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晚报·数字报刊

本报讯(记者施翔)今年以来,城东区立足儿童保护和服务工作,把建设儿童之家作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打造“儿童之家”项目建设示范点为抓手,以多方参与、普惠公益为原则,强化组织协调,完善体制机制,丰富关爱服务,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

整合资源灵活建“家”。按照“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原则,打造了“瞭望宇宙”“非遗传承”“国风学堂”“自然观察”为主题四类儿童之家示范点20个,将“儿童之家”与党建活动阵地、“城市书房”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合建设,把“非遗”搬进“家”,把“普法”传进“家”;把“国学”讲进“家”、把“乐趣”带进“家”,精心组织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学习传承活动,科学开设一批儿童防溺水、防拐骗、防电信诈骗等安全教育课程,按需设置一批假期课业辅导、手工制作、绘画等实操实践课程的方式,吸纳少年儿童参与其中,确保少年儿童在课后有人管、管得好、能管住。

强化组织保障到“家”。建立完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工”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模式,在镇办设立9名儿童督导员,在村(社区)设立59名儿童主任,组织举办儿童主任及儿童督导员专题培训班2次,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有序推进的工作模式,同时借助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优势,加大主动发现,强化政策保障和巡访关爱力度,今年以来新纳入孤困等儿童23人,排查流动儿童416人,留守儿童35人,切实做到精准筛查、及时保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服务网络,确保各类困境儿童关爱帮扶保障及时有效。

丰富活动服务惠“家”。各村(社区)切实发挥“儿童之家”实际作用,建立“四点钟”学堂,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和爱心志愿者,开展“国学文化”小讲堂、“科技强国”科普主题活动、“以防校园霸凌”知识讲座等30余场(次),为儿童提供思想教育、关爱保护、文化娱乐的一体化服务,进一步健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个幸福家园。

THE END
1.送教上门近日,在保康县歇马镇尚家坡村,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为一名残疾儿童辅导作业。2017年,该校启动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项目,为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送政策、送温暖、送康复、送知识”,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在校学生一样的特殊教育服务。 特约通讯员 杨韬 ...https://www.hj.cn/content/2024-11/20/content_7261356.html
2.万源:搭建爱心之桥守护困境儿童万源市古东关街道庙沟河社区依托达州市妇联托底性帮扶项目,于2023年11月打造了“阳光驿站”示范阵地,常态化开展辖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阳光驿站”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链接社会爱心人士和民营企业家。截至目前已有5名爱心人士主动结对帮扶辖区7名困境儿童,近日爱心人士队伍又加入一名新成员——万源市...https://dz.scwmw.cn/wcnr/202411/t20241122_1323556.htm
3.福建省首期中途失明者生活重建训练营在我市开营当天,省、市残联的相关负责人还为三明市中途失明者的“光明之家”揭牌。这是全省首个针对中途失明者的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将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康复+就业+N”服务。http://fjsm.wenming.cn/yzsm/202411/t20241122_8732807.html
4.显影中国“寄养妈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显影中国新华网 赵普凡/摄 11/12曹丽琼一家给老彬准备的生日蛋糕。新华网 赵普凡/摄 12/12傍晚时分,村里的大人小孩聚到小广场,一起跳起了广场舞。自2000年以来,王家滩村已累计寄养孤残儿童800余人,将近21年的漫长岁月中,“寄养妈妈”们用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孩子们一个普通的、温暖的家。新华网 赵普凡/摄...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21-05/18/c_1127459058.htm
5.我们永远一家人我们 永远一家人 云南省安宁市王家滩村,是一个距离昆明城区约50公里、淳朴恬静的小山村。自2000年以来,作为昆明孤残儿童寄养试点村之一,这座仅有1300多人的小村庄给了1560多名孤残儿童温暖的家,不少村民家累计寄养孤儿达二三十个。 登录http://www.centv.cn/p/433243.html
6.听“妈妈”的话家住云南省安宁市草铺街道 王家滩村委会的曹丽琼 是一名“寄养妈妈” 2000年以来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在当地试点 并逐步实施家庭寄养 曹丽琼从2001年6月13日 开始做寄养工作 已经是33个孩子的妈妈了 曹丽琼目前寄养的两个孩子中 阿瑕是盲童 有听力 却不会说话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eid=9qgkxV1NuN8=
7.送教上门荆楚网送教上门---近日,在保康县歇马镇尚家坡村,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为一名残疾儿童辅导作业。2017年,该校启动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项目,为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送政策、送温暖、送康复、送知识”,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http://xy.cnhubei.com/content/2024-11/20/content_18656917.html
8.二十年的寄养一辈子的牵挂王家滩村党总支书记王炳能是第一批接收孤残儿童的寄养家庭,廖学仙等5家农户也加入了进来。廖学仙接收的5岁男孩腿有残疾,天天晚上疼得哭,廖学仙从山里挖来草药和着酒为他的腿消炎。两个月后,竟治好了他的腿疼病。 在镇政府的支持和村干部的带领下,更多家庭参与进来。 http://zqb.cyol.com/html/2021-04/02/nw.D110000zgqnb_20210402_2-07.htm
1.运城:爱心护成长,情暖福利院活动中,在运城市社会福利院院长王常浦的陪同下,爱心志愿者们共同观看了反映该院残疾儿童生活成长的纪录片,参观了院内的养育部、特教部、康复部等功能区域,详细了解了全院整体运行情况和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康复等情况,并且为孩子们带来了可口的零食及部分生活用品和小礼物。 https://yc.sxgov.cn/content/2024-11/21/content_13340899.htm
2.昆明市最美家庭事迹高丽芬家庭高丽芬,女,草铺街道王家滩村村委会王家滩村民小组村民。几十年来,她用自己的热情、爱心为村民们默默无闻的做好事,赢得了村民们的普遍赞扬。 2001年6月,高丽芬与丈夫开始寄养昆明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22年来先后寄养了孤残儿童38名,她对每一位孤残儿童都视如己出。22年间,她寄养过各种残疾儿童,付出了常...https://m.kunming.cn/news/c/2024-05-10/13834308.shtml
3.关注云南:小山村藏大爱,王家滩22年养育1560多名孤残儿童王家滩,是一个距昆明城区约50公里的小山村。22年来,作为昆明孤残儿童寄养试点村之一,这个仅有1300多人的村庄,共养育了1560多名孤残儿童。一家又一家的“寄养爸妈”,把爱与牵挂,献给了这些遭受离散创伤的孩子。 据民政部2021年5月公布的数据,我国孤儿总数19万人。养育孤儿是福利院的重要职责,开展家庭寄养可以减轻...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94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