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陈红生记者薛庆元)“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医美行业6天速成微整形美容师的问题。江苏省镇江市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镇江市医美行业消费调查报告》发现,医美行业存在有资质的超审批经营、没资质的违规开展项目、医师执业资质不全、工作人员介绍随意等问题,医美乱象不容忽视。
据了解,此次调查于2021年年底进行,根据消费者对医美行业机构、医师、产品资质、项目介绍宣传等方面的投诉重点,采用问卷与体验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展开,收集了1070份有效调查问卷,体验咨询了10家医疗美容机构和7家生活美容机构。
问卷结果显示,镇江市医美行业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资质问题,部分机构证照不齐全、医生资质不健全、医疗产品渠道不明;二是手术效果问题,部分消费者反映术后效果不佳;三是美容贷问题,部分商家诱导办理美容贷进行过度消费,消费者陷入贷款风波;四是预付卡问题,消费者充值后遇到商家拒不退款、店铺改名后拒绝使用原充值卡,甚至商家停业、卷款跑路等问题。
消费者倾向正规医院美容安全成最大困扰
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颜值经济升温,医美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央视“3·15”晚会的曝光,揭开了医美行业的冰山一角。
在此次的调查问卷结果中,绝大多数受访者并不清楚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区别,仅有17.76%表示非常了解。尽管对行业如此不了解,也仍有69%的受访者有过美容整形的想法。整形医院、公立三甲医院和美容院成为消费者更倾向选择的美容整形场所;消费者对医疗整形美容服务的顾虑主要在手术意外后遗症、医院资质不达标、夸大宣传效果、后续服务不到位、医生责任心不够,以及使用药品质量等六个方面。
医美行业违法违规现象普遍超资质医美现象严重
医疗美容机构超医疗审批项目经营情况严重。根据《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分级要求,本次调查的10家医美机构中,有2家审批的诊疗项目不符合要求,不应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可开展一级项目的4家,二级项目的3家,三级项目的仅1家。其中,镇江市璀璨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和京口区透明医疗美容诊所的性质和两家诊所审批的诊疗项目不符合要求,不能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但在实地咨询中,镇江市璀璨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介绍说,抽脂、瘦脸针(肉毒素注射)等项目都可以开展。京口透明医疗美容诊所则表示,诊所为“扬中人民医院”设立在镇江市区的医美门诊部,店内可做双眼皮、打美容针等项目。
大部分医美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超审批提供医美服务的现象,镇江市京口歌美医学整形美容诊所宣传的抽脂、假体隆胸、巨乳缩小等项目,超出审批范围。镇江润州采薇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介绍说,自身机构是美容医院,抽脂等项目在店内完成,这些均超出审批范围。
医美机构存在医师未在相应机构内注册或备案执业信息的问题。此次调查对医美机构的官网和宣传海报中介绍的医师进行查询,多家机构存在医师未在该机构备案,甚至是无执业资格的情况。调查期间,镇江润州采薇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在官网上介绍的医生,未查询到在该机构的执业信息;镇江市润州苏王医疗美容门诊有限公司宣传的医师团队中,有2人未查询到该机构的执业信息。
生活美容机构违规提供医美服务项目多见。问卷调查结果中,生活美容普及率较高,74%的消费者接受过生活美容服务,机构中违法开展水光针(有针式)、光子嫩肤和热玛吉等医疗美容项目常见。
在体验的生活美容机构中,仅1家明确表示只做日常美容,没有任何医疗美容服务,其余6家机构均表示可以通过请医师到店操作或带去其他机构提供医美项目。而这些所谓请来的“医生”“老师”,资质无从查证。
医美贷不透明预付费超额“整形掮客”普遍
调查中,医疗美容机构的抽脂项目价格在2万元左右,采取的操作方式据介绍有水动力环吸、手工抽吸、360吸脂等,项目的定价标准、优惠幅度等情况,消费者只能按商家的介绍来衡量。10家医疗美容机构中有6家表示,可提供借贷服务,但贷款要求、还款比例不详,需要具体办理才能得知。
而生活美容机构中,单次单项服务的价格较高,通常以项目卡、记次卡、年卡等预付费储值卡的方式购买服务,而其价格也在2000—8000元不等,一旦商家发生变化,消费者的资金安全难以保障。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明确要求,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
除上述问题外,调查中还发现,医美行业中“整形掮客”现象普遍;在消费者咨询后,医美机构联系频繁,造成一定困扰。消费者在问卷的建议和意见中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加大执法力度;行业价格应当公开透明;使用产品要有保证;套路少一点,不要用低价吸引人,然后推销产品;服务态度不能以交费多少区别对待;少一些夸大宣传,多一些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