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7.30
道教乃我国的本土宗教,创始人张道陵祖师被奉为道教的教祖。道教的教徒也有着诸多的规定,在饮食文化上一直也素有道教四不吃的规矩。
那么究竟有哪四不吃呢?其缘由又是为何?今天就“道教四不吃”做一个浅析,让更多的人对道教的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不吃:牛
民间流传,道教不吃牛肉,是因为道教鼻祖老子过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广传于世,方时的坐骑是青牛,所以自然和道教的教徒不吃牛肉有些关联。
另外一层含义,牛是古代人们农耕的最得力助手,一辈子吃草,挤出的是奶,并且帮助人们辛勤耕耘劳作,任劳任怨,最后奉献出自己的皮肉,乃是大忠之生灵,也说明了牛的踏实、勤劳、忠良的品德,所以修道之人不吃牛肉。
第二不吃:乌鱼
“百善孝为先”这一说法在人心中已根深蒂固。那么,这又和道教不吃乌鱼有什么关联呢?
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乌鱼在产卵之后,由于消耗掉大量的体力,身体遭到根本性破坏,导致两只眼睛昏花,只能坐以待毙。这个时候,小乌鱼仔就会主动游到老乌鱼的嘴里,以身投喂,堪称大孝之道。
所以,道家认为,乌鱼因其“孝”的行为乃天地大德,固不可食也。
第三不吃:狗
自古流传一句俗语:“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狗是非常通人性的一种动物,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养。并且,狗如果认定了一个主人,即便是贫寒之家,一辈子也不离不弃,对人的忠诚也是其他动物不可比的。
道教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尽忠尽义的美好的德行,所以不可吃。
第四不吃:鸿雁
鸿雁是非常痴情的动物,彼此成对之后一直不离不弃,也总是成对出行。雌雁产子时,雄雁在旁边守护,寸步不离,遇到敌人来袭,雄雁则奋起反抗保护雌雁。如果其中一只死去,另一只不会再与其他鸿雁同飞,选择孤独一生,直至死去!所以,道教认为,鸿雁的节是人类值得学习的榜样,固不可食。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忠孝节义看的特别重要,不论是道教修行之人,或是常人君子,生活中均应该遵循大义,修身养德,坚守原则,这也是一种善良的抉择…
而在古代,这四种动物,其中有一种动物是被严令禁止屠杀食用的,违者会受到法律制裁,甚至会面临死刑。
这个特殊的动物就是牛。
2
一个初春的夜晚,苏州城内的一位司理(官职,掌理狱讼的事务)突然惊醒,像着了魔一样喊叫起来,嘴里不停说着要找太守,家里人没办法,匆忙去请。
太守一到,司理从床上爬起来,向太守叩头说:“我刚刚在梦中被带到了阴司,那里的鬼魂,都遭受着受人间难以想象的酷刑,我害怕极了,向阎王爷苦苦哀求:'我在人世间三十年为善,做人堂堂正正,还请阎王爷能放我回去!’他起初是不肯的,后来与身边的判官低声交谈几句,告诉我:'现在本殿法外开恩,放你生还。’正当我感慨幸福来得太突然,又被阎王厉声打断:'回去之后,若你能在三日之内,劝千人戒食牛肉,便可还阳!’我一听能活命就立马答应了,但以我之力,很难在三天之内办成,所以想请太守救救我,告诫百姓不要再吃牛肉了!”
太守以为这个人脑子坏了,于是嘴上假装答应,其实压根没当回事。
谁知过了三日,属下来报,这个司理真的死了。
太守出了一身冷汗,这才知道他所言非虚。于是赶紧召开紧急会议,吩咐一队手下,每人拿一个簿子,去往街道上人最多的地方,让愿意戒食牛肉的百姓在上面签名,看看是否还来得及救司理一命。
百姓也挺听劝,不一会就累积了数千人,签名的簿子被太守拿到司理家中,向天焚化。
过了两个时辰,司理居然真的复活了,激动地告诉太守说:“方才使者把我押回了阴司,两个鬼卒在前面扯着我的胳膊,一路拖到了殿上。正当阎王责问我不守信用时,忽有黄衣使者持簿而至,说上面记录了戒食牛肉之人的姓名。阎君打开一看,立马转怒为喜,说我不但可以复活,而且延寿七十二年,太守您也因此福寿大增!”后来这位司理果真享寿一百零六岁。
3
建州有位潘姓女子,家中排行老七,大家都叫她潘七娘,七娘生在屠夫世家,自小耳濡目染,最擅长宰牛,所杀的牛不计其数。
一天,她在集市上低价买了一头老牛,一路骑在牛背上,哼着小曲回了家,到家以后正想从牛背下来,突然发觉自己的腿像被藤蔓缠住一样,死死地连在牛背上,无法挣脱。
家人用鞭子抽牛,牛像是没了神经似的,一点反应没有,可潘七娘却呼天抢地的喊疼,家人见状,忙去请了当地的看事先生。
先生来了打眼一看,便脸色灰白地摆摆头说:“这是你们家祖祖辈辈杀牛的果报啊,现已无力回天,准备后事吧!”
潘家人哪能眼睁睁看着闺女死啊,于是跑到街上,逢人便劝说大家不要吃牛肉,想以此得到消灾的机会。
然而天不遂人愿,过了几天,潘七娘还是死了,到死的时候,都还牢牢骑在牛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