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A、B卷(含答案)
A卷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回"处表示
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积累诗文名句,完成表格。(8分)
出处诗文名句情思
《诗经周南》①窈窕淑女,▲。②▲
《诗经邯风》微君之躬,③▲.饱受压迫的愤恨不平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④▲好友分别的豁达劝勉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⑤▲,端居耻圣明。求仕无门的无可奈何
⑦▲,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⑥▲《桃花源记》⑧▲
池、桑竹之属。
2.根据语境完成任务。(14分)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鸟巢”
国家体育场正式拉开w存i(▲)幕。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恢宏磅礴
的气势震hdn(▲)了全球之后,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式上晶莹剔透的
“冰雪五环”、浪漫唯美的雪花火炬台、独具创意的环保点火,又让世界惊
叹中国人清新浪漫的一面。除了这份精心准备的浪漫之外,赛场之上,运动
员们更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向全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享受运动、乐观
自信。真是“跨雪驰冰凝体魄,追风逐电见精神”!赛事虽已结束,但冬奥
会的种子已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在新冠(▲)疫情阴云笼罩的当
下,每每回想起那一幕幕难忘瞬间,不禁让人精神振奋。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wei(▲)幕震hGn(A)新冠(▲)
疫情
(2)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应改
为:▲(2分)
(3)看了冬奥会开幕式后,小联说:“冬奥主火炬由熊熊燃烧的火炬
变成一束小小的火苗,减少不了多少碳排放,反而显得不够大气,有损大国
形象。"你反驳小联说:
▲”。(3分)
(4)小联为庆祝北京冬奥会创作一首小诗,请补写空缺的三句,帮助他完成创作。
(3分)
我们头顶同一片蓝天,
带着理想,
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托起青春的希望。
我们心怀同一个梦想,
肩负重任,
在汗水和泪水中体验胜利的喜悦。
(5)冬奥会结束后,小乐发了一条朋友圈表达对冬奥会获奖运动员的
赞美。请你结合大家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50字左右。(3分)
律小乐
依旧澎湃,荻得奖牌的运动员们用他们的
努力和汗水获得了世界的肯定,他们是成
功的!
隔
小联:是呀!他们值得我们敬佩!1
小合:81实,但我觉得还有好买不知名的运动
员f]也是了不起的呢!
二、阅读(43分)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3-4题。(5分)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①,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选自《诗经郑风》)
【注】①挑(tao)兮达(ta)兮:独自徘徊的样子。
3.仿照下面的形式,完成前两章的白话诗翻译。(2分)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4.“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两句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3分)
▲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①,修竹环绕阴映,未尝植物,
因港②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凭不筑③,全其自然。纵铸以浚之,
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
下入。
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
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④,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
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舅昏⑤而无识者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
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欧阳修《养鱼记》⑥)
【注】①非非堂:堂名,欧阳修在洛阳时所建。②港(wu):掘土为池。
③差(zhou):指砌池壁。筑:指夯平池底。④罟(gu):网。⑤寡(yin)
昏:愚蠢糊涂。⑥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欧阳修写此文时尚未被朝廷重
用。
5.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直阅词典法:①立,树立;②栽种:③同
(1)未尝植物▲
“殖”。
(2)汲井以盈之参考成语法:热泪盈眶▲
(4)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语境推断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6.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
7.甲乙两文都写到了鱼,分析“鱼”在两文中分别有何作用。(4分)
8.仿照下面的示例,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生活经验,拟写《养鱼记》
读后感提纲。(5分)
示例:《小石潭记》读后感提纲:
「静下心来,认真品味
《小石潭记》"潭
这得益于作者的才能感受到美。我们旅
中鱼”的这段文字,
细致观察,全身心游时,如果只是满足于
描写的是常见景致,
投入。走马观花,就很难发现
却让人觉得特别美。
[美、欣赏美:J
《养鱼记》读后感提纲:
(三)阅读《雪上加霜,并非灾上加灾》,完成9Tl题。(10分)
雪上加霜,并非灾上加灾
林之光
最早源自宋代《景德传灯录》的成语“雪上加霜”,是比喻人们连续
遭受灾难、打击,处境难上加难、生活苦上加苦的意思。大体与成语“祸不
单行”同义,使用相当频繁。
不过很有趣,如果从气象学看“雪上加霜”,却并非灾上加灾。
而且,这种现象在自然界还是平常事一桩。
首先,在自然界“雪上加霜”并不意味着连续遭受重大灾害。
当然,雪和霜都是古代穷苦农民的灾难。大雪意味着严寒,意
味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霜则主要是庄稼的大敌,往往一场严
霜断送了大部分收成。但是,雪上再加霜,实际上并非意味着另一场大灾。
雪上的霜,甚至连灾都算不上。因为大雪多发生在冬季,而冬季中田里庄稼
已经收割,或者在地里越冬(例如华北冬小麦),因而再有多少场霜,对庄
稼、对农民生活都没有直接影响。反而,当夜间水气凝华成霜时还能放出凝
结潜热,减缓气温下降;次日晴暖的阳光,则有利于白天升温迅速化霜,因
为农谚说“浓霜毒日头”。
有人问,如果严重霜灾后再来场大雪,即“霜上加雪”又如何
呢?这在节气顺序上是可能的,因为一般霜在先,雪在后。这样一来,庄稼
全毁在地里,灾后连剩余都收不回来,那就真成了文学意义的“雪上加霜”
了。不过,在自然界里,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霜后多晴
天,上午都化完了;而雪一般是下一次天气过程的序幕,哪可能加在这场霜
上呢?
其次,“雪上加霜''在自然界实际上是经常出现的。因为降雪
过后,当地逐渐进入高气压中心区控制,风静云散,晴夜中雪面的辐射冷又
特别强烈,再加上雪面多少有点水气,因此雪面上是经常会出现白霜的。我
国高山和北方冬季,许多气象站观测报表的天气现象栏中,常常都是积雪和
白霜并记的。
那么,古人为什么还要组“雪上加霜”这个成语呢?
我认为,首先,在古代形容人连续受到重大打击,莫过于用农
民视为身家性命的庄稼连续受到重大自然灾害作比喻;第二,在双重自然灾
害打击中最重的莫过于连续遭受同类重大灾难,这会使人有透不过气来的感
觉,而霜、雪就属于这样的灾害;第三,雪是白色,霜也是白色。双重白色
叠加,在组辞上有一种美感。雪和霜可以说是天生的最佳同类灾害名词的组
合,所以我国古代成语中霜雪连用的例子还很多,例如“霜凌雪妒”“雪压
霜欺”“卧雪眠霜”“傲雪凌霜”等等。
实际上,古人组“雪上加霜”类成语,取“霜”“雪”作要素
也是最佳选择。因为在自然灾害中只有“冰”“寒”和“风”等可以代替雪
或霜字连用,但都难能组出“雪上加霜”这样朗朗上口、广泛流传、使用频
率极高的成语。
当然,成语属于文学范畴,组成成语目的常常是以事物喻人,喻的对象
是人而不是物,即用气象名词组成的文学成语喻社会的人和事。因此文学成
语是否符合科学道理、客观实际,倒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雪上加霜这种
例子在成语里还是很常见
的。
(选自《科普时报》2021年11月21日)
A.“浓霜毒日头”是因为白天霜融化时散热,温度迅速上升。
B.霜降节气在前、小雪节气在后,“霜上加雪”的情况经常出现。
C.“雪上加霜”比较常见,对庄稼和农民生活没有直接影响。
D.成语是约定俗成并广泛使用的,必须要符合科学道理、客观实际。
10.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句话。(4分)
(1)“大雪意味着严寒,意味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霜
则主要是庄稼的大敌,往往一场严霜断送了大部分收成。”这句话中“往往”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我国高山和北方冬季,许多气象站观测报表的天气现象栏中,
常常都是积雪和白霜并记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3分)
(四)阅读《父亲的信》完成12T5题。(13分)
父亲的信
孙盛起
和前几次一样,李星把父亲的来信看都没看就塞进了抽屉。
来这个远离家乡的小城工作已经快一年了,这期间,月月都要接到父亲
的来信,偶尔一个月能接到两封。不过,所有的信,他只看过三封——前三
封。
起初,他是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父亲的来信的。毕竟父亲一个人在乡下
料理那一亩三分地,孤苦伶仃又体弱多病,让他放心不下。第一封信他在收
发室里就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父亲不识字,一看就知道信是让邻居只上了
三年小学就回家放羊的周二狗写的:
“儿子:你身体好吗?工作好吗?别担心我,我的身体还好,日子也过
的去。记住别睡得太晚,别和别人打架,别和头儿顶嘴。还有,晚上起夜要
披上衣服,别着凉了。爹说过了,要是你在外面惹了祸,爹就打断你的腿。
父字。”
这封信对他这个中专生来说,实在是短而无味,因此刚拿到信时的兴奋
转瞬之间就化为失望。尽管他并没指望一辈子和黄土打交道的父亲能说出什
么幽雅的词句,但这封信也太过生硬,仿佛无话找话,让他丝毫感觉不到体
贴和温暖。不过他还是立刻写了回信(信中故意用了一些周二狗肯定不认识
的字词),向父亲说了一些小城和自己的工作情况。毕竟父亲省吃俭用供自
己读完了中专,他也因此才有了这份工作,对这一点他是十分感激的。
接到第二封信时,李星开始感觉到父亲很无聊,因为除了把“晚上起夜
要披上衣服”换成了“睡觉时不要开着窗户”外,其余的和第一封信一字不
差。这次他写回信就拖了几天。(A)看完第三封信,他紧皱着眉头,脸上
甚至流露出讥笑的神情。如他所料,这封信和上一封的不同之处,只是将“睡
觉时不要开着窗户”改成了“把蚊帐挂上,有蚊子了”。他终于决定以后不
再写回信。当然,他并不是为节省八毛钱的邮票,甚至也不仅仅因为面对如
此简单粗陋的来信觉得无话可说,而是这其中还有一个小秘密——信的结尾,
有一行写上又划掉的话,他经过仔细辨认,看出那是“我知道你手头紧。爹
也过得紧巴巴”。这再清楚不过了:父亲想向他要钱,可是考虑他才工作不
久,又觉得不妥,所以让周二狗把那句话划掉了。对此他心中顿生怨言:乡
下没有多少花钱的地方,即使日子过得紧张,将就下也就过去了。可这里不
行,同事间的应酬自然免不了,自己也不能吃穿太寒酸,更何况他现在正向
打字员顾芳献殷勤,上次请她吃饭,一顿饭就花去了他半个月的工资,因此
自己到月底还对着瘪口袋发愁呢,哪还有多余的钱往家里寄呢?当然,这些
话是不能对父亲说的,说了他也不会理解。而且,父亲这次把那句话划掉了,
没准下次就真会写上,到那时,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思前想后,觉得
最好的办法就是既不写回信,也不看信,这样眼不见心不烦,落得个清净。
如今他的抽屉里已经有十几封没有拆看的父亲的来信。
他洗完手,擦完脸,对着镜子把头发梳理整齐。宿舍里的人都到食堂打
饭去了,整幢楼房显得很安静。今晚他约好顾芳到外面吃饭,因此在宿舍等
她打扮好了来叫他。
有人敲门。他兴高采烈地开门,却见不是顾芳,而是同乡郭立。
“你爸给我来了一封信,问你出了什么事?为什么给你写了那么多信也
没回?真不明白,你怎么不写回信?唉,老人家一个人在家里……”
郭立冷冷地说着,不等他开口问,郭立就狠瞪了他几眼,扭头走了。
这可真让人扫兴。他愤愤地坐到床上,深怪父亲竟然给别人写信打探他
的消息。稍一思索,他的嘴角就不禁露出了一丝冷笑:不就是为了钱吗?写
信来要钱,见没有结果,急了。哼!看他找什么理由要钱——他这样想着,
就拉开抽屉,拿起刚收到的那封信,狠狠地将信皮撕开。
当他将信纸抽出并抖开时,(B)有张五元的纸币轻轻飘落到地上!
他的心一惊,连忙看信的内容,见信的末尾清楚地写着:我知道你手头
紧,爹也过的紧巴巴,所以别怪爹邮的钱少。”
他发疯似的把抽屉里的信——拆开。每封信里都夹着一张五元的纸币,
而信的末尾都写着那句同样的话。
(选自《青年文学家》2005年第4期)
分)
未收到父亲的收到父亲的第收到父亲的第收到父亲的第同乡周立找来①(▲)
信一封信二封信三封信
②(▲)失望无聊③(▲)④(▲)吃惊
13.从A、B两处任选一处,结合加点词语,赏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14.想象并描绘文末儿子拆开所有信后会有怎样的表现?(至少用两种人物
描写方法)(3分)
15.本文和《傅雷家书》都有父亲写给儿子的信,请从情感内容的角度具体
分析两位父亲的信有何异同?(4分)
三、写作(35分)
16.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为了“主流",很多人在各大网络平台
歌、一段故事......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5分,要求正确、规范、美观。
A卷参考答案
1.(8分)①君子好逑②美好爱情的思慕渴盼③胡为乎泥中④天涯若
比邻⑤欲济无舟楫
⑥陶渊明⑦土地平旷⑧美好生活的向往希冀(每空1分)
2.(12分)
(1)(3分)帷撼guan
(2)(2分)句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风采"或“的面貌”等。
(3)(3分)贴合语境,观点明确(1分);理由充分,应对有力(2分)。
示例:小联,国家形象与火炬大小没有关系(1分)。其实比起引人注目的
熊熊大火,张艺谋导演更想通过这一束小小的火苗向世人传达环保的理念,这样
的方式更可以在全世界人民的心里传递一束环保的星星之火,这样的设计必将成
为一个经典之举(2分)。
(4)(3分)内容契合主题(1分),比喻恰当,表述合理(1分),结构
与示例相似(1分)。
示例:我们脚踏同一个星球,
带着热情,
在成功的道路上奔向胜利的前方。
(5)(3分)注意观点明确1分,理由充分1分,表意简洁明了1分
示例:
我觉得每一个站在冬奥舞台上的运动员都值得我们学习,获奖固然是对一部
分人能力的肯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没能获奖的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和
对运动事业的热爱。
3.(2分)难道你不能主动来?(大概意思对,但没用反问句式扣1分)
4.(3分)这里运用夸张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女主人公与恋人虽然只有一
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从而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
切。(2分)
5.(4分)(1)栽种(2)充满,灌满(3)沿着,顺着(4)扩大,增大
6.(2分)我买了几十条活鱼,叫书童把它们放养在池塘中。(一句1分)
7.(4分)《小石潭记》中写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的姿态是为了从侧面
衬托潭水十分清澈,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初见小石潭景色时的愉快心情;(2分)
《养鱼记》中写鱼是为了以小见大,作者通过小鱼"若自足",而巨鱼"不得其所"
的境况抒发了自己虽有壮志,但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2分)
8.(5分)第一空,引述内容无误(1分);第二空,针对引述内容的体会
和分析,此体会与分析与第一空关联密切(2分);第三空,基于体会分析进一
为可供借鉴的规律(2分)。
①童子养鱼的日常小事,小鱼有若自足,大鱼却不得其所的反常现象,却
引发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②这是因为作者对日常生活小事的深刻思考,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生、诉说真情。
9.(3分)C
10.(1)(2分)不能删去,"往往"是常常的意思,这里指严霜断送大部分
收成这种情况时常发生,但并不是肯定会发生。(1分)由此可见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1分)
(2)(2分)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举了积雪和白霜并
记的例子,说明了"雪上加霜”在自然界是经常出现的。(1分)
11.(3分)逻辑顺序。(1分)第8段从成语的内涵、给人的感受、组辞的
美感三个方面说明古人组"雪上加霜”成语的原因。三个原因从主到次,依次排列,
很有条理。(2分)
12.(4分)①撕开信看到五元纸币②焦急③讥笑④扫兴/气愤
13.(2分)
A.神态描写(1分),生动地再现了儿子在接到父亲第三封信之后的不耐烦,
儿子认为这封信肯定与之前的差别不大,没有什么意义。(1分)
B."轻轻"一词写出了五元钱轻飘飘地飘落在地上的状态,(1分)五元钱虽
少,但却是父亲在自己也过得紧巴巴的情况下攒出来的,这份父爱深重。(1分)
14.(3分)示例:他双手颤抖着抚摸着那一张张五元钱,即便在信封里夹了
这么久,也难平褶皱。他拿起其中的一张,上面似乎还存留着父亲的汗水。是啊,
即便是自己过得再紧巴巴,可只要儿子需要,父亲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过得
宽裕些。想到这,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愧疚与感动,不禁泪如雨下。
想象合理,合乎情境和人物(1分);用到两种人物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生
动形象(2分)。
15.(4分)
示例1:
共同点:两位父亲给儿子写信都是因为孩子孤身在外,通过书信来与儿子沟
通,表达对儿子的关心。(2分)
不同点:傅雷除了对孩子的生活有所关心,还在信中对儿子的学习、艺术、
恋爱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真挚的建议,希望儿子学有所成,成为栋梁之材;而本
示例2:
相同点:字里行间都体现出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2分)
不同点:傅雷父子之间关系和谐,能够平等交流,相互理解。而本文父子间
存在情感隔阂与误解(儿子一开始并不理解父亲一封又一封相似的家书,甚至觉
得厌烦,害怕父亲跟自己要生活费,直到发现父亲给自己寄钱后,才醒悟自己对
父亲的关心不够,感到愧疚)。(2分)
16.作文(30分)参见中考评分标准。
书写(5分)从作文中切块,单独评分。评分标准:
(1)工整(布局合理、大小合适、字体较统一)。(2分)
(2)清楚(能辩识、基本无涂改修正)。(1分)(3)美观(有楷书或行楷
的基本笔法、流畅舒适)。(2分)
B卷及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1-6每题2分,第7题8分,第8题8分,共2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战塞li羁绊ji任然ydn斡陵w。
B.旺陌qian窈窕(tiao)国杂rong烧灼zhu6
C.恒静tidn锵然qiang淋漓Ji戛然jid
D.归省xinq俶shu尔幽邃sui蓦然mii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亢奋怡然大彻大悟豁然开朗
B.宽慰嗣音人情世故怡然自乐
C.震撼窈窕叹为观止辗转反侧
D.争讼城阕张灯节彩参差披拂
3.下列句子中加“”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
味无穷!
B.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C.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叹为观止。
D.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
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B.歼-31在珠海航展的公开亮相,表明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
三个具备出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C.为了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起明年5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
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
D.沈石溪借助动物折射人类社会,他认为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
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的思考与借鉴下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
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
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④⑤②C.②④⑤③①D.①④⑤③②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作者本人儿时朋友的形象,表
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
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
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
脉搏一一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
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
《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D.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
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作为父母,傅雷夫妇重视的是对子女的思想、
道德、情操和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
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是不予重视的。
7.古诗词填空(8分)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句子
是,。
(2),君子好.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壮观之景的句子是
(4)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
o《桃花源记》
8..综合性学习:(8分)
【本报讯】今年3月,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登上了央视节目《朗读者》,
他用并不流利的中文朗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痴迷汉字的他,二十多
年来花费三十万美元的个人积蓄研究汉字,仅凭一己之力建立起了汉字字
源网站,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在中国,他被人们称作“汉字叔叔”。面对
观众,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66岁一点儿也不老,我还想为汉字工作
到80岁呢!”学校准备邀请“汉字叔叔”作为嘉宾来参加“校园汉字听写
大会”,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2分)校报打算刊登上面的新闻,请你拟一个标题。
(2)(3分)学校安排你采访“汉字叔叔”,请你设计三个问题。
(3)(3分)学校将为“汉字叔叔”举行欢迎仪式,请你写一篇欢迎辞(不
少于100字)。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高贵的“伪证”
李良旭
①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多丽丝接到法院一张传票,要她到法庭作证,20
年前,她是否收留过一个女人的私生女。传票上特意写明,您的证词很重
要,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性质。
②看到传票上安迪的名字,一下子勾起多丽丝对往事的回忆。
③20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找到多丽丝。
女人俊俏的脸上有些倦容和疲惫,特别是她左边眉毛上的那颗黑痣,很妩
媚。女人让小姑娘站到一边,然后抽泣着对多丽丝说,这孩子的父亲是谁
我至今不知道。现在,我染上了毒瘾,要到戒毒所戒毒,请多丽丝小姐暂
时收下这可怜的孩子,让孩子在这里上学,等我戒了毒,就来接女儿。
④多丽丝看了看不远处的小姑娘,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
弯弯的眉毛,正不时向这边张望着。不知怎的,就那一眼,多丽丝一下子
喜欢上这位小姑娘。多丽丝郑重地对这女人点了点头。女人一下子紧紧地
拥抱着多丽丝,感激的泪水流淌下来……
⑤从此,多丽丝就将这个叫安迪的小姑娘带在身边。安迪不仅懂事,
而且学习很好,在学校里,就像快乐的“百灵鸟”。有时,她两眼泪汪汪
地望着窗外,好像有什么心事。多丽丝轻轻问道,想妈妈啦?安迪擦去脸
上的泪痕,抬起头,甜甜地说道,不想,老师就是我的妈妈!多丽丝吻了
一下安迪的脸颊,说道,真是可爱的孩子!多丽丝发现,安迪的左边眉毛
上也长了一颗黑痣,像她妈妈一样漂亮。
⑥几年过去了,安迪考取了不莱梅市的重点中学,以后,她俩渐渐失
去了联系。
⑦一晃,20年过去了。如今多丽丝已担任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当她接
到法院的传票时,感到很困惑,她不知道法庭让她做什么证。
⑧多丽丝如期来到法庭,在法庭上,她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苍白的脸
上,有一种茫然和无助。当看到妇人左边眉毛上有颗黑痣时,多丽丝心里
不禁一惊。妇人看到多丽丝那一刻,脸上顿时显出一丝惊慌和不安。
⑨法官西蒙告诉多丽丝,有人指控你,20年前曾收养了这个毒贩的私
生女,女孩名叫安迪。现在,安迪被评为不莱梅市形象大使,请您作证,
这个安迪是不是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如果不是,安迪将担任不莱梅市形象
大使;如果是,将取消这一称号。听明白了吗?现在传被告人安迪到庭。
⑩被告人安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她俊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
的气息和活力,她左边眉毛上那颗黑痣,很妩媚。那一刻,多丽丝真想冲
上前去,紧紧地拥抱她,并喊到,安迪,我又见到你了,我的孩子。但是,
多丽丝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她努力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她看到,安迪
看到她那一刻,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多丽丝将右手放在胸前,掷地有声地回答道:我以上帝的名义回答
法庭,眼前这两个女人我都不认识,回答完毕!
被告席上,那两个女人紧绷的脸上,顿时闪烁着激动的神色,眼睛
里嗡满了泪水。
去官西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用力敲响法槌(Chui),严肃地说
道:证人证言有效,法庭宣布休庭。
庭审结束了,法官西蒙走到窗前,眺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自语道:
法庭是神圣的地方,无论是证人、被告人、还是原告,都不能欺骗法庭,
但是,有一种证言,上帝都会原谅的,那里面蕴藏着一颗高贵的灵魂,它
被上帝称为高贵的“伪证”。
9.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3分)
11.结合上下文,简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2.标题用“高贵”来修饰“伪证”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3-15题。(12分)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
①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体形巨大的动物,比如恐龙、猛鸡象、大地
獭、柱牙象、北美野牛、蓝鲸等,如今它们要么己经灭绝,要么数量大减,
濒临灭绝。最新研究发现,大型动物的灭绝,导致地球营养元素无法再像
过去那样广泛而均匀地扩散,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②虽然没有准确的定义,但通常情况下所谓“大型动物"(Megafauna)
指的是体重在45公斤以上的动物,地球上最近的一次大型动物集体灭绝出
现在1.2万年之前,也就是上一个冰期结束之后,至少有120种大型动物
在这一时期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气候变化是这场浩劫的原因之一,但
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人类的猎杀。
③如果说和硫酸是地球的动脉血管,那么这些大型动物就是地球的毛
细血管,动脉固然重要,但毛细血管同样很重要,它们的存在保证了地球
上的每一块地方都有机会获得宝贵的营养元素,满足植物的生长。
④陆地需要依靠动物来运输营养物质,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为什
么海洋也需要呢?即使有了洋流也还不够吗?答案很直接:还真是不够。
都极度缺乏营养物质,所以才会有“蓝色沙漠”的说法。
⑤2015年10月2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论文显
示,鲸和海豚这类体形较大的海洋动物,同样可以为表层海水提供营养物
质,因为它们大都在深海觅食,在浅海排泄。
⑥这篇论文是由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人员发
现,从300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66%90%,
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300年前约有35万头,如今只剩下了几千头。鲸和
海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种群密度的减少,导致被从海底运到海面上的磷
元素下降了75%,即从过去的每年35万吨下降到了现在的8万吨。
⑦除此之外,海鸟和涧游鱼类也会把来自海洋的营养元素带到陆地上
去。同样拿磷元素来说,300年前每年都有15万吨磷元素被带上陆地,如
今这个数字下降了96%,只剩下大约6000吨了。
⑧那么,家养牲畜能否代替大型野生动物的这个功能呢?答案是:极
为有限。因为绝大部分家养动物都是圈养的,活动范围超不出栅栏。
⑨这篇论文的作者们呼吁各国政府重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尽快采取
措施恢复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扩大家养动物的活
动范围。这么做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
的浓度。原因是地球上很多地方由于缺乏营养物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照到那里的阳光被白白浪费掉了。
13.(1)选文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2)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中粗体字词语“绝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
(3分)?
14.“那么,家养牲畜能否代替大型野生动物的这个功能呢?”一句中“这
个功能”指什么?(3分)
15.“大型动物不但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
值”,从生态价值的角度看,选文第3段形象地把大型动物比作地球的“毛
细血管”,请说说理由(3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16-18题。(10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
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垠,为屿,
为蜷,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
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
日奉壹。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