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科学院院刊》刊载的论文中获悉,在近1000种脊椎动物病毒中,有近300种对人类致病。其中至少204种跨过物种界限从动物传到人,比例高达70%。此外这些脊椎动物病毒中任何一种均有可能成为人类的潜在危害,一旦发生跨种传播,由于个体和人群缺乏免疫力,通常会出现新发传染病并暴发流行。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动植物分布广泛,为传染病的自然循环提供了宿主、媒介和生态环境。自1972年以来共出现近50种新发传染病,其中50%以上为病毒病,而大多数病毒病,包括新发病毒病,均为跨种传播后自然疫源性疾病,如SARS、SFTS、H5N1和H7N9等,其病死率均在30%以上,不仅影响了公共健康卫生,而且极大影响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2021年5月1日,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正式实施,
从源头上斩断动物疫病向人传播的渠道,
遏制重大疫情发生与蔓延,
为进一步完善和巩固
公共卫生安全体系
提供更加牢固的法制保障。
第五条动物防疫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
法律责任中还规定了对造成人畜共患病传播、流行的,依法从重处分、处罚。
事实上,
曾经这些“野味”受到
一些市民的“青睐”。
吃“野味”这种陋习
由来已久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吃“野味”这种陋习曾经屡禁不止。
蝙蝠、果子狸、豪猪、
蛇、土拨鼠、刺猬……
各地的野味名单只增不减。
网传“福寿汤”蝙蝠汤晒图,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超过500多种
人们之所以食用野味,主要是认为食用野生动物营养丰富,能滋补养生、强身健体。实则这些野生动物根本没有这些奇效,从营养学观点看,同种动物的营养价值基本一致,它们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其他微生物含量没多大差别。
比如饱受迫害的穿山甲,只是因为会打洞的特性,它的鳞片便在谣传中具有了通乳和化瘀散结的功效。但其实,穿山甲鳞片的成分与人类的指甲极为相似。@中国网
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和营养学家表示,“吃野味”不仅补不了身体,还有可能吃出病来。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医师王轶:野生动物买来就加工,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它含有哪些潜在的、未知的病原体或者毒物,我们都不知道,所以存在很大风险。
市面上的狗肉、猫肉
难有动物检验安全保证
之前小编在网络上
看到了一则新闻,
一个男人发了一则视频,
视频中他的嘴唇肿胀发红,
手止不住地颤抖,
看起来病得很重。
他在视频下的备注是:
与朋友一起吃了生病的狗肉,
身体感染,治疗已经过了一个月,
这个过程非常痛苦。
虽然不知道
他感染了什么样的病毒,
但是这一事件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此前,央视《今日说法》播出过一期节目,
讲的就是因偷狗案引起的黑色产业链。
这样的狗肉如果被人吃了,
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而且,
就算吃了以后身体没有反应,
但毒素残留在体内,
也会十分危险。
“无人照管的流浪狗,与环境接触密切,本身携带一些病毒或者细菌,或者是一些病毒的中间宿主。对于偷盗,有的甚至采用毒杀的方式,公共卫生风险巨大。”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研究员曾这样回答记者。
可见,市面上的猫狗肉
很难有动物检验安全保证!
食用后感染病毒、细菌、
寄生虫等的可能性极高!
安全风险十分巨大!!!
而且,猫狗作为驯养动物,
也是我们的“朋友”,
实在是不应该吃!
部分地方立法
禁止食用猫狗等宠物!
狗已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
2020年5月29日,农业农村部29日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这份对动物养殖业有指导作用的“白名单”明确将狗去除。
此外,《目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有关“狗是否列入《目录》”的意见中,大多数赞成狗不列入《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