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摘

导读:据现代快报报道,由于11岁的小玲(化名)多次遭亲生父亲性侵,徐州铜山区人民法院于2月4日做出终审判决,撤销小玲父母的监护权,由铜山区民政局接管。据悉,这是全国首例由民政部门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案件,也是“两高”、公安部和民政部联合制定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颁发后,全国第一例司法实践。小玲案子的判决,对全国处于类似情况之下的未成年人来说,无疑是曙光。他们将不再困于那些不负责任的、不配为人父母的人身边,不再陷入噩梦般的家庭却无法逃离。这,就是法律和法治的力量,监护人失当而被撤销监护权,不再只是“传说”......

===剥夺监护权“第一案”释放出的“标杆意义”===

沉睡近30年的良法终于被激活、照进现实

体现了依法治国的进步震慑“坏父母们”

本案释放出的标本意义就在于:一方面,彰显出法律的公正与权威,对那些拒不履行监护责任、虐待伤害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一种强力震慑,尤其会对“虐童是家事”的观念形成强烈冲击;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是一种有力的保护。而且,当这种保护成为一种常识和自觉后,父母将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监护权。>>

有望成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进程一标志性事件真正撑好儿童权益保护伞

自2013年5月,民政部在北京等全国20个地区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其中重要内容就是落实监护权撤销制度。2014年12月22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可被剥夺监护权”的7种可能。徐州铜山的判例,便是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意见”的典型案例。在依法治国的语境下,“撤销监护权”的意义当然不仅在于让良法善政照进现实,更重在完善监护权监督制度,真正撑好儿童权益保护伞。>>

===此案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增强救助的保障功能真正打通“下家”通道

谨慎行事保障监护权被转移孩子的合法权益

当地民政部门也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并没有急于把孩子的监护权转移给这位邻居,而是采取了助养或寄养的方式,这种谨慎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说到底,作为国内首例剥夺父母监护权的司法案例,在对孩子的后续监护和照顾问题上,既要大胆探索尝试,同时也要谨慎行事,为以后更多类似的案例积累经验,以保障更多监护权被转移孩子的合法权益。>>

不仅需要热心人士,更需要民政部门更多作为

自然,撤销小玲父母的监护权,由铜山区民政局接管后,一个问题便来了:如何给小玲提供持续的关怀与关爱?当前采取的方法,是将小玲寄养在一直给予其关爱的张女士家里,民政部每个月提供700元的救助金。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11岁的小玲受教育程度很差,这些注定了要给小玲提供更多的后续关怀。而这,不仅需要热心的张女士,更需要民政局的更多作为。毕竟,小玲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吃饱穿暖,更有教育、成长、发展等诸多因素。>>

===有了良好的开始,后续还应继续哪些工作?===

剥夺失职父母监护权只是一个开始

应该还有紧跟其后的“两步走”

当然,“撤销监护权”只是难度不小的第一步,接下来,应该还有紧跟其后的“两步走”:一是真正解决“撤销”后的后顾之忧。尽管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由其所属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但这种兜底制度需要地方部门拿出真金白银,而如何让“撤销监护权”的孩子尽可能及早“回归家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二是追究被“撤销监护权”父母的法律责任,以此警示监护权对应的义务关系。>>

依法剥夺监护权,司法还应更硬气

司法远离监护权,根源还在“身份本位”的根深蒂固。对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亲权国家而言,家庭才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维系家庭稳定几等于维系了社会的稳定。所谓“清官不理家务事”,其背后的说辞无非是“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具有特定的亲属关系”,强行介入将可能动摇社会内在结构的根基。但现代法治却是建立在个人本位基础之上的,哪怕是在同一家庭,成员之间也各自拥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义务。这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时代,个体的合法权益哪怕是遭到家庭成员的伤害,司法也有义务提供救济。

儿童的最高监护人并不是父母,而是国家。在虐童、家暴问题上,司法只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作用发挥,也有赖于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以及社会的全力配合。>>

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福利和保护

毕竟,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无数家庭的家事,更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国事。要撤销对不合格父母的监护权,更要探索与建立常态持久的后续关怀机制,以确保孩子的权利得到最好的保障。那不妨以小玲事件为契机,树立起一个可供后来者借鉴的范本。>>

【法律小课堂】:

父母存在七种恶行法院可剥夺监护权

1.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将未成年人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的状态,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危险,经教育不改的;

3.拒不履行监护职责长达六个月以上,导致未成年人流离失所或者生活无着的;

4.有吸毒、赌博、长期酗酒等恶习无法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或者因服刑等原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致使未成年人处于困境或者危险状态的;

5.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经公安机关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部门三次以上批评教育拒不改正,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正常生活和学习的;

6.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情节恶劣的;

7.有其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

家庭寄养新规201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流浪儿童纳入范围

寄养,有别于收养,是一种并不建立正式亲子关系的养育方式。虽然监护权归民政部门,组建的仅是“模拟家庭”,但寄养儿童与寄养家庭之间,往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根据寄养新规,如果寄养家庭有歧视、虐待寄养儿童的行为,或是借寄养儿童对外募款敛财,或是发生重大变故无法履行寄养义务了,应当解除寄养关系。>>

【国际经验】:

美国:在1974年和1984年,美国分别通过了《儿童虐待预防和处理法案》和《儿童保护法案》。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民众主动举报虐童事件的积极性很高,这不仅是法律规定的驱使,更是一种文化引导的自觉。电影《刮痧》中,中国爷爷为美国孙子刮痧治病,后背的淤痕成了虐待孩子的证据,结果父亲被法庭剥夺了监护权。

日本:1933年就制定了《儿童虐待防治法》,其中对虐待儿童的违法行为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说明。身体虐待、性虐待、置之不理、心理虐待等各项规定得非常细致。

新西兰:立法对于儿童的保护严谨而致密。都市快报报道,当地电视台曾报道一则案例:一位刚移民到此的父亲,在街上打了自家孩子一耳光,最后这位父亲被法庭判罚6个月的监禁。在新西兰法律还规定:凡是14岁以下的儿童不能独处,必须有其父母和监护人的看护,否则就是违法。

韩国:对儿童性犯罪者还有可能被实施化学阉割。事实上,韩国在2013年之前就开始实施对儿童性犯罪者进行化学阉割的法律,也是亚洲第一个引入化学阉割的国家。

本机扫描二维码方法:保存到手机相册=>扫一扫=>右上角=>从相册选取二维码扫描

THE END
1.父母未尽抚养义务,子女能否拒绝赡养河北法治报0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不以父母对子女履行抚养义务为前提。对于一般民事行为而言,权利应与义务对应,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但是,婚姻家庭关系具有伦理道德性质,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关系,父母子女之间具有...https://szbz.hbfzb.com/hbfzbpaper/pc/content/202411/22/content_79679.html
2.父母离婚了还要赡养吗?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婚姻是父母之间的契约,而亲情是与生俱来的纽带。父母的离婚不能改变子女的血缘关系,更不能抹去家庭应有的责任。 法律之所以在离婚后依然强调赡养义务和继承权,就是希望提醒每个人:亲情和责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不该因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割裂。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01112
3.寄养家庭应履行哪些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寄养”与“收养”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寄养是在不变更监护权的基础上进行,寄养儿童进入家庭寄养,由寄养家庭负责养育,被寄养儿童享受政府给予的生活、医疗与教育费用。家庭寄养是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寄养家庭应具备哪些条件?寄养期间必须履行的义务有哪些?https://www.66law.cn/laws/362299.aspx
4.孩子寄养在别人家没关系?被寄养孩子的心声,父母一定要懂家务...小丽有一个8岁的女儿,但是家庭里条件不好,小丽就和丈夫常年在外务工,所以根本没有办法照顾孩子的生活。笑笑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没有办法照顾孩子,于是小丽就把笑笑寄养到了姐姐家里。 笑笑到了大姨家里,十分的懂事听话,经常帮忙做一些家务。大姨在生活上基本上也没有亏待过笑笑,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笑笑在大姨家就...https://m.163.com/dy/article/HITOBSRH05536YOY.html
5.苏州市福利机构儿童寄养社会家庭的规定和流程在寄养儿童进入家庭之前,福利机构组织对主要照料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五)签订协议 寄养家庭与福利机构签订《苏州市福利机构儿童社会家庭寄养协议书》(表三),明确寄养期限(含融合期限)、寄养家庭的主要照料人、违约责任及处理等事项。双方按照协议约定履行相应权利和义务。 https://www.suzhou.gov.cn/szsrmzf/bmwj/201507/974d1a13924c40638b13a54270fc7da9.shtml
6.家庭协议书模板7篇一、乙方的权利、义务及职责: (一)乙方同意接收寄养甲方所属儿童村孤儿一名:姓名:___,性别:___,出生:___年___月___日,籍贯:___。 (二)寄养家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本市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被寄养儿童入住后,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当地人均居住水平。 2.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在当地...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huxingeshi/xieyishu/20201112234816_2790107.html
7.台中市儿童少年家庭寄养及机构安置办法?法律法规紧急安置之儿童及少年寄养安置费,应先由发生地之主管机关负担,认有续予寄养安置之必要者,得移请儿童及少年户籍所在地之主管机关负责处理。儿童及少年之扶养义务人负担之寄养费用,应按月缴交本府或受托单位以代付式转付寄养家庭或安置机构。 第15条 寄养安置儿童及少年之全民健康保险费、伤病医疗,除法律另有规定外,...http://m.110.com/fagui/16435.html
8.《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详细解读此外,暂行办法还对寄养家庭在寄养期间必须履行的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保障被寄养儿童的人身安全;对被寄养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按国家规定安排被寄养儿童接受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并配合学校做好被寄养儿童的教育工作;为残疾的被寄养儿童提供矫治、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和弱智...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3/10/id/88844.shtml
9.什么是寄养家庭,名词解释定义是?寄养家庭的义务有哪些? 参考答案:①保障被寄养儿童的人身安全;②对被寄养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③培育被寄养儿童树立良好的思想;④按国家...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儿童家庭寄养的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1.人的社会化理论1)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813040.html
10.谁给了他们“圈养”孩子的权力39降网《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寄养家庭在寄养期间必须履行的义务包括保障被寄养儿童的人身安全,对被寄养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育被寄养儿童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按国家规定安排被寄养儿童接受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定期向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反映被寄养儿童的成长情况,其他应当保障被寄养儿童权益的义务。http://baike.39.net/1000/085/17/436468.html
11.留守儿童与哪些人住属于亲属寄养在寄养过程中,这些儿童和寄养家庭的“爸爸妈妈”逐渐产生了亲子之情。但由于家庭寄养的孤残儿童和寄养家庭在法律上不属于领养关系,这些“爸爸妈妈”与寄养儿童之间并没有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 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真正的家庭,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经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批准后,制定了《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办理...https://www.77cxw.com/fl/449048.html
12.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儿童福利机构应当根据评估意见对申请 家庭进行审核,确定后报主管民政部门备案;(四)培训。儿童福利机构应当对寄养家庭主要照料 人进行培训;(五)签约。儿童福利机构应当与寄养家庭主要照料 人签订寄养协议,明确寄养期限、寄养双方的权利义务, 寄养家庭的主要照料人、寄养融合期限、违约责任及处理 等事项。家庭寄 5、养...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976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