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信息社会,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体。在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在总产值的占比逐年上升,目前跟工业接近,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第三产业主要是指社会服务业。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我国GDP比重增至54.6%,另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动力,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
作为长春都市核心区的朝阳,商业底蕴丰厚,半人为、半自发地形成了传统的三个商圈,包括市中心的重庆商圈,桂林、红旗商圈。改革开放后,随着开发区域的兴起,以及像吉林大学等高校的转移,长春市的商业布局发生了变化,几个传统商圈有起有落。欧亚集团的崛起加强了红旗街商圈,又新开辟了欧亚卖场商圈,桂林路这一带继续保持优势,总体看长春的商业在进步。欧亚系列对改造长春的商业布局起了重要作用,它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对长春市的商业发展,特别是对朝阳区的商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改造、新建小区的增多,围绕着小区周边,拉动了长春市基层社区的小商圈,它们以为居民服务为主,兼有各种新型的业态。由于朝阳区人口众多,又是长春传统的文化区,中高端的物业密度大,吸引了一批购买力强的居民定居于此,商业集聚而来,改变了长春整体的商业布局。
长春市过去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郊区是粮食生产基地,能把工业、农业和市民的日常生活衔接起来的就是商业。长春市要发展,就要重视商业的发展,具体到商圈,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第二,努力地创造新商圈。欧亚卖场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卖场带来的综合商业配套服务,购物、餐饮、娱乐、会展等等,还有房地产,延伸出很长的产业链,形成了完整的商圈。在今天这种高度竞争的情况下,还要有创新业态,“这有山”就是一个典型,它针对年轻人的特点,抓住长春市没有山这一短板,在商场搞出一座山,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第三,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让实体商业与线上购物有机地结合。网购不会彻底瓦解实体商业,因为逛店现在不仅是一种消费方式,还成为女性为主的消费者的休闲方式、娱乐方式。实体商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变革,找到自己的经营特点,打造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形态。
第四,商圈的打造,自然生长和城市规划缺一不可。商业最初都是自然生长的,但是近现代城市却是规划设计出来的。如果设计能够基本实现,就能推动新的商圈产生。从消费角度讲,我们的经营方式过于粗放,服务也粗放,这对商业来说是一个致命伤,“服务为王”“品质为王”说到底,还是经营理念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