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投资实为借贷关系的合同,在法律上是如何认定的?

而在司法实践当中,进行投资但实际并不参与经营管理的“名为投资入股实为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时常发生,故本所基于实务经验,就名为投资实为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认定作如下探析。

投资关系与借贷关系的界分

从本质上来讲,投资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是指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预期的收益而将一定财产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主要的特点就是投资主体之间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并不意味着所有权发生转移,投资者仍然享有一定的支配权、使用权和处分权,并非债权法律关系。而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是一种债的关系,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法律关系,利息明确固定。

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名为投资实为借贷表现形式

通过以上的对比图可以看出,投资关系与借贷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但两者在资金投入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在实践中容易产生混淆。名为投资实为民间借贷行为,主要有几种表现形式。

1.名为投资,但实际并不参与经营管理。

一般情况下,出资主体投资后,无论是入股还是入伙,依法享有基本的经营决策权、知情权、监督权等参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如若投资者与当事人签订投资协议,但该协议中并没有对于投资人实际参与或者管理被投资企业事务的约定或投资人事实上并不参与上述的管理的,一般会被认定为借贷关系。

2.在投资协议中约定投资者享有固定收益或回报,但并不承担经营风险。

如投资协议约定由一方定期收取固定的回报或收益,但是并不承担经营风险,这与投资中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特点相背,故该约定虽然名为投资入股,但实际上却是民间借贷。在此情况下,投资款实际上是借款本金,固定收益实际上是借款利息,双方形成民间借贷法律关系。

3.投资者未履行法定出资程序,不进行工商登记。

在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情况下,投资者并不履行法定出资程序,即作为股东或者合伙人进行工商登记。工商登记一般是法定出资程序的重要一环,出资后其作为股东或合伙人身份会依法进行登记公示,这种履行了法定出资程序的一般是投资关系,如果名为投资,但仅是利用出资人的资金,并没有进行工商登记的,则民间借贷关系可能性较大。

4.投资协议附有担保的。

如在投资协议上约定本合同项下投资款的担保方式为保证,该种合同约定的内容不符合投资具有风险性的本质特征。

名为投资实为借贷实务认定

对于实务中如何区分投资与借贷,如何认定名为投资实为民间借贷行为,可以从最高院的两个案例切入分析:

1.西双版纳安华房地产有限公司与郭某民间借贷纠纷(案号:2019最高法民终793号)

二审法院评析:关于郭某和安华公司是否建立真实的民间借贷关系的问题。首先,郭某和安华公司订立的《合作协议》第三条约定由于郭某是中途进入合伙,所以不承担安华公司及西双版纳晴宇榕和项目的债权债务;郭某只派专人监管账目,不承担其他任何法律责任。

第四条约定从郭某投资之日起第一年期满,安华公司支付本金和投资回报共计5000万元给郭某。第二年期满安华公司支付投资回报3000万元。根据该约定,郭某仅是将款项投入安华公司,到期收回固定投资回报,而不参与西双版纳晴宇榕和项目的经营,也不承担该项目亏损风险和其他法律责任,故郭启科和安华公司实质是建立了民间借贷法律关系。

2.刘某与仝某民间借贷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案号:2019最高法民申4490号)

本案原审已查明,从案涉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来看,该协议虽然名为投资,但从内容上看,甲方(刘某)负责此项目的各项工作,自负盈亏。乙方(仝某、李某)不参与具体经营,只负责投入1300万元项目款,甲方承诺一年期满后将本金1300万元和保底利润750万元返还给乙方,且刘某亦出具了《还款计划》并偿还了部分款项,原审查明的上述事实及《合作协议》约定的内容证明此协议不符合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法律关系,原审法院将此认定为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并不缺乏证据证明,适用法律并无不当。

因本案双方之间系民间借贷关系,故《合作协议》中750万元保底利润的约定,实为双方对利息的约定,而该利率已经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故原审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将案涉借款利率调整为24%适用法律并无不当。

以上两个案例中,法院在认定案涉法律关系是否属于名为投资实为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时,都遵循该法律关系是否符合“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投资关系本质,并根据是否存在固定收取收益行为、投资人是否实际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是否履行法定出资或者入伙程序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在涉案合同被法院认定为名为投资实为借贷之后,应当按照民间借贷合同来处理,在借贷合同并无《合同法》规定的无效情形且并无其他效力瑕疵时,应当认定为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认为,合同原本对于投资本金的约定应视为对于借款本金的约定,对于固定收益的约定应视为对于借款利息的约定。但是,由于涉案合同原以投资合同为名,其对于固定收益的约定可能超过法律规定的民间借贷的利率范围,在按照借款合同关系处理时应当将之还原至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率范围。

综上,本所基于实务经验提出如下风险,供读者考量:出资人的投资,虽然名为投资但实为借贷的,出资人在主张权利时,必须选择正确的法律关系,否则可能存在被法院驳回的风险。也就是说,如果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必须按民间借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990年《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项规定:“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

2.1996年《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3.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列举了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其中第五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兜底性的条款,由于名为投资,实为借贷合同并非列举的合同无效情形,也并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因此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合同并非一定无效。再结合同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条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排除了前述1、2条对名为投资实为借贷无效的规定。

4.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约定提供资金的当事人不承担经营风险,只收取固定数额货币的,应当认定为借款合同。”

5.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肯定了名为投资实为借贷合同的效力。

THE END
1.韩世远:划拨土地上房屋之买卖另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1条,“本案在起诉前,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案涉《房屋买卖协议》亦应认定为无效”。最终,采纳检察机关抗诉意见,判决:1.撤销原再审判决;2.维持二审判决。http://qh.12348.gov.cn/pub/qhsfxzw/ztzl/zjmfd/rdjj/202007/t20200720_40275.html
1.协议和合同在法律上的区别有哪些导读:两者特点不同。合同的特点是明确、详细、具体,并规定有违约责任;而协议的特点是没有具体标的、简单、概括、原则,不涉及违约责任。 协议和合同在法律上的区别有哪些 我们发现,有些时候当事人签订的是协议,而有些时候签订的则是合同,那究竟协议和合同在法律上的区别有哪些呢?在需要将约定更好的内容固定下来的...https://www.64365.com/zs/854931.aspx
2.合同和协议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区别合同和协议在法律效力上实际上是相同的,是平等双方基于意思合意而订立的契约。合同和协议只是在叫法上存在一些区别,但是在实质内容上基本是没有什么不同之处的。因此,在生活中,订立双方合意的契约可以是协议,也可以是合同。关于合同和协议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区别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https://www.66law.cn/laws/1738087.aspx
3.王秋阳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解释论——基于民法典第580条的展开张谷教授曾表示,即使在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只适用于事实不能与法律不能的情形下,是否需要区别可归责于哪方当事人的原因?有学者从合同法第110条出发,认为并未把过错和可归责性纳入考量,故债务人无论是否存在过错均可以排除原履行。本文认为,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能否通用于第一款三项全部的规定暂且不论,但至少就致使合同目...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614592
4.协议书与合同书的区别合同和协议的区别在于合同一般是用在经济活动签订,例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合作,协议则是科学研究方面的签订的多;合同的约束力比协议要强,协议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只是一般来说协议是作为合同的补充,如果是没有双方签字盖章的话,那么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条款比较详细、明确,协议比较简单。 https://www.ruiwen.com/xieyishu/1454835.html
5.协议与合同有什么区别房产频道协议与合同有什么区别 在房地产交易中,协议与合同是两个常被提及的法律文件,它们在法律效力和具体用途上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对于确保交易双方的权益至关重要。 协议,通常指的是双方或多方之间就某一事项达成的初步共识,它可能不具备完整的法律约束力,但为后续的正式合同签订奠定了基础。协议的内容相对灵活,主要...https://house.hexun.com/2024-08-15/214002734.html
6.重要!必知的23个印章管理法律问题在合同、协议的签订中,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将公章与合同专用章并列使用,也足以说明公章与合同专用章在合同签订方面的效力是一样的。 09.公章可以代替法定代表人章吗? https://sjc.whpu.edu.cn/info/1006/1027.htm
7.合同和协议有什么区别?签合同和协议哪个更好法律讲堂合同的重点在于条文,特点是明确、详细、具体,并规定有违约责任;而协议重点在于协商,特点是没有具体标的、简单、概括、原则,一般不涉及违约责任。 所有的合同都是协议,但并非所有的协议都是合同,所以说合同是具有特定内容的协议。 合同与协议没有本质区别,协议从名称上来看适用更加广泛,可以包括一些不明显涉及权利义务关...https://saas.fadada.com/notice/detail-19158.html
8.合约与协议有什么区别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本文摘要】:合约指的是当事人双方基于自身意愿成立的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它是私法自治的主要表现。那么大家知道合约与协议有什么区别,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是什么呢?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合约与协议有什么区别1.两者的特点不同。合同的特点是明确、详细、具体,并规定有违约责任;协议书的特点是没...https://www.asklvshi.com/jingji/112.html
9.工程建设协议书应认定为民事合同拆迁指挥部与市政建设公司双方处于平等地位,本着互利互惠原则,出于真实意思表示签订工程建设协议书,其产生、变更、消灭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民事合同范畴。 【案情】 原告:刘福莲。 被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秀山县政府)。 第三人:秀山县宏达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达公司)。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5/id/12869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