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擅自出售夫妻房给亲属未过户,亲属起诉,法院否定合同效力原告案外人购房款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

一、案件详情

(一)原告主张

原告陈某君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

1.请求确认原被告双方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2.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李某兰配合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X号房屋过户给原告;

3.本案的受理费、保全费等诉讼费用由被告李某兰负担。

事实与理由:被告李某兰是原告陈某君的弟弟陈某辉的前妻,陈某辉和李某兰于1992年结婚,婚后购买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X号房屋。1999年春天,陈某辉和被告表示要卖掉上述房屋换个三居室。原告就和他们说卖给自己就行,陈某辉和被告表示同意。双方达成口头的房屋买卖协议后,原告在1999年3、4月专程到陈某辉和李某兰的家里,将购房款人民币26万元现金给了被告,被告收了购房款之后就从这个房子里搬了出去,将房屋交给原告。

该房屋的房产证在2000年办理下来,该房屋登记在李某兰个人名下,被告把房产证原件也给了原告。因为亲戚之间比较信任,就一直没有办理房屋过户。2002年原告以26万的价格将房屋卖给了案外人周某英。原告在2002年底把上述房屋及房产证原件交付给周某英。周某英的父母自2002年底起就一直居住在上述房屋。原告把卖房的情况也告知了二被告,但也一直没有办理房屋过户。

2006年,陈某辉和李某兰离婚,双方认可该房屋已经卖掉的事实,所以在离婚协议中没有约定该房屋。但被告李某兰在2021年3月重新办理了该房屋的房产证,并起诉陈某辉,要求分割该房屋。虽然原告和二被告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合同,但双方之间口头的房屋买卖合同已经成立,且原告已经履行完毕付款义务,被告也已经向原告交付了房屋,并将房产证原件交给原告。但被告李某兰拒不承认上述事实,重新办理了房产证并主张分割该房屋,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不仅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还给周某英一家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故原告诉至法院,要求二被告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直至将该房屋过户到原告名下。希望法院支持诉讼请求,依法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二)被告辩称

1.李某兰辩称

双方从未协商出售房屋一事,也未就出售房屋达成一致。原告所称的交付26万购房款的事实和被告从房屋搬出来的事实并不存在,被告从未将涉案房屋房产证交付给原告。被告在审理离婚后财产纠纷一案时,才知道房产证在原告的手里。我与陈某辉在离婚协议中没有处理房屋的原因,一是着急离婚,二是双方手里当时各有一套房,且涉案房屋在我名下,对我有利,所以没分割。不同意原告诉讼请求。

2.陈某辉辩称

涉案房屋是1999年我以26万元卖给原告的,卖了以后购置新的三居室。26万现金是原告直接给的李某兰。当时觉得是亲哥们之间,就没有写手续。房子是我和李某兰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卖的。房本下来后,是原告去我家拿的。后我因与李某兰感情不和,办理了离婚,财产协商是四间小平房是一人一半,地下室是公租,没有办手续。认可原告所述事实,同意原告诉讼请求。

(三)法院查明

本案争议的事实是,陈某君主张位于北京市丰台区X号房屋系李某兰、陈某辉于1999年出卖给自己,双方系口头约定。现主张要求李某兰、陈某辉协助办理过户手续。李某兰不认可,陈某辉认可。陈某君与陈某辉系亲兄弟关系。

针对诉讼请求,陈某君提交李某兰与陈某辉2006年2月17日离婚协议,该协议约定:三、2、家庭财产已分割无纠纷,现有北京市西城区G号4间,各分两间。陈某君在2002年底将涉案房屋卖给了案外人周某英,周某英父母自2002年底起开始在涉案房屋居住。

李某兰对其主张提交北京某单位交款通知,上载明:“X号,李某兰,您应交购房款39588元,请于98年6月将房款及供暖费一次性交清,否则不予售房。”1998年6月18日,李某兰向北京某单位交纳购房款人民币叁万玖仟伍佰玖拾捌元整。1999年11月23日,丰台区X号房屋所有权登记于李某兰名下。

2021年3月31日,李某兰针对涉案房屋补充办理了房产证。2021年7月21日,李某兰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离婚后财产纠纷,要求分割其与陈某君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丰台区X号房屋。

庭审中,经法庭询问,陈某君称,2002年其将涉案房屋又出售于案外人周某英,并将房产证移交对方,因周某英和其为亲戚关系,认为房本交给周某英即完成了产权转移。

(四)裁判结果

驳回陈某君的全部诉讼请求。

二、案件分析

(一)证据与事实认定

1.证据规则在案件中的应用

2.利害关系对证人证言的影响

虽然陈某辉认可卖房事实,但他与李某兰已解除婚姻关系,且他与陈某君是兄弟,这种利害关系使得他的证言可信度降低。并且,陈某辉对其主张的卖房事实也没有提交相应的有效证据来证明。因此,从证据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法院难以确认原被告双方存在事实上的房屋买卖关系。

(二)不动产物权与合同关系的法律分析

1.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定要求

根据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在本案中,陈某君自述1999年已购买涉案房屋,但在取得房本后却一直未进行过户。即使如他所述存在买卖关系,这种长期不办理过户的行为也显示出其对自身权利主张的懈怠。

2.房屋所有权归属与诉讼请求的关系

涉案房屋是李某兰和陈某辉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双方在离婚时虽未对该房屋进行分割,但目前房屋的产权仍登记在李某兰名下,从法律角度应认定为李某兰、陈某辉共同所有。鉴于陈某君与李某兰、陈某辉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既无证据支持,又缺乏事实依据,所以陈某君主张李某兰、陈某辉协助办理涉案房屋的过户手续的诉请,法院不予支持是符合法律规定和证据规则的。

三、案件启示

(一)证据意识的重要性

1.书面证据的价值

除了保存证据本身,还要注意证据形成过程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例如,在付款时尽量通过银行转账等有记录可查的方式,避免使用现金交易(如果使用现金,要有相应的取款记录、见证人的签字等),以增强证据的可信度和证明力。

(二)法律程序与权利保护的关系

1.离婚财产处理的谨慎性

在离婚过程中,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应当谨慎、全面。虽然本案中李某兰和陈某辉在离婚协议中未提及涉案房屋,但这种处理方式留下了隐患。双方应当对所有共同财产进行清查和明确分割,避免日后因财产归属问题产生纠纷。即使当时有特殊情况(如急于离婚),也应该在事后通过合法途径对未处理的财产进行妥善安排。

2.利用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当发现自身权益可能受到侵害时,要善于利用法律程序来保护自己。李某兰在发现房产证在原告手中且原告声称房屋已卖给其的情况下,通过重新办理房产证和提起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对房屋可能享有的权益,这种做法是在合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

(三)对口头协议风险的认识

1.口头协议的不确定性

本案突出显示了口头协议在法律纠纷中的风险。口头协议往往因缺乏明确的条款、双方记忆偏差等问题容易引发争议。在房屋买卖这种涉及重大财产权益的交易中,口头协议很难保障双方的权益,一旦发生纠纷,很难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

2.避免口头协议的建议

在进行类似交易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口头协议,而采用书面合同的形式。如果因特殊情况只能达成口头协议,那么要尽快通过补充书面文件、录音录像、找见证人等方式将口头协议的内容固定下来,降低日后发生纠纷的可能性。

每个案件都有特殊性,需要律师对案情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有专业的判断,我们团队擅长处理各类房屋纠纷,如果您遇到相似案件,我们真诚的希望您可以来电详细说明情况,我们会尽力为您解答!

THE END
1.房屋买卖合同有法律效力吗房屋买卖合同只要遵守法律特别规定和双方真实意愿,即具备法律效力。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自签署...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46537.html
2.个人买卖合同有法律效果吗个人买卖合同内容是违法的,即便双方签字盖章,合同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签订合同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https://mip.64365.com/tuwen/vpzac/
3....女儿不同意,他说你先签字”,这份房屋买卖居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让王佳不解的是,同为产权人的姐弟二人既没有到场,又没有签署授权委托书的情况下,父亲王伟仅凭一张本人身份证,竟然就成功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合同,“中介的居间流程,是否符合规范?这样签下的合同,又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配图,图文无关 没和儿女商量一致就签了居间合同 ...https://static.zhoudaosh.com/BA1FF2401323B1003CCBAE39FEEDDF804053B782437B58E10CCCBDD3A2FBD52D
4.二手车不过户买卖协议有法律效力吗?车辆不过户协议怎么写二手车不过户买卖协议有法律效力吗?车辆不过户协议怎么写 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之间已经以买卖方式转让并交付机动车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签订车辆转让协议书不过户是不具有法律效应的。https://www.icauto.com.cn/usedcar/68/685463.html
1.房屋买卖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免费法律咨询总之,房屋买卖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要确保其合法性和真实性,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426560.aspx
2.买卖协议书简单版(通用15篇)四、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年月日 买卖协议书简单版 8 甲方:(卖方)___(姓名),___(身份证号码),___(联系方式) 乙方:(买方)___(姓名),___(身份证号码),___(联系方式) 鉴于: 1. 甲方拥有一份___(名...https://www.ruiwen.com/xieyishu/5285530.html
3.车位买卖协议书范本(精选10篇)车位买卖协议书 篇2 甲方(卖方): 乙方(买方): 身份证号: 身份证号: 联系地址: 联系住址: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根据《合同法》、《房地产管理法》、《国物权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向甲方购买地下车位事宜,甲、乙双方签订本合同,达成如下协议。 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xieyishu/144171.html
4.车买卖协议书15篇第七条:合同效力:本合同经买卖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第八条:违约责任:按(合同法)参照执行;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双方友好协商,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可向所在地仲裁或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甲方: 乙方: 日期:x年x月x日 车买卖协议书3 甲方: 乙方: https://www.jy135.com/xieyishu/707019.html
5.房屋地契买卖协议书(精选10篇)房屋地契买卖协议书(精选10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协议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签订协议书可以保障自身的权益不被侵害。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协议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房屋地契买卖协议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房屋地契买卖协议书 1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huxingeshi/xieyishu/20220601081233_5139225.html
6.认筹协议书是什么意思认筹协议书的法律效力认筹协议书模板2、很多人会想知道,认筹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打哪是肯定的。认筹协议书又叫做商品房认购协议书,是有法律效力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认购书的约定履行确定的义务。 2、《*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当事人签订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期...https://www.qizuang.com/gonglue/mfqy/109689.html
7.房屋买卖协议书(精选30篇)五、本合同经双方签字后生效,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身份证号:身份证号: 电话: 电话: 财产共有人签字: 见证人: ___年___月___日 房屋买卖协议书 2 甲方:___ 乙方:___ 甲乙双方就位于的一处农村房屋的买卖事项,根据我国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经充分...https://www.yjbys.com/hetongfa/maimai/1610099.html
8.电子版买卖车辆协议书(通用15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协议书,签订签订协议书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协议书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版买卖车辆协议书模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子版买卖车辆协议书 1 ...https://mip.oh100.com/a/202204/4605138.html
9.车辆不过户写了协议肇事归谁,卖车不过户协议书法律有效吗2、在签订车辆买卖协议书时,双方当事人均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 3、买卖协议书中的主体双方,均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若对方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此协议书不具备法律效力。(百度有驾/编)https://www.yoojia.com/ask/15-11879813618774977701.html
10.房屋买卖合同有法律效力吗房屋买卖合同是指房屋买卖双方在履行一定的义务和权力下达成的书面协议。房屋买卖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它是一项经过法律认可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达成协议,经过签字盖章后生效,具备法律效力。因此,房屋买卖合同也同样具备法律效力。 房屋买卖合同具备以下法律效力: ...https://www.youfa.net/z-103173
11.二手车买卖协议书通用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协议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协议的签订是双方或数方之间权利义务的最好规范。协议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文是小编帮大家分享的二手车买卖协议书【通用6篇】。 手车买卖协议 篇1 甲方(出售方): 身份证号: ...http://m.yueduku.com/xieyi/maimaihetong/167/16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