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获取教学资源(精选5篇)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多终端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情况分析

1.1传统教学资源应用阶段

在2002年之前,尚未有任何关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文献面世,教师授课通常都采用纸质教案加板书书写另外辅助以幻灯片和音像教材。

1.2教学资源数字化起始阶段(2002-2004年)

1.3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理论出现阶段(2005-2007年)

1.4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理论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但到2012年3月为止,国内关于多种终端接入数字资源库实现随时随地上网浏览调取资源库内资料的研究还较少。如何引导师生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当前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2高职学生学习资源获取方式调查――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对象

2.1调研设计和样本特征

为了解学生的电子终端使用情况和使用数字资源库的意愿,课题组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通过网络专业问卷调查网站对校内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充分考虑了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由调查员根据“基本情况―终端使用情况―电子学习资源利用情况―多终端数字资源库使用意愿”的逻辑顺序,使被调查者一步步被引入正题。研究方法主要是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问卷结构如表1所示。

2.2一般性描述统计分析

(1)学生计算机与手机等仪器的拥有情况。

终端的拥有情况是项目实施的前提条件,课题组设置了“你在寝室有电脑吗”和“你是否拥有手机”这2个问题。分析结果指出,87.88%(174份)的学生在寝室有电脑,其中98.28%的学生使用笔记本电脑;98.48%(195份)的学生拥有手机。可以看出现在学生的电子仪器拥有率非常高,加之良好的校内实训仪器,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有实施数字化资源库的硬件基础。

(3)学生数字资源使用习惯调查。

(4)各种终端的使用倾向统计。

调查得知,愿意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来访问资料、进行师生交流的学生占据了总调查人数的96.97%(192份)。而在具体终端的选择倾向中,39.39%的学生选择“平板电脑”,31.82%的学生选择“台式电脑”,18.18%的学生选择“手机”,10.61%的学生选择“其他”。具体终端的选择结果相对比较分散,这也正体现了当前学生的实际使用习惯,从而证明多种终端接入数字资源库的必要性。

(1)是否主动使用教学资源与教学资源获取途径的交叉分析。

上表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X代表是否会在考前使用或打印老师的电子课件进行复习,Y代表终端选择倾向。通过是否会主动使用电子教学资源的交叉分析可以发现,主动使用电子资源的学生倾向通过各种终端来获取教学资源。可以由此推测多终端通用型教学资源库的推广应用前景较为良好。

(2)平均电脑使用时长与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求助途径交叉分析。

上表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X代表学生每天平均使用电脑的时长,Y代表在学习中需要查资料或遇到难题时,首先想到的求助途径。通过平均电脑使用时长与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求助途径交叉分析可以发现不管学生的每天电脑使用时长是低于1个小时还是高于3个小时,利用搜索引擎直接搜索信息都是他们首选的求助途径,仅有少数用电脑时长超过3个小时的同学会选用查看课程电子课件的方式(4.55%)和其他方式(2.27%)来求助。通过此项数据,笔者认为在没有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之前,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解决途径过于单一,因此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在库内方便地搜索求助,得到相对专业、全面的答案,而且资源库具备的师生互动功能可以更好地促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并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尚未搞懂的难点,从而使以后的教学有的放矢。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避免资源闲置。

3高职校本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体系构建与交互设计

3.1资源子库建设

由于高职教育类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与它们有区别。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建设的资源子库包括媒体素材库、精品课程库、专业资源库、虚拟实训室、专题学习网站、教师教学网站、数字图书资源等。

图1教学资源数据库结构3.2使用层设计

校本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终端用户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为使用户能快捷、方便地共享资源库,访问资源库的渠道需开辟多类接口,其中主要为浏览器与移动设备,并通过Web服务器将各种应用模块进行统一管理。

图2数据库浏览方式用户层提供对多种终端统一接入的支持,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PDA、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各种终端的Web浏览器或软件客户端访问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资料和服务。该层次的交互界面以学生、教师、管理员为主体进行设计,并应重点考虑将人工智能、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引入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中。

3.3管理层设置

管理层在设计过程中参照所在学院的组织管理结构进行设置。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权限设置,学院是第一层,系部为第二层,课程是第三层,其中课程级别的管理者即课程授课教师本人。各个角色在不同资源子库中的管理权限不同,并须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各资源子库的管理层级进行调整。精密的权限控制与相互排斥,可以保证资源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需求。同时,多终端的交互设计也应适用于各层级的管理接口。

参考文献

[1]陈晓琴.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模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

一、加大、加深对文本的解读,从中提取有效的教学资源

二、上网查询资料,下载视频、声频、图片等有用的教学资源

三、阅读历史书籍

如《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记》等专业书籍,或者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都很不错。通过阅读书籍,学生不仅知道了历史人物,还知道了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对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起到的作用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还有外文书籍可以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如《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四、从听课活动中和教研活动中积累教学资源

我校规定每学期每个教师都要听课16节,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每次在听课和教研活动中,我都认真做好笔记,回来及时进行整理,把他们好的教学方法和新的知识点,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以便更好、更准确并且更有趣味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五、卡片式

卡片式是最常用的积累资料的方式。其方法是将有关内容摘要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积累资料,使用起来简便灵活。运用这种方式,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卡片上记录的内容最好是短小精练的;其次,每张卡片最好记录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再次,要对卡片进行分类、编号,以便于查阅。

六、笔记式

用一个专门的本子摘记有关内容。做笔记和做卡片有相同之处,都是对有关内容的摘录,不同的是笔记的容量较大,可比较系统地、详细地记下看到的内容,保管也很方便。用笔记积累资料,最好编个目录,以减少翻阅的麻烦。

七、注重与同事相互充实和整合教学资源

一是相互吸取同行的教学资源,虚心向同行学习,充实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二是相互讨论、交流和研究,取长补短,从方法、角度、技巧上完善自我,充实和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库。

八、积累和开发自身的教学资源

一是通过教学反思,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认识教学中的失误,汲取教训,不断加以改进。二是把自己的解题和学生回题、作业时的情况当作资源,通过不断自觉地积累课程资源,结合教材内容,补充的一些概念解释、案例分析、时事介绍材料,完善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关键词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校园网

AbstractAtpresent,withtherapidpopulariz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mobileintelligentterminal,intelligentcampusconstructionintothefastlane.Inthiscontext,howtopromotethedigitalconstructionofschoolteachingresources,andenhancethetruelevelofdigitalcampusconstruction,isthekeytotheimplementationofintelligentcampusconstruction.Thisarticlefromtheconstructionbackgroundofsmartcampusbasedonthespecificideaofdigitalteachingresourcesconstruction,concretelydiscussfromthefiveaspectsof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infrastructure,thedigitalcampuswebsite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mechanismconstruction,informatizationtrainingandinnovationperformanceevaluationmodel,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theconstructionofdigitalteachingresources.

Keywordsnetwork;digital;teachingresources;campusnetwork

0引言

S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学校都在建设校园网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步伐,依托校园网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衡量一个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时,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和利用水平已经成为重要参考指标。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传统的使用电脑终端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逐渐显示出滞后性,必将被智能化的手段替代。

1智慧校园背景下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教学资源数字化指的是在使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推动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科研发展、生活服务等各种信息资源全面数字化,从而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是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中难度最大也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因为,实现教学数字化,必须依托于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既要完成配套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构建相应的软件平台,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推动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同时,为了实现教学的数字化,学校必定会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习惯,不断提高数字化教学技术的使用水平,自觉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加工,不断提高新课程教学体系的应用水平。

此外,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也是推动学校管理模式朝着服务型方向发展的关键,这对提升办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管理正在进行从“管”到服务角色的转变。学校必须投入相当力量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从硬件水平、网站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各方面提升数字化水平。对于学校来说,不断提高智能服务的水准,才能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服务。

2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思路

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硬件水平

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必须具备配套的硬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数字化基础能力,为建设智慧校园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首先,学校必须具备完备的常规教学设备,如满足教学需求的校园广播网、电子考勤系统、电子图书馆以及校园安监系统等。在此基础上,加强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化基础能力。首先,应该引入适合校园实际发展情况的网络管理的硬件和软件,加强校内网建设,提高校内网的运行带宽,并扩大网络信息点的覆盖范围,确保整个校园管理能够在统一的无线网络下运行,各个信息点也安全可控。推动综合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园建设,建设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多媒体应用中心,应用中心应该分成多个板块,包括课件制作室、放映室、动画创作室、平面设计创作室以及录播室等,其中重点加强网络录播教室的建设。

2.2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奠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基础

学校可以根据多元化原则加强校园网的建设,推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共建共享。首先,对校园网站容量进行扩容建设,提高网站建设档次,形成一体化的展示学校形象、集成学校教育资源、发展师生个性特长的功能,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环境的有机融合;其次,打造年纪、院系和班级的网络主页,全面展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风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再次,引导全体教师开辟个人的网络空间,有效引导骨干教师个人网络主页的建设,为教师教学特色呈现提供网络化平台,通过优秀教师的示范,从而有效推动教学资源的校内共建共享,为师生的网络交流提供平台,为学生自主上网下载学习资源提供便利;最后,对于表现优秀或者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开辟个人网络空间,推动学生交流互动,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快速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将备课环节、课堂教学环节、反馈练习环节、课后辅导环节、学生自学环节、在线考试环节等都容纳进来,在丰富校园网容量的同时,实现教学环境的开放式发展。为了进一步结合智能校园建设理念,学校可以开发本校校园网站的app,这样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学习资源,从而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拓展教学的延伸范围。

2.3加强管理机制建设,提高数字化资源利用水平

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W校应该变革管理理念,以适应新形势下数字化教学改革的客观需求。校园网站的建设为教学资源数字化提供了平台,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去管理和推广数字化教学资源新产品,需要学校管理者大胆创新,运用公共产品管理机制和市场理念推动管理方式的变革。只有创新管理机制,才能满足数字化平台运作的具体要求,为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和利用做好“后勤”工作。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效率低下,通常采用课堂听讲评价结合学生评价投票的方式进行,这种监管教学的方式覆盖范围小,很难从本质上起到实际的监管作用。

2.4加强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

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利用的过程中,教师的应用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有具备较强的数字化能力,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数字化提炼和加工。因为,学校必须树立教师教学能力数字化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可以设立特定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中心,配备专门场地、延请专业培训人员,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通过分散授课、集中授课、网络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网络培训几乎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进行实时的在线交流,这种自主灵活的方式有利于推动优质资源的互利共享。通过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形成计算机操作的基本能力,掌握网上查找资料的技巧,并掌握制作课件、上传课件、网络信息浏览和反馈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办公和教学科研工作,逐步推动办公的无纸化发展。学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视频公开课教学、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教学,推动精品教学资源的共享,鼓励教师养成浏览网站的习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和需求,把握学科的教学发展趋势,为制作更加优质的教学课件奠定基础。

2.5创新绩效评估模式,实施数字化绩效评估

3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探索和建设智慧校园的快车道,以智慧校园为背景开展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的建设努力。数字化建设,不仅要建设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同时也要加强软件、人才、管理方面的建设。只有实现从内到外的全方位转变,才能真正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取得成绩。

L芑鹣钅浚汉鲜〗逃畔⒒缘阆钅俊爸腔坌T盎肪诚率只萄ё试吹纳疃扔τ锰剿鳌保?016)

[1]黄志成,王凤基.高职院校智慧校园与共享型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模式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5.3:1-3.

[2]蒋达央,姚琪.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6.29:73-76.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趋势,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技能。二者相结合不但有利于增强教师教课的形象性,还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技能,并且提升学生在信息处理上的能力。充分发挥于利用信息技术的特长和优势,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促进教学目标实现。

一、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准确掌握,认清其功能

信息技术是和黑板教学一样都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为我们教学目的与效果起辅助作用,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为主其为辅。我们现在有些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多使用课件教学,而课件是老师在上课之前做好的,在课堂上不易改动,同时教师根据课件容易把自己的思维框住,就不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或课上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改,不能随机应变,反被课件框住影响教学效果。

(二)正确使用,切记本末倒置

二、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

(一)丰富教学资源

(二)增强教材灵活性

信息技术更好的展示和演示了数学知识,将数学课本是固定的死板的的图片或立体图利用信息技术把它用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教材灵活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如圆锥曲线、二次曲线教学过程中,打破了在教材中不可变动的局限,通过信息技术更加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学习的感官,让学生更直观的处于数学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思维。

(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科目对于大多同学来说都是一门难的科目,因为它的思维性、逻辑性极强,与现实生活中很难产生联系。但是数学教学如果与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它的实验性,是很容易激发出学生对它的兴趣。而它的实验性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特长,信息技术利用它的优越性可以很好的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素质。

三、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一)实践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教师在备课、授课、课后中都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备课中注入信息技术,增添教学活力,开拓教学思维;在授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更加生动直观的传授抽象知识,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易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信息技术进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在课后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不同等级进行分类,建立数学数据库,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试题进行解答,不断提升自己。

(二)数学原则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首先,数学的不可替代原则不可动摇。信息技术只是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是数学教学的主体,不可以本末倒置扩大教学工具的作用。其次,数学的互动性原则要时刻遵循。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在互动中传递知识,进行有效沟通,提升学习能力。

(三)数学目标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数学目标的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置,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提升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多设计一些学生参与教学的互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从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了解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仅能增强数学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适当的利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马琳.探究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考试周刊,2014,(08).

[2]杨秀军.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4).

一、五个基本环节

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模型包含的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反思教学问题”“群体阅读”“课堂实践”“总结与提炼”“教学实践与反思”。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这五个环节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从反思教学问题出发,分析并明确教师对教学知识的需求。然后通过群体阅读方式,获取教学知识。再通过课堂实践中应用及领悟教学知识的内涵与实质,并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反思和总结其中的有利于解决教学问题的经验、诀窍等,提炼并生成新观点,进而产生新的教学知识;最后再迁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转变教学行为,内化教学知识,并成为教师知识系统的一部分。上一轮探求结束后,将促进下一轮的教学知识探求,不断螺旋上升,促使教学知识不断的共享与创新。

(一)反思教学问题

(二)群体阅读

(三)课堂实践

群体阅读在于获取需要的教学知识。如何应用及发挥教学知识的价值,需要课堂实践,教师们通过群体阅读,获取了新的阅读教学知识后,便尝试应用在课堂上引导教师应用教学知识。通过课堂实践,老师们才会有如此多的体会与感受。这个过程就是理解和领悟教学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渐转化成个人的教学知识的过程。这是实现教师教学知识创新的关键环节。

(四)总结与提炼

经过课堂实践后所产生出来的教学知识,是零碎的,杂乱的,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化统整,才便于教师对这些教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精品教学资源管理不应只停留在获取和应用所获得的教学知识上,而应更深入去思考和总结,进而产生新的想法,或形成新的教学思路,或提炼出新的有效教学策略等课程建设成果,这是精品资源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其价值体现。

(五)教学实践与反思

通过老师应用和团队所产生的教学知识,进一步领悟和内化,进而转化为个人知识。同时,团队成员间需要不断地反思与批判。因为只有进行深入的反思、批判与重构,教师才能创生出对教育问题深刻而富有个性的见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W问题,以及促进教学知识的持续创新。

二、四项促动因素

精品教学资源创新四项主要促动因素包括群体对话、信息技术、互动场和学习型组织。

(一)群体对话

教师是教学知识的载体,是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主体。教师优质的隐性知识能否有效提取,教学知识能否得到共享与创造,实现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均的转移,依赖于教师间的对话与互动。因此,教师进行高质量的群体对话,才能有效地推动知识共享到知识创新的迈进。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职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基本模型探析

(二)互动场

著名的知识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提出了“场”的概念。“场”就是一个进行知识动态转换和产生相互影响的场所。他强调任何组织都不能忽略“场”的建设。

互动场是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场所”,是教师教学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空间。教学精品资源创新中,组织者给教师创造各种各样、有利于教学知识传递的“知识场”,并达到知识的共享与创造。组织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或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场”,才能为教师提供适宜的知识共享和创造的平台。可以说,没有“互动场”,教学精品资源创新无法进行。给教师创设了各种教研的“场”,如实地集体备课、网络集备、课堂教学观摩、网上论坛等,逐步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智慧生成”的教研活动机制。由此可见,教研活动,就是给教师创造各种各样对话互动的“场”,使教师知识流动起来,并达到知识的共享与创造。

(三)信息技术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在精品教学资源创新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层面:其一是教师个人层面,其二就是组织层面。我们从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管理系统平台架构与教师知识管理的工具两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THE END
1.Android应用源码扫描书籍条形码获取书籍信息图书扫扫扫描书籍的条形码以后。返回ISBN值之后,然后再去豆瓣图书API:http://developers.douban.com/wiki/?title=book_v2上获取数据,然后解析,更新到UI上MainActivity.java是主界面的Activity ;BookView.java是显示图书基本信息的界面;CaptureActivity.java是扫描镜头界面;ReviewActivity是笔记的列表界面;ReviewContent.java是笔记的...https://www.iteye.com/resource/weixin_39841882-11444305
2.重构的全面介绍.pdf第1 章 重构的全面介绍 如果查看任何主要的集成开发环境(IDE),那么就可能在某些地方发现“重构”选项。 如果继续跟随编程群体的开发行为,那么肯定会发现很多与该主题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对 于某些人来说,自设计模式开始,重构就是编程过程中最重要的新生技术。 与其他时尚的东西不同,因为重构可以帮助编程人员和编码员...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902/8026015066003143.shtm
3.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了让您家的孩子认识更多的字,从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高新一小一年级组决定采用各种方法推进识字教学。现需要请各位家长利用这两周的周末时间在家里带着孩子试着认读1500常用字,并记下您孩子的认字总数,以成为我们识字教学的参考基础。我们统计的这个数字不会影响孩子的任何各项考核成绩,所以请各位认真统计、真实填写...http://www.xaeduyun.cn/s26ag/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679e42f6d017a09f1cff3042c
1.重构作业图书简介 作业一直备受关注,却又饱受质疑。作业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名片”,作业设计质量、作业实施效果等都应成为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本书聚焦单元作业,...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树扶疏2022-02-05 17:07:18 静心搞学术吧。像看了篇博士论文。很多很多表格。似乎明白,有些糊涂。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35652910/
2.质量月分析报告10篇(全文)在开展质量月的活动中,我项目部做了大量宣传工作。质量是一个准则,质量是一个忠诚,质量是一个责任,质量是企业的信誉和生命。我们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让所有作业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增强所有人的主人翁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企业焕发青春,不断前进,走向辉煌的明天。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cz3g3jk.html
3.作业的设计意图(通用8篇)2.拓展题中,推荐相关的优秀书目,让学生不受时间限制地阅读绘本故事,既是一次次阅读,又是一次次心灵的“盛宴”。长期加强课外阅读,能让学生真正走进书籍的世界,并在阅读中健康成长。 3.实践题中,将语文学科与美术、手工学科整合起来设计作业,给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做一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7uu33ay.html
4.超星学习通登录入口及平台使用指南(图文)4、考试的同时,用其它设备查看该课程下的章节测试、作业、资料等,会被发现吗? 答:我测试下来不会显示你切出,但我个人觉得这种行为并不好,之前学习通连你多设备同时刷视频都会提醒你“不允许多终端学习”,你考试的.时候查看资料,不太好,但我也说不出具体后果。 https://www.dongrv.com/a/13917/
5.超星学习通官方登录入口4、考试的同时,用其它设备查看该课程下的章节测试、作业、资料等,会被发现吗? 答:我测试下来不会显示你切出,但我个人觉得这种行为并不好,之前学习通连你多设备同时刷视频都会提醒你“不允许多终端学习”,你考试的时候查看资料,不太好,但我也说不出具体后果。 https://mip.ruiwen.com/gongwen/dashiji/187745.html
6.青年教师工作总结(精选25篇)工作之余,我坚持给自己留“作业”,多看有关业务方面的书籍和刊物,坚持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课堂教学实践书籍,并坚持习作“中考必备”等习题册。掌握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深入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落实新课改理念,注意积累教学经验,养成反思习惯,追求扎实、高效、人文特色浓厚...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4086606.html
7.杨晓璐《炼“经”成金——经验萃取》教授课件,老师主讲课程1)书籍 2)论文 3)申报材料 二、企业落地计划制定 1. 计划事项 2. 完成时间及标准 3. 监督人 三、经验萃取成果汇报 1. 选题定位 2. 场景还原 3. 经验总结 4. 行动策略 5. 反思心得 工具表单:《经验萃取汇报模板》 课后作业:请结合模板,完成自己的《经验萃取汇报PPT》 ...https://www.hsgl.cn/show-31-5861-1.html
8.[电子工业出版社申请样书]图书价格书籍图片网购评论爆破作业技能与安全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编9787502459093冶金工业出版社 正版书籍,部分书籍可能有笔记,默认品相八五品,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编 / 冶金工业出版社 /...场景革命: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 吴声 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5-07 / 精装 瀚悦的书店 天津市宝坻区 瀚悦 八五品 ¥0.01 2024-10-31 上书 ...https://www.kongfz.com/topic/3131173/
9.四年级上册品德教案教师准备:多媒体(故事录音、从古到今的书籍、世界最早图书馆资料等);学校图书室《借阅规则》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熟悉的名人爱读书的故事、读书的名人名言;收集看书、看电视的优缺点;中国最早的图书馆资料;到图书馆图书室调查图书损坏情况。 课时安排 3课时 ...https://www.jy135.com/jiaoan/2264134.html
10.新闻学概论(0818)的大纲参考国外新闻研究理论书籍: 丹尼斯·麦奎尔(Links to an external site.)(作者),崔保国(Links to an external site.)(译者),李琨(Links to an external site.)(译者):《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5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6th edition)2010 ...https://canvas.shufe.edu.cn/courses/14345/assignments/syllabus
11.图书区域活动教案(精选12篇)材料及环境创设:各类书籍、书架、模拟小图书馆。 活动流程:观察认识--阅读分类--感知讲述 一、观察认识 1、带领幼儿进入小小图书馆,引导幼儿每人选一本书。 提问:你选的是本什么书? 2、大家选的书是不一样的。但是图书有许多一样的地方,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 https://mip.wenshubang.com/jiaoan/610531.html
12.设计模式重构编程规范等的经典书籍书籍推荐高级设计模式的书有关设计模式、重构、编程规范等的经典书籍很多,有很多你应该已经听说过、甚至看过。今天,我就结合我的经验,对这些书籍进行一个整理和点评。你可以据此来选择适合你的书籍,结合着专栏一块儿来学习,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1.《设计模式》 学习设计模式,不知道 GoF 的《设计模式》估计会被人笑话的。这本书是设计模...https://blog.csdn.net/xiaopangcame/article/details/126671739
13.初中英语听说课评课稿(通用7篇)四. 作业布置 本堂课的作业布置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这节课的作业设计是指以“课本知识”为基本点,以“与之相关的知识”为拓展内容,要去了解城市的信息,才能完成今天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每个学生喜欢的城市不同,原因也不同,这个作业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 http://edu.yjbys.com/tingshuo/429435.html
14.图形创意论文赏析八篇在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设计师们除了运用写实图形﹑变形图形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外,还常常运用变异图形这一比较特殊的构形手法来表达自己特有的设计意图。在图形设计中循规蹈矩的美丽图片虽然因能轻松的给人和谐,安定的视觉享受,而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但是在视觉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沉闷缺乏变化的形象难以激起人们了解它们的...https://whrsl.fabiao.com/haowen/19055.html
15.上万字干货!超全面的交互自学指南优设网好的书籍推荐远不止于此,不过太多也消化不了,但是自主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要有。 2. 交互设计的硬能力 指要进行实际输出的能力,通常包括用户研究(问卷、访谈、可用性测试较多)、图表分析、流程设计、绘制原型/框架、撰写文档报告、制作动效交互、制定交互组件、开发推动、数据分析追踪等;前期可以根据你当前更容易接触...https://www.uisdc.com/interaction-design-self-study-guide/
16.《重构关系:数字社交的本质邱泽奇著数字社会发展与治理组织研...重构关系:数字社交的本质 邱泽奇 著 数字社会发展与治理 组织研究 社会研究方法 城乡社会学研究 数字媒介北京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世纪书缘专营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重构关系:数字社交的本质 邱泽奇 著 数字社会发展与治理 组... 邱泽奇 著 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加入...https://item.jd.com/1009358983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