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的建议8篇

问:如何切实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

答:《意见》指出,首先要优先建设留守儿童教育基础设施。留守儿童集中地区,要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确保每名寄宿生都有一个标准床位;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加快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机制;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必要的生活教师,还要不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

其次要优先改善留守儿童营养状况。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及其他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在国家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地方组织实施的营养改善项目中,要建立留守儿童用餐登记台账和营养状况档案,优先保障留守儿童用餐需求,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切实改善留守儿童营养状况。还未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校吃饭问题。

此外还要保障留守儿童的交通需求。留守儿童集中地区,要充分考虑留守儿童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合理设置学校或教学点,保证他们能就近入学,减小上下学交通风险。对于确实难以保障就近入学的地区,要合理规划公共交通,为他们上下学提供交通条件。对于公共交通难以满足的地区,要创造条件提供校车服务,加强安全管理,保障留守儿童优先乘坐。

问:如何让留守儿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答:《意见》明确指出,首先要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入学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留守儿童资料档案,准确掌握信息,并将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的内容纳入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照料留守儿童的能力,还要发挥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将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纳入各项活动中。

关键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D432.5

对于目前河南省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状况,我们以新乡市获嘉县冯庄镇各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一、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二、目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的结果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家庭、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心理问题认识不足

2.学校软硬件设施有待完善

3.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心理教育没有专门的专业教师,教师没有持证上岗,一些兼职人员连“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最简单的专业名词都不懂,以这样既不懂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也不了解学生心理规律的,更不懂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效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有部分意识比较超前的学习曾经向上级部门申请派遣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但是由于学校编制有限,很多学校已经很多年没有下发正式编制指标,最多只是在不同的学校之间调动和交换,而没有新成员加入,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教师都很欠缺,一个教师担任多个班级甚至多个年级的课程,更不会考虑心理咨询教师这样的非升学考试课程教师。致使当前心理咨询教师一直处于严重短缺但又无进人计划的状态。

4.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单一,德育化严重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专业的技术,有心理测验、面谈、沙盘游戏等多种手段,但是作为非专业的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3]。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内容主要是理想、信念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卫生知识教育等。

三、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不是一朝一夕所产生的问题,思想观念在各级领导、学校及家长脑海中根深蒂固,不会轻易改变,学校软硬件设施没有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能得以改善,没有编制和相应待遇,招不到专业教师。

1.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僵化

2.资金和政策扶持不到位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在这些外出的农村劳动者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同时,也由于这些外出务工的劳动者的离开,使得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些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随祖父母生活或寄养在亲友家的农村儿童。

一、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原因

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三个方面

1、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的外出打工,陪在他们身边的通常是年迈的长辈。两者之间本身就有很大的代沟,不能得到很好的交流。同时又由于自卑的心理作祟的原因,他们往往不愿和其它人进行交流,缺少知心的伙伴。所以在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没有及时的进行沟通交流,他们往往极易造成强烈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久而久之,就会对父母产生了抱怨的情绪,对社会产生怨恨的情绪,最终将这些不好的情绪通过一些触及敏感事件的时候爆发出来。在这样的自我保护色的作用下,也就在一些问题上作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2、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相比城市里的教育水平以及师资力量。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就根本不值得一提了。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本以为孩子们会积极向上,但是由于心理问题和对社会上的一些风气所影响下,使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大大减落。在读书的时候,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成绩不理想。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平时的时候,学习不主动,养成边写作业边玩的坏习惯,常常不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在家的时候,因为长辈要干农活和自身的文化程度有限,没有能力辅导和过问孩子的学习,致使孩子们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在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失去感觉,没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的同时,这时的他们常常面对的是社会上哪些不良的社会人群。

3、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问题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1、对于留守儿童自身的建议

2、对于家庭方面的建议

3、对于学校方面的建议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数量,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在平时的生活读书期间给予他们在学习上的关心。同时要特别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一些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要更加留意,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些孩子改正现有的缺点和陋习,只有让他们感到来自学校的关爱,体验到学习成长中的快乐与幸福,才能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对于社会以及政府部门的建议

社会及政府部门要努力的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的场所,主动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责任。同时要完善社会制度,在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城市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就可能的解决好农村儿童进城读书的问题,让更多的学校愿意接收农村儿童。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分离心理状况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本文主要以近8年来国内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为基础,对亲子分离现象对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概括,就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及塑造健全人格提供借鉴。

从现有文献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地区亲子分离现象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

1.1关于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一般指的是父母双亲或者其中一方外出打工,而把未满18岁的孩子留在老家,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户籍所在地而产生的社会群体。从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类型大体可划分为四类:一是单亲子关系,即父母亲一方外出务工,而另外一方则留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和照顾孩子;二是隔代抚养,即父母双亲均不在孩子身边,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养孩子,这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三是将孩子寄养在其他亲戚朋友家中,四是零亲子关系,只有儿童独自生活,自己照顾自己。

1.2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

1.3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许多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缺乏双亲疼爱,缺乏家庭温馨的环境下,心理健康问题特别突出,或因抑郁寡欢而脾气古怪,或因缺少关爱而孤僻内向,或因自闭盲目而自卑顽固。调查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总的说,目前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交、焦虑、敏感自卑、孤独感、抑郁等。

2亲子分离与心理状况关系的研究进展

文湘兰(2012)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具有较高的情感总分,其差异具有显著性(F=5.37,P

卫利珍(2009)通过亲子沟通特点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的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亲子沟通尤其是亲子缺乏沟通以及父亲沟通内容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预测力。也有学者研究表明,父母亲情的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亲子关系残缺对留守儿童造成的首要影响即情绪、情感发展问题,许多心理问题的存在都与他们的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有关;而且儿童不定期地与父母分离,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难以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

以上研究表明,亲子分离在沟通上、关爱上、教育上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起居有很大的影响,与儿童心理状况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

3未来展望

国内关于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近8年来已经取得良好的进展,有一定自主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未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3.1重视亲子分离的内涵

3.2建议制定适合的本土化调查问卷

3.3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亲子分离现象对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并非一般研究所假设的那么简单。鉴于亲子分离的多重性质,故笔者认为分离现象对儿童心理状况影响的因素也是多重性的,将多个影响因素的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分析方程,利用多维度的回归方程去研究亲子分离对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会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4研究群体范围的扩大化

现阶段我国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是地方性质,一般以某市某地区农村的小型研究为主,仅适用于当地而不具备广泛性。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应该把研究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使被试结构更合理、更综合化。

3.5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

目前国内已有的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横向研究,结果建立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而缺乏对被试的追踪研究。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追踪,以此来描绘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变化的动态曲线,可以准确找出影响因素,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1]江立华.留守儿童问题构建与研究反思[J].人文杂志,2011(3).

[2]刘春燕,尉海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J].科教导刊,2012(3):244-245.

[3]周静.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2.65:173.

2.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研究

2.1给儿童自身发展带来的问题

2.1.1心理问题

2.1.2学业问题

2.1.3道德问题

2.1.4安全问题

2.2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

3.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

4.“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档案,思考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意义

2、有利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变化情况。农村留守儿童不是固定的,而是经常会发生变化。如有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爸爸妈妈回家创业或被接到城市上学,与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就不再是留守儿童;有的农村孩子最先不是留守儿童,后因爸爸妈妈决定外出打工,临时成了留守儿童。同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也是经常发生变化的,有的因外出打工的父母生意不好做,或出了意外,生活陷入困境。如不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政府和有关部门难以及时了解他们真实具体的情况。只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才能让有限的爱心资助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身上。

二、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内容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首先要确保信息完整、内容准确、适时更新,能够为各级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科研单位提供详实的原始数据,为社会救助团体提供可靠的救助目标和救助需求信息。

3、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得到的帮助信息资料。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不同,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通过多种的方式记录下孩子最需要的帮助,形成档案,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及时地疏导孩子,教育孩子。

4、政府各级管理部门颁布的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一些政策、法规性文件。

三、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管理。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1、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要采取动态管理的方法。因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且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况千差万别,需要的帮助各不相同,获帮助之后会有显著变化。这些情况都应在档案中及时记载,以便及时调整帮助措施。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档案需随时增添内容,政府和有关部门需及时了解情况,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应建立网络登记、实时更改、网络查询、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农村留守儿童档案正规化、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新乡市延津县魏邱乡朱寨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在当地人民,老师和政府的配合帮助下,我们的实践队员与孩子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并深入到典型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同时到村里和村民家中走访。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查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原始资料,我们掌握了他们的一些共性,也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清楚的了解,并撰写出调查报告。

【关键词】基本情况、原因、问题、建议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该地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绵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发现在调查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

一是生活方面: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该地留守儿童比例达百分之57,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1、家庭方面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3、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管力度,尤其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隐患。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由自发、自觉到有组织地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郑璐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空巢老人面临问题建议对策

近几年来,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蓬勃发展,即使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经济与各项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由于在同时但不同步的发展形势下城乡的差距却还是在不断地加大,城市对农村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以改善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一大批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和未成年孩子留在了家里,使农村出现了两个特殊的群体——“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了解这两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现状与发现这两个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我们对济南市商河县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做了调查。

一、商河县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商河县是山东省贫困县之一,拥有50万人口,大部分居民都是农业人口以务农、务工为生,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因此当地人民生活比较贫穷。商河县郑路镇解家村受商河县管辖、邻村有扒枯李村、张湾村,小石家村。其是商河县比较大的村庄,人口较多和耕地面积相对较大,村民大部分都是靠务农与外出打工为生,生活相对拮据普遍不富裕,正是这种情况导致村中大量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

二、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问题与原因分析

1、部分空巢老人的自理能力问题

(三)、留守儿童面临问题与原因分析

1、生活状况与安全问题

由于长期生活上缺少父母的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非常的糟糕尤其是在卫生状况和卫生习惯方面。另外在安全问题上,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安全隐患非常多。农村留守儿童年龄普遍较小,思想单纯,自控能力较差,辨别是非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底下,加之他们的父母不在家,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伤害。而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多病,安全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留守儿童有病不能及时就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2、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宣泄方式呈两极分化,有的孩子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律性强。但更多的孩子容易养成抽烟、喝酒、泡网吧等不良习气,对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如部分留守儿童完不成义务教育即辍学、留守儿童升入高中的比例下降、“留守儿童”中留级生比例不断增加。

3、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保护的原因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盲目反抗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性格方面的缺陷。根据对商河县农村地区的调查发现,37.8%的留守儿童经常与老师发生冲突明显出现叛逆现象;59%的同学厌倦学业并有抽烟等坏习惯;有46.3%的留守儿童经常受到欺负并且感到被同学歧视;只有12.3%的同学能调整好心态快乐学习与生活。

三、针对于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面临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一)、针对空巢老人面临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针对于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经济条件差与缺少照顾问题,社会应高度重视空巢老人家庭发展趋势,加快完善养老与医疗保障机制。首先要加快落实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增加部分空巢老人过低的养老金,提高空巢贫困老人救助标准。其次建立健全医疗保障机制,加强医院的建设与提高医疗水平,降低贫困地区医疗费用。此外,在完善大病住院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有效解决空巢老人因病致贫问题。

(二)、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面临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增设农村寄宿制学校

在做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统计与走访工作的同时增设留守儿童农村寄宿制学校。完善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基础建设设施,提高师资力量加强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在老师与同学的监督与影响下使留守儿童改善生活习惯尤其是卫生习惯与卫生状况,同时在寄宿制学校的严格监管之下开展安全教育课程从而解决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

2、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留守儿童的积极健康成长,并且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心理问题而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建议由当地政府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组织并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在一对一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加强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的沟通以及老师、临时监护人的交流,使每一位留守儿童敞开心扉接纳世界也让每一位留守儿童更好地融入大群体积极乐观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文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浅析[J].学理论,2013,(1).

THE END
1.让儿童成长陪伴师成为更阳光的职业民生巷议“可全英语交流”“名校留学背景”……近段时间以来,网上有关儿童陪伴师的内容逐渐增多,有些是培训机构聘请儿童陪伴师,有些则是家长关于儿童陪伴师的“需求帖”和部分求职者的“避雷吐槽帖”。(见11月14日《法治日报》) 近年来,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一新兴职业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他们不同于传统的保姆或家教,而是集早...http://www.fjsen.com/r/2024-11/19/content_31782343.htm
2.“蓝天计划”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深远意义标题:“蓝天计划”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深远意义 十一五期间,民政部实施的“蓝天计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实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儿童福利院利用这一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孤残儿童的职业培训,全方位地为孤残儿童打造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使孤残儿童健康成长。http://www.fanwy.cn/1w/168/335745.htm
3.儿童游乐园意义及必要性分析.docx儿童游乐园影响因素包括设施设备的多样性和质量、环境布局和设计、服务质量和管理以及教育内容和活动创新。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充分考虑和实施,儿童游乐园才能够提供安全、有趣且教育意义的游玩体验,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儿童游乐园是供孩子们玩耍和娱乐的场所,因此,创造一个安全的游乐环境是至关重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25/8002121117006020.shtm
4.儿童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一.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社会工作方法 1.儿童个案工作的方法 (1)目标 儿童个案工作,一方面,直接启迪儿童发展的需求,帮助其调整心理情绪状态,激发发展的潜能,辅导其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向儿童提供社会资源,改进其遭遇和社会处境,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 https://www.51test.net/show/1200904.html
1.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①针对寄养家庭:了解儿童寄养的意义;了解寄养家庭的责任:了解寄养家庭的权利。 ②针对进入寄养家庭的儿童:了解寄养儿童的一般特点、个性化特点;增进寄养意愿的肯定(了解参与寄养服务的细节;了解参与寄养服务的意义)。 (5)儿童寄养与家庭适配。 开展配对工作;机构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儿童身体和智力的...https://www.oh100.com/peixun/shehuigongzuo/338295.html
2.北京市民政局关于贯彻落实民政部《家庭寄养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单位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办法》主要精神,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好《办法》的重要意义,从我市寄养儿童成长发展需要出发,进一步创新制度,完善机制,加强保障,强化指导,努力构建管理规范、制度衔接、保障有力、运作平稳的家庭寄养工作新格局。 二、明确贯彻落实《办法》的主要任务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1905/t20190522_58821.html
3.寄养的孩子有寄养家庭的继承权吗在寄养关系中,当儿童处于寄养阶段时,他们与寄养家庭之间通常并不会构建起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子女关系,...https://www.64365.com/question/25900612.aspx
4.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知识点4、儿童观的重要意义: ⑴它会决定社会对儿童的基本态度 ⑵是全社会一切涉及儿童事务工作的出发点 ⑶决定着儿童工作者职业行为的性质 5、儿童期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为: 儿童对公共生活准则的简单认识“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社会性行为动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属于内心道德体会的理由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属于客观陈述的理由却随...https://www.yjbys.com/edu/shehuigongzuo/326356.html
5.男人不能生育想要孩子怎么办?三大解决方案!试管知识**方式可以帮助无法自然怀孕的夫妇实现生育愿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道德伦理问题。委托母亲可能会面临身体上的风险和法律纠纷,委托人则需要考虑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及后续抚养等问题。.三:考虑合法收养或寄养 合法收养或寄养对于无法生育夫妇的意义 合法收养是指夫妇收养没有生物血缘关系的儿童,并将其视为自己的子女抚...https://www.jiudunet.com/sg/a/588757.html
6.寄养儿童的游戏治疗与实践研究伴随着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儿童寄养问题也随之凸显。针对寄养儿童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对于寄养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社会适应,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儿童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专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游戏是儿童的独特语言,游戏治疗以游戏为媒介,让儿童通过游戏自然表达自己的感情、暴露...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35-1013269523.nh.html
7.中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研究提起“儿童福利”,人们通常会想到负责儿童福利工作的政府机构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就虐待、忽视案件进行调查,提供寄养服务,帮助寄养儿童能够被收养,和儿童的亲属一起对遭受虐待忽视的儿童予以安置,以及在必要情况下向法庭申请终止父母的监护人资格。儿童福利也包括对寄养家庭以及集中安置儿童机构的批准和监督工作,以及为了使被...https://www.chinachild.org/?p=5155
8.养育孩子意义是……他说自己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他一直被寄养在亲戚家。有一种“我是累赘,我是多余”的感觉,从出生到逝去,始终跟随着他。 所以他努力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自己做好所有的事,不给别人添麻烦。 但是内心一直没有安全感,觉得父母不爱他,所以才留他一个人寄人篱下,看着别人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自己无法得到亲情...https://www.jianshu.com/p/0aa8ef99f618
9.纸坊家庭寄养基地,familyfostering近年来,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寄养作为新型的孤残儿童照顾方式,越来越突显它的重要意义,开始成为我国儿童福利服务政策改革的重点。 2. In China, family foster care of orphans and disability children is a new model of child welfare and child protection in recent years. 在中国,孤残儿童家...http://www.dictall.com/indu58/45/5845838ECBF.htm
10.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方案(精选21篇)结合校教务处开展的辅导学生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并结合学校开展的《学中外名人,做成功少年》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2、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https://www.ruiwen.com/fangan/6531353.html
11.农村留守儿童身体降与心理降研究8篇(全文)总之,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入城市,造成家庭结构不完整,处于隔代监护或寄养环境下生活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双方尤其是母亲监护缺位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保障、膳食营养、生长发育、心理健康方面均受到影响。这就要求留守儿童监护人、农村学校教师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关爱留守儿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多给于心理上的安慰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ucuaplc.html
12.关于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的调研报告(精选7篇)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在各方面都有着优异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家庭的幸福;有利于全面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有利于家校联系,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 调研目的 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活现状、教育状况等。通过调查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留守儿童,找到更好的解决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r03gcbp.html
1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铭记如《儿童权力宣言》所示,“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 回顾《关于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特别是国内和国际寄养和收养办法的社会和法律原则宣言》、《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以及《在非常状态和武装冲突中保护妇女和儿童宣言》。 确认...http://www.qhedp.cn/App.Resource/index.php?app=changyan&mod=Specialtopic&act=view&newsid=403&level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