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国家级安全和应急产业园区分布图)
《2020年中国国家级安全和应急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汇总表》
01
徐州:率先发展的园区标杆
(1)发展现状
(2)发展特点
完善产业体系发展布局。徐州市安全和应急产业涵盖了矿山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公共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六大细分领域,发展为以安全及应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基础,集技术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咨询服务、安全培训、成果展示、信息化平台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安全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以徐工集团为龙头,五洋科技等上市企业为推动,新奥能源安全、华录大数据等特色企业为支撑的现代安全产业体系。
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徐州高新区拥有4家海外跨境孵化器、3家国际技术交流专业中心。吸引了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挪威船级社国际安全评级学院及本质安全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
究中心等创新中心落户。目前园区内集聚安全科技研发平台46个,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60余个。
02
合肥:信息技术引领的典范
合肥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5年底国家安监总局、工信部批准为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和首批应急产业示范基地。高新区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依托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以信息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为特色,产业集群主要涵盖防灾减灾安全、信息安全、矿山安全、交通安全、电力安全五大门类,拥有一大批国内领先的安全企业和安全产品。目前,安全产业已成为高新区第二大产业,拥有企业200余家,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0%。
信息技术发展突出。园区信息技术企业迅速集聚,中电38所、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国盾量子等一批自主培育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同时引进了赛为智能、新华三、海康威视等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2018年4月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纳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高新区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了“中国声谷、量子中心”的园区品牌,在168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并居第一方阵。
支撑平台效果显著。推进产学研合作,累计建设各类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近100个,转化各类成果800余项,孵化企业600余家。推进研发机构建设,园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9个。持续引进人才,拥有安全产业领域省、市产业创新团队60多个,引进量子通信潘建伟院士团队、创建磁智能传感系统分中心等。
03
南海:智能制造与安全服务的高地
南海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围绕制造强国战略,构筑粤港澳大湾区安全产业创新高地,打造以智慧城市安全和智能安全装备为特色的国家级安全产业示范基地。2018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获批“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并举办了首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2018年南海区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40亿元,增长率近40%,在机器人制造专用安全产品、车辆专用安全装备、城市安防类产品、新型材料、应急救援类产品、信息安全、安全服务等领域具备产业基础。
安全产业宣传展示的桥头堡。南海区已连续主办了两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大会上,涉及场景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物联网安全、5G网联智能无人机系统、智能医用冷箱与云监控平台、应急安全创新等重点产业项目和平台签约落地南海,将推动南海和佛山安全产业的发展。另外,南海区在大沥镇建设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永久会址,打造首个以安全产业为主题的集会议展览、企业总部、产业孵化、商务配套于一体的会展中心,计划2020年投入使用。
公共安全装备网
公共安全领域精准营销领跑者!
04
西安:西部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西安是中国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承接东西,贯穿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2019年,西安高新区获批为“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进一步推动西安市引导产业集聚,突出特色,引领西部地区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目前,西安市已形成以矿山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电力安全为主体,信息安全、应急安全、危化安全、城市公共安全为补充的特色安全产业发展态势。2019年,西安高新区安全和应急产业领域收入超过600亿元,拥有安全应急产业领域企业1350家。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劲。西安市已形成以陕煤集团、西安煤研院为代表的矿用机械、无人开采矿山、水灾防治产业链;以西安航天动力等为龙头的消防产业链;以西安正昌电子等为代表的交通安全产业链;以中国西电集团、西安特变电工等为代表的电力安全产业链。众多龙头企业还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参与起草了国家和行业标准,掌握业内核心技术,对于加快行业技术进步、驱动技术与产品升级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创新资源高度集聚。西安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长安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雄厚。高新区聚集各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217个,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4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是国家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还提出了一个体系和两个工程,即“1+X+1政策体系”,以及“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人才服务精品工程”,吸引创新人才聚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05
温州:应急安全融合发展的集群
温州市政府聚焦改革创新,力求打造供给充沛、需求旺盛的安全和应急产业。2019年,温州市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区,打造温州安全(应急)产业园,并已形成以智慧电气安全技术与装备、应急医疗物资与服务、智慧消防安全设备与平台等为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凭借发达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企业数量,温州市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规模效应,产业链齐备。温州市既有的传统优势产业与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与安全应急产业融合,为产业拓展和转型升级注入动力。2019年,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安全产业产值已超200亿元。
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智慧电气安全领域集中了200多个系列的产品,覆盖输变电、配电、工业控制和各种特殊用途,产业链完备,销售网络密布全国,并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应急医疗领域依托乐清生命健康产业园、乐清医岛小镇、瓯江口生命健康产业园等平台,聚集了温州医科大学、武汉光谷生物城等优质资源,涌现了众多技术领先的企业,产品涵盖多应用场景急救包、呼吸器、急救止血新材料、急救医疗器械等,还可提供创伤修复、检测检验等服务。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积极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抓住传统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契机,开发出以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为特色的安全和应急产品、技术及服务,包括火灾监控探测器及预警平台、智慧燃气流量表与云服务平台、警用车载违法记录仪、全地形消防车、无人机等,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合作与市场竞争,为温州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06
唐山:智能应急装备制造的基地
唐山市工业门类齐全,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加快发展应急装备产业对唐山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市汇聚了包括中信重工开诚公司、住友建机(唐山)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内的安全应急企业130余家,形成了包括预防防护、监测预警、处置救援三大类完整的应急装备体系,产品涉及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安全、生命救护、抢险救援、个体防护等多个重点领域,年产值达400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抢险探测机器人、应急钢锹、多用钢板桩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橇装式阻隔防爆加油装置研用基地。
现代应急装备产业加速集聚。唐山市全力打造高端应急装备产业,聚焦智慧应急,明确了“聚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应急装备产业基地,高标准规划建设四大应急装备产业园区,推动五大特色产业率先发展”的“145”产业升级架构,依托高新区智慧应急装备产业园、遵化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园、路南城市公共安全装备产业园、开平矿山救援装备产业园、迁安防震减灾应急产业园五大应急装备产业园区,推动安全应急产业由单一分散向特色园区全产业链聚集。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应急安全产业园和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应急安全产业园
徐州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
徐州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始建于2010年,是全国首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力求通过安全科技创新集聚、安全科技产业集聚、安全科技服务集聚,将徐州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国性的安全科技研发和国际安全技术交流中心、全国性的安全科技产业中心、全国性的安全技术和安全装备交易中心、全国性的矿山安全应急救援中心。目前园区已汇聚120多家安全产业单位,年产值超400亿元。
合肥高新区安全产业园
合肥高新区安全产业园覆盖反恐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等5大重点领域。其中包括国家量子信息实验室、天地一体化网络平台,此外38所正在建设公共安全产业园,涵盖智慧城市、大数据运营中心项目、雷达电子产业化项目、安全电子产业化项目、复合材料项目。
济宁高新区安全产业示范园
园区重点发展安全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业,同步承担国家安全产业园创建工作。园区不仅负责培育、扶持规划区内企业发展、安全生产等,还要牵头做好街道辖区经济运行工作和企业服务。下一步,园区将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围绕高新区蓼河新时代总体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国家安全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努力把济宁高新区安全装备产业园建设成特色鲜明、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
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
产业园
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以智能安全为主导,重点发展智慧安防、智能工业制造及防控设备、安全服务、新型安全材料、信息安全、车辆专用安全设备六大类安全领域产业,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科技服务、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业务,形成研发、产品、集成、工程、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安全产业链。
株洲高新区安全产业示范园
2019年,株洲高新区成功获评“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创建单位,园区成功落地应急安全产业项目9个,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项目旨在建设应急安全产品展示交易中心、教育培训基地、智能特种车辆总装基地为主核,打造集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实训体验、展示交易于一体的产业总部服务综合体。
长三角(如东)安全产业园
长三角(如东)安全产业园在个体防护装备、安全装备、汽车电子安全等领域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形成了若干条产业链:一是以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制造业逐步向高端迈进;二是以高端个体防护装备(PPE)制造业蓬勃发展;三是国内外制造业企业对如东个体防护用品的需求和认可带动了产业下游的应用,延伸了下游产业链,同时稳固了产品的市场。这些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丰富了整个产品链及产业链,提升了产业层次,提高了基地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河北怀安工业园区
河北怀安工业园区为省级工业园区,园区产业规划定位为五个板块,分别为新能源区、装备制造区、新型环保建材区、副食品加工区和生物技术区,符合张家口市“4+3”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为全面提升园区工业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大力拓展工业经济的发展空间,园区将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发展园区经济,坚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的“两主一特”产业聚集区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集群,移动互联网、航空航天、信息安全、增材制造、新能源装备、先进储能材料、军民融合、文化创意、绿色节能、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正加速集聚,蓬勃发展。2019年,长沙高新区产业园区竞争力全国排名第10位,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全国排名第3位。
北京应急救援科技产业园
北京应急救援科技产业园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作为国内第一家央企牵头,行业多方资源整合的应急救援主题园区,将充分结合我国应急救援的实际,努力打造以研发创新、中试、培训演练等功能为主的,国内领先的应急救援产业示范园区。
中国北方安全(应急)智能装备
中国北方安全(应急)智能装备产业园位于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始建于2019年,致力于建立安全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健全投融资服务体系,完善产业链协作体系,进一步开辟和理顺安全产业供需市场。中国北方安全(应急)智能装备产业园作为营口片区安全产业主导承载区,是营口片区重点支持的科技特色产业基地、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产学研示范园区。
园区拟建立由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基金构成的安全产业支撑平台,建设三大安全产业制造基地,五大安全产业运营中心,大力发展形成以安全(应急)智能装备为产业特色,以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为主要技术方向,以矿山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交通运输安全和消防安全等领域为重点,以安全(应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安全产业体系。
西北安全应急产业园
西北安全应急产业园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产业园的发展将促进泾河新城战略新兴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化发展,为实现大西安“北跨”战略核心聚集区的发展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依照规划,西北安全应急产业园将按照“一个核心、三大板块”的思路进行建设。一个核心是组建西北高技术和安全应急产业研究院,培育行业颠覆性技术,培育行业领跑型企业;三大板块是指安全应急产业、高技术产业、民用核产业。通过3到5年的发展,西北安全应急产业园将成为我国首个专注于安全应急、高技术及民用核产业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资源聚集及成果输出高地。
正阳颐高应急安全产业园
应急安全产业园是颐高响应国家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号召,联合中国安全产业协会等专业机构与企业,助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核心产品。园区以应急安全产业为基础,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致力于打造集产业创新孵化、总部研发、智能制造、应急指挥、物质储备、安全培训、数字安全等于一体的应急安全产业集群,同时推动应急安全产业数字化升级,打造中国应急安全产业标杆基地。
上饶智慧安全大数据产业园
上饶智慧安全大数据产业园位于上饶市高铁经济试验区。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建设“安全大脑”大数据中心,并创设国家应急管理部高危行业安全物联网技术创新中心华中分中心、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中心华中分中心两个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建设三个大数据采集处理中心(工业级物联网数据采集处理中心、工业级无人机数据采集处理中心、工业级机器人数据采集处理中心)、建设三个大数据平台研发中心(安全大数据平台研发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研发中心和工业物联网平台研发中心)、建设三个大数据运营服务中心(“保险+服务”大数据运营服务中心、城市安全风险大数据运营服务中心和虚拟现实大数据运营服务中心)。
青岛市应急安全文化产业园
青岛市应急安全文化产业园地处市北区大沙路2号。致力于推进应急安全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城市应急安全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市级应急安全文化产业生态圈,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应急安全文化产业“青岛模式”。
整个园区将建设应急安全教育体验中心、应急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安全生产考试中心、应急安全装备展示中心、应急安全装备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应急安全培训大数据运营中心和青岛亿海应急安全管理研究院。
中博安全科技产业园
中博安全科技产业园位于驻株洲高新区,该项目将着力打造应急安全产业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应急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应急安全产业中试研发总部等产业样板间,形成产品研发、产业化、项目集成、工程、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安全产业链。
中国(泰州)智能应急产业园
中国(泰州)智能应急产业园位于江苏省姜堰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发展定位为智能应急产业,涵盖了消防产业、安防产业、安全产业、防灾减灾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公共安全产业、紧急救援产业、应急通信等,涉及装备、材料、医药、轻工、化工、电子信息、通信、物流、保险等。着力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智能应急领域企业入驻园区,培育开发园区应急产业集群。
新密市应急产业园
新密消防应急产业园位于郑汴洛一体化中心地带。新密消防应急产业园集消防安全装备制造、消防科技研发、消防教育培训实训、消防产品展示交易等产业集群为一体,分设商业生活区、行政服务区、生产研发区、物流配送区、教育培训区和展示体验区,致力打造百亿级消防设施基地。
重庆消防安全产业园
重庆消防安全产业园位于万盛经开区,规划布局消防安全装备及消防器材制造、消防科技研发与产业化、消防教育培训实训、消防产品及知识产权展示交易等产业集群。
产业园区分为制造与交易区、生产服务区。其中制造与交易区在万盛平山产业园区,主要布局消防装备及零部件与器材制造企业和消防产品交易市场;生产服务区将结合万盛旅游资源和城市发展,按照“产城融合、景城一体”要求予以布局,主要布局科研院所、咨询投资、培训实训和消防文化等生产性服务业。
冠桦应急产业园
冠桦应急产业园地处广东省,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和珠江创新带两条发展带的交汇点。冠桦应急产业园规划以应急领域为特色,聚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都市消费工业为主导,建设一个特色鲜明、产业高端、价值凸显的现代产业园区;园区的双链条产业定位,紧密结合了国家产业政策趋势和市场需求。园区内也将设立国家级的行业检验中心、生产安全防护体验中心、行业领先的新材料研发中心、防震、防火的地震体验中心等。
中国温州安全(应急)产业园
中国温州安全(应急)产业园国家级战略平台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园的龙头项目。项目聚焦安全应急、探测传感、综合救援等前沿技术,汇集国内外先进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形成应急救援机器人全产业链集聚地。
产业园以浙江应急救援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基础平台,引入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投用五年内预计可申报专利80项以上。集合优质企业,以细分领域龙头及隐形冠军企业为牵引,不断引育先进智能装备产业,实现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全流程聚合,打造形成高能级安全应急产业集聚中心。
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江苏省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苏北地区首家国家高新区。徐州高新区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的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发展培育先进制造业为支撑,聚力创新、聚焦产业,构建了以安全科技产业为特色,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为主导,按照有方向、不设限的原则,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领域,其中包括矿山安全装备、消防应急装备、公共安全大数据平台、危化品安全应急和家庭应急产品等产业。
河北省唐山开平应急装备产业园
唐山开平应急装备产业园,以矿山监测预警、工程抢险装备和应急防护装备为特色,主导产品占据国内市场重要地位,产品涉及自然灾害、生命救护、抢险救援、个体防护等8大类、100余项,集聚了应急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138家,是全国最大的抢险探测机器人、应急钢锹、多用钢板桩生产基地。
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
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2006年开始建设的新型特色产业园区,也是自治区政府和兵器工业总公司协议建设的全区重要装备制造基地。2007年6月,正式成立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园区近期规划面积为45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为70平方公里。特色产业领域:应急指挥系统、生命搜索与营救装备、工程抢险装备、反恐防暴处置装备等。
江苏省溧阳经济开发区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于2015年6月成立,是目前常州市实力最强、体量最大、发展最快、空间最广、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省级开发区。目前,开发区内入驻企业9282家,其中外商企业203家,形成了3+3+3的产业格局,即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新型材料,绿色家居、绿色能源、绿色电机,以及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
中国(浙江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贸区围绕国家能源保障安全,推进以油品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建成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根据自身条件,自贸区大力发展海上应急救授船、特种船舶、海上无人艇、爬船施工机器海底管线预警检测、智能安防、自贸区油品全产业链应急保障等领域。
浙江省江山经济开发区
江山经济开发区经过不断改革发展,园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多地区企业的投资。园区坚持按照“规划先导、基础先行、内外资并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着“外向型、高起点”和“持续、快速、安全、健康”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园区临海区位、原料丰富、设施齐备、物流便捷和贴近市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稳步推进产业链招商、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湖北省赤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14年12月,赤壁高新技术产业园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2017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咸宁高新区晋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赤壁高新技术产业园列入咸宁高新区“一区四园”产业布局之一。园区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1平方公里,下辖陆水工业园、赤马港工业园、中伙产业园、茶庵轻工食品工业园和临港工业园。园区重点打造“百亿”应急安全产业、“百亿”绿色产业基地,形成了应急安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循环利用、新型制造、众创空间六大高新技术产业板块。
陕西省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延安高新区位于延安城区东南,始建于2005年。现有注册企业20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的29%。已建成一批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工程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业孵化体系、创新支撑体系、产业培育体系一体化加快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乌鲁木齐工业园区
乌鲁木齐工业园区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石油化工、彩印包装、塑业生产、粮油生产等为主的优势主导性产业的现代高科技绿色开放型工业园区。园区围绕驻区大型工业企业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发展空间,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带动制造业产业带的大发展。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中国公共安全装备网作为警用消防装备领域主流新媒体,深度报道行业大事件,专业视角解读装备发展,装备招标采购、每日新品发布、采购大数据与线下论坛研讨会,是行业内企业营销推广最佳帮手,为企业品牌提升,产品推广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为行业终端客户、制造商、代理商提供精准营销策划与推广方案的B2B电子商务交流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