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汶川地震灾区公民可能遇到的十个法律问题社会

编者按:“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会遇到地震带来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变化。今天,本报《民主政治周刊》刊登报道,就灾区群众关心的十大涉法问题,作一解释,供大家参考。

房产损失由谁来担?

●原址重建土地使用权仍存

●宅基地丧失重新分配

“自家房子倒了、人死了,如果重新盖房,政府给出钱吗?自己要花多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涌认为,按《合同法》规定,房屋贷款一定要清偿。他认为,贷款者和银行分别担当债务人和债权人的角色,房屋产权是银行发放贷款时收取的抵押品,抵押品的灭失并不导致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关系的终结。

马忆南建议,银行方面应考虑到灾区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遭遇了特大地震灾害,有更多优惠性政策出台。

对已倒塌的房屋,手上有房产证,原房屋所有人能主张哪些权利呢?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弢认为:房屋完整产权包括房屋的所有权和与之相应的土地使用权,一般年限为70年。按照法律规定,虽然地上建筑物因地震损毁,但合法土地使用权利不受影响。对农村宅基地,《物权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重新分配宅基地。”

王涌提出,按《物权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房屋所有者对房下土地仍享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在原址重建房屋,但重建应当符合当地政府的统一规划。

“国家未决定易地重建的,原址又符合灾后规划和用地条件的,房屋所有权人应有权继续用地。”张弢律师建议。

在法定的土地使用权期满之前,失去房子,如果不在原址上重建的房屋所有权人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王涌认为,按照《物权法》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证件存折“震”丢咋办?

●四川公安:补办临时身份证

●央行:支付结算特事特办

针对一些群众地震中丢失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的情况,四川灾区公安机关及时启动应急便民服务措施,开辟“受灾群众办理户口和身份证绿色通道”,采取特事特办的办法迅速补办临时身份证明,并在灾民安置点等地设立临时身份证办理点。

灾区群众办理临时身份证需要提供哪些证明材料?

四川公安机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简化补办证件手续,对无户口簿的,通过核实驾驶证、结婚证、社保卡等有效证件后予以办理;对无任何证件的,通过核实公安机关掌握的居民身份信息,确认身份后予以办理。

存折丢了、身份证丢了,存在银行的钱怎么取?央行5月2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按照特事特办、控制风险、简化程序、便民优惠的原则,进一步做好灾区支付结算服务。通知指出,有效存款凭证灭失,能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银行在核实客户身份和账户信息后,可凭客户本人签名办理密码、账户挂失,可立即为客户办理存款凭证的补领手续。

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银行可区别以下情况办理累计金额不超过5000元的现金支取或转账业务。持有效存款凭证,但无法提供密码的,银行确认客户身份和核实账户信息后,可凭客户本人签名办理;有效存款凭证灭失,但客户能够提供密码的,银行确认客户身份和核实账户信息后,可凭客户本人签名办理;有效存款凭证灭失,且无法提供密码的,银行可采取与客户核对账户、身份和其他信息等方式确认客户身份和权益,并合理确定存款的支取或转账限额。

保险赔偿如何获得?

●参加了人身保险按保险合同申请赔偿

●参加了地震附加险才能申请财产赔偿

亲人没了,房子也没了,幸存的人震后能否得到赔偿?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得到赔偿?

此次地震中,如果事先参加了人身意外保险,可按照保险合同规定申请赔偿。

《保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

按照这些应急规定,灾区保户到临时救治医院就诊,也可以按保险合同约定的定点医院等同对待。目前,保险公司热线24小时服务,工作人员特事特办,正在将赔付款陆续送到遇难者亲属手中。

地震中伤亡的人员是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对此,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他认为,地震时正在工作而遭受伤亡的,一律按照工伤事故处理,享受《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人,其本人或亲属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后获得保险赔偿。

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财产保险尚未将地震灾害列为保险责任,由于地震造成的房屋、车辆损毁等家庭财产和企业财产损失,极少能得到赔付。除非是灾区的投保人事先选择了一些保险公司针对地震灾害造成城乡居民房屋损失的附加险,才能申请赔偿。地震附加险是2000年7月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收费标准一般为主险的10%,其保险责任为“直接因破坏性地震震动或地震引起的海啸、火灾、爆炸及滑坡所致保险财产的损失”。“无主财产”究竟归谁?

●遗失物:拾得人妥善保存,有关部门要公告招领

●继承:无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按法定继承办理

地震灾难造成大量房屋毁损、人员伤亡,而一些包括个人金融资产在内的财产会成为暂时性的“无主”状态。按我国有关法律,这些财产最终可以通过法律程序确定其主人,绝不允许被随意占有和任意处置。现在一些暂时处于“无主”状态的财产包括地震后,无人认领或所有人死亡、失踪的财产,包括房屋、物品、现金、存款以及其他财产。

对地震中发现的遗失物,基本原则是妥善保存不得据为己有。按照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法律还要求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应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如不知道权利人,要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要承担民事责任。

按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对于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没有以上规定的人或者以上规定的人无能力代管的,则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对死亡者或被宣告死亡者,财产可通过继承方式确定。

在突发的灾难中,遗产继承没有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的,这种情况要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法定继承中,继承法规定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就是说,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对既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财产,是严格意义上的无主财产,这类财产如何认定,法律有严格规定。按继承法既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如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对财产无主认定,现行民事诉讼法将其作为特别程序,实行一审终审。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核实,应当发出财产认领公告。公告满一年无人认领的,判决认定财产无主,收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记者刘晓鹏)

灾区群众咋得救助?

●临时安置与长期安置相结合

●法律为救助提供依据

这次地震,受灾群众数量巨大,无家可归的人员多,伤病员多,“三孤”(孤儿、孤老、孤残)人员多,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看病、上学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5月17日,国务院决定,在3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并要求民政部和财政部立即制订具体规定。此外,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每人发放5000元抚慰金。

5月19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次会议议定,做好孤儿、孤老、孤残的救助安置工作,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3个月内,为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民政部要抓紧核实确定“三孤”人员身份,采取就地安置和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进行安置。

对于“三孤”人员的救济,5月31日,民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要采取临时安置与长期安置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亲属监护、家庭收养、家庭寄养、类家庭养育、集中供养、学校寄宿、社会助养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孤儿的生活。采取过渡安置和长期安置相结合的措施,通过机构照料、居家照料、亲属照料、社区照料等多种途径,保障孤老、孤残人员的基本生活和身心健康。

除了国家已经出台的诸多救助政策外,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也直接或间接地为灾区群众接受救助或救济提供了法律依据。

对于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市居民,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可以全额享受或差额享受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于因灾造成符合“五保”条件的农村居民,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政府将对其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对于因灾致残的,残疾人保障法明确提出,“国家和社会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THE END
1.紧急情况儿童寄养程序.docx紧急情况儿童寄养程序合同编号:___甲方(寄养方):___地址:___联系人:___联系电话:___乙方(接收方):___地址:___联系人:___联系电话:___鉴于甲方因紧急情况需要将儿童寄托给乙方照护,为确保双方的权益,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特订立本合同,共同遵守。第一条寄养儿童基本信息1.1儿童姓名:___1.2性别:___1.3...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589935.html
2.《人民司法》(2015/14)精选裁判规则12条同时民政局当庭表示为了邵某生活稳定和情感抚慰,将在取得监护权后,通过家庭寄养、自愿助养等方式继续委托张某照料邵某生活。分析以上优势,从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原则和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出发,由民政局取得邵某监护权,更有利于保护被监护人生存、受教育、医疗保障等权利,更有利于邵某身心健康,故判决撤销邵某...http://www.nnyyyy.com/ms/2009.html
3.《人民司法》婚姻家庭61个案例裁判观点精选(20092016)【要点提示】原告与被告在婚姻存续期间签订夫妻忠诚协议,约定如一方道德品质出现问题,向对方提出离婚,须赔偿对方精神损失费和青春损失费30万元。该忠诚协议应当受法律保护,但协议约定的青春损失费因违反公序良俗而不应得到法律支持。 8. 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损害赔偿(人民司法第2009年22期)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471.html
4.孤儿娃:我想要妈妈(图)国家民政部在10月27日颁布了《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办法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行。在这之前一个月,广东省中山市开始推出针对孤儿的家庭寄养和家庭助养计划。家庭寄养,简单地说就是符合一定条件的家庭自愿为儿童福利机构代养不满18岁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儿童福利机构向抚养家庭支付一定的儿童养育费用...https://news.sina.cn/sa/2003-11-18/detail-ikkntiak8625711.d.html
1.收养协议书怎么写,签订收养协议要注意什么问题甲乙双方就收养×××(被收养人姓名)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被收养人的基本情况。 (写明:被收养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现住址) 第二条收养人×××是××单位的××(职务),现年××岁(已婚的,收养人为夫妻双方),住在×市×区(县)××街××号。 第三条收养人×××的基本情况(写清楚收养人的...https://m.66law.cn/laws/281220.aspx
2.专业版的遗赠扶养协议范文专业版的遗赠扶养协议范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协议,签订协议可以保障自身的权益不被侵害。什么样的协议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专业版的遗赠扶养协议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协议人:___ 扶养人:___ 住址:__...https://www.yjbys.com/xieyishu/fanben/4629497.html
3.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工作的实施方案鼓励爱心家庭依据相关规定,为有需要的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家庭寄养、委托代养、爱心助养等服务。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一对一帮扶、慈善捐赠、实施公益项目等多种方式,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帮助。 5. 强化激励问责。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认真履责、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要按照有关规定...http://www.shexian.gov.cn/sxxxgk/bmxx/xzjd/glz/202009/t20200921_1378428.html
4.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2.寄养、助养、父母离异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时,需要安排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兄、姐作为其监护人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同时要求其他亲属予以协助。对于父母离异的情形,此时未与未成人共同生活的一方父母不得怠于履行其家庭教育责任,另外在与未成年人共同生活的一方新组成的家庭中,继父母...https://sdsdwkxb.cnu.edu.cn/gkll/2021n/2021d6q/c099fc541d4b4de6bf8500a503fca798.htm
5.女孩被生父性侵民政局打官司夺回监护权(图)铜山民政局当庭表态,直接把监护权转移给张女士不合适,但可以采取助养和寄养的方式,庭下和张女士签署协议,以照顾她和小玲的感情,避免孩子受到二次感情伤害。 “如果采取助养或寄养的方式,那么民政部门就主要起到监督、监管的作用。”铜山民政局党委委员、主任科员李福达说,民政部门会从生活上、精神慰藉上、心理辅导等方...https://news.qingdaonews.com/wap/2015-02/05/content_10904472.htm
6.最高法刊选70个婚姻家庭案例裁判观点(2017最新增补版)参考社会观护报告的建议以及听取未成年人的意愿,民政局可以通过家庭寄养、自愿助养的方式,委托临时照料人继续照料未成年人的生活,并履行监护保障义务,承担相应的国家救助责任。 51.离婚案件中双胞胎子女的抚养权确定(人民司法第2015年16期) 作者 刘小鹏 机构...http://m.jsjblaw.com/nd.jsp?id=79
7.寄养孤儿和收养孤儿有什么区别助养是你给钱,孩子有人帮你养,或者留在儿童福利院里养,但你出钱,领养和收养是一个概念,孩子会成为你的孩子,和亲生孩子享有法律上的同等权利,你也享有和他/她的亲生父母同等的权利。寄养是孩子暂时养在你家中,国家会支付很少的一些钱,孩子不是你的,你们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关系,如果有人收养这个孩子,孩子就会立刻...https://www.64365.com/special/21683948/
8.未来大龄老人工作计划(必备11篇)所有的合同、协议均送政府投资审计专业局审查备案;其五,严把工程招投标关,所有工程项目均严格按照国家有...1抓好特困老人助养工作。按照市老龄办助养金“1比1匹配政策。努力扩大助养面。 2进一步做好高龄老人生活...今年以来,依托临猗寄养站“儿童之家”,采取分散寄养与集中学习康复的模式,以“家庭护理、特殊教育、康复...https://www.77cxw.com/fl/1469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