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孩子可以送回老家给老人带吗?婴儿九天父母

老人这个时候就会说,要不你把孩子送回老家,我们来带,你们安心工作。

遇到这样的情况时,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会觉得有些舍不得,但似乎要求老人们离开自己的生活圈子整个暑假特地来帮忙带孩子,又多少有点过分。

很多妈妈就有些犹豫,如果真的把孩子送回老家过暑假和父母分开,这样做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我们要判断这件事,首先的前提是孩子的年龄。

如果孩子超过六岁,或者是上小学了,提前接回去几天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但如果是低龄的孩子,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子,这件事情要特别特别慎重。

为什么需要慎重呢?

以前我们也提到过,对于孩子来说,分离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很多家长就会想,平常我们上班的时候,也是和孩子分离的,现在老人把孩子接回去个把月,环境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孩子想父母了周末也可以过去看孩子,对孩子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有什么不妥的呢?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妈妈有没有和孩子在一起。

有些孩子的适应性会好一些,有些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适应。孩子在三岁以前,父母一年累计两个月以上离开孩子身边,或一次性离开两个星期以上,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创伤,而且这种创伤是无法完全恢复的。

对此表示怀疑,其实我们最初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也会产生怀疑。但是当我们接触了更多的资料之后,发现这些数据都是有出处的,并不是某个人拍脑袋想起来或者随意设计决定的一个事情。

这个数据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的,因为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科学家做过大量的研究。

他们首先观察了儿童的一些行为问题,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他们和父母的关系都比较疏远,后来又发生了一些凑巧的事,引发了科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兴趣。

比如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为了避免儿童遭受德国空袭的危害,把儿童疏散到安全的地方,这就需要孩子离开父母,父母可能要工作要打仗,就把孩子送到相对安全的乡下的地方。当时在城市里的一些父母不愿意和孩子分离,就冒着危险把孩子留在身边,带着孩子一同来躲避德国飞机的空袭。

因为这些孩子都是有详细的文件来登记和统计的,在战后,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那些当年离开了父母被国家和政府送到安全地带的低龄儿童,后来和父母在一起后,比当时冒着空袭危险被一直留在父母身边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更高,甚至有些数据差距还比较大。

所以大家就分析,可能是当时这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离开父母,安全感被破坏的原因造成的。

借着这个机会,两位心理学家在托儿所里全程观察这个孩子在这九天的变化,一位负责拍摄,另一位在现场记录,最后剪辑了这部几十分钟的视频,影响了世界。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开始重新看待分离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大概介绍一下,约翰在以前没有和母亲分离的时候,是一个很活泼健康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非常好。

送到托儿所的第一天,约翰的表现基本上是正常的,能够按时吃饭、睡觉,很开朗,父亲每天晚上都会固定来陪伴他一会儿,约翰在爸爸离开的时候表现也非常正常,最重要的是他会去玩一些探索性的玩具,比如积木之类的。

第三、四天,约翰就开始很少主动吃饭,更喜欢去吃手指,并且吸引照顾者的注意,甚至整天都躺在玩具熊的身上,不会去玩别的玩具。

到了第五天,约翰开始变得易怒,并且经常突然哭泣。

但他和妈妈的关系从九天前的亲密无间变得冷漠,约翰脸上惊恐的、有些想接近又不敢接近的复杂的表情,让人十分心疼。

这段全程记录的视频,全世界研究儿童心理的人都会去看,所以更加坚信当初大家从理论上的推测。孩子和妈妈的分离永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后来温尼科特在他的《妈妈的心灵课》这本书里特别用一套公式来表达出来:

母亲在孩子心中存在的感觉——心象(imago)

X+Y+Z:即使妈妈回来了,婴儿也已经受到创伤,改变的状态无法弥补,心理发展需要的生存的连续性中断。

所以看待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变化,有三个参考维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是连续性,尤其是低龄的孩子,连续性是不能被人为的干扰和中断的;

第二个是可靠性,妈妈要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1.尽量不要分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一些弥补的措施。比如说给孩子带一件有妈妈味道的东西;例如毛巾,或者是妈妈随身的一些小物件,给孩子带着身边,在孩子焦虑紧张的时候,可以有一个东西安慰一下自己,这个小东西对孩子的心理帮助其实远远超过我们成年人的想象。

2.每天固定联络

3.提前做好准备

当妈妈几天后和孩子汇合的时候,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孩子会和妈妈没有想象中那么亲。比如说你会以为一个星期之后他会很想你,见面之后会扑到你怀里,拼命亲你、抱你,但是有时候和你的想象会是相反的,他会故意的远离你,故意黏在别人身边,不亲近你,这时候妈妈要知道不是孩子和你疏远了。

如果在和孩子重新见面时,妈妈发现孩子可能受到了伤害,作为妈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快修复这个创伤,而不是去抱怨、责怪,因为受到伤害的孩子必须通过无微不至的照顾,来修补自我结构的损伤和重建孩子使用想象的能力。这个修复越及时,孩子就恢复得越快;如果这个修复不及时,可能会有一个像划痕一样的东西留下来,会对孩子有影响。

但是大家也不要过于紧张,虽然分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处理得当,正常发展的孩子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分离中获益。分离会变成另外一种和妈妈结合的方法,这个是需要我们谨慎处理的地方,就是我们强调的年龄和母婴关系的质量,这两点缺一不可。

所以我们把今天说的事情好好地整理一下:

对低龄的孩子来说,能不分离尽量就不分离。

在分离前要做好准备,要和孩子建立好关系,好好解释,带一些东西在孩子身边,让他在想妈妈的时候能够安慰自己。

是分离的过程中要始终和孩子保持连接。

是在分离后重新见面的时候,妈妈要做好思想准备工作,你的孩子可能不会一下子和你很亲。

还要观察孩子在分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退行的现象,我们说的退行就是本来很活泼,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可能会变得看起来相对小一些,会撒娇、黏人、胆小,吃饭、睡觉的问题等等可能会有一点小变化,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父母要能理解。

当我们把这些准备好之后,就会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或者万一有什么疏漏的地方,我们可以尽量地、及时地、准确地去修补。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和妈妈分离之后特别开心,在重见之后也没有太大的表示,有可能是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妈妈本身的质量就不太好。

那这更是一个很清楚的信号,提醒妈妈,以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做的不到位,需要及时地调整,以后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多投入一些情感。

THE END
1.2024年小孩寄养合同协议书范本20241107.docx2024年小孩寄养合同协议书范本甲方(寄养人):乙方(接收寄养人):一、寄养事项1.甲方自愿将其小孩委托给乙方进行寄养,乙方同意接受甲方的委托。2.甲方的小孩出生日期为___年__月__日,性别___,身份证号码___。3.寄养期限为___年,自___年__月__日起至___年__月__日止。4.甲方应确保乙方在寄养期间享有...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8778984.html
2.怎么让脑瘫小孩寄养在外国有问必答你没有办法让一个脑瘫的孩子寄养在国外的,除非你把他送到福利院来进行领养的,但是如果小孩子他根本就...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88292535.htm
3.寄养儿童委托书.docx于XX/html/cjwt/ 篇五:小孩寄养协议书 小孩寄养协议书 1、儿童家庭寄养协议书 甲方:___ 乙方:___ 根据民政部(20XX)144号文《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甲方根据XXX同志的申请,对寄养家庭主要照料人XXX进行了审查,认为XXX符合家庭寄养的条件,特与XXX签订本协议书。 一、乙方的权利、义务及职责: (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02/8043033134003022.shtm
4.寄养孩子犯法吗寄养孩子犯法吗 3456 位律师在线解答中...相关知识推荐领养小孩需要什么条件 其它 2904人浏览 我是单亲妈妈把自己的孩子送养犯法吗 综合律师团队已解答 继续咨询 > 2分钟 响应时间 60分钟 沟通时长 99% 问题解决率 寄养孩子犯法吗 马上提问 3456 位律师在线解答中......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449377.html
1.寄养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刘双律师普法视频寄养的条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被寄养小孩的条件必须是: 未满十八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需要长期依靠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等专业技术照料的重度残疾儿童,不宜安排家庭寄养。 二是,寄养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https://www.64365.com/video/skigz/
2.《寄养在我家的小孩》傲娇公子晋江文学城八岁那年,易承空的家里来了一个送来寄养的小孩,小孩跟他差不多大,但是他不爱说话,不爱笑,只喜欢做家务和看书。十二岁那年,易承空知道了那个小孩原来无父无母,每年三月,春暖花开的时候,就是他母亲的忌日。十八岁那年,易承空看到那个小孩第一次哭成了狗,手上拿着A市最好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颤抖着手一直擦...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6792755
3.被寄养小女孩,每天上学只能用坏柑橘当午饭?真相来了被寄养小女孩,每天上学只能用坏柑橘当午饭?真相来了 1月5日,一则内容为“桂林一小女孩每天午饭只吃坏柑橘,父母离异住伯伯家”的视频出现在抖音等多个视频平台上,并持续在网络升温发酵,一度冲到抖音热点榜第一名。 视频中,一名小女孩面对镜头,面前的桌子上放着几个柑橘,还有几个已经吃完的橘子皮。一名男子的...https://finance.qianlong.com/2021/0107/5248246.shtml
4.留守儿童与哪些人住属于亲属寄养家庭寄养 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托管在家庭养育的照料模式。由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从1997年开始试点,在2000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北京模式”。该模式成为积极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去孤儿院领养小孩可以领正常的吗? https://www.77cxw.com/fl/449048.html
5.信耶稣是我一生最大的祝福见证故事聚会结束之后,我因为要顾家里七个寄养的小孩们,就没有留下来吃饭。那时我的儿子已经十几岁了,很会带孩子,就在家看着他们。而刚刚那个新来的弟兄,神竟然安排他又跟我来到同样一个小组聚会,原来他租的房子就在我家附近。 之后他常常邀弟兄姊妹来我家看看这些孩子,问我有没有需要帮忙,也常常留下来一起吃饭。对于...http://www.gospel123.org/index.php/300/4101-2015-02-04-03-49-42
6.千万别把孩子送到寄养机构,加拿大儿童保护组织有你不知道的丑陋...第二天上学,教师问为什么胳膊上一块红,被告知妈妈打的。老师立刻报警,警察先把小孩领走,送到儿童保护协会。孩子妈妈被捕,随后被保释出来。但在法庭裁决前不能见孩子,在律师努力下儿子最后被破例提前还给家长,但母亲判罚500加币,还背上一个刑事犯罪记录。https://m.jiemian.com/article/551924_xianguo.html
7.哪些家庭可以寄养孩子(一)保障被寄养儿童的人身安全。 (二)对被寄养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培育被寄养儿童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四)按国家规定安排被寄养儿童接受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负责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做好被寄养儿童的教育工作。 (五)为残疾的被寄养儿童提供矫治、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聋儿语言康复...https://www.66law.cn/laws/246230.aspx