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PrincipleofChemicalEngineering
课程代码:12222407(507)、12322407(507)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学时:112
课程学分:6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
授课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教研室:化工教研室
制定人:吕冬梅、尹兴良
审定人:姚型军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具体体现和实现化学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研究方法主要是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法、数学模型法、参数归并和过程分解与组合。本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实验技能、设计能力和模拟优化能力的训练,强调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在化学,物理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流体流动、流体输送、传热、蒸馏、吸收等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典型设备的设计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习《化工原理实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及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目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能正确理解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和操作原理,并具有设备选型及校核的基本知识。
掌握主要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的基本计算方法;掌握基本计算公式的物理意义、应用方法和适用范围;具有查阅和使用常用工程计算图表、手册、资料的能力。掌握常见化工单元操作要领。
具有选择适宜操作条件、探索强化过程途径和提高设备效能的初步能力;具有运用工程技术观点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一般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绪论
(一)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重点与难点:
三传”及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
查阅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归纳找出化工和化学研究内容的不同点,加深对化工原理学科特点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
(二)课后学习内容
回顾所学习的内容,并任选一段工艺流程指出这段工艺流程所涉及到的化工单元操作。
液体静力学方程
液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能量的形式
柏努利方程的应用
液体流动现象
管内流动阻力计算
管路计算
流量测量
重点、难点:
以小组形式设计演示流体流动类型的实验,并讨论各设计实验的优劣。通过设计实验进一步巩固本章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
走访化工设计院和化工生产企业,了解流体输送设备构造、安装和使用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可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查阅文献,了解最新机械分离设备的研究进展,了解新式机械分离设备的工作原理,并与传统机械分离设备进行比较,从节能、耗材、安装、适用范围、占用空间等方面综合评价设备的优劣,通过学习、思考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
第1节热交换器的类型
第2节间壁式换热器介绍
1.套管式换热器
2.蛇管式换热器
3.列管式换热器
4.板式换热器
5.螺旋板式换热器等
重点与难点
1.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和选用。
1.重点了解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及换热原理;
2.掌握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步骤。
发散思维,以强化传热为目的设计一种新型换热器并阐明强化原理。
介绍蒸发的基本概念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组织
(二)学时分配
章节
理论课学时
习题课学时
合计
第一章
2
0
第二章
12
4
16
第三章
6
8
第四章
7
3
10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5
1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89
27
116
(三)课程资源
《化工原理学习指南》,柴诚敬、夏清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匡国柱主编,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马江权、冷一欣等编,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化工原理习题精解》(上、下册),何潮洪窦梅朱明乔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丁忠伟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丛德滋、从梅、方图南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五、考核与评价
学生最终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期中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湖南路1号聊城大学东校区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