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青岛港:借力一体化融合发展
主动作为彰显国企担当
三月的青岛,乍暖还寒,但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处处都是大干快上的热烈场面。
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城市的公共服务平台和联通世界的窗口,面对当前国际国内严峻的疫情形势,山东港口青岛港扎实落实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部署要求,牢记责任,担当使命,在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的“双战役”中,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着力答好“五张答卷”,促进“六个融合”,实现“六个更”,用主动作为诠释国企担当。
为客户服务:千难万难,不让船东货主犯难
“非常感谢青岛港提供的帮助,让我们现在出行便利,提货顺畅,这样的港口以后我们来定了!”3月15日,山东伟澳钢厂的庄师傅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市提主管的协助下,顺利办好电子版通行证和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前港公司,安全快捷地通过验车区查验等待装车。
突如其来的疫情严峻形势,给疏运造成了困扰,有的地区拖车出入受限,打乱正常的集疏港节奏,但山东港口青岛港船舶、车辆运转依旧有条不紊,集卡司机往来港口运输一如往常的便捷、放心,这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对山东港口的大力支持,也是山东港口、山东港口青岛港携手客户并肩前行的坚定决心和各项有力举措。
为了更好地发挥港口“硬核”力量,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关键时刻,作为全球最大港口集群的山东港口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出台多项服务举措,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
3月14日,在山东港口积极协调、统筹推进下,山东港口青岛港向广大客户发出《山东港口青岛港致广大客户的告知函》,从全力保障港口生产平安稳定,全力保障港口公路集疏运畅通,提供铁路和支线等多路径、全方位优质服务三个方面,表明了全力兑现“四项承诺、八项保障”量化服务标准的决心。
同气连枝,共渡难关。保船期、强效率,为货主和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山东港口青岛港从来都是义不容辞。面对当前疫情特殊时期,山东港口青岛港更是立足一体化融合发展,深度挖潜、创新流程,在堆场、疏运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用有温度、暖人心的高品质服务,为客户纾困解难,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和广大客户一起共克时艰的信心与决心。
为社会解忧: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贡献海港力量
日前,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大港公司七号码头58泊位“北部湾光辉”轮进口化肥卸船做包作业现场,大港公司市场部揽货员谢飞正在配合海关工作人员进行化肥查验,该轮运载的4.15万吨化肥将在这里完成卸船,并陆续发运至全国各地。
3月10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接到一封来自大唐黄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煤炭告急函》,请求协助靠泊接卸进口电煤船“实华66”轮,保障公司高热值煤炭库存储备。
接到信息后,前港公司立即召开专题会,安排专人对接大唐黄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并克服泊位紧张、恶劣天气等困难,提前制定作业计划,为“实华66”轮开辟“绿色通道”,确保煤炭船舶“零待港”。公司各单位安排流程“双线接卸”,码头前沿“双线搬倒”,抢抓卸船作业效率,仅用32小时就完成4.7万吨煤炭卸船,顺利兑现生产计划,有力保障了大唐黄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高热值供热煤炭库存储备,用行动擦亮了服务“金字招牌”。
为城市助力:全力当好城市发展“金牌合伙人”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对外贸易和往来枢纽,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明显。早在2019年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之初,就旗帜鲜明确立了“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更加密切,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更加深入,助力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的发展思路。
作为山东港口“龙头”,山东港口青岛港始终秉持“三个更加”“三个满意”理念,多措并举,持续放大枢纽功能、加快转型发展、推进项目落地,全方位融入、助力青岛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全年在青岛市上缴税收28.7亿元,同比增加1.48亿元,增长5.4%;贡献区市两级地方留成12.98亿元,同比增加0.69亿元,增长5.6%,全力以赴当好青岛发展的“金牌合伙人”。
面对当前全球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全球贸易投资低迷的大环境,山东港口青岛港紧盯畅通双循环的关键支点,让外贸成为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进位争先的重要发力点。
3月18日,“德翔宁波”轮缓缓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106泊位,标志着直航澳洲快线(CA2)于青岛正式首航,这也是山东港口青岛港今年三月份以来开通的第二条直航澳洲航线。
据悉,该航线由德翔海运、太平船务、阳明海运和海领航运四家船公司合作运营,共配置6艘3500TEU-3900TEU型船舶,是中澳航线又一海上“新高速”。航线的正式开通将进一步织密山东港口青岛港到澳洲的外贸干线网络,强化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在为腹地企业增加进出口新渠道的同时,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资料带来更多实惠和便利。
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外贸口岸,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抓牢“一带一路”、RCEP等重大机遇,乘大势、抢先机,积极服务和融入RCEP经贸大通道,不断扩展航线规模,畅通对接RCEP成员国物流大通道,推动口岸中转枢纽能力升级,从而以更高效的贸易流通服务,更便捷的物流供需匹配,更显著的营商便利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021年,紧紧依托山东港口资源整合等优势,山东港口青岛港持续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航线增速再创新高,新增外贸航线19条;进入2022年,山东港口开启“全面融合年”,依托山东港口与日俱增的行业影响力、资源及平台优势,虎年里的青岛港延续强劲发展势头,首月就开通了地中海航运美西线、万海航运美西线、马士基西非线3条外贸远洋干线。
密集开行的航线不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快速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的写照,也是进一步加快打造面向“一带一路”、RCEP的海上物流大通道,助力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有力举措。
一方面海向开设更多的航线,另一方面陆向建设更多的陆港,不断提升对内陆的辐射能力。3月15日晚,来自陕西西安的青岛港铁海联运专列由黄岛港站卸车,并在前湾三期集装箱码头顺利装上“意月”轮,于次日凌晨起锚驶往埃及目的港。标志着“西安国际港-青岛港”海铁联运双向通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据统计,2021年山东港口青岛港新增内陆港6个、总数达24个,新增海铁联运线路7条、总数达62条,海铁联运完成17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不断增强了青岛市在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港兴城,港城共荣。作为山东港口发展的“龙头”,山东港口青岛港在迈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征途上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对城市发展的拉动效应,助力青岛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助力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也更加突出。
越是关键时刻,越显责任担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山东港口青岛港以实际行动“亮剑”,践行着山东港口青岛港勇担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的初心和使命。
编辑:荣韶莹
审核:李春晓
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顶级赛事在宜昌开幕!
内河航运首次举办国家一类大赛
倒计时!选手赛前准备大揭秘
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大比拼蓄势待发
新一届最强养路工揭榜!
00后上赛场,公路养护后备力量行不行?比赛现场探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