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要这个玩具车,还要那个飞机”“妈妈,我还想要吃那个巧克力”“奶奶,你给我买,快给我买”......
这样的场景想必每对父母都十分熟悉,也是每次逛商场里,都要上演一番的戏码,孩子频繁索要东西,也是让父母感到痛苦的事情之一。
曾经,护芽妈妈带娃出门的时候,也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类似的情景,每次带娃逛商场,肯定孩子要各种东西,玩具、零食,我自己是不想白白浪费钱,但是一旦拒接孩子便会满地打滚,哭得眼裂一把鼻涕一把,招来很多围观的人,弄得自己满是尴尬。
结果就是在满心不情愿下,买下娃想要的东西,但问题却是,买了之后也不见得她有多喜欢,大多都是玩两天就扔到一边了。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会面临这样类似的情况,小孩子们似乎都像说好了似的,在“买买买”上执着不已,面对孩子的购物要求,我们要如何应对?
不同于大人,儿童常常是缺乏理智,而且他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因此自己有了“买买买”的想法,便会脱口而出,甚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面对孩子的购物需求,一味地满足和拒绝都不可取,父母不妨采取以下方式:
首先,树立规则感
孩子和大人不同,每次去商场里都是买需要的物品,那么家长不妨效仿自己提前想好需要买什么的方式,给孩子列一个购物清单来设立规则。
动画片《小猪佩奇》里猪爸爸和猪妈妈就很好地利用这点,带娃去超市买东西时,只拿清单上的物品,一次佩奇想要薯片,但清单上并没有,所以爸爸妈妈都没有答应佩奇的要求。
这样列好清单的规则,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购物习惯,也减少了亲子之间因购物带来的麻烦。
其次,培养孩子的消费观
孩子总是开口要东西,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金钱还没有清晰的概念,都知道买东西要花钱,但想要孩子彻底了解,还需长期教育。
其一:我们要让孩子知道钱从哪来
家长要让孩子明确钱的概念,知道钱来之不易要学会节俭,比如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体会如何赚钱,让孩子看到父母赚钱的辛苦。
也可以让孩子选择职业体验,让他感受通过自己努力来换取报酬的过程,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金钱的意义。
其二:培养孩子理性的消费观念
在孩子无限的购物愿望下,家长要做的便是引导孩子,让孩子正确认识钱的概念,心甘情愿地放下购买欲望,而不是用言语来压制。
在这方面,如果家长实在不懂得怎么教育,不妨参考专业的书籍——《小狗钱钱》。
大名鼎鼎的《小狗钱钱》是一本关于儿童理财的故事书,当初我买回来的时候讲给孩子听,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财商”。
起初自己先看了一遍,发现这本书对大人也同样适用,毕竟在我的童年里,大人们好像都很避讳和孩子谈钱,所以即使为成年人的我,也仍然缺乏财务方面的知识。
故事情节很有趣,有“鹅下蛋”的故事生动地让我明白了“钱生钱”的道理。我不认为这是一本关于金钱的心灵鸡汤,书中涉及的很多方法,都是有实践价值的,如果你刚好有和书中小女孩(12岁)差不多年龄段的孩子,不妨把书里的事例在孩子身上也尝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