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业态、业种、商业动线培训材料
一、关于商圈
商圈,是指商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简单地说,也就是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区域范围。无论大商场还是小商店,它们的销售总是有一定的地理范围。这个地理范围就是以商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至可能来店购买的消费者所居住的地点。
商圈必需的要素,包括消费人群、有效经营者、有效的商业管理、合理的发展前景和政府支持,此外还有商圈的形象、功能、建筑形态以及建筑成本等。
一般较大的经验商圈是2-3公里。
2。住宅区住宅区住户数量至少1000户以上。其消费习性为消费群稳定,讲究便利性、亲切感,家庭用品购买率高。
5工业区工业区的消费者一般为打工一族,消费水平较低,但消费总量较大。
6混合区分为住商混合、住教混合、工商混合等。混合区具备单一商圈形态的消费特色,一个商圈内往往含有多种商圈类型,属于多元化的消费习性。
业态
日本安士敏先生认为:“业态是定义为营业的形态”它是形态和效能的统一,形态即形状,它是达成效能的手段。"
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通俗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
三、关于业种
业种是指零售商业的行业种类,通常按经营商品的大类将零售划分为若干个业种,业种强调的是“卖什么”。国际大型连锁商店从本世纪初发展至今,其业种呈现多元发展,如服装店,鞋店,食品店,药店,书店,五金店等
国内业种简单汇总:
百货公司
电影院
娱乐场所:KTV/MTV、电动游戏场、保龄球馆、桌球馆
超市
餐饮快餐店:中式餐厅、西北餐厅、日式餐厅、快餐厅
其他餐饮食品类:饭店、南北小吃、西点、面包店、水果行、咖啡/茶艺/饮料专卖、休闲食品专卖店
服饰:服饰店、化妆品、饰品、珠宝、鞋店、皮具
百货:便利店、超级市场、百货专卖、钟表眼镜、礼品专卖、家居饰品
文教类:体育用品、书店、购书中心、玩具专卖、展厅、展览馆、集邮、古玩
休闲娱乐:音像店、书籍租赁店
电子数码:视听产品、唱片行、摄影器材、家电用品、通讯器材
卫生医疗:药店、医院、诊所、兽医院、美容院、发廊、美容用品、瘦身中心、洗衣店、按摩
家具、家居:床品、灯饰、建材、厨具、设计公司
服务:旅游公司、照片冲印、花店、家庭服务、快递、银行、邮局、证券公司、汽车销售、房产中介
商业新思路:商业动线设计专题
一、动线的内涵
什么是动线
动线,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用语之一,意指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合起来就成为动线。在商业建筑规划设计方面,动线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
图为动线示意图
什么是商业动线
什么是好的商业动线
一般而言,好的商业动线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有效增强商铺可见性
可见性在商业物业动线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商铺的可见性强弱决定了这个商铺所在地段的租金价值,一个商铺被看见的机会越多,位置就越好。我们在设计中就是要提高整个商场内商铺的可见型。
有效增强商铺可达性
可达性和可见性是有联系的,可见性是可达性的基础,只有“可见”,才会有“可达”。因此,在可见的基础上,经过最少道路转换的路径可达性最高。
具有明显的记忆点
二、商业动线的分类
2.1外部动线
很多人认为商业建筑的外部环境不参与直接经营,也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忽略了其对吸引客流及聚集客流的重要意义。而好的商业动线设计则必须考虑与外部环境的对接,这样才能达到聚积人流的目的。联系外部动线系统主要包括:联系外部道路、停车场进出动线、行人动线系统、货/车动线系统。
2.2内部动线
2.1.1联系外部道路
大型购物中心的联外道路可以说是动线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项,在规划联外道路系统时,应考虑该项目周边道路现有的交通状况,主大门及广场可面向主道,这样才能吸引人流及方便行人进出,此外侧门最好是另有其他的联外道路,且尽量避免以过境交通量很大的道路作为其唯一联外道路,联外道路应做到可以很方便迅速地接上地区性主要干道或快速道路,以充分发挥其集聚的功能,并可使其对周边道路的交通影响减至最低。
联外道路与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连结,能扩大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能方便购物者到达及货料运送。
2.1.2停车场进出动线
停车场进出口的位置将会影响周边道路的车流方向,规划不当的停车场进出口不仅会影响停车场的进出效率,也会导致车流回堵而影响周边道路上的车流。一般规划停车场进出口时,应注意的有以下几项:
出入口应设于交通量较少的非主道路上。若一定要设于较大车流量的道路上时,必须在出入口处向后退缩若干距离以便车辆进出。
应配合道路的车行方向以单进单出,避免进出在同一个口。
2.1.3行人动线系统
不论是自驾车或搭乘公共交通系统来到购物中心,下了车之后一定要行走,会用到人行设施,因此行人动线的规划也是动线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们自驾车或打的到达目的地后,所需步行的距离较短,其行人动线主要为停车场地到购物中心的动线。若停在购物中心附设的地下停车场内,直接由升降梯或楼梯即可到达购物中心;若是停在较远的停车场,则应考虑其可能的动线,最好避免穿越交通量大的道路,无法避免而需穿越这些道路时,应以立交方式避免其直接干扰,这就是说如果购物中心附近有较大型的停车场,其一般可以作为购物中心的有益补充,就要设计出从停车场来购物中心的动线,遇到交通量较大的过道时,应以立交或地下通道方式加以解决。
同样道理如果附近有地铁站或公交站的也要用同样方法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增强购物中心的易接近性。广州天河城之所以有巨大的人流量,就是因为消费者自驾车、乘公车、搭地铁都可轻松到达。
2.1.4货/车动线系统
2.2.1中庭动线规划
中庭空间多位于各个道路形成的动线交汇点,是垂直交通组织的关键点和集散地,也是步行空间的序列高潮,这里人流集中、流量大,最有可能鼓励人流上行。富有趣味的垂直交通工具,玻璃观景电梯等,能在中庭空间创造活力和动感,常常会激发购物者登高的欲望。因此,中庭设计和中庭垂直交通能否促使人流向上运动,是上层商铺能否成功经营的关键。在此应利用照明及装修等塑造空间张力,使其成为购物中心的意象焦点。
2.2.2楼层水平动线规划
楼层水平动线设计的目的是要使同平面上的各店铺的空间上得到充分展示,使消费者能轻松看见商店内的展示细部,在大型购物中心内,建议使用专卖商店或分功能分商品品种商店使专场更紧凑,如果是有中庭的,要使店铺及招牌尽量都面向中庭展开,面向视觉焦点,以达聚集效果。
另外根据购物者的人数,空间应勿过窄以至感觉太过拥塞。人行主通道4-8米宽较为合适。购物中心人行直线通道应该不要太长以至于令人打消由一端走至另一端之念头,要有一定的变化,开放式的沿街商店及其它方式能使卖场更富表现力(目前国内主要还是店面玻璃封闭式)。
2.2.3楼层垂直动线规划
对于垂直交通而言,主要是指运输人流的电梯设计,即扶梯和垂直电梯。一般而言,对于扶梯和电梯的数量以购物中心的面积大小和人流情况来决定。在楼层之间设立垂直电梯,应位于购物中心的边缘或不影响商铺的可见性的位置,同时要离购物中心出入口有一定距离,促使消费者尽量使用手扶梯流动,当然中庭观光梯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