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反应养狗现状,“狗屎成灾”让所有养犬人“背黑锅”
除了存在“狗屎成灾”的情况,也有为宠物狗而发生口角的。王小姐说,今年夏天,小区还发生了两起因为不系狗链引发的激烈口角,一次是狗狗把人家带下楼的小兔子咬死了,一次是乱跑的狗狗吓着了孩子。“其实系狗链首先是保护狗狗自身安全,也保护了不养犬人的利益不受侵犯。在国外养狗的重要一课,就是主人学习怎样束狗链带狗狗散步”。
宠物医院、宠物店成弃养“重灾区”
社会上因为各种原因丢弃宠物狗的情况也非常的严重。就像每年春节一样,在这个时候寄养店就迎来红红火火的生意,然而有些主人名为“寄养”实则是将宠物狗丢弃在寄养店。小李是一家宠物店的工作人员,这些年,他见过很多以寄养为名实则抛弃宠物的养狗人。
以“个头”定限养被指不科学
据了解,很多大块头的狗狗,如阿拉斯加雪橇犬、金毛、拉布拉多、萨摩耶,跟所有人都亲,性格“怂”得厉害。相反,京巴、博美、可卡等小型犬,因为性格敏感,却很容易对路人吠叫,有时候也会发生过攻击人事件。虽然很多动物保护人士反复呼吁,但“身高”对于超高的狗狗来说,仍是不可逾越的界限。
虽然有着将近50斤的体重、半米的身高,萨摩耶“雪糕”的性格,却比只是他体重四分之一不到的泰迪“豆豆”温顺很多。主人说,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谁都可以抚摸“雪糕”,有的孩子甚至去揪它的耳朵、拽它的尾巴,“雪糕”都不会反抗,最多就是跑开。相反,“豆豆”不但喜欢对靠近它的陌生人大叫,谁要是动了它的玩具或者零食,它就会立刻“龇牙”。但因为北京对饲养犬只的身高有着严格的规定,温顺的“雪糕”几年来都过着“不能见光”的日子。
北京波波宠物学校的训犬师张敏(化名)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以体型来判断犬只是否温顺很不全面。很多“大块头”比如金毛、拉布拉多等,都是非常适合家庭饲养甚至可以“看”孩子的犬种。而体型小的狗,因为自身可以意识到自己个头小,反而会对看起来比它大不少的人类存在警惕。“按品种划分才是最科学的,烈性犬禁止居民饲养无可厚非。可目前按身高划分,就像是主观的认为大个子身体壮的人都是匪徒一样”。
但张敏也告诉北京晨报记者,目前国内的宠物繁殖确实存在着不规范等问题,血统的不纯正导致犬只性格改变是存在的,但影响并不很大。“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人,养犬者要学会科学饲养,要对狗狗进行训练。不养犬者也要了解与动物相处的方法”。
代表建议,应对养犬人资格进行限制
养犬产生的纠纷多由于犬只扰民、伤人后引发。岳秉飞认为,犬主饲养知识缺失和犬只行为不受规范,是引发纠纷最重要的两点原因。
代表建议,改限大型犬为按品种限制
根据目前法规,在本市重点管理区内,每户只准养一只犬,不得养烈性犬、大型犬,城区内禁养体高35厘米以上犬只及烈性犬。
岳秉飞认为,这一标准的划定在出台之初就缺乏必要的法律和科学依据。“很多生性敏感的小型犬恰恰是伤人的高发犬种,而很多性格温顺、善解人意的大型犬却被排除在外。目前,上海市已新出台的养犬法规取消了对大型犬的约束。北京也应科学划定限制养犬范围,改限大型犬为按品种限制,解禁性格温顺的大型犬,只禁养烈性犬,如藏獒、阿富汗猎犬、阿根廷杜高犬、比利时牧羊犬等。
专家建议“解禁大型犬”可建议修订
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办公室在回复中表示,事实上,是否修订《养犬管理规定》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2009年,市人大常委会曾对《养犬管理规定》进行了立法后评估。针对养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对《养犬管理规定》进行了法规修订预案研究,对在法制框架内解决养犬形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养犬管理规定》的贯彻实施及不断完善奠定了基础。
回复坦言:“养犬人与非养犬人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利益群体,存在很多针锋相对的矛盾和冲突。与此同时,双方都对修订《养犬管理规定》抱有较高期待,面对这种势均力敌的民意碰撞,无疑更加重了修订法规的难度。目前看,现行《养犬管理规定》的主导思想符合当前社会环境的实际,只是部分条款在执行环节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因此,综合各种因素看,目前修改《养犬管理规定》的时机还不成熟”。
针对代表提出的“对养犬人资格进行限制”的建议,回复认为,任何公民都有养犬与不养犬的自由,都有选择犬只品种的自由,如果限制部分人不得饲养“高档犬只”,可能会有歧视嫌疑。
针对建立犬主培训制度、要求养犬人必须随时能控制犬只等问题,回复称,将在各职能部门下一步工作措施中明确提出,不断加强对养犬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养犬人的文明素质,促使其自觉遵守养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