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知,结合宾馆酒店人员流动性大、构成复杂的特点,制定本指引。本指引适用于宾馆酒店(饭店)、普通旅店、招待所、快捷酒店等。
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6
预防性消毒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知,制定本指引。一、消毒原则正常情况下,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当面临传染病威胁或者人群密集性活动时才有必要进行消毒。二、消毒剂的选择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75%酒精;手、皮肤消毒可选择碘伏或速干手消毒剂。
三、消毒方法
1、室内空气开窗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注意人员保暖。
2、手、皮肤
2、含氯消毒剂对织物具有漂白作用,对织物消毒时要慎重。
4、所使用消毒剂应为经备案的合格产品,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
07
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订本指引。本指引仅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公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一、口罩分类及标准依据
1、名称: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标准依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0969-2013
2、名称:医用外科口罩
标准依据:《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3、名称:医用防护口罩
标准依据:《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
4、名称: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包括公众俗称的N95口罩)
标准依据:《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二、口罩适用范围
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
2、医用外科口罩
适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佩戴。3、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4、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包括公众俗称的N95口罩)适用于防各类颗粒物,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三、佩戴口罩场景指引1、室外环境在建筑工地、野外郊游等室外环境工作或活动的人员,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职业防护例外)。但以下人员除外:参加演唱会、大型赛事等集会的人员,在商业街等室外公共场所可能与他人密切接触的人员,交警、公路稽查等执法人员,公交车站引导员等服务人员,以及其他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有关人员。室外环境下需要戴口罩时,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2、室内环境
(1)家庭环境
家中无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家中有密切接触者时请参照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引》。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2)工作环境
处于单人办公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处于多人办公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办公环境宽松、通风良好,且彼此间确认健康状况良好情况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其它工作环境或无法确定风险的环境下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3)集体住宿
(4)其他场所
公众处于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等密闭小环境时,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四、佩戴口罩的其他建议1、公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佩戴口罩时,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2、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在弄湿或弄脏时应及时更换。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废弃后不要随地乱扔,应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4、在佩戴口罩前和摘除口罩后应注意手卫生。
08
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防控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老年人和罹患慢性疾病的人群是本病的高危人群,制定本指引。本指引适用于养老院、临终关怀、福利院等机构。
一、预防性控制措施
二、出现疑似和确诊病例时的防控措施
附件日常预防性消毒方法
09
儿童预防接种防控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引。本指引仅适用于儿童免疫规划疫苗。
一、接种前
四、疫情流行期间免疫规划疫苗推迟接种的建议
10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设置标准及管理技术指引
2.所有垃圾均应装入黄色医用垃圾处理袋内,按医疗垃圾要求,每日定期集中回收处理。如果垃圾量较少,也可对垃圾进行消毒后按生活垃圾处理。剩余食物煮沸30min后废弃;纸巾、口罩等接触口鼻的垃圾,使用专用垃圾袋,不得与食物等其他垃圾混放,清理前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洒至完全湿透,扎紧垃圾袋口,作用30min;其他不接触分泌物及排泄物的垃圾,可按生活垃圾直接处理。
3.出入口不应少于两处,附近应设有救护车冲洗消毒的场地。
(三)通风系统1.隔离点的通风必须保证气流沿清洁区→半洁净区→污染区→室外的顺向流动。2.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必要时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3.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新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点,低于排风口,且不能发生短路。1)须采用全新风运行,每天空调启用前或关停后多运行1小时;2)应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并有效运行;3)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须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4)开放式冷却塔、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托盘等设备部件,应每周清洗、消毒或更换。
(四)对隔离点内产生的废弃物处置。1.每个房间放置一个垃圾桶,被隔离人员应将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统一丢弃至垃圾桶。2.每日由专人(戴口罩、穿一次性隔离衣等一次性防护用品)负责先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喷洒消毒后用垃圾袋扎紧,再统一收集放置指定的垃圾贮存室带盖的环卫大垃圾桶内,贮存室应有冲洗设施、加锁,清运后冲洗消毒地面和收集桶。3.工作人员一次性防护用品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每次脱下消毒后放入医疗垃圾专用袋扎紧袋口,装入医疗废弃物垃圾桶。工作人员收集完毕后做好个人的清洗,并用洗手消毒液进行消毒。4.观察点贮存垃圾根据实际贮存量,应每2~3天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用专车进行回收处置,并做好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
(五)公用厕所每次使用冲水后,立即消毒,单人隔离使用的厕所,每天消毒一次。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min。厕所内的表面以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干净。
(六)日用物品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按照房间分区专用,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物品、家具表面等可能被污染的表面每天消毒2次,受到唾液、痰液等污染,应随时消毒。消毒时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干净。
(二)健康观察工作程序1.健康观察组每日至少2次询问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状况,并测量体温,写入《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监测卡》。2.健康观察组如果发现集中观察人员健康异常,立即进入转诊程序。3.信息组汇总当日集中观察人员健康动态,填写《每日汇总表》,上报有关部门。
11
公共场所防控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公共场所人群高度聚集、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制定本指引。本指引适用于宾馆、酒店、商场(超市)、餐馆、影院、KTV、网吧、公共浴池、体育馆、展览馆、候车大厅等公共场所。
一、保持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流通
12
旅行者防控指引
三、返回后
13
中小学生防控指引
14
高校防控指引
15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指引
16
集体单位外来务工人员防控指引
17
快递和送餐人员防控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快递和送餐人员是流动性较高的群体,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知,制定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快递和送餐人员。
1、快递公司和送餐用工单位应做好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建立每日体温监测制度,并做好信息登记。
2、用工单位应为快递员和送餐人员提供足够的医用口罩和免洗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3、用工单位应教育职工尽量减少聚会,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4、快递员和送餐员应保持居室清洁,勤开窗通风。5、外出提供服务时应佩戴医用口罩。戴口罩前应保持手卫生,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佩戴时应全部遮盖口鼻处,双手压紧鼻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当口罩污染或潮湿后应及时更换。6、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手,洗手时使用洗手液或香皂,使用流动水洗手。7、尽量减少使用厢式电梯,减少与顾客的接触机会。8、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部或纸巾遮住,不要用手接触口鼻眼。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9、快递和送餐人员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停止提供快递或送餐服务,用工单位应督促其及时就医。
18
家政服务人员防控指引
19
会议防控指引
20
市内公共交通防控指引
(一)工作人员
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医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工作人员体温监测登记本,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不应带病上班,应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就医。
(二)乘客
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客应服从、配合公交运输单位疫情流行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乘客,不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他乘客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1、佩戴口罩。
2、不要触碰口、眼、鼻。
3、外出回到家,一定要先洗手。
4、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
5、外出衣物要经常换洗,保持清洁。
三、交通工具
1、保持空气流通,应适量打开车窗,包括司机舱的窗户。如属密闭式/空调式车厢等,应将新风送风量调至最大。
2、日常以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座椅、桌面、车厢内壁、吊环、扶手、地面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15min,不耐腐蚀的表面应使用新洁尔灭类消毒剂。(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