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养收养,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中国国情

关于送养和收养,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呢?针对生父母能否任意送养孩子、收养孩子需满足的条件、收养关系能否解除、民间送养收取“感谢费”或者“营养费”的行为是否违法等问题,法报君采访了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邓雯芬律师,一起来听听律师怎么说。

1

生父母能否任意将孩子送养?

生父母能否送养子女,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进行判断。

关于被送养人的一般范围,收养法第4条规定,以下三类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作为被送养人: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关于送养人的一般范围,收养法第5条规定,孤儿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这三类主体可以作为送养人。

生父母除非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原则上不能以放弃抚养权为由,私自将孩子送养。但收养法第7条也做了例外规定,即年满35周岁的无子女的公民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4条第3项、第5条第3项、第9条和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的限制。举例来说,符合收养法规定的其他条件时,父母可以将13周岁的孩子,送养给孩子的伯父(38周岁,膝下没有子女),这属于亲属之间“过继型”送养。

2

想要收养孩子需满足哪些条件?

一是收养人需具备法定条件才能实施收养行为。根据收养法第6条的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年满三十周岁。一般情况下,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但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条件(一)即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二是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

三是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特殊规定。为维护社会公德,保障被收养人的人身权利不受侵害,收养法第9条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该条的限制。如收养13周岁的女孩,收养她的单身男性,要比她大40周岁以上,即满足53周岁以上的条件,而有血缘关系的大伯收养她时,就不受该条的限制。

四是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

此外还需要注意,收养的孩子如果达到一定年龄时,收养前要征求孩子的同意。收养孩子时,除被送养人、送养人需具备法定条件,收养、送养双方自愿外,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求被收养人的同意。

3

收养关系成立后能否解除?

收养关系的有效成立,需要有符合法律规定收养条件的收养人和送养人签署收养协议,并依法办理收养登记手续。收养协议是由收养人和送养人之间签署,被收养的孩子属于收养法上规定的养子女,收养关系能否解除要分情况讨论。

养子女未成年的,属于无行为民事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自己解除收养关系。根据收养法第26条、27条的规定,在此期间收养人也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可以协议解除,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养子女的同意。如果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养子女已经成年的,如果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可以和养父母之间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收养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

4

民间送养收取“营养费”“感谢费”的行为是否违法?

民间送养收取“营养费”“感谢费”的行为是否违法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要考虑收取“营养费”“感谢费”的数额和目的、送养子女的原因等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的规定,不是出于非法获利目的,而是迫于生活困难,或者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私自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给他人抚养,包括收取少量“营养费”“感谢费”的,属于民间送养行为,不能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论处。对私自送养导致子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符合遗弃罪特征的,可以遗弃罪论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根据收养法第31条的规定,如果借收养名义拐卖儿童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遗弃婴儿的,由公安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出卖亲生子女的,由公安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间送养收取“营养费”“感谢费”,如果是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根据我国刑法第240、241条的规定,孩子父母涉嫌拐卖儿童犯罪,收买人涉嫌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

另外,在收养和送养中如果对儿童有猥亵、性侵、非法拘禁、绑架等行为的,还可能涉嫌猥亵儿童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遗弃罪、强奸罪等,都会被依法处罚。

THE END
1.去哪里解除收养关系2023,法律是如何规定的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六条, 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2837273.html
2.1992年《收养法》颁布之前,如何认定收养不成立或收养关系已解除...现李素月起诉要求确认与李再进的收养关系无效,理由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2021)闽0213民初591号】 那么,对于养子女在养父母家生活没多久就返回到生父母家后再未与养父母联系的是否应当认定双方没有形成收养关系或收养关系自动解除呢? 对此,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在某案中提到,“本案中,曾某在未满九...http://www.riyinglawfirm.com/xs/gd/1128.html
1.解除收养关系的规定有哪些解除收养关系的规定有哪些 导读: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https://www.64365.com/zs/657494.aspx
2.民法典中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拟制血亲关系不同于自然血亲,它可以依法产生也可以依法解除。 综上所述,《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都是关于解除收养关系的规定。经过以上小编的详细介绍,相信读者对民法典中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以及相关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如果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https://m.66law.cn/laws/1577763.aspx
3.中国法院网我国首部民法典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作为独立的一章纳入到婚姻家庭编中,确立了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基本原则,并在具体规则上对收养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今天我将从收养的基本原则、收养的程序、收养的效力及收养关系的解除,并结合民法典关于收养制度的新规定,就收养制度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09:40:50] [...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0/08/id/52559.shtml
4.2019年司法考试三国《婚姻与家庭的法律适用》知识点2法考《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8条规定:“收养的条件和手续,适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收养的效力,适用收养时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收养关系的解除,适用收养时被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法院地法律。”可见,我国分别对收养的成立、效力和解除的法律适用作了规定。 https://www.educity.cn/flzgks/1890437.html
5.收养关系丨关于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收养关系解除的标准审查认定...具体来说,应当区分主张解除的主体是成年养子女还是养父母,进而适用有差异的审查标准。 对于成年养子女主张解除的,审查予以解除的标准应当非常严格,因为此时一般是成年养子女应当尽赡养义务的时候,如果 随意解除收养关系,可能导致老年人利益受到损害,易发生成年养子女借此逃避赡养义务等有悖道德与法律规定的事情发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11/01/c2765377.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已废止)法律条文第二十五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和本法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法律效力。 收养行为被人民法院确认无效的,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第四章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二十六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https://m.fadada.com/notice/detail-4767.html
7.无法共同生活能否解除收养关系我的亲戚滕某早年和丈夫一起收养了一个孩子,如今他们的养子已经成年,但和养父母的关系日益恶化,已无法共同生活。请问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否解除收养关系?是否需要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如果收养关系解除,他们能否向养子索要一定的补偿? 赵女士 赵女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https://m.yunnan.cn/system/2023/11/24/0328462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