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儿童福利院(市阳光特殊教育学校)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其中,“开门办院”,打开服务儿童、关爱儿童的双向通道作为亮点工作受到肯定。“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儿童福利院”,市儿童福利院院长陈国梅表示。
??没有“围墙”的儿童福利院如何打造?走访中记者发现,“开门”既有“走出去”——为社会有需要的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服务和家庭“喘息”服务,又有“引进来”——通过公众开放日、夏令营等打开福利院与外界的社交通路,以此推动儿童友好环境建设和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微幸福”带来改变
??从疑惑到每周都来
??“星星勺子拿得真棒,我们今天来吃酸奶……”上午10点,在市儿童福利院康复部,6岁的星星在康复师敏敏的指导下,练习自己用勺子进食。这是他在儿童福利院康复训练的第9个月,由于患有脑瘫,此前他无法自己进食。经过福利院专业的康复训练,如今,他已经可以自己喝粥、吃酸奶,为照护他的奶奶减轻了不少负担。
??市儿童福利院的“微幸福”项目为社会有需要的残疾儿童提供免费的康复服务和家庭“喘息”服务,已实现市域范围内孤残儿童康复服务全覆盖。在初始阶段,项目也曾受到过质疑,“有的家长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该院办公室主任许珂表示。如何赢得家长的信任?用康复效果。月月患有癫痫,吃饭时口水常常流得到处都是,与家长沟通后,敏敏每个月上门指导,很快月月的流口水情况有了明显改善,这让她母亲很惊喜。如今月月已成为儿童福利院康复部的“常客”,每周固定来接受康复训练。
??“微幸福”项目改变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患儿家庭,敏敏见证了不少患儿家长的变化。“第一次到月月家时,白天他们客厅依然拉着窗帘,电视机开得很大声,她母亲也不怎么外出社交”,敏敏表示,随着月月在康复训练中有所好转,她母亲比以前开朗了。
??接受爱也奉献爱
??开放日迎来“老朋友”
??“甜甜的朋友圈”
??合力建设儿童友好环境
??为什么要“打开院门”?“一方面想打开福利院儿童与院外儿童的社交通路,建立伙伴间‘甜甜的朋友圈’,一方面想扩大福利院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推动‘儿童友好环境’建设。”许珂表示。
??不仅如此,市儿童福利院还与无锡经开区合作,面向经开区的困境儿童招生,据了解,目前已有儿童入院上学,后续双方还将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杨雯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