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
建筑设计:MAD建筑事务所
景观设计:EADG泛亚国际
摄影机构:朱雨蒙
背景|CONTEXT
百子湾公租房
BAIZIWANPublicRentalHousingCommunity
让居住回归生活
百子湾公租房社区位于北京朝阳区广化大街、地铁7号线化工站旁,项目占地9.3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47.33万平方米,由高低错落的12栋6到27层的住宅楼包裹围合的六个小街区组成,总住户达4000户。这个由MAD建筑事务所设计建造的首个社会保障性住房自2019年建成至今,已近3000户居民入住其中,被广大网友称为最美公租房。
▲百子湾社区局部鸟瞰
项目的畅想与思考
ThoughtsonBAIZIWAN
所以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希望对社区公园的设计重点能着眼于居民的舒适度上。一些小尺度空间、丰富的植物种植和蜿蜒的小径设计,都是为了提高居民的舒适性,现在看来这些设计也非常适合这个项目。而在街区层面,我们的设计理念中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流行的小尺度街道,这种生活化的空间在现代都市里被各种庞大的购物中心代替,所以我们非常希望能在百子湾社区中重塑以前的传统生活空间模式。
分层式设计带来的立体化生活方式
LayeredDesignforDimensionalLifestyle
立体的景观空间打造多样的视觉美感与生活方式
高度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众多挑战,尤其在中国上海、北京这样快节奏的大城市里,人们下班之后面临过于忙碌的街道和快节奏的生活,没有一段能让自己放松、放慢节奏的归家路程。所以在百子湾社区的设计构思中,我们跳出了传统的房地产开发视角的思维,而是以人的舒适度,人的生活构建为主。若在回家路上能看到很多植物、感受灯光的变化、听到鸟叫声,这样的环境能让人放松并给身心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我们认为现代城市的人们更需要一个像庇护所一样的地方,可以逃避快节奏的生活,到一个能感受到安静,能让自己的生活节奏变慢的地方,但显然仅从景观的角度不可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
▲傍晚的社区
当接触到这个项目时,我们认为MAD建筑事务所的想法非常特别和完美,他们考虑到要解决很多发生在底层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把景观空间升高到另外一个层次。并以分层的方式从立体上划分空间:下层社区商业、中层社区公园、上层住宅公寓,三个不同的生活场域层被紧密地垂直连接在一起,增强了场地与人之间的联系,让居民走出户外变成更加积极的事,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共同营建社区的归宿感。
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是一次难得而有趣的工作体验,所以整个项目合作过程非常愉快。我们与MAD建筑事务所一起完成的这个项目将几个区域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的整体,提供可以散步、锻炼、休息的上层花园空间;能够解决社区居民日常餐饮、购物、医疗等生活配套服务的下层空间,这样的设计能促使社区居民去探索和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日常餐饮购物的下层空间
▲主街道嬉戏的孩童
▲下层开放式的生活街区也提供了功能性活动空间
底层与城市道路相互串联的开放式生活街区,由临街的便利店、咖啡店、餐厅、幼儿园、便民诊所、书店、养老机构等一系列丰富的社区配套商业组成,它不同于现代城市里的购物中心,是更具有生活氛围的小尺度街区。我们发现在北京的很多房屋都是平平的、矮矮的,而该项目中不一样的立体景观尤显特殊。它并非常规的、扁平的住宅景观,而是可以往上看的、立体的景观,这种举目抬头间就能瞥见居民温馨的生活情景,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观赏体验。
▲立体的景观设计营造多重视觉美感
▲蜿蜒的小径设计丰富了更多空间的趣味性
▲居民可以在任何的开放空间做自己喜爱的休闲活动
开放共享的社区空中花园
OpenandSharedCommunityGarden
架空的桥梁、蜿蜒的小道、丰富的色彩
和茂盛的景观植物
每栋楼的一层顶板位置都向外伸出了飘板,各栋楼的飘板连接起来形成了飘板层,上面再覆土绿化形成空中花园。在绿化营造上除了大量的灌木还配置了乔木。
▲专门设置的螺旋式消防楼梯
花园中设置了不同的休闲空间,包括较为宽敞开放的广场区域,能便于居民开展露天电影或跳广场舞等活动,也有运动健身区,而散布的休闲区相对安静,种植了较多观赏性好的植物。园区中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体育馆,馆内可以看到馆外,景观视野非常好。
▲建筑底层灰空间成为活动的舞台
串联在一起的社区公园可以形成了一个规模更大的花园绿地,居民们可以聚在这里一起锻炼、聊天或照料社区农场。这是我们一开始对于园区生活的设想。开放的社区和优美的环境,并不是一个促进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绝对因素,但是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所以一开始对于园区的设计,我们会比较注重细节,考虑各种功能性,也更加复杂一些,园区最初还规划了智慧农场,但由于智慧农场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太过复杂,基于多方考虑,我们把它去掉了,最后改成了比较特殊的植物种植带。
甚至再到后来,我们觉得设计不应该太过复杂,因为太过精细化的设计就如同在控制居民的行为,我们并不想去这样做,所以我们就做了简化,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花园部分都是比较简易的,我们希望能不定义使用空间的具体功能,可以让人们自己去探索空间,去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
▲清晰简单的设计留白让居民定义功能
放眼当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所有地产项目不管怎样去改变,都让人感觉很相似很雷同,趋于一致化,而这个项目踏出了前往未来的一步,它变得跟别的项目完全不一样。同时这是一个有很多人居住的社区,它的落地,让我们对于未来的社区生活不再是一种幻想。我们把建成的房子真正回归到人们手中,我们生活的家园中有一个大花园,好多树木、鲜花和小鸟在等待我们回家。
百子湾住宅在北京新的开发区里面也是一个非常新颖的地方,它的存在不管是对周边地区的民众还是对设计者来说都是幸运的。这是一个真正服务于使用人群的项目,更简易化、更适合人的居住,运用平民化的材料去营造平易近人的空间,并不为了高端而高端。我们的设计希望为居民提供了更多户外活动的机会和可能,但并不去定义花园空间的使用功能,而是让居民能更自由地去使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