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收益:1、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2、透彻理解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3、深度培养预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的思维;4、系统掌握预防和应对法律风险的实战技能及方法工具……
●课程大纲:
专题二:试用期1.可否先试用后签合同,可否单独签订试用期协议?2.员工主动申请延长试用期,该怎样操作,才规避赔偿风险?3.试用期满后辞退员工,最少赔2个月工资,该如何化解?4.试用期最后一天辞退员工,赔偿概率为70%,如何化解?5.试用期满前几天辞退员工,赔偿概率为50%,如何化解?6.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范围包括哪些,如何取证证明?7.《试用期辞退通知书》如何书写,以避免违法解除的赔偿金?8.出现“经济性裁员”情况,优先裁掉试用期的新员工,合法吗?9.试用期员工经常请假休假,导致难以对其观察考核,如何处理?10.出现“经济性裁员”情况,能否裁掉处于试用期的新员工?
专题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底是不是铁饭碗,会不会增加企业成本?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理由有哪些?3.用人单位拒绝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何风险?4.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期间工作累计满10年,能否要求将固定期限合同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合同?5.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能否终止合同;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能否拒绝?6.满10年或第二次固定期限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是否应提醒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7.合同期满劳动者由于医疗期、三期等原因续延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连续工作满十年,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能否拒绝?8.是否有必要刻意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签订?
专题四:培训、保密与竞业限制1.培训服务期与劳动合同期限有何不同,两者发生冲突时如何适用?2.培训服务期未到期,而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是否属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规避?3.劳动者严重过错被解雇,用人单位能否依据服务期约定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4.在什么情况下,可签署竞业限制协议?5.在什么时候,企业更有主动权签署竞业限制协议?6.无约定经济补偿的支付,竞业限制是否有效?7.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的标准如何界定?8.要求员工保密,企业需要支付保密工资吗?9.主张员工侵犯商业秘密,用人单位需证明哪些细节?10.培训协议、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的核心条款!
专题六:社会保险法1.用人单位拖欠社保费,有什么法律责任?2.用人单位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如何处理?3.员工不愿意买社保,并与单位签有协议的情况下,该协议是否有效?4.员工放弃参加社保,日后能否提出被迫解除及索赔经济补偿?5.如果无参保,劳动者因第三方责任产生的医疗费用,能否要求单位报销?6.企业协助辞职员工骗取失业保险金,有什么法律风险?7.女职工未婚先孕、未婚生育争议如何处理?8.怀孕女职工提出长期休假保胎,直至修完产假,该如何协调此问题?
专题七:新个税新社保下的用工调整1.新个税法对企业、劳动者的影响?2.社保入税对企业、劳动者的影响?3.过往的社保问题,是否会被追责?4.工资总额包括哪些项目?5.参保基数包括哪些项目?6.年终奖发还是不发?7.薪酬方面可以进行哪些调整?8.新政下企业用工模式可以进行哪些调整?
专题八:劳动争议处理1.用人单位败诉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公开审理的开庭形式,有何风险,如何避免风险?3.申请仲裁的时效如何计算;如何理解“劳动争议发生之日”?4.如何书写答辩书,有哪些注意事项?5.开庭期间,质证与辩论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6.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无法举证的后果有哪些?7.领取裁决书、判决书的几点技巧;8.和解书与调解书的区别及运用策略。
--------------------------------------------------------------B单元内容(共2天,20个以上经典案例)
专题二:绩效管理与岗位调整1.企业单方调整岗位,员工往往可被迫解除合同并索赔经济补偿,如何规避?2.调岗时没有书面确认,员工到新岗位工作2个月后能否要求恢复到原岗位?3.可否对“三期内”女职工进行调岗、调薪?4.在同一城市内搬迁或变动工作地点,员工可以拒绝吗?5.员工认同绩效结果,为什么在“不胜任工作”引发的争议中还是败诉?6.为什么企业根据绩效结果支付员工绩效奖金,最终被认定非法克扣工资?7.法律上如何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8.对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如何合法辞退?9.绩效正态分布往往强制划分5%的员工为不合格者,是否合法?10.不称职等同于不胜任工作吗?
专题三:工资福利与薪酬调整1.新进员工薪资管理问题及处理技巧;2.调整工作岗位后,如何单方调薪、降薪?3.如何通过薪酬调整处理员工失职、违纪等问题?4.什么情况下可以扣减员工的工资?5.值班算不算加班,如何防范风险?6.未经单位确认,劳动者自行加班,能否主张加班费?7.年薪制的员工能否主张加班费?8.如何设计工资构成以降低加班费成本?9.员工主张入职以来的加班费,如何应对?10.员工在工作日下班后加班,能否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费?11.内部规定“已离职员工无权获取年终奖”,真的有效吗?
专题五:经济补偿1.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哪些?2.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3.违法解除下是否存在代通知金?4.劳动者可否同时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和赔偿金?5.经济补偿计算的基数及标准如何确定?6.解除前12个月内员工休过医疗期,其平均工资如何认定?7.经济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的适用范围?8.如何计算《劳动合同法》生效前后的经济补偿年限?9.如何理解“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专题七:工伤保险条例1.属于工伤范围的情形有哪些?2.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哪些?3.员工工作应酬喝酒身亡,是否属于工伤?4.无照驾驶与驾驶无照车辆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5.怎样理解“上下班途中”,怎样控制期间的风险?6.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需承担哪些费用?7.对于第三方造成的工伤事故,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待遇又同时要求第三方支付人身伤害赔偿?8.用人单位能否以商业保险理赔款替代职工工伤赔偿待遇?9.发生工伤事故,双方私下和解,补偿协议该如何签订才有效?
专题八:劳务派遣与业务外包1.新法下劳务派遣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2.劳务派遣合作协议必须注意的风险细节有哪些?3.派遣工“第三签”时,能否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4.哪些岗位可以使用派遣工,辅助性、临时性、替代性如何理解与操作?5.新规定对于同工同酬提出哪些新要求,如何规避同工同酬风险?6.用工单位如何行使对派遣员工的退还或退换权?7.部分劳务公司很可能面临关闭停业,原来的派遣工的劳动关系如何处理?8.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本质区别有哪些?9.用工单位如何应对派遣合作争议和劳动争议?10.如何避免与劳务派遣工或承包方员工形成双重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