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5日,重庆市24岁的钟女士到重庆华美整形美容医院(以下简称华美医院)咨询乳头缩小问题,接待的小姐宣传说:“隆胸手术效果很好,本院已经成功做了上千例”,就在钟女士签署了“术前告知暨知情同意书”和“麻醉前确认书”后,当天就接受了假体丰胸术和乳头缩小术,共花费1万多元。病历标明所植入假体为国产的万和牌。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钟女士于1月9日出院。
但据钟女士自述,出院9天后,她遵医嘱进行康复按摩的过程中,发现双乳硬化。3月,她就此咨询主刀医生夏尧龙,夏医生说做完手术后都是这样,有一定的恢复期。到4月份,钟女士发现自己的乳房变得很硬,医生告诉她这是“包膜挛缩”现象,为患者的个体差异。
4月30日,无法正常生活的钟女士与华美医院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医院为钟女士重新手术,更换更高档的法国ES假体,费用全免。若第二次手术后再出现硬化,医院免费为其取出假体,钟女士不得再提出任何异议。5月3日,华美医院为钟女士进行了第二次手术,但蹊跷的是,从钟女士体内取的原假体并非万和牌,而是信晟牌。对此,华美医院却解释为笔误。
手术后的几十天里,钟女士仍然遵医嘱进行按摩。6月中旬,钟女士发现自己柔软的乳房起了变化,右侧下方凹凸不平,找到华美医院医生,医生说,还在恢复期,让她放心,肯定能恢复正常。6月27日,钟女士感觉右乳很不舒服,冰冷无弹性,像橡皮泥一样,挤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惊慌失措的钟女士立即找到医院,医院一位姓陈的主任检查后说:“这是包膜挛缩的早期表现”。
6月28日,钟女士又到医院找夏医生,医生仍说是包膜挛缩早期表现。钟女士为此事去医院几十次,每一次去医院都是同样的说法,说要等三个月至半年以后再观察。
钟女士实在不想再被动地等待下去,从7月6日开始,满腹狐疑的钟女士走访了重庆西南医院、大坪医院、新桥医院等几家权威医院,检测结果都说或是手术所致,或是材料所致。于是钟女士拿着其他医院的检测报告,向华美医院提出赔偿90万元人民币并取出假体,但遭到院方的拒绝。
从重庆钟女士体内取出的假体,在律师和公证人员的共同操作和监督下,妥善保管起来。
记者近日来到华美整形美容医院,医院办公室姓钱的主任和医务科姓周的女士接受了采访。她们说只有取出假体,查清问题,才能明确责任,并说,也有可能是患者自身的原因导致假体破裂。
就这样僵持了三个月左右后,今年9月28日,钟女士自费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双乳假体取出手术,手术过程由重庆市公证处进行公证。这次,困扰钟女士大半年的身体灾难真相大白:导致钟女士右乳房失去弹性的原因是假体安装时正反面颠倒,系手术操作失误。
一位专业医生认为,造成美容消费质量事故纠纷,一是消费者盲目求“瘦”所致;二是术前医生未对该手术的术后效果作充分的论证。因此,建议年龄在22岁以下的青少年消费者最好不要轻易接受隆胸、抽脂、减肥等美容手术,因为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尚处在求学期间,生理机能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未完全成熟。有监护人陪同的青少年消费者,在接受美容手术时,对手术预期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应有正确的估计,术前最好多找几家美容机构咨询;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美容手术要理性,切不可盲目跟风,同一种美容手术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要根据自己的综合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美容项目。
“越界”行为难查处
重庆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许平介绍说,自2002年卫生部颁布实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以来,重庆市卫生局陆续审批了33家医疗美容机构和19家医疗机构中的医疗美容科。其中,华美整形美容医院是惟一一家专业医疗美容医院。但即便是在华美整形美容医院这样的正规医疗美容机构,发生医疗事故也在所难免。实际上重庆市场上从事医疗美容的机构远不止这几十家,具体数量无人能够说得清楚。
据记者了解,我国现有美容医疗机构2万家,每年发生毁容事故2万起,美容医疗纠纷20万件。据重庆市卫生局调查发现,一些搞生活美容的非医务人员打着“美容大师”、“设计师”的幌子招摇撞骗。有的生活美容机构越界开展纹眉、重睑等医疗美容手术。
据了解,一般美容院的操作能力和经营范围只是生活美容,即皮肤护理、修眉、足浴等。而医疗美容是用药物、医疗器械等有创性、渗透性的医疗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或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重塑或修复。现在不少美容院开展的丰胸、纹眉、去除眼袋、美下颌、隆鼻、穿耳洞、面部轮廓改进等服务项目,均属于医疗美容。由于医疗美容具有一定的手术危险,所以生活美容机构在本身不具备相应能力的情况下,从事这种越界行为,很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身体伤害。但是,由于生活美容机构的审批权和监管权并不在卫生部门,所以目前对其越界从事医疗美容的行为难以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