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征地赔偿评估是征地补偿程序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评估需要具备以下资质:
3.具备熟悉当地市场情况的评估人员:评估人员需要熟悉当地市场情况,了解土地、房屋等物品的实际价值,准确反映征地补偿的合理性。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三条:征收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征地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评估法》第四条:从事评估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行业资格和技能,取得评估师资格证书。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一条:物权的出卖、交换、赠与、遗赠、判决、仲裁、调解等行为,应当以物品当时的市场价值为准。
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资质条件是征地评估的基础保障,只有依法依规进行评估,才能保证征地补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征地补偿评估规定是可以根据土地的类型,土地的年产值以及土地供求关系来综合的进行评估。在市镇行政区的土地根据政府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内,依据土地类型、土地年产值、土地区位登记、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等因素,再依据片区划分用于征地补偿综合计算的标准。
拆迁补偿标准的调整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我国法律规定各地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如今实施的征地补偿标准已超过规定年限的省份如未及时调整,将不予通过用地审查。
各类具体的价格补偿标准由区县物价局依据当地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等情况进行定价。
一、征地补偿和安置规定是什么?
征收土地方案由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拟订,经依法批准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位置、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登记的地点和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办事处)和村、组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不得在征地范围内抢栽、抢种农作物和改变土地用途。抢栽抢种的农作物不予补偿,改变土地用途按改变前的土地用途予以补偿。
在征地期限内,公安、工商、房产、规划等有关部门应暂停办理户口迁入、分户、发放营业执照和房屋改建、扩建、抵押、租赁、买卖等有关手续。在征地期限内,因出生、婚嫁和军人复员退伍等确需要入户或者分户的,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后,由公安机关办理。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被征收土地上有建(构)筑物的,还应提供有关建(构)筑物的合法证件。
法律分析:征地赔偿标准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法律没有具体规定赔偿标准。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土地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征收标准进行补偿和安置,并且需要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补偿。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征收标准进行补偿和安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征收土地应当在确定征收范围和征收用途后,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被征收人和土地权属单位,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确定土地征收补偿方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九条:因政府征收房屋、构筑物等设施,依法应当给予房屋、构筑物等设施所有人或者使用人补偿。补偿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标准确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五十七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收回土地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请被收回土地的权利人或者利益关系人积极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