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第二章重点

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重影响。对咨询关系的重要影响主要来自如下方面:①咨询师;②求助者。

第一单元尊重

一、学习目标:学会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重

二、学习要点

尊重意味着把求助者作为活生生的人去对待,罗杰斯为此提出了著名的“无条件尊重”的观点。不正确的说法是对求助者的尊重是有条件的。

尊重求助者的意义在于4方面:①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②可以使求助者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③可以唤起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④使求助者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

尊重求助者,其意义在于“以上②③④三点”。

尊重求助者,意味着对求助者:①充分的信任;②一视同仁;③以礼相待。

恰当地表达尊重,需要理解以下几点:

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完整接纳”的含义是:①与持不同价值观的求助者平等交流;②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和消极面③“完整地接纳”求助者,并不意味着对求助者的恶习无动于衷。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3.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

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正确的说法是真诚是尊重的基础。

尊重与真诚的关系是:①尊重以真诚为基础;②真诚相待是尊重对方的表现。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四种常见看法包括:①深信求助者有足够的内在潜力去面对挑战;②深信求助者有能力改变,但是能力有限,需要外界帮助;③相信求助者有能力应付日常琐事,但是无法独立地做出重大抉择;④认为人的自然倾向是消极堕落的。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四种常见看法中不包括认为人不具备任何内在潜力。

第二单元热情

一、学习目标:学会如何营造热情、温暖的氛围。

热情与尊重相比,正确的说法是:①热情与求助者的距离更近些;②热情要体现在咨询的全过程。尊重是理性的,热情是感性的,应情理交融(孟沛欣)。

热情与尊重相比,不正确的说法是尊重与求助者的距离更近些。

体现咨询师热情时,不恰当的做法是初次来访时热情询问各种问题。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热情可以体现在:①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②耐心倾听求助者叙述;③咨询时不厌其烦;④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第三单元真诚

一、学习目标:学会如何表达真诚。

咨询师的真诚,体现在:①以“真诚的我”出现;②真实可信地置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之中;③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而是表里一致。真诚是指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没有防御式伪装

真诚在咨询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在于:①可以使求助者感到被接纳、被信任;②可以使求助者感到安全。

然而,真诚同样存在恰如其分的问题。值得商榷的问题是:“真诚不应有半点掩饰和虚假”。虽说表达真诚贵在真和诚,不应有掩饰、虚假,但实际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运用不当,有时会起反作用。

表达真诚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真诚不等于说实话;②真诚不是自我发泄;③真诚应当实事求是;④表达真诚应当适度。关于表达真诚,不正确的说法是真诚就是说实话。

“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表达真诚并非有啥说啥;②表达真诚要对求助者有利;③表达真诚可以采用非言语行为。

咨询师表达真诚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对求助者负责,有助于求助者成长。

“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的含义是表达真诚应有助于求助者成长。

第四单元共情

一、学习目标:了解共情的意义,掌握共情的原则与方法。

共情这个词有多种中文译法。共情的同义词是:①同理心;②通情达理;③神入;④同感心;其他还有设身处地、投情等等。

共情对于咨询活动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的三个具体含义是指:①咨询师借助于求助者的言行,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②咨询师借助于知识经验,把握对方体验与其人格之间的联系;③咨询师要运用技巧将自己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

共情的三个具体含义中并不包括咨询师要以自己的参照框架去剖析求助者的问题。

共情在咨询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材料;②可使求助者感到被理解、被接纳;③可以促进求助者自我表达;④可以促进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缺乏共情容易使咨询过程出现障碍表现为4个方面:①求助者感到失望;②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③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索;④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

缺乏共情容易造成的咨询后果是:①求助者感到失望;②求助者停止自我探索。

缺乏共情容易造成的咨询后果是求助者感到受伤害。

共情重要性表现

缺乏共情的障碍表现

①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材料

①求助者感到失望

②可使求助者感到被理解、被接纳

②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

③可以促进求助者自我表达

③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索

④可以促进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④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

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的注意事项是:①咨询师应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②咨询师应检验自己是否达到共情;③表达共情要考虑对方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关于共情,不正确的说法是共情就是必须与求助者拥有同样的情感。

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时,应注意避免表达共情不考虑对方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咨询师的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的内心“如同”体验自己的内心,但永远不要变成“就是”,这是共情的真谛。

正确咨询态度5要素

5要素

内容

1

尊重

把求助者作为活生生的人去对待,给予“无条件尊重”

2

热情

比尊重距求助者更近些,充满浓厚的感情色彩,情理交融,体现在咨询的全过程

3

真诚

以“真诚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不戴假面具

4

共情

咨询师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

5

第二节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第一单元确定咨询目标

一、学习目标:学会根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和程度,通过与求助者共同协商,确立双方共同接受的有效的咨询目标并加以整合。

二、工作程序

(一)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

收集求助者资料时围绕的七个问题中最重要的是“who”。

选择与求助者谈话方式时应当考虑的求助者自身因素包括:①年龄特征;②性格特征;③文化特征;④问题特征。(不包括“经济地位”)

选择与求助者谈话方式时应当考虑的求助者自身因素包括“以上①②③三者”。

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参照如下思路:①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②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③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④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

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以从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入手

深入了解求助者时,重点在于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

(二)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三)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

选择优先解决的求助者问题时,应当:①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②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

1.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

所谓“主要问题”,是求助者最关心、最困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一定是最先提出的问题。

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往往是:①最困扰自己的问题;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

选择优先解决的求助者问题,是为了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寻求切入点时可①从求助者最重要的问题入手;②从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③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

咨询师与求助者的目标不太一致时,应以求助者的目标为主。

(四)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

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①具体;②可行;③积极;④双方可以接受;⑤属于心理学性质;⑥可以评估;⑦多层次统一。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不包括“解决求助者实际困难”。

(五)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

所谓大目标即终极目标,是:①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②激发求助者的潜能;③完善求助者的人格。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的含义是完善求助者的人格

从大目标着眼,从小目标着手,是辩证处理这两种目标关系的准则。咨询的终极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①从终极目标着眼,从具体目标着手;②从具体目标着手,实现终极目标。

咨询的终极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是从终极目标着眼,从具体目标着手。

(二)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存在错误观念

1.咨询师应当保持完全中立态度;

2.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3.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将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

关于确定咨询目标时的常见错误观念包括:①咨询师应当保持完全中立态度;②将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③将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关于确定咨询目标时的常见错误观念包括应当将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三)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

关于不同咨询流派的咨询目标,正确的说法是:①人本主义学派强调求助者自我实现;②行为主义学派帮助求助者消除适应不良行为。

关于不同咨询流派的咨询目标,正确的说法是精神分析学派在于帮助求助者将潜意识意识化。

第二单元制定咨询方案

(一)划分咨询阶段

心理咨询基本阶段包括3个阶段:①诊断阶段;②咨询阶段;③巩固阶段(没有“回访阶段”)。心理咨询基本阶段不包括评估阶段。

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2.咨询阶段:①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②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3.巩固阶段;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

教材中阐述的心理咨询三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①诊断阶段包括收集信息,做出诊断;②诊断阶段包括确立咨询目标;③咨询阶段重点在于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④巩固阶段是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

三个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不正确的说法是咨询阶段重点在于建立咨询关系。

(二)制定咨询方案

咨询方案是必需的。制定心理咨询方案的作用在于:①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②使咨询双方明确行动方向和目标③便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正确的说法是只是为了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

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心理咨询方案不包括内容的不可变更性。商定的心理咨询方案不是不变的。

心理咨询方案应当包括:①咨询的目标;②双方的责权利;③咨询的设置。

一般来说,咨询方案包括7项内容:

1.咨询目标:符合咨询目标有效性的7个要素。

2.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

咨询师

①提供与心理咨询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①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

②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权利

①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的各方面内容

义务

①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的各方面内容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责任是:①向咨询师提供真实资料;②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责任不包括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权利是

①了解咨询师执业资格;

②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

③可以提出转介咨询。求助者的权利还包括提出中止咨询。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义务是:

②尊重咨询师;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责任是: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权利是:

①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义务是:

①向求助者出示营业执照;

④遵守和执行咨询方案。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义务是尊重求助者。

4.咨询的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三“7”要点

序号

收集资料7问题

有效咨询目标7要素

咨询方案7项目

Who

具体(量化)

咨询目标

What

可行

双方责权义务

When

积极

Where

双方可以接受

方法与原理

Why

属于心理学性质

效果与评价

6

Which

可以评估

费用

7

How

多层次统一

其他(备注)

第三节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第一单元参与性技术

一、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咨询的参与性技术,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求助者自我探索。

二、技能要点(8种参与性技术)

(一)倾听

1.如何倾听:关于倾听技术,正确的做法是:①认真、有兴趣地听;②不要做价值判断;③不仅用耳,更要用心;④适当的反应(言语或非言语)。

2.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①急于下结论;②轻视求助者的问题;③干扰或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⑴急于下结论(认为求助者的问题是小题大做、无事生非)

⑵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⑶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⑷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关于倾听技术,错误的做法是适当地给予价值评价。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做出道德和正确性的评价。

⑸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

将咨询技巧用于实践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有:①询问过多;②概述过多;③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3.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倾听时的鼓励性回应技巧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是点头。

(二)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

1.开放式询问

开放式询问通常使用:①“什么”、②“如何”、③“为什么”。

开放式询问常用的是“为什么”,以及“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

不同的询问词导致不同的结果。开放式询问的实施方法是:①用“什么”询问事实、资料;②用“如何”询问事件过程;③用“为什么”探讨原因;④用“能不能”促使求助者自我剖析。

开放式询问的实施方法是带“什么”的询问可以获得一些事实、资料

2.封闭式询问(0412-125)

封闭式询问通常使用的是:①“是不是”、②“对不对”、③“要不要”、④“有没有”等词,而回答“是”“否”式的简单回答。封闭式询问常用于:①澄清事实;②获取重点。

封闭式询问一般用于澄清事实真相。封闭式询问一般不用“为什么”。

(三)鼓励和重复技术

鼓励就是直接地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鼓励技术中的常用词是:①“嗯”、②“讲下去”、③“还有吗”等。

鼓励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重复求助者的话

鼓励技术的功能在于:①促进会谈继续下去;②引导求助者谈话朝着一个方向作进一步深入。

鼓励技术的功能在于促进会谈继续下去。

(四)内容反应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内容反应技术是指咨询师:①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加以整理,反馈给求助者;②将求助者的思想认识加以整理,反馈给求助者。

咨询师选择求助者谈话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话将其表达出来,在咨询活动中称之为释义。

实施内容反应技术时要注意:①咨询师选择求助者的实质性谈话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②最好是引用求助者谈话中最有代表性的词语;③尽量以简明的方式反馈求助者的思想。

(五)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与内容反应(释义)的意思很接近,二者区别是:释义着重于对求助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

情感反应技术并非指:①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言谈内容反馈;②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告诉求助者;③咨询师与求助者专门谈论情绪问题。

情感反应与内容反应的区别在于前者针对的是求助者的情绪反应。

情感反应技术的实施方法是:①将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反馈给求助者;②可以与内容反应同时进行。一般地,释义与情感反应是同时的。

情感反应最有效的方式是针对求助者现在的而不是过去的情感。

(六)具体化

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帮助求助者:①讲明模糊不清的思想观点;②澄清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

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清楚地说明所经历的事件。

求助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咨询师可采取相应的具体化对策:①问题模糊(咨询师的具体性,就是要还其本来面目,让求助者明白真相);②过分概括;③概念不清。

具体化技术的作用在于通过讨论引起求助者不合理情绪的具体事件,让求助者明白真相。

(七)参与性概述

参与性概述是指咨询师将求助者的言语、行为、情感综合整理后简要地表达出来。

参与性概述的使用时机是:①一次面谈结束前;②一个咨询阶段完成时;③一般情况下;④随时需要时。

(八)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1.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涵义

2.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尽管它有一定的涵义,但这种涵义并不是惟一的。

不正确的说法是非言语行为的含义是惟一的。

动作所表达的涵义可因人因时因地因手段而改变,所以应把动作群放在某种情景中来了解。

八种参与性技术中包括:①情感反应;②内容反应。

八种参与性技术中不包括面质(面质是影响性技术)。

第二单元影响性技术

一、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咨询中的影响性技术,对求助者实施干预。

二、技能要点(8种影响性技术)

(一)面质

面质技术又称:①质疑、②对峙、③正视现实以及对质、对抗等。面质技术的含义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咨询师可以面质的求助者的常见矛盾归纳为4点:①言行不一致;②理想与现实不一致;③前后言语不一致;④咨访意见不一致。

咨询中使用面质的目的在于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了解。

关于面质技术,正确的说法是完形学派(非常强调面质)鼓励求助者辨别言语与非言语表达之间的差异。

使用面质技术时应注意:①要有事实根据;②避免个人发泄;③避免无情打击;④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⑤可用尝试性面质(如“你前后的说法似乎不一致”)。

(二)解释

解释技术的含义是运用心理学理论说明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与实质。

解释技术是:①运用理论说明求助者行为背后的原因;②运用理论揭示求助者情感反应的实质。

解释与释义和内容表达的区别有4点:①释义是从求助者的参考框架出发;②解释是从咨询师的参考框架出发,为求助者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法;③解释侧重于对某一问题作理论上的分析;④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提供信息或建议。解释与释义的区别在于解释是为求助者提供新的思维方法。

解释技术的正确做法:①了解情况,准确把握情况;②解释因人而异;③不能把解释强加给求助者。解释技术的正确做法是准确把握情况。

(三)指导

指导即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以某种方式行动。

指导技术的正确做法:①咨询师直接指示求助者以某种方式行动;②让求助者真正理解指导的内容;③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强迫求助者执行。

不同理论流派的指导方法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④):①精神分析学派指导求助者通过自由联想寻找问题的根源;②行为主义学派指导求助者进行各种行为的训练;③完形学派习惯于做角色扮演的指导;④理性情绪学派指导求助者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不正确的说法是理性情绪学派指导求助者如何调整情绪。

(四)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是咨询师向求助者告知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不正确的说法是情感表达可以疏解咨询师的情绪。

情感表达技术与情感反应技术的区别在于:①情感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②情感反应是反映求助者叙述中的情感内容。

(五)内容表达

内容表达指咨询师进行指导、解释、提出建议、提供忠告、影响性概述、自我开放、传递信息、反馈等。

内容表达技术与内容反应技术的区别在于:①内容表达是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忠告;②内容反应是咨询师反映求助者的叙述。

内容表达技术与内容反应技术的区别在于内容表达是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忠告。

(六)自我开放

自我开放,亦称:①自我暴露;②自我表露。

自我开放一般有两种形式:①咨询师把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②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自我开放的主要形式是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七)影响性概述

指咨询师将自己的意见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

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的不同之处是:①前者是概述咨询师自己叙述的内容;②后者是概述求助者自己叙述的内容。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的不同之处是影响性概述是咨询师将自己叙述的主题以简明的形式表达出来。

(八)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是:①非言语行为可以传达共情态度;②非言语行为可以有独立的意义;③非言语行为可以对言语内容做出修正。

2.目光注视:目光注视的一般规律是:①倾听时,注视对方双眼;②开始说话时,会将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③讲话结束时,会将目光重新回到对方身上。

不符合目光注视一般规律的是讲者比听者更少注视对方。

3.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的一般规律是:①害羞会脸红;②双眉下垂是沮丧;③眼睛斜视是敌对。

达尔文在《人和动物的感情表达》中描述的“眼睛和嘴巴张大,眉毛上扬”的表情的含义是惊愕。

4.身体语言:关于身体语言,一般认为:①低头表示陈述句的结束;②抬头表示问句的结束。

亚历山大·洛温博士在《人体动态与性格结构》一书中提到,耷拉着的肩膀表示内心受到压抑。

5.声音特质:声音特质的一般规律是:①音调提高表示强调;②音调提高表示兴奋。

不符合声音特质一般规律的说法是语气冷峻表示关心。

6.空间距离:咨询双方空间距离的一般特点是:①防御性强的求助者希望距离大些;②寻求依靠的求助者希望距离小些。咨询室内咨询双方座位的适宜距离大约是1米。

7.衣着及步态

八种影响性技术中包括:①面质;②解释;③情感表达。

八种影响性技术中不包括倾听。

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

参与性技术

影响性技术

倾听

咨询师认真、有兴趣、用心倾听求助者的述说

面质

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思考

开放式与封闭式询问

用开放式了解详情探讨原因;

用封闭式问澄清实施获取重点

解释

用某种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

鼓励和重复技术

咨询师直接重复求助者的话

指导

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

情感反应

咨询师反映求助者叙述中的情感内容

情感表达

咨询师向求助者告知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正性情感)

内容反应(释义)

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认识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

内容表达

咨询师进行指导、解释、提出建议、提供忠告、影响性概述等

具体化

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

自我开放

参与性概述

咨询师将求助者的意见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

影响性概述

咨询师将自己的意见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

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咨询师理解和把握求助者的非言语行为

8

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咨询师把自己的非言语行为融入到言语表达中

第三单元识别和处理阻抗

一、学习目标:学会妥善处理咨询过程中出现的阻抗。

二、技能要点

(一)阻抗的识别

关于阻抗,正确的说法是:①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改变的抵抗;②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③行为主义学派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行为矫正的不服从。阻抗的本质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改变的抵抗。

阻抗可能表现在:①讲话程度上;②讲话内容上;③讲话方式上;④咨询关系上。

在讲话程度上,最常见的阻抗表现形式是沉默、寡语和赘言。

(二)阻抗产生的原因

阻抗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成长带来某种痛苦;②由功能性行为失调引起;③来自对抗咨询的心理动机。卡瓦纳提出的产生阻抗的原因中不包括来自家庭的干扰。

(三)应对阻抗的要点

应对阻抗的要点是调动对方的积极性。处理阻力时应注意3点:①解除戒备心理;②正确诊断和分析;③诚恳帮助对方。

(四)处理沉默现象

沉默现象的几种类型:①怀疑型;②茫然型;③情绪型;④思考型;⑤内向型;⑥反抗型。

沉默现象的几种主要类型并不包括理智型。

(五)调整多话状态

与沉默相反的现象。出现多话现象,可能:①与咨询师有关的原因;②与求助者有关的原因。与求助者有关的原因可概括为几种类型:宣泄型、倾吐型、癔症型、表现型、表白型、掩饰型、外向型。

容易出现多话现象的求助者中,一般不包括内向型。

第四单元识别和处理移情

一、学习目标:学会识别和处理移情现象。

移情通常有两种不同的类型:(1)负移情;(2)正移情。

第五单元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属于行为疗法。

一、学习目标:掌握行为疗法的基础理论和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

阳性强化法的操作步骤是:①明确治疗的靶目标;②监控靶行为;③设计新的行为结果;④实施强化。靶目标越具体越好,如果目标过大,将难以操作。

阳性强化法的实际操作中,错误的做法是靶目标设置得越大越好。

(一)行为疗法基础理论

(二)阳性强化法基本原理

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是:①以奖励为手段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②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③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

(三)咨询案例

第六单元合理情绪疗法

一、学习目标:掌握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

(一)心理诊断阶段

在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中:①A代表诱发事件;②B代表信念;③C代表行为结果。

(二)领悟阶段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的三种领悟是:①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②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③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的三种领悟中不包括诱发事件是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源。

(三)修通阶段

在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方法有:①合理情绪想象技术;②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在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1)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可以运用“黄金规则”是“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而求助者常使用的“反黄金规则”是:①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②我接受别人,别人必须接受我;③我为人人,人人必须为我。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的具体步骤是:①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的情境之中;②帮助求助者改变不正确的认识,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③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改变了哪些观念,学到了哪些观念;④对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的积极转变,咨询师及时给予强化。

(3)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也是合理情绪疗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①RET自助表;②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

合理情绪疗法中的自助表(RET)技术包括:①先让求助者写出事件A和结果C;②从表中列出的十几种常见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③要求求助者对B逐一分析,并找出可以代替那些B的合理信念;④最后求助者要填写所得到的新的情绪和行为。

自助表(RET)技术不包括最后求助者要进行全身松弛训练。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技术)与RET技术的区别是,RSA技术不像RET技术那样有严格规范的步骤。

(4)其他方法

(四)再教育阶段: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

(一)基本原理

艾利斯总结的导致神经症的11类不合理信念中包括:①每个人绝对要获得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②不愉快的事是外界因素,无法控制,所以人对于自身的痛苦也无法控制;③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在各方面都有所成就。

艾利斯总结的导致神经症的11类不合理信念不包括人对于自身的痛苦可以控制和改变。

非理性观念的主要特征是:①绝对化的要求;②过分概括化;③糟糕至极。

非理性观念的主要特征并不包括追求完美。

艾利斯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的目标是:①自我关怀;②自我指导;③自我接受。

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中的“完美目标”是:使求助者拥有比较现实、理性、宽容的生活哲学。

(二)咨询案例

四、注意事项

合理情绪疗法的局限性在于:①假定人生来就有采用不合理思维方式的倾向;②对患有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的人难以奏效;③咨询效果受咨询师个人信念的影响。

合理情绪疗法的局限性在于不适用于过分偏执者。

第七单元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

一、学习目标:学会如何阶段性地总结和巩固咨询效果。

(一)小结每次咨询效果

咨询阶段性小结主要包括:①咨询师的小结;②求助者的小结;③咨询双方共同讨论的结果。

(二)商讨下次咨询任务

(三)布置家庭作业

(四)正视与处理咨询中的反复现象

(五)处理咨询失误

咨询结果一般可以分为4种。

通过追踪研究,咨询结果可能:①显著,求助者的问题顺利解决;②较好,心理问题基本解决;③有一定效果,但是问题依然存在;④效果不明显,问题基本没有解决。

第八单元咨询关系的结束

一、学习目标:掌握结束咨询的技术。

(二)全面回顾和总结

(三)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

在结束咨询关系的技术中,最重要的是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

(四)让求助者接受离别

第九单元咨询效果的评估

一、学习目标:掌握评估咨询效果的指标和方法。

(二)评估的维度

咨询效果的评估维度主要包括:①求助者的自我评估;②咨询师的评定;③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④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定;⑤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5个评估维度

评估咨询效果时,评价的内容应以咨询目标为主。

(三)咨询效果的阶段性、全程性分析

对各种心理咨询方法都有效的共同因素是:①使求助者摆脱孤独,燃起希望;②为求助者提供新的信息作为学习的基础;③使求助者产生成功的体验,应用所学的东西。

对各种心理咨询方法都有效的共同因素中,最不重要的是咨询场所的条件。

第十单元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

一、学习目标:学习案例的记录及管理技术。

(一)掌握案例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1.心理咨询个案所包括的各项内容

2.案例记录的要求

心理咨询案例记录的作用在于保证咨询关系的专业性。

心理咨询案例记录可以分为:①每次的案例记录;②总结几次咨询情况的记录;③咨询终结或中断时的记录。

(二)每次咨询记录

在每次咨询记录中,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是咨询中的谈话内容。

每次咨询记录的内容包括:①求助者来访时的特征;②咨询中的谈话内容;③对咨询印象的总结;④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想法。

(三)阶段性小结记录

咨询阶段性小结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总结资料,撰写论文。

咨询阶段性小结的记录要点是:①谈话内容的概要及变化;②求助者在咨询室内外的变化。

(四)咨询终结时或中断时的总结记录

咨询终结或中断时总结记录的内容一般包括:①终结理由和终结时的状态;②咨询过程中的变化;③求助者的改变;④今后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五)案例记录的保管

三、注意事项

第十一单元咨询关系的匹配

一、学习目标:了解如何达到咨访匹配。

(一)选择合适的咨询对象

适宜的咨询对象应具备的条件包括:①智力正常(一定的智力水平是必须的,否则咨询将异常艰难);②年龄适宜;③内容合适;④人格正常;⑤动机正确;⑥信任度高;⑦行动自觉;⑧匹配性好。

不适宜作为咨询对象的特征是智力偏低。

(二)调整咨询关系的匹配程度

第十二单元必要的转介

一、学习目标:学习如何进行必要的转介。

(一)判断求助者是否适合自己咨询

不适宜的咨询对象的类型是3类:①欠缺型;②忌讳型;③冲突型。

不适宜的咨询对象的类型并不包括坦诚型。

(二)在无法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转介

咨询转介的正确做法是:①对新咨询师详细介绍情况;②对新咨询师提供自己的分析。

咨询转介的不正确做法是对新咨询师提供包括求助者隐私在内的全部情况。

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心理咨询技能的能力要求和考核比重。

心理咨询师三级工作要求中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要求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能力要求

二、

(一)建立咨询关系

能把握咨询态度,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重要影响

(二)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1.能确定咨询目标

2.能制定咨询方案

3.能评估咨询效果

1.确定咨询目标的方法

2.咨询方案的格式、内容

3.各咨询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4.估计咨询失误的知识

5.关于心理问题轻重程度的知识

6.效果评估的基本知识

(三)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1.能运用参与技术进行咨询

2.能运用影响技术进行咨询

3.能初步识别和处理阻抗

4.能初步识别和处理移情

5.能初步进行行为矫正

6.能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咨询

7.能进行心理咨询阶段性和全程性的总结

8.能写出咨询案例报告

9.能协调咨询关系和及时转介

1.参与性技术

2.影响性技术

3.阻抗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

4.移情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

5.行为疗法基本原理和阳性强化法

6.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

7.咨询效果的评估标准

8.咨询案例报告的格式、内容、要点

心理咨询师二级工作要求中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要求

(一)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1.能运用行为疗法进行咨询

2.能运用认知—行为咨询法进行咨询

3.能运用求助者中心咨询法进行咨询

4.能对远期效果进行评估

1.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模仿法、生物反馈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THE END
1.自我意识的内容不包括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里自我。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https://edu.iask.sina.com.cn/jy/kMQj5s3YMp.html
1.自我评估的主要方法不包括()。D. 核心 E. 其他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项目评估的内容中的项目财务评估包括( )。 A. 项目投资估算 B. 项目基础财务数据评估 C. 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估 D. 不确定性评估 E. 资金筹措评估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计算机测试法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https://www.shuashuati.com/ti/4cfd499394f54de6bb4e7883efdef1ff.html?fm=bd4fde0e004566837192b59104a2c9d891
2.自我评估的结果(通用8篇)自我评估的结果:RCE 现实型(R):通常身体强健,动作灵活敏捷,具有较好的操作技能,在自我表达和向他人表达情感方面遇到麻烦或感到困难,喜欢户外活动,喜欢使用和操作工具,宁愿与机械和工具打交道,也不愿意与人打交道,通常具有较保守的政治、经济观点,对激进的新观点兴趣不大,热衷于自己双手创造的新事物。常规型(C):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32e931y.html
3.大学生职业规划书(精选14篇)但是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https://www.wenshubang.com/zhiyeguihuafanwen/2943202.html
4.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和设想,它包括确定职业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和策略、调整职业发展路径以及寻求反馈和评估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https://m.xycareer.com/knowledge/11288.html
5.(优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有关内容,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含五个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因此,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时,应围绕内部控制这五个基本要素,结合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对内...https://www.yjbys.com/ziwopingjia/4516309.html
6.教学设计评价方案(通用13篇)(1)根据不同知识类型学习过程安排教学步骤,包括:引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和学习兴趣,呈现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理解、探索知识的数学思维活动,通过练习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提供应用性情境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等; (2)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https://www.ruiwen.com/jiaoxuepingjia/6122497.html
7.评估知识100题6.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7.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形式是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学校自我评估、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探索国际评估。 8.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本内容是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9个主要观测点。https://jzgc.squ.edu.cn/info/1164/1507.htm
8.降管理师38下列哪项不属于高血压筛查的人群A.社区需求评估 B.确定优先项目并确定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C.制定干预策略 D.制定计划实施方案 E.制定计划评价方案 3.学校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A.提高对慢性病危害的知晓率 B.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C.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 D.加强药物毒副作用的宣传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355806
9.评估知识一是开展学校自我评估; 二是实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 三是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 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 五是探索国际评估。 9、如何理解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分类评估”? 教育部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中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分两大类进行评估,即: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合格评估的...https://home.xasyu.cn/web/pjb/?path=newsshow&newsi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