太平洋保险等,大股东及上海市国资委是否有计划合并打造类似于中国平安这样的金融综合公司?
此后又有投资者继续问道:「请问公司是否正在准备打造超级航母,后续会同海通合并?」
国泰君安回应称,公司将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和政策机遇,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夯实内生性增长动力,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目前不存在同其他公司合并的计划。
华泰发展迅猛,而东吴证券、南京证券的体量不错,如能合并,华泰证券可以巩固华东地区的地位。
招商和广发都有银行背景,实力好于体量小点的国信证券,这样的地域性合并,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深圳地区和香港的业务。
这些整合预期并非近期才开始升温。
早在2019年11月,中国证监会表示要「积极打造出航空母舰级头顶部证券公司」,而据媒体在今年7月的报道,证监会向券商、基金下发关于《支持证券基金行业实施组织管理创新》的文件中提出两项「支持」:
其一,为推动行业做大做强,证监会鼓励有条件的行业机构实施市场化并购重组,在资本实力、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为充分发挥并购重组效应,实现母子公司协同发展,证监会支持行业机构在有效管理不正当竞争、防范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的前提下,探索更为灵活的母子公司发展定位和业务范围。
其二,为支持行业机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公司活力,证监会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按照《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等规定,在有效防范利益输送、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的前提下,通过直接持股或者设立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有限合伙企业等形式实施员工持股或者股权激励计划。
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曾在天风策略会上表示,今天资本的深度和广度已不可同日而语,需要有中国的「高盛、摩根士丹利」去承载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