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对母女被恶犬撕咬高额医疗费谁来负担?

在医院救治20多天后,女童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身上留下长长的伤疤。面对女童后期疤痕修复和心理创伤治疗等高额治疗费用,狗主人在支付了4万余元后,不再继续支付,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女童被狗咬伤后的照片(女童父亲提供)

事发2个月后王先生准备起诉狗主人

据王先生介绍,8月25日下午,妻子带着女儿在保利国际高尔夫花园小区内散步,经过一辆油罐车时,突然从车底窜出一条罗威纳犬,把孩子往车底拖拽撕咬,女孩的臀部、腹部、背部多处咬伤,几处肉被直接咬掉。

“直到路人用杆子抵住这条恶狗,母女两人才逃脱,妈妈为了救孩子也给咬得不像样子。”王先生哽咽着说,看到妻女被咬成那样,感觉天都要塌了。

女童的术后照片(女童父亲提供)

女童被送到洪都中医院和江西省儿童医院,因伤势过重,2家医院均无法收治。随即被送往江西省胸科医院紧急处理伤口,后转送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抢救。经过3个小时的紧急手术及住院治疗,女童一周后才脱离生命危险。

完成前期治疗后,王先生计划将女儿转到其他医院进行疤痕修复治疗。“后续治疗期漫长,估计治疗费用需要几十万元。我家庭收入微薄,无力承担。”王先生说:“我希望狗主人能支付孩子的后期治疗费用,但对方并不同意。”

事发小区拴狗的位置(女童父亲提供)

“罗威纳犬是南昌市明令禁止饲养的危险犬品种,事发时,那条狗被4米多的犬绳拴在公共区域内,没佩戴嘴套。”王先生称,狗主人的姐姐曾无意中透露,狗以前已经咬了他们自家两个人,家里不敢放,才放在外面的。

“之前我没有请律师的,只希望对方能帮我把女儿治好。可是没想到,狗主人肖先生到现在一句道歉话都没有。”王先生气愤地说,“我准备起诉狗主人,同时要求公安机关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立案。”

孩子身上被狗咬伤后留下的疤痕

女童妈妈被狗咬伤后留下的疤痕

受伤女孩产生心理阴影将转学至安徽老家

王先生的老家在安徽,现在江西南昌一家培训机构上班。他告诉记者,他打算让女儿换个学习、生活环境,因为此事发生后,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孩子跟我说过多次,班上总有一些同学出于好奇,要求她掀起衣服看身上的伤疤,所以我准备将孩子转学回安徽老家去。”王先生说。

狗咬事件前的女童生活照(女童父亲提供)

“以前孩子是家里的开心果,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不敢见陌生人,看到狗就更害怕,上厕所也得陪着,时不时喊疼,经常哭。”女童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的伤口至今没有痊愈,里面时不时会有脓血流出。

肇事方律师称狗主人不知道狗是禁养犬种

记者查询得知,早在2016年,南昌就发布《关于南昌市重点管理区内禁止销售、繁殖和个人禁止饲养的危险犬标准及品种的通告》。根据通告,罗威纳犬是明令禁止的危险犬。

记者联系到了狗主人肖先生,他表示:“要了解任何事情,请联系我的代理律师陈律师。”

至于女孩父亲所说的康复及伤疤修复等后续治疗费用,陈律师说:“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依法来办吧,我们该承担多大责任就会负多大责任,该赔多少就赔多少。”

南昌保利国际高尔夫花园小区

小区此前疏于管理

恶犬平时就栓在小区内居民往来的道路旁,小区物业是否尽到管理责任?记者询问物业工作人员,对方只是告诉记者此事已交公安部门处理,具体事情要向公安部门了解。

小区物业公司张贴的文明养犬提示

在物业公司的宣传展板上,记者看到一张落款为2019年的《关于文明养犬和温馨提示》,上面明确写着禁止饲养大型犬只,并要求养犬户到物业服务中心登记。

小区内有人饲养罗威纳犬,物业工作人员是否知情?有没有制止呢?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该小区是商住区,之前小区在这方面管理并不严,但自从此事发生后,小区物业已加强相应管理。

王先生对公安部门“轻伤一级”的鉴定表示不服

事后,王先生的女儿经公安机关法医鉴定为“轻伤一级”。对此鉴定结果,王先生表示不服,要求公安机关重新对女儿伤情进行鉴定。

事发已2个月,公安机关调查进展如何?记者前往辖区凤凰洲派出所了解情况,民警告诉记者,采访需经南昌市公安局红谷滩分局同意。

律师认为狗主人可能要承担三种责任

针对王先生的妻女被恶犬咬伤之事,他是否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立案?王先生的代理律师舒律师告诉记者:“狗主人把禁养危险犬拴在公共区域,确实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但是否能以刑事立案,要以公安机关和检察院的调查结果来决定。”

江西华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芳山告诉记者,狗主人可能要承担三种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张芳山称,《侵权责任法》第78—80条,都对饲养犬伤害其他人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若狗主人明知其是烈性犬,咬过自家两个人,家里不敢放就放在外面。”张芳山说,那狗主人没有尽到看管义务,并主观放任自己的狗去伤害其他人,如果伤情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狗主人需承担刑事责任。

南昌现有5—6万只狗违规养犬超三分之二

近年来,犬伤人、扰民等现象屡见不鲜。南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科吴科长介绍,现在南昌有5—6万只狗,每年通过官方渠道免费注射狂犬疫苗的狗约3000只。

免费注射为何不受青睐?吴科长解释:“宠物医院对狗进行免费注射以后,会录入免疫系统,而免疫系统和公安部门的犬只管理系统是互通的,公安部门就会要求狗主人办养犬证,办养犬证需300元钱,且之后每年还要交200元钱。”

“目前,南昌办理养犬证的数量约占总养犬数量的三分之一。”南昌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成警官告诉记者。

对于违规养犬如何处理?成警官表示:“如果无证养犬,社区民警会督促狗主人限期办证,不办证将暂扣所养犬至办证为止。对于群众意见比较大的狗扰民问题,狗主人如果不整改,我们会强制把狗送到收容所,属禁养的烈性犬立刻收缴。”

建议文明养犬禁养区严禁违规养犬

此外,成警官告诫,在城区禁养范围内,不要饲养大型犬、烈性犬。且市民在与狗接触过程中,如果不熟悉狗的习性,不要与狗嬉戏打闹,以免造成误伤。

THE END
1.2岁女童被烈犬咬伤后续:家属申请将涉事黑狗安乐死,记者实地探访→四川成都崇州2岁女童被恶犬撕咬一事持续引发关注。受伤女童方代理律师周兆成告诉记者,目前女童家属拒绝了狗主人家属想见面的请求。另外,女童家属申请对涉案犬进行安乐死,可能还会追究小区物业的责任https://m.gmw.cn/2023-10/20/content_1303545465.htm
1.一男子被恶犬撕咬后将狗捅死专题一男子被恶犬撕咬后将狗捅死最新资讯,圣保罗两名儿童公园内遭恶犬袭击,警方全力追查犬主下落死者身上的撕咬痕迹、房间里血腥的环境、他家养的那条凶猛恶犬. 种种迹象都在诉说着一个骇人的真相。 当前,#一男子被恶犬撕咬后将狗捅死#专题页面尚在优化阶段,请放心,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为您提供丰富且全面的文章、图片和...https://www.zhuanti.cc/topic/a_5LiA55S35a2Q6KKr5oG254qs5pKV5ZKs5ZCO5bCG54uX5o2F5q27
2.长沙男子被狗咬伤:索赔起争执被活活打死,狗主系安监局司机1月30日下午3点左右,在湖南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公园游玩的谢本宗被两条狗咬伤。谢本宗在与狗主人郭彬谈赔偿问题时双方起了争执,被其打伤头部致死。目前,警方已依法将犯罪嫌疑人郭彬刑事拘留,并已于2月6日报请检察机关批捕郭彬。 2月8日,死者女友吴海语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事发前,谢本宗和朋友开车去梅...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1993
3.美女童遭两恶犬撕咬致残狗主被判赔7200万美元图为当时袭击艾琳的两只恶犬其中之一。 中新网1月15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一名女童4年前遭两只斗牛犬撕咬以致失去一条手臂,严重残疾。目前,陪审团判狗主向女童赔偿7200万美元,因为“主人必须为恶犬的行为负责”。 据报道,2010年,年仅8岁的美国女童艾琳在乔治亚州迪卡布郡被两只狗咬伤,当时她在户外打篮球。 https://m.fznews.com.cn/fuzhou/20150115/54b778488fb43.shtml
4.最新进展!黑狗主人唐某被刑拘,被恶犬咬伤女童已筹200万……10月18日,周兆成律师发文称,已接受被狗咬伤女童案亲属委托,会依法依规维权。该案公安机关已经刑事立案,黑色罗威纳犬主人唐某也已被公安机关刑拘。 周兆成律师表示,女童父母提出三点诉求: 第一个诉求是希望女儿被精心救治,早日康复。 其次,希望严惩狗主人,追究其刑事责任。他表示,本案狗主人在明知饲养的是烈性犬,...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5f836ebaba.shtml
5.狗咬人狗的主人不赔偿怎么办?一、狗咬人狗的主人不赔偿怎么办?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宠物狗咬伤他人,狗主人不赔偿的,被侵权人可以与狗主人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 两只狗互相撕咬其中一只狗受伤可以先找另外一只狗的主人协商赔偿,如果狗主人不肯赔的话则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对方承担饲养动物致人损害责任。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https://mip.64365.com/zs/1489395.aspx
6.4名女大学生遭3条恶犬疯狂撕咬狗主人开溜——中国青年网本想着和远道而来的好友,尽情游览一番紫蓬山美景,没想到却遭遇飞来横祸。2016年1月10日中午,四名女大学生在肥西紫蓬山游玩时,惨遭三条恶犬突袭,致使四人腿部、臀部、腰部等身体多处被咬伤,花费近万元用于医治。然而,狗主人却在爱犬咬人后悄然离去。由于事发地无监控,暂未找到狗主人。目前,辖区派出所仍在调查。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1601/t20160112_7515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